獅子山共和國位於非洲西部,瀕臨大西洋,是世界主要的鑽石出口國之一。獅子山還有一個美麗的克裡奧語名字——SALONE。
獅子山首都弗裡敦的小村TREEPLANTING有一戶姓馬蓋(Margai)的人家,在當地非常有名,無人不知,無人不曉。這個家族的名氣不是因為財富,不是因為權力,而是因為與漢語、與中國結下的奇妙之緣,被稱為「SALONE漢語之家」。
馬蓋家人與孔院老師合影。
馬蓋家有六位家庭成員——父親、母親、三兒一女。一家之主「老馬蓋」是當地一所國際學校的英語老師,賢惠的母親則在家打理家務,照顧兒女。
大馬蓋榮獲首屆漢語知識競賽冠軍。
成熟、懂事的大兒子「大馬蓋」本名HingaMargai,中文名叫馬新強,是獅子山大學孔子學院培養的第一批漢語學員之一。當時他到孔院註冊、選課時,已經比其他學員晚了整整一個學期。本著讓他體驗漢語課的想法,管理教學的老師同意他暫時和大家一起上課。但孔院的老師們卻發現大馬蓋有著良好的語言天賦,漢語語音和理解能力非常好,於是經常利用課餘時間給他補課。為了趕上大家的學習進度,大馬蓋非常勤奮。HSK詞彙本每天都捧在他的手上,隨時隨地複習。課堂上他積極發言,熱心於各種中國文化活動,大膽地用有限的漢語表達自己。下課之後,他常常跑到辦公室來向老師請教尚未弄懂的漢語問題,他進步的速度令同學和老師們吃驚。在獅子山大學孔子學院舉辦的首屆漢語知識競賽中,大馬蓋榮獲冠軍,並在塞大孔院第一次開考HSK時,取得HSK三級第一名的好成績。2014年大馬蓋獲得孔子學院總部/國家漢辦「1+2」獎學金,赴北京語言大學深造,並順利獲得國際漢語教育碩士學位。
弟弟小馬蓋榮獲漢語橋「最佳網絡人氣獎」。
馬蓋家的二兒子本名Nathaniel Margai,塞大孔院的老師們都習慣稱他為「小馬蓋」。在哥哥的影響下,小馬蓋也成為不折不扣的「漢語迷」,學習漢語的那股子拼搏勁絲毫不遜於哥哥,是塞大孔院的明星學員。大馬蓋赴華留學後,常常通過Whatsapp與弟弟暢談在中國學習漢語的感受,並發送圖片、視頻讓弟弟見識中國的發展,了解真正的中國文化。在老師的幫助和哥哥的鼓勵下,小馬蓋在漢語學習方面屢創佳績:他僅用一年半的時間就通過HSK四級和HSKK中級;在第十六屆「漢語橋」世界大學生中文比賽獅子山賽區選拔賽中,他以堪稱完美的表現力壓群雄,摘得冠軍;在北京舉行的總決賽中榮獲「網絡最佳人氣獎」。2017年9月,小馬蓋如願以償地獲得孔子學院總部/國家漢辦四年本科獎學金的資格,赴北京語言大學繼續追尋他的「漢語夢」。在塞大孔院獎學金生歡送會上,小馬蓋深情地說:「很多人說我能學好漢語是因為哥哥的影響,還有人說我有學習語言的天賦。但我想說,如果沒有五年前獅子山大學孔子學院的設立,我不可能獲得學習漢語的機會;如果沒有孔院老師在周末給我們加課輔導,我也不可能獲得這樣大的進步。謝謝孔子學院,也謝謝我的老師們!」
哥哥大馬蓋與成龍合影。
走出塞拉,馬蓋兄弟倆的生活更加精彩。哥哥大馬蓋在北京語言大學畢業後受聘於唐山世德花園酒店企業,擔任賓客關係部經理,為中塞兩國的文化、旅遊交流搭建橋梁。迷戀中國文化的他鼓勵自己的女友娜娜認真學習漢語,研習神奇的中醫文化。2017年9月,娜娜榮獲上海中醫藥大學中醫獎學金。熱愛旅行的弟弟小馬蓋足跡踏遍中國的名山大川,陶醉於中國功夫的研究,其流利的漢語和精湛的武術功夫獲得獅子山駐華大使的青睞,成為塞方駐華使館最受歡迎的特邀演出嘉賓,多次前往使館表演中國武術。小馬蓋的女友塔蘭達為追尋愛情,在塞大孔院努力學習漢語,並於2018年獲得孔子學院/國家漢辦一學年獎學金,赴北京語言大學研修漢語,與心上人團聚。
當談起兩個兒子先後因學習漢語而遠赴中國、改變命運的傳奇故事,父親老馬蓋自豪不已。他說:「我非常感謝中國、感謝獅子山大學孔子學院,我的兩個兒子是我們馬蓋家族的光榮。」
小弟弟「小小馬蓋」認真學習漢語。
當兩個哥哥為漢語痴狂的時候,家中最小的弟弟「小小馬蓋」才只有五歲,聽著父親、母親和鄰居們自豪地談論哥哥們學習漢語的成就,小弟弟的心中充滿了崇拜之情和對神奇中國的嚮往之意。2017年獅子山大學弗拉灣學院附小教學點的開設,使「小小馬蓋」也成為塞大孔院的一名小學員。當孔院老師作客家中時,小弟弟捧出作業本讓大家看他工整的漢字書寫,並為老師們背誦漢語兒歌。他悄悄告訴老師:「我要好好學習漢語,將來像哥哥們一樣去中國留學。」
漢語是中國參與全球治理的重要基礎,是推動中國文化在「一帶一路」上傳播的重要依託。各國人民互相交流、互相幫助,讓民心相通的紐帶連接世界五大洲,讓世界更加了解人文中國、開放中國和包容中國。
圖/文:獅子山大學孔子學院 胡蓉
責任編輯:劉瑞娟、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