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名導演不幸病逝……這種癌廣東人要特別警惕,五大信號要記好

2020-12-18 澎湃新聞

據港媒報導,著名香港導演陳木勝昨日(23日)早上不幸因鼻咽癌離世,終年58歲。

以執導警匪片著稱,留下諸多經典

陳木勝於1981年中學畢業後加入了麗的電視,翌年便跳槽到無線,擔任杜琪峯的助理編導,之後晉升編導,曾參與拍攝的作品有《雪山飛狐》、《倚天屠龍記》等經典電視劇。

5年後,他離開無線,之後又為亞視拍攝《皇家檔案》《中華英雄》等劇集。

陳木勝以執導警匪片著稱,留下了很多被廣東人所熟知的經典電影,如《雙雄》《新警察故事》《保持通話》《掃毒》等等。

內地觀眾熟悉陳木勝大都是電影《天若有情》開始。1990年,他執導的首部電影《天若有情》上映,該片由劉德華、吳倩蓮主演,獲得熱烈反響。

此後,陳木勝又執導了多部膾炙人口的警匪片,包括成龍、謝霆鋒、吳彥祖主演的《新警察故事》,以及古天樂、張家輝主演的《保持通話》及《掃毒》等影片,成為港產警匪片、動作片領域的代表。

陳木勝還曾以

《雙雄》(2003)

《新警察故事》(2004)

《保持通話》(2008)

《掃毒》(2013)等

多次獲金像獎最佳導演提名,

遺憾的是均未獲獎。

陳木勝在《掃毒》拍攝現場

拍攝《怒火》時身體已不適

系生前導演的最後一部作品

陳木勝生前導演的最後一部作品,是由甄子丹和謝霆鋒主演的《怒火》,電影已於去年底殺青,原本計劃於今年上映。

《怒火》海報

據港媒報導,陳木勝在拍攝《怒火》期間已感到身體不適,後查出患上鼻咽癌末期,到拍攝完成時已無力繼續後期工作。

最近幾個月一直待在醫院

據悉,陳木勝的妻子和其三個子女聞聽消息後十分悲痛。最近幾個月的時間,其實陳木勝一直待在香港沙田一家醫院內就醫,由於疫情關係,親友都不便去探望。

近期,他因病情惡化轉到養和醫院,但不幸的是,轉院兩天後撒手人寰。

警惕!廣東人易患鼻咽癌,危險信號莫忽視

中山大學附屬第六醫院睡眠障礙呼吸專科張湘民教授介紹,鼻咽癌是廣東人群中最多見最可怕的鼻咽惡性疾病。

專家介紹,鼻咽癌是耳鼻咽喉頭頸外科最常見的惡性腫瘤。據文獻報導,鼻咽癌細胞對放射治療的反應極佳,早期的治癒率可達90%以上。

哪些人是鼻咽癌高發人群?

如何才能及早揪出鼻咽癌?

鼻咽癌和鼻炎有幾毛錢關係?

來看詳解——

鼻咽癌

家族聚集性明顯

鼻咽癌是發生在鼻咽部的一種癌變,主要是由EB病毒感染、環境、飲食和遺傳等因素引起。在我國,鼻咽癌在廣東、廣西、湖南、江西、福建等省份高發。

中山大學腫瘤防治中心常務副主任、附屬腫瘤醫院常務副院長馬駿教授介紹,鼻咽癌有家族聚集現象,21.6%的鼻咽癌患者都有癌症家族史,12.3%患者有鼻咽癌家族史,鼻咽癌患者一級親屬(包括父母,子女,父母的兄弟姐妹)的發病率是其他人群的4-10倍。

