去過江漢路步行街的人都會清楚的記得這尊銅人雕像,是步行街上四組著名城市雕塑之一,也代表著武漢精益眼鏡公司這個「老字號」品牌。
而在江漢路精益眼鏡總店的三樓,湖北省技能大師工作室便藏於此。示範中心現有專業實踐教師15名,國家一級技師7名,二級技師7人,三級驗光員1人,師資力量雄厚。
初來工作室,以為誤入一個科技館。「蔡司Master光學生物測量儀、數學眼底照相機、數碼裂隙燈、角膜地形圖檢查儀、視野檢查儀、眼電生理檢查儀、眼壓檢查儀。」『館主』黃禮妮為我們介紹著這裡的先進設備,但在她看來,儀器只能是輔助,要想根據每個顧客的具體情況精準的驗光,還得要靠技藝。
為提升精益眼鏡公司視光服務的質量水平,為更好地為省、市培養優秀的視光人才,從而服務社會,服務青少年眼健康,公司創建了省級技能大師工作室。這一舉措標誌著精益眼鏡公司在技能工作的傳承與發展上又將上升一個新的裡程碑。
對於工作室專業驗光師而言,配鏡是一件嚴謹且嚴肅的事情。店內一份檢查報告單都有9頁之多,從常規檢查到視力解決處理方案,驗光步驟就需要三四十分鐘。而這些看似規範化的流程,背後卻是黃大師嘔心瀝血24年來,和團隊總結出來的寶貴經驗。
「專業驗光師要做的不只是測出眼睛屈光度,還要結合眼睛生理檢查結果、眼底視功能檢測結果等詳細信息制定出個性化治療方案,給顧客以舒適、合適的眼鏡佩戴體驗」。這是黃大師的執念,亦是工作室的信念。
看不見了就要戴眼鏡。這恐怕是大眾常常自我定義的一個錯誤觀點,有些人可能是假性近視,因為缺乏有效治療和訓練,後期轉為真性近視。而有的視覺模糊可能是眼底病變造成,治療不及時會導致更嚴重後果。工作室內引進的相關治療與訓練儀器,將幫助顧客放鬆眼部肌肉,保持眼部健康。
除了關注我國青少年視力預防和控制問題,工作室還將致力於兒童斜弱視的研究,負責人向我們介紹,「目前醫院對斜視只能通過手術解決外觀問題,而對大腦控制眼肌功能恢復,從而避免斜視反覆發生,醫院卻沒有很好的解決辦法。」視訓的研究發展已成為當前建設健康中國高度重視的問題,亦是工作室的重要課題。
在我國,低視力臨床發展與應用由於發展得比較晚,於1986年在WHO資助及衛生部的領導下,中國殘聯才開始制定了國家低視力規劃,在十三五規劃上,明確把低視力納入重點工作中,武漢精益眼鏡總店因為專業的驗光技術被湖北省紅十字會指定為配鏡合作單位。
面對眾多新崛起眼鏡品牌和良莠不齊的競爭環境,武漢精益眼鏡不忘初心,始終堅守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並在時代發展中不斷自我創新,這無疑彰顯著民族品牌的大擔當、大作為。(騰訊大楚網 文字/董佳臨 ;圖片/韓紅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