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變異毒株接連出現:疫苗還有效嗎?

2021-01-11 澎湃新聞

三種新冠新毒株的出現,對各國的防疫措施和疫苗開發究竟意味著什麼?

透射電子顯微鏡下的新冠病毒。圖片來源:NIAID-RML

自12月中旬起,英國、南非和奈及利亞出現了三種重要的新冠變異毒株。截至今日,已有二十多個國家對英國航班和旅客採取停飛、強制隔離等措施,南非的航班也面臨著多國的封鎖。但是,這三種新毒株的出現,對各國的防疫措施和疫苗開發究竟意味著什麼?

12月14日,英國健康大臣馬特·漢考克(Matt Hancock)稱英國境內出現了傳染率更高的新冠變異毒株B.1.1.7;英國首相鮑裡斯·約翰森(Boris Johnson)緊急宣布部分地區進入最高防控級別,全球多國對英國航班也採取了停飛和強制隔離措施。

12月23日,英國政府宣布發現了另一種新冠變異毒株B1.351(也稱為「501Y.V2」),與從南非入境英國的旅客有關。此後的分析發現,B1.351在南非近期新增確診病例中佔比極高,且主要在南非南部和東南部傳播。

12月24日,非洲疾病控制預防中心宣布,奈及利亞出現了第三種新冠變異毒株。奈及利亞是非洲人口最多的國家,其新冠確診病例在過去的一個月中增加了52%。該毒株與英國、南非的兩種毒株有相似之處,但這些相似之處可能是由獨立演化產生的。

在這些新冠變異毒株的籠罩下,各國政府推進了不同的防疫措施。例如近日,法國政府宣布將動員10萬警察和憲兵,在元旦前夕負責「防止地下聚集」、「對參與者罰款」並「標記聚集的組織者」。英國也逐漸將更多地區的防控等級提升至最高級,意圖阻止人們出戶聚集。

當前正值許多國家的疫苗注射期,許多人對此表示擔憂:這些新的變異毒株究竟意味著什麼?它們是否會影響到新冠疫苗的效果呢?

變異毒株:傳播速度加快

新冠病毒(SARS-CoV-2)屬於冠狀病毒(coronavirus),與2003年的非典病毒一樣是一種RNA病毒。顧名思義,RNA病毒以RNA(核糖核酸)作為遺傳物質,由於RNA比DNA具有更多的不穩定性,RNA病毒的突變速率比DNA病毒更快,比人類細胞的突變速度更是快上100萬倍。考慮到這一點,新冠病毒出現變異毒株並不奇怪。

通常情況下,病毒經歷的單位點突變不會對其造成任何影響,這些變異因而稱為「中性突變」(neutral mutation);時常出現的有害突變(deleterious mutation)甚至會將單個毒株引向演化「死胡同」,致使其滅絕。一般來說,一個新的變異毒株能受到廣泛關注,說明其經歷了少見的有益突變(beneficial mutation),讓這種毒株更適合「生存」。這可以通過多條途徑達成:本次英國境內發現的B.1.1.7毒株就表現出了更高的傳播率,倫敦新增的確診病例中,約70%都攜帶了這種新的變異毒株。

據英國大型流行病學組織ARTIC Network發表的一篇研究,B.1.1.7毒株的突變位點積累異常之多。如下圖所示,相比於大多數變異毒株,該毒株積累了至少23個突變:

右上角為英國境內出現的B.1.1.7毒株。圖片來源:ARTIC Network,翻譯製圖:羅丁豪

在這篇論文中,研究人員推測,該毒株在經歷如此多突變後表現出更高的傳播率,說明其很有可能是在慢性感染患者體內,在患者血漿中的抗體和瑞德西韋(remdesivir)等藥物提供的演化壓力下產生的;換言之,如果感染患者的免疫系統和攝入藥物無法完全消滅體內的新冠病毒,自然選擇就可能引導病毒演化成更具抵抗力和傳染性的毒株。

無獨有偶,南非科學家報告的B1.351毒株和非洲疾控中心報告的變異毒株也表現出了更高的傳播率。南非在10月的第一波疫情高峰結束後,就迎來了第二波疫情。第二波疫情迅速擴大;12月初,南非南部和東南部的病例數已重回第一波的水平。在發布會上,南非政府諮詢委員會主席薩林·卡林(Salim Karim)表示,主導第二波疫情的毒株,比第一波中的傳播速度更快。

南非四個地區的當日確診病例數、Re(單個患者的平均傳染人數)和每周超量死亡人數。圖片來源:Tegally et al., medRxiv,翻譯製圖:羅丁豪

變異毒株:究竟"變"了什麼?