研究發現,醃製食物與鼻咽癌的發病率有關,常見的如鹹魚、腊味等。這些食品在醃製過程中均有亞硝胺前體物亞硝酸鹽,有較強的致癌作用。

除此以外,某些微量元素也可能誘發鼻咽癌,如鎳等在環境中含量超標,另外芳香烴(吸菸)、甲醛、放射線等也可能是致病因素。

早期症狀多在頸和耳

鼻咽癌五大信號記好了

一說起鼻咽癌,人們通常先想到的是鼻塞、鼻出血等鼻部症狀。然而,鼻咽癌最早出現症狀的往往多見於耳部和頸部,頸部淋巴結腫大有時甚至是鼻咽癌的首發症狀。

當身體出現五大信號時,要警惕鼻咽癌發病的可能,越早發現,治療的效果越好。

1.出血

鼻涕中帶血或吸鼻後痰中帶血,常發生在早晨起床後,由於鼻涕帶血量不多,很容易被忽略。

2.鼻塞

多為單側鼻塞,睡覺時換一側體位依舊持續,且症狀越來越重。

3.耳鳴、聽力下降

隨著鼻咽癌的長大,腫瘤堵塞咽鼓管口可引起腫瘤所在一側耳鳴、耳悶塞感及聽力下降。

4.頸部淋巴結腫大

脖子一邊大一邊小,腫大的淋巴結無疼痛,質較硬,活動度差,逐漸迅速增大並且固定,多個腫大的淋巴結可互相融合成巨大腫塊。

5.頭痛、面麻、復視

當腫瘤向上生長,鄰近器官也會遭殃。顱底骨頭也會被腫瘤侵蝕,影響三叉神經,表現頭頂部、枕部、顳部疼痛,另外還可出現面部麻木、復視及視物模糊等症狀。

早期患者生存率可達八成

高危人群應每年檢查

馬駿介紹,只要初診時沒有出現遠處轉移,經過治療,患者的5年生存率已經達到80%,甚至更高。然而,臨床上,70%~80%的病人在確診鼻咽癌時就已經是局部中晚期了。

馬駿建議每年在常規體檢中做EB病毒血清學檢查。

鼻炎與鼻咽癌有相似症狀

無直接聯繫

網上常有傳言,說鼻炎時間長了會得鼻咽癌,不少「老鼻炎」患者擔憂不已。

這種說法是真的嗎?

多慮了!

南方醫科大學中西醫結合醫院放療科兼頭頸腫瘤內科副主任盛信秀介紹,鼻炎主要是鼻腔黏膜和黏膜下組織的一種炎症,多由感冒、過敏等因素引發,兩者的病變部位不同,從發病原理上來說沒有直接關係。

也可從症狀來大致區分兩者:

