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文章的音頻
中國女籃賽前動員的這個視頻,本來已經傳得很廣了,在64-62擊敗了世界排名第三的西班牙女籃之後,視頻更像插上了翅膀,飛到千千萬萬人的手機屏幕上。
在全國上下疫情如此嚴峻的情況下,每個人的心情都有點壓抑。女籃特聘的心理師黃菁、助理教練賈楠,和中國姑娘們一起高喊口號,「祖國加油,戰鬥!戰鬥!戰鬥!」的吼聲,對看球的每一個中國人來說,就像一針強心劑。
中國籃球在過去一年有點灰色,每次大家情緒陷入低谷,都是女籃姑娘們給我們打雞血——可惜,中國籃壇這樣的雞血太少了,上一次也是她們,在9月底的亞洲杯上打敗澳大利亞隊(參看我的《中國男籃至暗時刻,又是姑娘們來救駕》)。
為什麼在一場奧運會資格賽贏了球,大家如此興奮呢?我認為有三點原因:首先,就是現在全國人民需要一點振奮人心的消息,給這灰色的冬天上點顏色,恰好中國女籃從技戰術訓練到精神動員都做得非常出色;其次,西班牙隊的確曾是世界排名第二,雖然此前少有人了解,但解說員一介紹,每個人心裡都會一振;第三,平時很少有人關注女籃,對她們的現狀、實力並不了解,還以為是一群身材纖弱的姑娘在打球——其實,中國女籃已經是世界級球隊了。
中國女籃在世界上的排名是第八,但實際上高於這個排名。西班牙女籃的確是世界級勁旅,但她們有點老化,而且內線遠遜於我們。
女籃運動在全世界的開展都遇到一個共同的問題——錢,因此普及性、商業開發和比賽水平跟男籃是沒法比的。在實力劃分上,美國女籃和她們的男籃一樣,是獨一檔存在,然後是歐洲和亞太(澳大利亞、紐西蘭已經併入亞太區),非洲在迎頭趕上。
男籃在美國以下,歐洲的整體實力頗為厚實,強隊林立,亞洲因為身體素質的原因,暫時還沒法跟他們比。男籃狠上十倍的勁,可能只會往前挪一小步,但女籃只要肯抓訓練、願意投入、作風頑強,再趕上一撥好隊員,你狠上十倍的勁,可以往前挪五步甚至十步——這正是眼下這支中國女籃最突出的特點。
國際籃聯女籃排名男籃的風格在發生劇烈的變化,世界女籃也在變,但肯定還處於男籃十幾年前的階段,尤其是內線中鋒的位置,很大程度上決定著一支隊伍的戰鬥力,「得中鋒者得天下」,在女籃仍然適用。所以,從澳大利亞往下,排名第二到第十之間,實際上差距沒有那麼大。第一看你有沒有優秀的中鋒,第二看你那場比賽優秀的中鋒有沒有來。
比如去年我們在印度的亞洲杯上贏了澳大利亞,她們和西班牙一樣,是世界前三水平,不過世界級中鋒坎貝奇剛剛結束WNBA的比賽,沒有參加,而我們有同樣在WNBA的中鋒韓旭和WCBA冠軍隊中鋒李月汝。當時澳大利亞有4名WNBA隊員,而我們的名將李夢、孫夢然、王雪朦等名將代表八一打世界軍體會去了。能贏澳大利亞,陣容上我們內線佔了優勢。
這種優勢在資格賽上還是非常明顯:首戰英國雖然有波折,但我們的籃板32-23佔優,次戰西班牙,籃板球我們55-35佔絕對優勢。
這次參加奧運會資格賽,我們派出了最強陣容,1.90米以上的隊員有5人,其中李月汝和韓旭是躋身世界級的中鋒,都在2米以上,相當於男籃的七英尺,2.13米,韓旭更是高達2.05米,達到了當年鄭海霞的身高。跟這支西班牙隊相比,中國女籃毫不遜色:我們平均年齡24歲,平均高度1.86米,對手平均29歲,1.83米。
西班牙隊上半場吃緊,在於她們實在解決不了內線,她們陣中也有5人上了1.90米,但水平較高的只有前鋒阿爾巴·託倫斯(7號)、中鋒蘿拉·尼科爾斯(4號),她們倆都已經30歲,經驗比較豐富。
西班牙隊的控球核心是萊亞·帛琉(9號),她是隊裡的元老,從2002年江蘇世錦賽起就效力國家隊,一直打到現在39歲。替補控衛西爾維亞·多明格斯(6號)也已經33歲。西班牙隊在過去三屆世界盃都是前三,過去四屆歐錦賽三次奪冠,但和當年的名將巴爾德摩羅領銜的那支隊伍相比,現在老化嚴重。
跟西班牙隊相比,中國女籃充滿朝氣。兩名中鋒李月汝和韓旭都只有20歲,打首發的控衛李緣19歲,「女版勒布朗」李夢25歲,最有經驗的是30歲的邵婷和27歲高頌、孫夢然,以及25歲的控衛楊力維。無論從陣容高度還是年齡結構,中國女籃都不輸給西班牙隊。
年輕的另一面就是經驗不足,尤其是兩名中鋒。韓旭和李月汝各有特長,一個瘦長,一個強壯,韓旭的優勢是到美國見識過世界級的職業賽場,李月汝因為廣東隊想專心於WCBA,沒有放她去,這也是她在關鍵時刻會有一些失誤的原因。但我又很理解廣東隊的決定,在中國做女籃不容易,投入不小,幾個頭部球隊競爭激烈,市場效應差,你再把尖子掐掉,會影響投資者的信心和動力。事實上,廣東與八一的決戰水平非常高,只有在她們站穩了國內的領導地位,才有機會被放去WNBA。
隊伍年輕,持續性差,容易被翻盤,這就需要一個出色的教練來統領,本土教練的價值就體現出來。來自北京首鋼的許利民,深受姚明器重,他在前任馬赫的執教基礎上,不僅讓隊伍進一步年輕化,而且確立了「高大+快速+對抗」的特色,關鍵時刻敢用人。中國女籃不僅齊心、團結,而且特聘亞運會奪金的國家電競隊心理教練黃菁,這才有了我們開頭看到的視頻裡的那一幕。
看看女籃隊員在自己球鞋上寫的這些字,我們就能了解這是一支什麼樣的隊伍。
對平時不太關注女籃的球迷,我想告訴你們的是,這支隊伍不僅能打雞血,而且她們真的很強;而對我自己來說,我早知道她們已經很強,但這次又了解到她們這麼能打雞血,心裡非常興奮。這兩個觀察角度不同,但同樣讓人振奮。
說實話,中國籃壇已經很久沒有一支成熟、有鬥志、團結,在世界上關鍵時刻能打硬仗的隊伍了,這也是姚明在看臺上暗自激動的原因。
我希望這樣的介紹,能讓球迷進一步了解中國女籃的現狀,正是她們讓我們在寒冬裡嗅到了一絲春意。
但我也不希望球迷因為女籃的勝利,把她們和中國男籃直接對照,進而過分貶低男籃的努力。
體育運動都有各自的規律,籃球也不例外。男籃和女籃雖然都是籃球運動,但在世界上的普及程度大有不同,各自所處的競爭環境更不一樣。男籃失利有各種原因,這方面已經寫了很多,把責任推在一兩個人身上並不公平。
現在的中國男籃,需要我們給他們打雞血,而不是注入負能量。只有這樣,才對得起女籃姑娘們給我們打的雞血。
如果漏過下列文章
請點擊圖片和標題
我直播的NBA比賽02.14 周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