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過幾年網球,看過幾次大滿貫,一般的網球愛好者,都能說出網球場地的分類,硬地場、紅土場、草地場。相對應的,就有硬地底、紅土底、草地底網球鞋了。那麼,長腳出個題目,下面這些網球鞋鞋底,你見過嗎?
現在最簡單的一套,prince王子品牌的一款老款鞋,這款鞋的三種鞋底,我都集齊了。
這是一條送分題,估計大家都很容易回答出來,答案如下。
好的,下面這題,稍微難一點。
這款鞋,很多人就沒有見過。室內場鞋底,俗稱光頭底,雖然鞋底沒有紋路,但是鞋底面是粗糙的。其實就是適合在硬地場上打球 制動剎車能力非常強,但是為什麼叫室內場鞋底呢,因為場地上不能有水,見水就滑,室外會下雨,室內不可能有雨,所以叫室內鞋。
好,再來一題。
看這款,是不是網球鞋?
是的,這也是一款網球鞋。這種鞋適用的場地國內也有,不過很少,叫人工草場,用的是地毯上面鋪設的假草,然後場地上面灑落了很多的小砂礫,這種鞋底不需要太多考慮耐磨,因為人工草場的磨損很少,鞋底紋路間的距離稍大,這樣不容易卡住場地上面的小砂礫。
這裡說一下一個誤區,到底紅土鞋能不能打硬地?有的人看到鞋底的W形狀的水波紋紋路,就說這雙鞋是紅土鞋,只能打紅土,其實是一個誤區。其實,最早設計的網球鞋,鞋底就是W形狀的水波紋紋路,這是鼻祖,後來才不斷演化,各個廠家各自發揮,形成現在不同的各種鞋底紋路。
這些都是各大品牌的硬地鞋底,大家可以發現,基本都是以W形狀水波紋為模板各自變化的。變化的最多的是babolat,出現大塊的顆粒狀紋路,是借鑑了汽車輪胎的設計理念的,很耐磨。有好幾家的設計,都是在第一蹠骨,就是大腳趾關節下面的那塊厚肉下面設計了加強耐磨的區域,這也是我們網球鞋最容易磨損的地方。但都離不開W形狀水波紋的設計概念。以前有說紅土鞋是平底,或者紅土鞋是圓邊的,現在各家的設計都會相對突破了這個限制,看看以下的設計:
這些都是紅土底,變化明顯的地方是有斷紋,紋路間距比較大,紅土塞進紋路後,曲腿用球拍拍打鞋底,紅土很容易掉出來。
除了鞋底紋路不同以外,硬地鞋和紅土鞋,鞋面和中底,結構都是一樣的,減震和制動,支撐的能力都是一樣的。
那麼到底紅土鞋底,能不能打硬地場地?答案是可以,有的廠家,會用不同的配方調整紅土鞋底和硬地鞋底的橡膠配方,但更多廠家的兩種鞋底的橡膠配方是一樣的,就是紋路不同而已。當然,紋路的不同也會導致磨損的快慢不同,紅土底這種普遍偏細的紋路,磨損起來更快,同樣的使用條件,紅土底大概會比硬地底磨損快15%左右。 (來源:網球之家 作者:長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