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青年報客戶端訊(童萱 中青報·中青網記者劉昶榮)近日,美國新冠肺炎疫情升級,累計確診人數持續攀升,來自美國堪薩斯大學醫院的專家緊急發出求援,尋求新冠肺炎重症患者治療經驗。3月26日晚8點,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院6位專家與美國進行了視頻連線,向堪薩斯大學醫院18位重症、院感、醫療衛生管理專家傳遞了同濟醫院新冠肺炎重症患者治療經驗以及醫護人員防護方案。
「哪些新冠輕症患者,容易轉為重症?」重症患者的治療是此次美國專家重點關注的。同濟醫院呼吸內科主任、湖北省新冠肺炎救治專家組組長趙建平教授解釋:「根據我們的經驗,當患者出現胸悶、呼吸困難,低氧血症、淋巴細胞下降明顯時要特別關注。年紀大、血壓高、持續高熱的患者,容易轉為重症。」
視頻連線現場。同濟醫院供圖
對於重症患者,隨著病情急轉,往往需要呼吸機來支持通氣,改善氧合,無創呼吸機和有創呼吸機哪一種效果更好呢?同濟醫院重症醫學科專家李樹生教授認為,目前,各醫院專家有不同觀點。從同濟醫院的經驗來說,使用無創通氣後氧合改善不明顯的患者,改為插管有創通氣後,效果往往也不明顯。這類患者通常需要長時間機械通氣治療,並易發其他損害,如繼發細菌感染等。因此,在進行有創通氣前,應詳細評估患者病情,同時準備其他治療措施,如體外肺膜氧合(ECMO)治療等。
醫護人員的防護問題也是美國專家所擔憂的。同濟醫院院感主任賴曉全向美國專家傳遞了信心:「剛開始,我們對這種疾病的認識不足,隨著認識加深,防護升級,1月中下旬開始至今,從全中國各地馳援武漢的4萬多醫護人員實現了零感染。只要防護到位,感染的可能性會大大降低。」
參與了多場中外遠程分享的同濟醫院副院長劉爭介紹:「重症患者的治療是全球醫生關注的重點。數據顯示,15%的新冠患者會轉為重症,我們提前分享一些重症救治的經驗,能夠幫助他們提前做好準備,通過早幹預、早治療,避免更多輕症患者轉為重症。」截至目前,同濟醫院已組織多場與義大利、美國、德國等國家醫院的多學科、高級別專家交流,與全球同行共享中國救治方案。
據了解,海外疫情蔓延以來,同濟醫院第一時間在官方App和微信公眾號上開設「新冠海外發熱門診」,提供免費專家圖文諮詢。此外,由同濟專家自發組織的「海外諮詢群」已覆蓋義大利、西班牙、美國、英國、法國、瑞士、紐西蘭、澳大利亞、印尼等10多個國家,受到了海外華人、華僑、留學生等的好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