任何病毒都需要在宿主細胞內複製,而新冠病毒的主要宿主細胞是人類細胞。新冠病毒的表面具有突刺蛋白(spike protein,簡稱S蛋白)。人類細胞表達TMPRSS2酶,能將S蛋白「切開」,露出一段能與人類細胞表面的ACE2受體結合的蛋白。在成功與ACE2受體結合後,新冠病毒就能進入人類細胞。因為新冠病毒S蛋白負責入侵人類細胞的任務,所以在S蛋白序列中發生的任何變化,都有潛力為病毒的傳播推波助瀾。

新冠病毒超精細結構模型,表面具有「紅色」S蛋白。圖片來源:Alissa Eckert, Dan Higgins/美國CDC

第一個引起廣泛關注的新冠病毒突變,早在多個月前就已浮現。這個名為「D614G」的突變,將新冠病毒S蛋白上的第614個胺基酸天冬氨酸(aspartic acid,簡稱D),變異為甘氨酸(glycine,簡稱G)。發表在知名期刊上的多篇論文表示,該突變使新冠病毒更容易進入人類細胞,極大地增加了新冠病毒的傳播率。

在英國和南非出現的B.1.1.7、B1.351毒株中,最令人擔心的突變也出現在S蛋白上。在病毒學中,與受體結合的病毒蛋白序列稱為「受體結合域」(receptor-binding domain,簡稱RBD);RBD的胺基酸序列決定了病毒入侵細胞的效率,而這2個新毒株則剛好表現出了N501Y突變,即將S蛋白上第501個胺基酸從天冬醯胺(asparagine,簡稱N)替換成了酪氨酸(tyrosine,簡稱Y)。N501Y突變能提升RBD與ACE2受體的親和力(affinity),也就讓新冠病毒更容易感染人類細胞。這有可能是B.1.1.7在新冠肺炎患者的呼吸道內表現出異常高水平的原因。

ACE2受體(綠色)和新冠病毒RBD(紅、黃、青)。圖片來源:Lan et al., Nature

其次,奈及利亞報告的毒株在S蛋白上有P681H突變,這一突變在B.1.1.7中也存在。P681H突變將S蛋白上的一個脯氨酸(proline,簡稱P)替換為組氨酸(histidine,簡稱H),而替換位點剛好處於TMPRSS2酶「切開」S蛋白的位置,因此也有潛力提升病毒的感染能力。然而限於目前極少的數據,科學家還無法作出可靠推斷。

除此之外,英國B.1.1.7毒株在N端結構域(N-Terminal Domain,簡稱NTD)還含有一個缺失突變Δ69-70(即刪除了第69和70個胺基酸)。據ARTIC Network報告,該突變曾出現於7月中,也出現於後來感染丹麥水貂的新冠病毒毒株內。ARTIC Network發表於bioRxiv的預印本研究表示,該缺失突變使病毒能逃逸一些單克隆抗體的中和作用,因此可能影響抗體和疫苗的有效率,但其具體影響尚待分析。

幸運的是,雖然三種毒株中出現的突變都可能讓病毒更容易入侵人類細胞,但尚未有證據表明新出現的毒株會增加重症率。隨著各國政府提高防疫能力,加強防疫措施,抓緊注射疫苗,這些病毒或許不會造成嚴重危害。

變異毒株:疫苗會無效嗎?