盛信秀提醒,雖然鼻炎和鼻咽癌在病理學上來說沒有直接的因果關係,但這並不代表兩者之間毫無關聯。

事實上,在臨床上也有少數患者因為鼻炎長期不治,炎症擴展到鼻咽部,使鼻咽部在炎症的長期刺激下發生了癌變。

來源:南方+、澎湃新聞、北京青年報、新浪娛樂、微博、廣州日報、健康有約

點擊上方圖片進入「廣東禁毒粉絲之家」

每天參與籤到、閱讀、互動打卡活動

即有機會贏取大禮哦~

原標題:《知名導演不幸病逝……這種癌廣東人要特別警惕,五大信號要記好》

閱讀原文

相關焦點

  • 【關注】TVB老藝人突然病逝!這種癌發病率和死亡率都佔惡性腫瘤之首
    【關注】TVB老藝人突然病逝!這種癌發病率和死亡率都佔惡性腫瘤之首 2020-09-05 18:5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警惕這種癌!
    警惕這種癌!「面對李阿婆這種超高齡並且病情複雜的患者,要想制定出合適的治療方案的確是非常困難的,但是專業的團隊必須要克服這種困難。」王友元副教授說道。為了制定更優的治療方案,王友元副教授與胸外科陳柏深副教授、心血管內科張海峰副教授,針對李阿婆的病情展開辯證討論。結合術前檢查結果,專家們認為李阿婆雖已達百歲高齡,但心肺功能尚可,可耐受全麻手術。
  • 6姐弟3人同患一種癌!家人長這種「喉結」要當心,特別是女性!
    本文轉自【健康廣東】;最近,有一家人因為甲狀腺癌上演了一段「陰差陽錯」的故事3人扎了3針後,姐妹花差點崩潰:姐弟6人,有一半都被這癌賴上!醫生說,這是不幸中的大幸雖然這癌會發狠,平時卻比較「善良」發現得癌後,張阿姨和姐妹們一度情緒崩潰,終日眉頭緊鎖。
  • 知名作家吳淡如感傷發文,好友罹癌卻信老中醫,直言生命可貴
    知名主持人兼專欄作家吳淡如昨(15日)在社群平臺發了一則痛失好友的哀悼文。 她憶及這位高中時期的好友不幸罹癌,又覺化療太可怕,最後相信老中醫拒絕開刀;無奈老中醫並沒有把她治好,後期癌細胞轉移不幸病逝。吳淡如憶及好友貌美如花、個性開朗,雖然兩人上大學後斷了聯絡,但在某次同學會再次相聚,讓他們十分開心;但令讓人難過的是, 恢復聯絡不久,吳淡如卻接到好友罹癌的消息。 起初好友老公和知情友人都希望她能接受西醫治療或開刀,但好友因覺得化療太可怕,故改而接受病友推薦的老中醫治療。
  • 知名女演員病逝
    李香琴的女兒已經向親友通知母親病逝的消息。李香琴曾出演《倚天屠龍記》滅絕師太、《家有囍事2009》餘太、《溏心風暴2之家好月圓》「嬤嬤」餘君麗、《花田喜事2010》太后等經典角色,深受觀眾喜愛。李香琴生於1932年1月13日,原名李瑞琴,廣東順德人,粵劇界出身,是香港著名電影及電視劇女演員,前無線電視女藝員。早年居於澳門,入讀勵群小學;從小愛好粵劇,她於1946年,14歲時出道,李香琴正式踏足舞臺劇,曾有「二幫王」(「二幫」即粵劇中的第一女配角)之稱,與當時九位著名「二幫花旦」合稱九大姐。
  • 一旦舌頭和大便出現這種信號,你就該引起警惕了,可惜很少人知道
    一旦舌頭和大便出現這種信號,你就該引起警惕了,可惜很少人知道溼氣重的幾種表現1,早上睡醒人特別睏乏無力,刷牙的時候嗓子噁心乾嘔,口乾口苦,一照鏡子發現自己容顏憔悴,皮膚暗淡,2,如果你伸出舌頭,十有八九會發現自己的舌頭邊緣有鋸齒狀,白白的舌苔鋪滿整個舌頭,嚴重的舌頭中間還會有裂紋。
  • 【科普】癌的早期信號!醫生呼籲:早知道能救命!
    大部分慢性胃炎患者及時接受正規治療,效果是比較好的,不會致癌。 但是有的胃癌與某些良性病變共存或在某些良性病變如慢性萎縮性胃炎的基礎上發生癌變,而這些胃部疾病大多已長期存在,更易使患者放鬆對胃癌的警惕。
  • 早期3個信號萬不可忽視,5類人群要警惕!
    因此,指導胃癌早期的信號,了解胃癌的高危人群,對於預防至關重要!胃癌早期,為什麼很難發現?原因1:認識不足有很多人,平時身體很好,吃嘛嘛香,很難把自己與胃癌聯繫起來。信號2:黑便如果突然出現黑色或者柏油色大便,要警惕是否是胃癌前兆,建議及早檢查。信號3:消瘦如若出現不明原因的突然消瘦,需要警惕是否是胃癌前兆。
  • 蔣勤勤初戀,《金粉世家》導演,李大為年僅47歲不幸因病去世
    23歲從北京電影學院畢業,33歲獲得「雙十佳」導演獎,39歲獲得金獎百花電影節導演處女作獎,卻在47歲時不幸病逝……他叫李大為。在這短暫的一生裡,李大為主要參與了13部電視劇、1部電影的製作,獲得了3個獎項。他成功捧紅了董潔、陳坤、劉亦菲、張雪迎等多位明星,留下了很多膾炙人口的經典作品,事業上也算是有一番成就。
