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看到一則新聞,「因噎廢食!新華社批學校奇葩規定:下課不讓出教室」,新華社在11月23日發表評論「課間、午休不許出教室,怕什麼?」,直指部分中小學的一些「奇葩規定」,引起了家長和老師的一片熱議。課間十分鐘曾經是中小學生們最歡樂的時光。但如今,這段時光正毀於一個「怕」字。
說起來確實挺奇葩的,也不知道這樣的規定是從什麼時候開始的,同時也不知道這樣的規定有多少學校在執行。
想到我們小時候讀書的時候,在上課之餘,課間休息和午休時間確實是當時最快樂的時間,上課要認真聽講,對於小時候好動的我們,難得有課間休息,可以出去動動,玩玩,緩解下上課的緊張和用腦,可,居然有這樣的規定,試問,對孩子的成長有好處麼,難道就因為某些怕的原因,而讓孩子們就一直像關在籠子裡的鳥一樣學習,有些學校更奇葩的是居然連體育課都基本是在室內進行的。
本來,現在的孩子接觸外界,和小朋友一起玩耍的時間就少很多了,居然連學校裡和同學們一起玩耍快樂的時間和機會都要剝奪,不知道這樣的規定是誰想出來的,難道他/她沒有孩子麼,如果讓他/她的孩子也像這樣,白天在學校上課就這樣的關著,放學了,就領回家在高高的樓房中做作業,或是看電視,玩電子遊戲啥的,這根本不利於孩子的成長,要知道,學生,孩子的智力成長一定是在群體的生活中發育起來的,更不要說同學之間的相處,交流,遇到問題的應對,克服困難等等的經歷和培養了。
就這個規定,顯然有以下幾點不利:
A. 對於孩子的體方面的成長不利
B. 對於孩子成長健康不利
C. 其實,某種程度來說,對孩子的學習也是不利的
D. 對孩子的個性,創新培養等的不利
E. 其他
當然,從這個規定也同樣看出現在學校,老師的一些問題
A. 學校老師的水平,尤其是對學生的管理水平的下滑,退一步來說,至少可以說老師對於學生的責任心,管理能力的不足,不夠自信而產生的怕這怕那,就因為害怕可能,也許會發生的某些事而採取這樣的奇葩規定。
B. 學校的管理能力的下滑,顯然,這不可能是單獨的某個老師的做法,一定是學校經過討論後採取的規定,沒有承擔責任的學校,老師,又如何教育出勇於承擔責任的學生呢?
C. 其他
除了以上的這個奇葩規定,我們再來看看還有哪些規定也可以算是奇葩或是不合常理的。
A. 校服,小編不否認購買個1,2套校服還是有必要的,畢竟在一些重要的場合,還是要讓孩子們培養一些集體概念和榮譽的,但有些學校動輒4,5套校服,而且由於孩子長得快,每2年還要再買4,5套校服,同時還規定周一穿哪套,周二穿哪套,周三穿什麼等等,導致有些孩子由於衣服容易髒,父母不得不再買個4,5套來備用。
B. 現在的小學學習,布置作業都是給家長布置的,而且還要用好多個APP軟體,沒有家長的輔助,孩子幾乎無法學習,像什麼作業批改啥的都要家長來做,好像家長算半個老師的職能了,這也是之前好多家校矛盾的主要激發點。
C. 這個可能是幾年前的情況了,老師課堂不好好教,好多考試內容都是在課外輔導班去教,某種程度上的不務正業,當然,現在課外輔導也是鋪天蓋地,是不是可以認為學校老師的職能也分化了百分之多少到課外輔導了呢,但這些都是要靠額外的不菲的金錢去補充的呀。
D. 老生常談的應試教育,老生常談的中高考指揮棒,如何能讓孩子德智體美勞綜合發展呢?
E. 其他
百年大計,教育為本,老師是人類靈魂的工程師,儘管,新華社發表了評論,指出了問題,可作為真正的執行體,學校又會如何改變,改善呢,這同樣也還是一個問題,就怕,新聞社發他的文,學校還是我行我素,那真的是替我們的孩子,學生而擔憂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