12月2日,英國藥監機構(MHRA)批准了輝瑞(Pfizer)/BioNTech生產的新冠病毒mRNA疫苗,使其成為了第一款通過審批的mRNA疫苗。該類疫苗利用載體向人類細胞中直接注射mRNA,細胞則進一步將mRNA翻譯成抗原,從而引起免疫反應。輝瑞/BioNTech生產的mRNA疫苗編碼的是新冠病毒的S蛋白,因此在理想情況下,注射疫苗後,免疫反應會生產針對S蛋白的抗體,中和入侵人體的新冠病毒。

幾天之後,英國啟動了全民接種,美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FDA)也批准了輝瑞/BioNTech疫苗的緊急使用。今天,國藥集團中國生物新冠滅活疫苗也於國內附條件上市;在該疫苗中,新冠病毒由β-丙內酯(β-propiolactone)的水解溶液滅活,滅活後的病毒無法再複製,但表面的S蛋白仍完好無損,因此能與mRNA疫苗一樣,誘導人體免疫反應產生針對S蛋白的抗體。

12月22日,面對世界各地陸續出現的新冠病毒變異毒株,BioNTech的CEO烏爾·薩欣(Uğur Şahin)表示他對輝瑞/BioNTech疫苗很有信心,認為既然「新毒株與此前的毒株序列99%相同」,該疫苗應該能有效抵禦新出現的變異毒株。英國健康大臣漢考克也指出,目前的疫苗針對的是病毒S蛋白上的多個位點,因此少數突變「非常、非常不可能讓病毒產生免疫逃逸」。

許多知名科學家贊同薩欣和漢考克的觀點。例如牛津大學的演化和傳染病學家蘇內特拉·古普塔(Sunetra Gupta)教授就表示,目前出現的新冠病毒變異毒株不足為慮。

但與此同時,一些科學家也表示了擔憂。格拉斯哥大學的病毒學家戴維·羅伯遜(David Robertson)教授認為,新冠病毒「大概會(最終演化出)能逃逸疫苗效果的變異毒株」。這就意味著,新冠病毒或許會造成類似流感的情況,每年都需要開發出新的疫苗以抵抗其流行。漢考克也表示,如果新冠病毒演化出了這樣的變異毒株,「我們(就需要)修改我們的疫苗,來應對新的毒株。」

但正如福瑞德·哈金森癌症研究中心(Fred Hutchinson Cancer Research Center)的病毒演化學家傑西·布盧姆(Jesse Bloom)博士所說,積累出足夠產生疫苗逃逸的突變「不是一朝一夕的事」,需要很多年的時間。因此目前來看,注射疫苗、注意防護和密接溯源,仍然是各國防疫的最佳手段。

