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亭:數字長三角和高質量發展(下篇)

2020-12-23 澎湃新聞

劉亭:數字長三角和高質量發展(下篇)

2020-12-12 22:3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以下文章來源於劉亭隨筆 ,作者劉亭

劉亭隨筆

「劉亭隨筆」,是劉亭研究員分享思想隨筆、發展時評的自媒體。

總923#新觀察系列#

2020年12月5日上午,我應邀參加了在上海財經大學國家大學科技園國際會議中心舉辦的《2020長三角一體化發展高端論壇》。張大衛、仇保興、範恆山、阮青、侯永志、肖金成、劉志彪、寧越敏等專家學者作了演講。限於時間,我作了一個極簡版的發言。為了滿足會議主辦者的要求,事後我根據發言前已準備好的課件,整理了一份文字稿,現予發布,以求教於友人和方家。

點擊閱讀:

數字長三角和高質量發展(上篇)

數字長三角和高質量發展

(下篇)

本文系作者12月5日在上海財經大學《2020長三角一體化發展高端論壇》的演講整理稿

記得2000年千禧年的時候,我作為浙江省發展計劃委的副主任同時兼任省經濟信息中心主任,在一個信息化的論壇上,作了一個題為《新經濟時代中國傳統企業發展的現實選擇》發言。我對當時柯林頓總統自詡的「兩高一低(高增長率、高就業率、低通脹率)」的所謂新經濟概括,很不以為然。我覺得他對具有重大深遠意義的新經濟,根本就沒有抓住問題的實質和要害。為此,我提出了一個新經濟的極簡公式——「信息化(即數位化,生產力)×全球化(即全球範圍內的市場化,生產關係)=新經濟(生產方式)」。需要說明的是,前面公式括弧裡的簡注,都是現在為了便於理解而後加的。

也因此,之前的相應公式還可以演化為:「信息化↗數位化↗智能化=信息經濟↗數字經濟↗智能經濟=數智經濟=新經濟。」毛主席早就說過:「精通(馬克思主義)的目的全在於應用」,經濟運行和發展亦是同理。

袁家軍書記早在走馬上任省長時,就曾說過一段堪稱經典的話:「數位化不僅正在改變人類的生產方式,也在改變人類的生活方式。我們要以政府數位化轉型為先導,撬動經濟和社會數位化轉型,推動我省加快轉入高質量發展軌道」。很顯然,他是把經濟、社會、政府三個層面的「數位化轉型」,作為「高質量發展的加速器」來看待的。

從「數字產業化」也即狹義的數字經濟來看,起碼包括四小部分:1、數字科學研究和數位技術研發;2、數字裝備和產品的製造;3、數字基礎設施的投資建設和運營維護;4、數字內容的生產。也就是說路有了,車有了,拉的是什麼人、什麼貨呢?這就需要有內容生產。過去傳統意義上的教育培訓、文化藝術、廣告傳媒,甚至是科學研究,是不是都可以歸結為當今資訊時代數字經濟的「內容生產」呢?

從「產業數位化」的角度看,廣義的數字經濟還要包括:數字信息及科技在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各個領域廣泛而深刻的賦能或增值應用。諸如數字農業、無人工廠、遠程教育、智慧醫療、智慧城市,如此等等,不一而足。

單純數字產業也即狹義數字經濟再大、再發達,我在此冒叫一聲,也不過佔到整體數字經濟的20~30%左右;而賦能及增值的應用型數字經濟,將不容置疑地會佔到整體數字經濟的70~80%左右。兩者相加的百分百,才是未來的整體數字經濟的願景和藍圖。

基於上述基本概念,我自李強書記當年在浙江出任省長之時起,就向他和後續的省領導「建言」,要前瞻一下浙江未來30年主體的經濟形態會是怎樣的。我以為,在繼續人類社會近現代「工業化、城市化、市場化」進程的基礎上,我們還要順應新世紀以來信息化(數位化)、生態化(綠色化)和人文化(人本化)三大新趨勢,並從浙江省「七山一水二分田」的地形地貌出發,在沿海和城市,主要發展以網絡數據為基礎、智能應用為核心的(廣義)數字經濟。 而在山區和鄉村,則主要發展以綠水青山為基礎、「四生業態(生態農業+生態旅居業+生態知創業+生態加工業)」為表徵的(狹義)生態經濟。至於不分地理空間的全部經濟活動,更是主要應發展以「人的全面發展、社會全面進步」為價值取向的人文經濟。

