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高考「最差組合」誕生,選科需謹慎,高一學生最好儘量避免

2020-12-26 妮妮教育指南

文/妮妮

隨著我們國家的社會發展,高考政策也在積極地發生調整,而現在也有不少省份開始使用了改革後的新高考。

顯而易見的是新高考取消了文科和理科分科,為的是培養出全面發展的人才。高考考試中這也就涉及到了選科,目前選科只有兩種。

一種是「3+3模式」,除了數語外,在剩餘3門科目任選3門考試,另一種是「3+1+2模式」除了數語外,「1」指的是在物理或者是歷史中選一科,「2」指的是在剩餘4門中選2門考試。

那麼,有這麼多種組合方案,哪種更勝一籌呢?其實在不同學生們的心目中,一定都有自己覺得有優勢的組合。

雖然沒有固定的答案告訴大家哪種最有優勢,這也和大家個人情況有關,但是新高考「最差組合」可以說莫過於「歷史+生物+化學」這個組合。

這個組合屬於半文半理,而且明顯看出這種組合的同學物理不好,但靠化學和生物彌補也會很吃力,最重要的這個組合在將來報考中可選擇性比較少。

不少選過這個組合的同學也都比較後悔,不文不理的學科選擇不僅不好學,而且大學的可選性也實在太少。所以,大家選科時一定要謹慎,高一學生最好儘量避免。

那麼,高一選科應該注意哪些?

1.注意所選學科之間的聯繫

學科與學科之間是有聯繫的,而且這種聯繫能促進其他學科學習,當然,也能對其他學科產生不利影響。

建議同學們在選科過程中最好不要跨越太大,比如政治學科和物理學科,兩者的學習特點差別太大,如果同時選擇,文理思維會發生矛盾。

2.注重興趣

興趣是做任何事情的前提,有了興趣,大家也願意付出時間來努力學習,而且高考選擇關係著將來畢業後大學專業的選擇。

如果一直有興趣學到大學,也是一件幸福的事情。但是大家一定要做到了解自己,看自己是否能堅持,以免半途而廢。

3.目光要長遠

雖然高考選科要根據平時的學習成績和學習能力,有些同學也會覺得物理學科有難度,就放棄選擇了物理,但是做決定時一定要慎重。

畢竟高考選擇物理學科,將來選擇專業時範圍更廣一些,而且物理成績也可以通過努力學習刷題改變的,不要只看眼前的成績。

4.參考目標高校要求

高考後就面臨著考大學了,大家最好提前就有個目標高校,然後參考目標高校每個專業對考試科目的要求。

比如有的高校專業就要求有物理學科成績,甚至還有分數線要求。所以,通過提前分析了解,能夠減少選科的盲目性,增加考試把握。

那新高考的實施,對哪些同學比較有利?

1、有比較嚴重偏科傾向的同學

其實每個同學或多或少可能都有自己不是很擅長的學科,只不過有的同學偏科嚴重,有的比較輕一點。

新高考政策以後,除了語數外固定三科以外,同學們可以根據自己所擅長的科目進行選擇,這樣從很大程度上就增加了偏科同學的優勢。

2、有自主學習能力的人

自主選擇學科,那同學們未來肯定也會實行「走班制」的情況,而不是像現在這樣每個班固定人數,有固定的班主任在看管著。

所以老師的管教和約束肯定就會變少了,那就需要同學們自己主動學習,因此有自主學習能力的人肯定成績更好,也更佔優勢。

3、有明確規劃的人

有的同學可能直到分班前一天還不知道自己該選什麼,而有的同學則早早就已經做好了明確規劃,而已經做好規劃的人從上高中開始,就已經在為自己規劃而努力。

這樣他們就比別人多出更多的時間學習,也不用糾結自己到底該要什麼。所以同學們最好都提前給自己做好規劃,千萬別現到時候現匆忙選擇,這樣不僅容易選錯後悔,而且也不利於學習。

目前針對新高考改革,同學們能做的就是儘快適應新變化,選擇最適合自己最能發揮出自己優勢的考試科目組合,才有利於高考取勝。

另外,在高中選科之前,一定要提前做好準備,了解目標學校對專業的報考要求,最好要把物理學科選上,尤其是擁有理科思維或者是將來想要報考理工類的同學。

今日討論:

你們覺得新高考政策如何?覺得什麼組合更好一些,歡迎來和大家一起交流吧!