  • 6姐弟3人同患一種癌!家人長這種「喉結」要當心,特別是女性
    圖片來源:《我和我的家鄉》截圖 在表舅不幸罹患甲狀腺瘤 硬著頭皮上門借錢時 他婉拒了,轉身又心軟了 今年49歲的張阿姨,除了近4年體檢時,發現有顆小「結節」一直蠶伏在脖子上, 平常那精氣神,簡直好的不得了。
  • 這種癌早期不疼不癢,查出就是「中晚期」,腰背這個信號,要注意
    很多人也通過積極地篩查防治,儘可能早地發現了身體中的腫瘤,提高了治癒率,降低了死亡率。但是,有一種癌症起病隱匿,早期症狀不明顯,簡單的體檢根本發現不了,且缺乏有效的篩查手段,一旦發現,即是晚期——它就是胰腺癌!「癌中之王」有多可怕?
  • 體內有癌,肩膀先知,提醒:肩膀若出現這種痛,警惕癌細胞到訪
    很多人在發生該症狀後,第一時間想到的就是這類疾病,覺得隨便服用止痛藥物就可以了。然而,你不知道的是,肩膀疼痛還有可能是「癌」發出的信號。這裡指的並非是肩膀出現了癌變,而是某些內臟器官癌變,牽扯到了神經系統、胸膜或腹膜,從而導致了肩膀放射性、牽拉性疼痛。
  • 廣東足球泰鬥病逝
    8月23日晚間8點3分,廣東足球名宿冼迪雄在廣東省人民醫院不幸病逝,享年90歲。退役後,冼指導先後擔任過廣東青年隊、廣東隊以及太陽神隊的主帥,率領廣東青年隊獲得過1978和1979年全國青年聯賽冠軍,並幫助廣東隊贏得過省港杯冠軍。此外,冼指導還為廣東足球青訓事業做出過很大的貢獻,曾經培養出王惠良、池明華、吳育華、謝志雄、鍾小健、楊寧、黃德保等知名球員。
  • 知名導演大島渚昨日病逝 「大島」沉沒光明消失
    知名導演大島渚昨日病逝  法制晚報訊 昨日下午3時25分,日本導演大島渚在日本神奈川縣藤沢市立醫院病逝,享年80歲。大島渚所在公司予以確認,目前其家人已經在準備遺體告別儀式。  作為日本20世紀與黑澤明、小津安二郎齊名的大師級導演,大島渚的作品偏愛政治、情色,風格以另類、前衛新銳著稱。 美國《波士頓郵報》今晨以「一個時代的終結」來描述他的去世,「甚至我們可以宣稱,大島渚的辭世標誌著日本電影輝煌期的終結」。
  • 又一位知名導演離世!竭力搶救7天仍不幸離世,曾執導過《濟公》
    76歲《濟公》導演離世!死前未經歷痛苦走得安詳,將一生奉獻給影視業——引言。11月17日,據媒體報導,知名導演鄭少峰因患急性腦梗塞不幸離世,享年76歲。好在他走得很安詳,沒有經歷太大的痛楚,也算是一種福氣。不少與鄭少峰關係好的友人也有去醫院見了他最後一面,了卻了可能一輩子不會再相見的遺憾。
  • 15個癌症信號悄無聲息,要當心!
    癌症來的時候可能會伴隨身體不適,當身體出現這些症狀時,要及時去醫院檢查。 悄無聲息的15個癌症信號 1、不明原因消瘦 短時間內體重急劇下降往往是癌症第一信號
  • 2020年去世的香港知名人士!何鴻燊身後事繁雜,陳木勝最讓人惋惜
    「綠葉王」曾偉權不幸離世從影近30年的曾偉權曾塑造過諸多耳熟能詳的角色,包括《雲海玉弓緣》中的「金世遺」、《白髮魔女傳》中的「卓一航」、《師奶股神》中的「朱玉麟」、《女人最痛》中的「林加文(GM)」、以及《宮心計2》中的武攸暨等等,演技可謂是讓人折服。然而11月份的時候因為癌症不幸去世,享年59歲。
  • 肩膀疼,一查竟是癌!這幾種疼一定要警惕……
    一般情況來講,說到肩膀痛,很多人的第一反應就是肩周炎。 但實際上,肩膀痛可以是很多疾病的表現,甚至是癌症發出的前兆信號。 很多臟器的病變,可以在遠處的某一部位引起疼痛,在醫學上叫放射痛。
  • 要想儘早揪出身體內的癌變,就不能忽視掉這幾個異常信號
    根據2018年的中國癌症報告來看,當時每年新發的癌症患者就達到了380萬人,而平均每年因癌症死亡的人則有將近230萬!目前,這一數據仍在不斷增長,所以在你的身邊就可能有癌症患者,而更為可怕的是,有很多癌症患者並不知道自己患病!
  • 警惕!新增確診13例!| 著名導演感染新冠去世!知名女主持人確診!
    有影迷這樣評價金基德的電影成就:如果說亞洲電影,尤其是東亞文化圈的電影是一直被西方定義是含蓄內斂溫和沉重的,那麼金基德曾經用他的極端怪異,貢獻過最有力的一拳去打破了這種認知。春夏秋冬沒有春。。。突發!一女主持人確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