數字經濟是長三角未來經濟發展的基本內容,也是其一體化、高質量發展的經濟基礎。數字經濟是以數字產業化為動力主體,以產業數位化為融合實體,以城鄉數位化為空間載體的全方位數字經濟體系,將為數字社會發展和數字政府運行奠定堅實基礎。長三角地區要在積極探索數據確權和交易規則的同時,加快構建動態、海量的數據市場,建設全球數據港,著力發展數字樞紐型經濟,驅動長三角地區邁向居於全球前列的數字經濟體。

最後再簡單涉及一下數字社會和數字政府的建設。所謂數字社會,是指以數據連接、服務在線、智能協同為特徵的公共服務與社會治理新形態。基於人和人的數位化聯繫而形成的數字社會,既意味著社會溝通的高效能、公共服務的高效率、社會治理的高水平,同時也意味著社會運行的高風險。長三角一體化的數字社會建設,第一要務在於藉助數據的可控性開放,助力破解現存種種行政壁壘和條塊分割現象,推進公共服務和社會治理的全區域優化;根本目的在於藉助數字賦能,更為均衡地提供高品質的公共服務和高水平的社會治理;現實基礎在於個人隱私得到有效保護前提下的公用數據的系統連接、即時交換及合規使用;同時還要注意處理好政府和網絡數據平臺公司的關係。平臺公司可以接受政府的委託有償提供相關的運維服務,但其必須無條件地接受政府的依法監管。

數字長三角是一個以數據為核心要素驅動發展的生態系統。在經濟、社會和政府數位化轉型與發展的進程中,政府處於倡導者、帶領者,規範者和補缺者的地位。建設數字政府的實質,是運用數字信息科技,對行政的組織架構、秩序流程、方式方法、手段工具等,進行全方位變革和系統性重塑,從而推動實現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的現代化。數字長三角建設進程中,政府的數位化轉型是一場刀刃向內的自我革命,是牽引經濟、社會數位化轉型和發展的關鍵。

長三角的數位化發展,說到底是一個生生不息的創新流。在此我引用2017年5月間的一篇拙文(《知識的本質和「新新人類」》)作結:「阿爾法狗和世界第一圍棋高手柯潔的人機大戰已落下了帷幕。基於『人腦和經驗』的人類,毫無懸念地輸給了基於『電腦和擁有深度學習能力算法』的人工智慧。創新已成為發展不容置疑的生命線,企業和企業家如此,國家和民族如此,人類和機器人(人工智慧)也是如此。魔高一尺、道高一丈,在人和人、人和非人、人和地球永無休止的大博弈中,勝利將永遠屬於永續創新的『新新人類』」!

感謝邀約,感謝聆聽!

新朋友:點擊右上角-查看公眾號-關注

老朋友:點擊右上角-發送給朋友或分享到朋友圈

原標題:《劉亭:數字長三角和高質量發展(下篇)》

閱讀原文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評論()