相關焦點

  • 新高考選科,這個組合被老師認為是「最差組合」,選科時要避免
    隨著各地逐漸恢復開學,高三面臨著高考,很多高一的學生,則面臨著選科,開學後不久就可能要選科分班了,高一的家長和學生,你們真的準備好了嗎?新高考,依據學生的興趣、愛好、特長和職業規划進行選科,看似給學生更多的選擇空間,但是在多種組合面前,對於一個十四五的學生而言,能夠進行理性選科是非常困難的,很多學生因此「入坑」。
  • 新高考「最差」組合出現,新高一學生要避免,已有很多學生後悔了
    新高考的誕生,不知不覺已有6年之久了。從2014年的浙江、上海新高考,再到2017年的海南、山東、天津、北京,再到2021年的遼寧、重慶、湖南、河北、湖北、江蘇、福建、廣東等8省新高考。隨著新高考的普及,慢慢地,必然在全國範圍內展開。新高考肉眼可見的最大改革就是取消了文理分科,除了語文、數學、英語這三門課程是固定的科目以外,剩下的物理、化學、生物、政治、歷史、地理等6門科目都是可以自由選擇的。
  • 廣東高一學生開啟「新高考」選科
    最近高一年級學生開始選科,預約學生發展指導中心的人很多。」最近,廣州中學教師李青在忙著給學生選科做輔導。 作為全國第三批啟動高考綜合改革試點的8個省市之一,廣東從2018年秋季入學的高中一年級學生開始實施高考綜合改革。
  • 新高考模式下,高一學生應該怎麼選課?「理化生」組合值得選嗎?
    高考牽動著學生和家長的心,改革一直是人們千呼萬喚的事情。今年又有一些省份加入到新高考模式中,傳統的文科和理科將會被改變,採用「3+1+2」模式讓學生一定程度上可以自由選擇科目。一般高一就要開始選課,關係到未來高考填報志願,高一學生應該怎麼選課?
  • 新高考選科「6選3」,新高一如何從20種組合選擇最合適自己的?
    新高考「6選3」跟傳統高考不一樣的地方就是取消了文理分科,高考總成績由語數外加上高中學業水平考試的3個科目的成績構成。高中學業水平考試的3個科目是學生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在歷史、政治、地理、物理、化學、生物這6個科目中選擇。新學期到來,學生該如何選擇科目呢?
  • 高考「3+1+2」選科,「史化生」真是最差組合嗎?聽聽老師怎麼說
    新高考「3+1+2」選科,物理和歷史只能選擇一門,政治、地理、生物、化學四門科目需要選兩門,共有12種組合。有人說「物理+生物+地理」是最佳組合,這個組合方式確實比較好,物理保障了高考報考專業,生物和地理比較簡單,容易得高分;有人說還是純理科比較好,畢竟「物理+化學+生物」對未來更實用些,而且成績優秀的學生大多數會選純理科;也有家長說「歷史+化學+生物」是最差組合。那麼選「歷史+化學+生物」科目是最差組合嗎?
  • 新高考來了!高一學生如何選科?你有自己的要領和方法嗎?
    2020年在讀的高一學生,很快面臨新高考的選科了,對於選科,你有自己的要領和方法嗎?首先必須了解「3+1+2」到底是什麼意思,3是指語文、數學、英語,均為必考科目;1是指物理、歷史,任選其一;2是指化學、生物、政治、地理,任選其二。總共加起來有12種選科組合。
  • 高一選科分班時,為什麼有的學校更願意讓學生選偏文的組合
    寒假期間,筆者遇到不少孩子正在上高一的家長朋友,見面坐下肯定離不了一個話題——下學期孩子就要「6選3」選科分班了,到底「選科」應該怎樣選?「選擇物理」好還是「棄學物理」好?他們有很多都在痛苦艱難的搖擺之中。本文試著把一些有關新高考的常識性問題、以及本人的一些思考匯總於此,供高一學生以及對新高考還很少有研究的家長們參考。
  • 新高考選科70%學生會選錯科目,高中生到底該如何選擇?
    對於新高考改革後的選科,以前只要二選一就行了,現在變成了「自助餐」,讓很多同學犯了選擇困難症。怎麼組合考試科目,才能最大限度發揮自身優勢,考上一個好大學?感興趣的和好得分的,該如何抉擇?
  • 開學後就要選科?高一的家長很著急怎麼辦?這些組合可以考慮