相關焦點

  • 新冠病毒叒進化 疫苗還有效嗎?
    新華社北京12月22日電(記者郭爽)「新變異毒株傳染力激增」「英國升級疫情防控」……自新冠疫情暴發以來,病毒進化始終是人們關注的焦點,而英國最新報告的新冠病毒變異,更引發公眾恐慌。這次英國報告的變異病毒是否具有更強的致病性及致命性?疫苗會不會就此失效?
  • 新冠病毒變異,傳染性增強70%,疫苗還有效嗎?
    文|經緯創投最近,英國發現新冠病毒變異,中國各地偶發零星的疫情,都加劇了人們對疫情的關注度。自新冠疫情爆發以來,全世界人民都在翹首以盼疫苗的到來。截至發稿,全球78309035人得了新冠肺炎,新冠已經成為致死率第五的疫情。而預防性疫苗是撲滅重大突發性傳染疾病大規模流行的關鍵。
  • 英國又發現另一種變異新冠病毒,疫苗激起的希望會不會破滅?
    漢考克稱,英國發現了兩例另一種變異新冠病毒病例,新的變異病毒讓人「非常擔憂」,因為它傳播性更強,似乎比前一種變異病毒變異程度更深,英國專家正在深入分析。  英格蘭公共衛生署表示,英國發現的新變異毒株與南非發現的變異毒株有很大的不同,但兩者的傳染性都更強。漢考克已經下令暫停來自南非的航班。  不過,周三的消息沒有在金融市場引起明顯的波動。
  • 倫敦已封城,此次新冠病毒變異有多嚴重?疫苗還有效嗎?為你解讀
    朋友們如果持續關注新冠疫情的話,就知道最近英國的疫情又變嚴重了!目前英國的新冠確診病例已經達到了207萬例以上,單日新增也超過了3萬例,多家外媒也報導英國疫情因為病毒的變異而失控,那麼此次發生突變的病毒到底多厲害?此次病毒的變異又是否會影響疫苗的有效性呢?
  • 科普:變異新冠病毒是原始病毒的「升級版」嗎
    新華社北京12月22日電 「新變異毒株傳染力激增」「英國升級疫情防控」……自新冠疫情暴發以來,病毒進化始終是人們關注的焦點,而英國最新報告的新冠病毒變異,更引發公眾擔憂。  那麼,應如何看待新冠病毒變異?英國這次報告的變異病毒是否具有更強的致病性及致命性?疫苗會不會就此失效?
  • 變異新冠戴口罩能防住嗎?疫苗還有效嗎?
    截至12月13日,英國共檢出1108例感染了該變異病毒的病例。 此前,英格蘭東南部曾出現新冠肺炎病例意外增加,在12月早些時候展開的流行病學研究和病毒學調查中發現了該變體。10月5日至12月13日期間,英格蘭東南部超過50%的毒株均為該變體。
  • 變異毒株頻繁入境,現有新冠疫苗是否有效?中國行動來了
    1月3日,廣東省疾控中心通報了在一名英國輸入確診病例中發現與英國變異病毒高度相似的B.1.1.7突變株。變異毒株頻繁入境,現有新冠疫苗是否有效,中國該如何應對?1月9日,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召開新聞發布會介紹近期疫情防控和疫苗接種有關情況。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副主任、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科研攻關組疫苗研發專班負責人曾益新對此作出回應。
  • 牛津教授質疑:變異病毒「傳播性提高70%」 疫苗還有效嗎
    英國首相鮑裡斯周末在新聞發布會上稱,英國東南部發現了一種傳染性高出常見毒株70%的新冠病毒新變株,可能使國家醫療服務體系(NHS)不堪重負。  英國衛生和社會保健部也於當地時間12月20日公布的數據顯示,過去24小時內,英國新增確診病例35928例,新發病人中已經出現變異株。英國衛生大臣漢考克當日表示,變異新冠病毒的傳播已經失控。
  • 變異升級!英國發現第二種變異新冠病毒,智利發現9種!比起疫苗有效...
    根據英國政府官網消息,英國發現的這2例確診病例,其病毒毒株與南非發現的變異新冠病毒一致。 據報導,英國首次發現的變異新冠病毒毒株雖然和南非發現的毒株不同,但它們都有一種被稱為「N501Y」的突變,這可能會導致病毒更易於傳播。
  • 引發歐洲混亂的英國新冠變異毒株如何發現的?對疫苗意味什麼
    來源:澎湃新聞原標題:引發歐洲混亂的英國新冠變異毒株如何發現的?對疫苗意味什麼出現在英國的新冠病毒變異毒株B.1.1.7已在歐洲引發恐慌。截至12月22日,歐洲已有法國、比利時、荷蘭、義大利、波蘭、西班牙、土耳其、瑞士、希臘等十幾個國家宣布對英國實行全方位的入境禁令。
  • 英國新出現的新冠病毒變異毒株感染力增加70%,到底是什麼意思?
    近日,消息稱英國新出現的新冠病毒變異毒株感染力增加70%,英國衛生部長馬特·漢考克(Matt Hancock)稱該變異毒株已經失控。這到底是什麼意思?對英國和世界疫情發展和控制意味著什麼呢?新毒株感染力增加了70%?新冠病毒傳染性增加了12倍?