相關焦點

  • 劉亭:數字長三角和高質量發展(上篇)
    劉亭:數字長三角和高質量發展(上篇) 2020-12-12 22:3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滁州打造「亭滿意」營商環境服務品牌 推進長三角一體化發展
    新民晚報訊 (記者 唐聞宜)如何打造「亭滿意」營商環境?怎樣深入推進長三角一體化發展?安徽滁州給出了答案。昨天下午,「潮湧江海闊·醉美滁州行」第Ⅱ季「亭滿意」滁州營商環境長三角(江蘇)新聞發布會在南京舉行,面向長三角三省一市推介「亭滿意」營商環境服務品牌,高水平對標、高效率承接、高質量融入長三角一體化發展。圖說:滁州市清流河兩岸美麗的城市風光 滁州市委宣傳部供圖安徽滁州亭城文化歷史悠久,是中國亭文化的集中展示地。其中,滁州醉翁亭位列中國四大名亭之首,因此滁州又稱「亭城」。
  • 謀劃長遠 幹在當下 推動長三角區域高質量發展——習近平總書記在...
    習近平總書記在紮實推進長三角一體化發展座談會上強調,緊扣一體化和高質量兩個關鍵詞抓好重點工作,真抓實幹、埋頭苦幹,推動長三角一體化發展不斷取得成效。總書記的重要講話引發熱烈反響,長三角地區幹部群眾表示,要以更主動的作為、更大膽的突破,攜手並進,開創長三角一體化高質量發展的新局面。
  • 長三角一體化|滁州推介「亭滿意」營商環境服務品牌
    以更高質量融入長三角一體化發展    滁州推介「亭滿意」營商環境服務品牌    常報全媒體訊 昨天,安徽省滁州市在南京召開新聞發布會,面向長三角三省一市推介「亭滿意」營商環境服務品牌,高水平對標、高效率承接、高質量融入長三角一體化發展。
  • 大咖論道|以高質量開發運營助推長三角一體化發展
    當前,長三角一體化發展戰略正在加速推進,蘇州作為長三角一體化發展的積極參與者、有力推動者和堅定執行者,主動接軌上海、融入上海,把高質量融入長三角作為重大戰略機遇。「今天,我們齊聚一堂,共同為『創新·融合·共享——以高質量開發運營助推長三角一體化發展』把脈開方、建言獻策!」
  • 對標看齊長三角 加快推進廬陽高質量發展
    9月8日-9月11日,中共合肥市廬陽區委書記單虎率隊赴寧波、上海、南京等地,以徒步「掃街」方式實地考察學習市政建設、老城保護更新和國家級步行街創建工作,對標看齊長三角一流城市,加快推進廬陽高質量發展。對標寧波中山路打造市政建設標杆9月8日,單虎一行抵達寧波後便來到中山路參觀考察,大家徒步沿著中山路一路走一路看,詳細察看了中山路道路節點打造、街道公園建設、公共空間利用、杆線箱亭整治及城市文化挖掘、夜景亮化等情況,不時停下腳步拿出手機進行拍照記錄
  • 緊扣關鍵詞 開啟長三角高質量一體化發展新局
    「緊扣一體化和高質量兩個關鍵詞抓好重點工作,真抓實幹、埋頭苦幹,推動長三角一體化發展不斷取得成效」。8月20日,習近平總書記在合肥主持召開紮實推進長三角一體化發展座談會並發表重要講話,再一次明確了長三角區域在國家經濟社會發展中的地位和作用,為長三角一體化指明了發展方向、提供了重要遵循。
  • 劉亭:揚長補短話發展(之二)
    以下文章來源於劉亭隨筆 ,作者劉亭 劉亭隨筆「劉亭隨筆」,是劉亭研究員分享思想隨筆、發展時評的自媒體。因為這件事牽涉到國運,以後生產力領域裡的競爭,最關鍵就要看數位化發展誰搞的好。人家搞了幾百年的工業化,我們現在壓縮在幾十年裡去搞,一下子是追不上去的,但是我們可以借梯登高、借船出海。經過數字經濟的借力、借道以後,我們就可以實現跨越式發展。我對數字經濟做了一些了解和學習,出了一本書。我所在的省政府諮詢委要建設成新型智庫,說是要搞首席專家制。
  • 長三角多城召開「新年第一會」 數字經濟和創新成熱詞
    原標題:長三角多城召開「新年第一會」,數字經濟和創新成熱詞 摘要 【長三角多城召開「新年第一會」 數字經濟和創新成熱詞】新年的第一場會議、發布的第一份文件,往往是地方一年施政的
  • 浙江省發改委原副主任劉亭點讚蒲惠批量數位化改造模式
    3月18日,浙江省發改委原副主任劉亭、浙江省發改委駐京發展處處長陳思靜一行蒞臨蒲惠總部調研指導。蒲惠智造CEO王克飛陪同,並就批量化的製造業中小企業實現生產管理數位化轉型的模式作了詳細介紹。脫胎於中國製造業龍頭企業「西子聯合」的蒲惠智造,深諳中小製造企業生產管理的痛點與成長發展的瓶頸,蒲惠將自身深厚的精益製造基因與數位化技術充分融合,打造模塊化、標準化的工業SaaS軟體——蒲惠雲MES系統,為企業數位化轉型提供專業服務,幫助企業擊破生產管理「黑洞」現象,實現辦公在線化、工廠透明化、管理數位化。