    目前,實行新高考改革的地區越來越多,今年有江蘇等好多省市第一次實行新高考模式,也就說原來傳統的文理分科要退出歷史舞臺了。那麼,第一次一般都會不那麼順利,無論是最早的浙江省新高考,還是後來的山東省新高考,都出現過一些問題,那麼對於考生來說最重要的莫過於選科了。
  • 新高考選科,這3種組合稱為「絕佳組合」,老師:趕快搶佔先機
    2020年的高考工作已經順利的收官,現在高中已經又注入了一批新鮮的「血液」。不過,對於這屆高一的新生來講,正好面臨這新高考的壓力,所以,對於這一屆的高一新生來說,真的不努力學習是不行的了。
  • 高考「3+1+2」選科,「物地生」真是最佳組合嗎?聽聽老師怎麼說
    高一期末考試將要來臨,伴隨著是高一學生面對選科問題,河南、安徽、江西、四川等地高中學校是文理分科,學生比較容易選。 而河北、湖南、湖北、福建等地是實行新高考「3+1+2」選科,歷史和物理需要選擇一門,物理、化學、政治、地理需要選擇兩門,12種選科組合,這讓眾多學生和家長不知該如何下手選擇。
  • 新高考取消文理分科!大數據告訴你,怎麼選科更容易拿到高分?
    於是有些各科均衡的學霸,除了選擇物理確保專業方向,剩下的兩科避免同時選擇化學和生物,從而避開和其他學霸的正面衝突,且在新高考第一年取得了不俗的成績。 2020北京高考第一名的王同學,考了722分,她選考的三科是:物理、歷史、地理。她選考的3科都拿到了滿分。
  • 新高考暴露新問題,什麼組合「最吃虧」?選科不小心學霸變學渣
    傳統高考結束之後,緊接著各個省份新來新高考,2021年,8省市首次迎來新高考模式,對於這8個省份來說,新高考具體是一個什麼情況還是一個未知數,和傳統高考不同的是,新高考賦予了考生自主選擇的權利,不再是簡單的文理分科。
  • 新高考開始實施,這4個選科組合「易吃虧」,高中老師:謹慎選擇
    新高考模式第一年,都帶來什麼變化 現在大部分的省市都實行著「新高考3+1+2」,只有少部分的省市在實行著「新高考3+3」的模式,不過「新高考3+1+2」的組合模式會比「新高考3+3」少一些。
  • 河北省文理不分科 高一學生如何來選科
    河北省從2021年開始執行「3+1+2」新高考模式,這是一種不分文理科的考試。但需要考生根據自己的情況來選擇考試的科目。對於高中生來說,需要在高一就做好選科,這樣在高中三年有針對性地進行學習。雖然說不分文理科,其實在「3+1+2」中「1」其實就是讓學生在物理和歷史這兩門學科中選擇一項。到底該學哪一科呢,一般來說如果成績理科比較好的話,建議選物理,如果文科成績比較好,就選擇歷史。
  • 新高考選科中,有3種組合被認為「絕佳組合」,老師:搶佔先機!
    眾所周知,在接下來的一年裡,會有很多的地方取消文理分科,開始實行新高考模式,就是為了讓學生們有更多的選擇,發揮自己最擅長的科目,這樣的學生也能在高考中能有更好的發揮
  • 新高考選科,想要將來就業前景好,這3中組合最好重點了解一下
    忙碌的日子裡時間感覺總是很快,比如對於高一的老師和學生,猛然抬頭發現這學期都臨近結束了。雖然很多學生還在艱難適應高中學習,但另一大挑戰又來襲,那就是新高考的選科。多種組合,情況複雜,又有賦分問題,一時間確實很麻煩,家長,學生都一頭霧水,但無論如何都要選。選科的本質,是學生的生涯規劃,和未來的職業選擇有關。於是,大家最為關心的問題變成了如何選科,有哪些組合大學畢業後更好就業。在此,以3+1+2模式下的選科組合為例,下面三種組合是相對來說更好就業的組合。
  • 新高考6選3聰明組合
    目前實行新高考的省份中除了浙江省是7選3之外,其餘幾省都是6選3模式,其中上海、天津、北京、山東、海南五省採用3+3模式,其餘八省採用3+1+2模式。但是無論是3+3還是3+1+2怎麼選擇組合才是聰明的組合呢?這裡小編給大家支支招。
  • 高中選科中過哪些「招」?4個「誤區」高中生要規避,選科需謹慎
    現在實行新高考改革的地區,有的實行3+3選科制度,有的實行3+1+2制度,當然,沒有實行新高考改革的地方依然按照文理分科模式。那麼,無論對於3+3地區的考生還是3+1+2地區的考生來說,選什麼科?怎麼選?這是一件比較頭疼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