  • 新變異令市場重回疫情初期行情 恐慌核心是疫苗還有效嗎?黃金股市...
    雖然之前隨著經濟逐步復甦,黃金和股市出現了逐步脫鉤的跡象,但由於英國出現具備更高傳染性的新變異毒株,導致市場再現疫情爆發初期的行情,美元反彈以及股市重挫引發投資者賣出黃金追加股市保證金。  周六,英國首相詹森宣布了自3月份封鎖以來最嚴厲的社會限制措施,包括英格蘭東南部超過1600萬人都在這一限制範圍內。他還警告說,新冠病毒的新變異毒株可以令傳播速度提高70%。
  • 新冠病毒英國變異毒株傳播力增加70%?
    新冠病毒在英變異後傳播力高出70%?2020年12月20日,一篇題為「新冠病毒在英變異後傳播力高出70%」的報導被廣泛傳播。但,這卻並非事實,而是國內媒體對英國有關方面新聞稿的以訛傳訛。英國發現新冠病毒變異毒株2020年12月14日,英國COVID-19基因組學(COG-UK)聯盟發表了一項題為「SARS-CoV-2新變異毒株與COG-UK如何跟蹤新出現突變更新」的聲明,宣布在英國東南部(以及更廣泛的地區)發現了一種新的SARS-CoV-2變異毒株,該毒株包括病毒用來結合人體ACE2受體的刺突蛋白結合域基因序列在內的N501Y突變。
  • 英國變異新冠病毒9月或已出現,南非發現另一種病毒變體!當前疫苗還...
    目前在英國一些疫情較嚴重的地區,能夠觀察到較大數量的這種變異病毒感染的病例。據世界衛生組織歐洲區域辦事處20日證實,英國以外已有至少三個國家發現了與這種變異新冠病毒相關的確診病例,其中,丹麥出現九例,荷蘭和澳大利亞各出現一例。
  • 新冠病毒變異或致疫苗效力減弱?新的mRNA疫苗可快速出現
    記者 | 金淼1自去年12月英國、南非相繼發現新冠變異病毒後,公眾開始擔憂已經研發出的新冠疫苗是否在能夠應對這一變異毒株,疫苗效力是否會減弱等問題。德國疫苗研發企業BioNTech首席戰略官Ryan Richardson在近期接受CGTN採訪時表示,公司正在密切關注變化的毒株,「相信我們的疫苗能夠廣泛提供抗體。」BioNTech已經就20餘種新冠毒株變化開展研究,並表示已經看到中和作用,這意味疫苗能夠對新冠變異毒株產生抗體。Ryan Richardson稱,公司將在幾周內發布更新後的研究數據。
  • 病毒出現變異!輸入中國了嗎?口罩能防嗎?疫苗還有效嗎?
    @中國新聞網導致英國倫敦「封城」的變異病毒到底是怎麼回事?近日,英國出現變異新冠病毒傳播速度加快的消息,引發全球關注。變異病毒的致病性真的變強了嗎?疫苗還有保護效力嗎?戴口罩還能防住病毒嗎?接下來我們又該怎麼辦?這一系列問題牽動著所有人的神經。
  • 英格蘭已全境封鎖 南非新冠變異毒株引發更大擔憂
    專家們說,雖然這種變異毒株似乎更易傳播,但沒有證據表明它更致命或會導致更嚴重的疾病。據世界衛生組織的一位官員說,正在研究這種變異毒株是否會對新冠疫苗構成挑戰的實驗室預計本周會有檢測結果。與此同時,在南非首次發現的新冠病毒變異毒株卻越發令人擔憂。
  • ​別慌,讓我們弄清新冠變異病毒是怎麼回事
    另外,與英國變異病毒風波傳出的同時,南非也出現一種名為「501Y.V2」的變體。這一場由新變異病毒引發的風波嚴重嗎?你可能會想了解這幾個問題:新變異病毒有什麼不同?你可以理解為,在血漿治療的體內環境中,病毒成長的環境與正常體內環境不太一樣,這給予了新冠病毒不一樣的成長路徑,造成了毒株變異的結果。「變異是自然現象,在意料之中」,上海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感染科主任張文宏在12月22日發布的一篇短文中稱。「病毒在傳播中不斷出現變異,並出現優勢株是必然的。」
  • 英國新冠病毒變異毒株感染力增加70%,到底是什麼意思?
    近日,消息稱英國新出現的新冠病毒變異毒株感染力增加70%,英國衛生部長馬特·漢考克(Matt Hancock)稱該變異毒株已經失控。 新毒株感染力增加了70%?新冠病毒傳染性增加了12倍? 按照一般理解,這似乎是說新冠病毒的傳染性更上層樓,這種毒株傳染性比正在流行的新冠病毒增強了接近1倍。 大家可曾還記得,先前曾有一個說法,稱新的變異毒株感染力增加了10倍。
  • 新冠病毒變異,是否影響疫苗效力和其他重要問題
    新冠病毒的突刺蛋白出現變異引起科學家關注 英格蘭東南地區出現變異的新冠病毒,科學家正在密切觀察新毒株對疫情發展的影響。 目前還沒有確切的證據顯示變異的新冠病毒是否更容易傳播、導致更嚴重的症狀、甚至讓疫苗失效。 對於病毒的變異,新毒株的出現,最重要的問題是「變異後的新毒株,病毒行為是否也改變了?」 許多人聽到病毒出現變異第一反應就是擔心害怕,但是出現變異也是病毒的本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