  • 對接長三角珠三角 推進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抓手
    對接長三角、珠三角,成了滄州發展的新「熱詞」。遙望繁華的上海、珠江一帶,我們目前的發展質量、發展水平、創新能力等諸多方面的差距顯而易見,發展的空間和機遇也同樣顯而易見。對接兩個經濟圈,就是對接尖端的科學技術,先進的發展理念,以及繁榮、現代化的城市氣質。正在快速前行的滄州,將擁有更加強大的發展引擎。
  • 長三角數字聯盟在滬成立
    今天的活動,是長三角數字聯盟成立的一小步,更可能是邁向數位化轉型的一大步,希望聯盟充分發揮好樞紐功能,聚焦數據智能領域,著力探索數據應用新技術、新模式,激活數據智能新主體、新產業,加快數據要素市場新研究、新認知,為長三角的數位化轉型貢獻智慧,創造產業新動能,贏得發展新機遇。」張英說。
  • 緊扣一體化和高質量抓好重點工作 推動長三角一體化發展不斷取得...
    大家表示,要深入學習領會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戰略思想,緊扣一體化和高質量兩個關鍵詞抓好重點工作,真抓實幹、埋頭苦幹,推動長三角一體化發展不斷取得成效。習近平總書記在講話中指出,長三角一體化發展戰略實施一年多以來,三省一市和有關部門貫徹落實黨中央決策部署,工作抓得緊,有不少亮點,長三角一體化發展新局面正在形成。
  • 加快「信用長三角」高質量一體化發展 一市三省共同推進,浙江履行...
    為貫徹落實《長江三角洲區域一體化發展規劃綱要》及長三角地區主要領導座談會精神,進一步深化區域信用體系建設合作,6月22-23日,長三角區域信用體系專題組第 31 次例會在浙江湖州召開。上海做好旅遊領域區域信用聯合獎懲牽頭工作,開展區域旅遊市場嚴重失信名單發布前期準備;推進「信用長三角」網站改版,增強「宣傳發布、協同管理」功能,完善網站平臺運行長效機制;初步形成長三角生態綠色一體化發展示範區統一的公共信用報告和信用數據歸集標準。
  • 人民網評:長三角,在「一體化」中實現「高質量」
    「緊扣一體化和高質量兩個關鍵詞抓好重點工作,真抓實幹、埋頭苦幹,推動長三角一體化發展不斷取得成效」。習近平總書記明確指出,要「緊扣一體化和高質量兩個關鍵詞抓好重點工作」。因此,三省一市和相關部門必須牢牢把握住這兩個關鍵詞,主動作為,大膽突破,不斷取得更加豐碩的成果。「一體化」是區域協調發展的最高形態。事實上,一段時間以來,人們都在思考並探索如何通過區域協調發展,讓長三角成為帶動我國經濟發展和改革開放的龍頭。
  • 融入長三角區域一體化 開闢高質量發展新境界
    市委常委會研究部署無錫落實長三角區域一體化戰略有關事宜融入長三角區域一體化 開闢高質量發展新境界會議審議通過《〈長江三角洲區域一體化發展規劃綱要〉無錫行動方案》《無錫市全面深入開展安全生產專項整治行動工作方案》和《無錫市衛生健康「三名」戰略實施意見》「1+5」文件
  • 以更優營商環境助力長三角高質量發展
    本周,由《國際金融報》長三角日報與華略智庫共同編制的《長三角高質量營商環境指數報告》重磅發布。根據報告,2020年長三角營商環境排名前五位分別為上海、南京、杭州、蘇州、合肥,整體排名與各地經濟發展水平基本保持一致。
  • 17個重要發現解密長三角數字文化消費密碼
    2020年11月20日,在第三屆長三角文博會「科技文化共生 產業經濟共融,長三角文化產業一體化高質量發展」專題論壇上,上海文化研究中心和騰訊研究院共同發布了《2020年長三角數字文化消費研究報告》。2020年,新冠疫情衝擊全球經濟。受此影響,我國經濟結構調整和消費轉型進一步加快。
  • 加快構建科技創新共同體 長三角數字聯盟成立
    ,正式啟動長三角數字聯盟籌備計劃,邁出長三角科技創新共同體建設產學研融合創新發展的探索步伐,在上海這塊革新的熱土上,發揚精神,躬身助力前行。據相關數據統計,我國2019年數字經濟繼續保持快速增長,增加值達到了35.8萬億元,佔GDP的比重已經達到了36.2%,對GDP增長的貢獻率達到了67.7%,數字經濟的結構也持續優化,產業數位化增加值佔整個數字經濟的比重也高達80.2%,從而推動國家的產業實現了高質量發展。在疫情之下,數字新基建和在線新經濟脫穎而出,成為產業明星。
  • 引領未來消費,首份長三角數字文化消費報告發布!
    今日看點 2020年11月20日,在第三屆長三角文博會「科技文化共生 產業經濟共融,長三角文化產業一體化高質量發展」專題論壇上,上海文化研究中心和騰訊研究院共同發布了《2020年長三角數字文化消費研究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