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MD完全體Zen3 5000系列CPU到底有多強

2020-12-12 騰訊網

10 月 8 號,AMD 發布了基於 Zen3 全新架構的 Ryzen 5000 系列 CPU,代號 Vermeer。在發布會當時所公布出的爆炸般的性能提升,讓人立馬感覺自己手裡的CPU好像有點卡卡的,速度好慢啊。

又經過一段時間沉澱後,這幾顆AMD新的CPU終於發售,相信很多人也已經通過各種渠道有了一定的了解,那麼這幾顆新CPU到底有香呢,不妨再來看看我們的測試吧!

測試產品

AMDRyzen5 5600X

AMDRyzen7 5800X

AMDRyzen9 5900X

AMDRyzen9 5950X

測試AMD的CPU當然離不開老對手英特爾的的陪襯所以我們又添加了英特爾的i7 10700K和i9 10900K做對比

同時還挑了兩款AMD上一代的3600X和3800X

一共8款

看看這次新CPU與英特爾差距到底有多大相比上一代提升又有多少

測試環境

AMD平臺主板選用

微星的X570 GAMING PRO CARBON WIFI

英特爾平臺主板選用

技嘉的Z490 PRO AX

主板只打開了XMP,沒修改其他選項

內存:芝奇皇家戟3600MHz 8G*2

散熱器:九州風神堡壘360

顯示器:AG273QCX

顯卡:微星3090萬圖師

電源:全漢黑爵士PRO1000W(這款聽說不燒3090)

測試

魯大師的跑分

5代銳龍相較於3代的提升還是不少的

5900X和5950X的評分都超越英特爾了一大截

不過AMD的跑分一直以來都是碾壓英特爾的存在而且魯大師就不多說

CPU-Z多核測試

5600X和5800X得益於睿頻的提升,相比3代銳龍都有12%的進步 還是很明顯的

而5900X和5950X直接遙遙領先英特爾CPU

CPU-Z單核測試

5600X較上代提升了19%

5800X較上代提升了17%

4款新U均超越了10700K和10900K,單核性能一直是AMD的劣勢

而如今呢 大人時代變了

這真是蘇媽今年帶給我們最大的驚喜了

R20多核性能測試

和CPU-Z裡的數據差不多

5600X比上代提升了15%

5800X比上代提升了16%

5800X直接超越了10700K 1000分左右,最高端的5950X跑分9562

如果開個PBO 輕鬆破萬應該不成問題

R20單核性能測試

重點來了,AMD往年的CPU單核性能上一直不如英特爾

但是今年可以說是全員不講武德

和CPU-Z的單核測試一樣全部超越了10700K和10900K

π的100萬位計算

這次5600X已經比10700K的表現要好了

比起上代提升了20%,5800X比上代提升了10%

5600X比10700K都還要強上那麼一點點

5900X和5950X就不用說咯,可以說全員暴打英特爾了

AIDA64內存延遲

內存延遲一直是AMD的一個問題一直不如英特爾

這也導致了玩一些遊戲的時候感覺沒有英特爾的強

這次比起上代銳龍3還是有不少進步的5950X 62.7納秒的結果 也算是在已經緊緊貼上了英特爾了

英特爾,你頭上的(危)可是越來越顯眼了啊!

3DMARK跑分

基本上所有模式下都是AMD勝出,不多說了趕緊看看遊戲測試吧

遊戲測試

PUBG最高畫質

平均幀5950X比10900K高4幀

而5900X居然比10900K高出10幀

英雄聯盟最高畫質

這次5000系列的所有CPU全部都達到了200幀以上的成績,5600X和5800X比上代提升都有40%之多

這應該是有史以來AMD單核性能提升最多的一次了吧

終於不再是AMD對老遊戲優化不行100幀都到不了的年代了

穿越火線

顯卡根本就沒轉過

AMD和英特爾之間的差距也是基本沒有

刺客信條:奧德賽極高畫質

5600X和5800X比上代都有提升但是5900X和5950X的表現比較一般了

無主之地3 超高畫質

5900X表現最好直接超越了10900K

5800X也是比10700K強一些也是直追10900K

騎馬與砍殺2

AMD的表現也不像以前一樣拉跨了直接和英特爾打平

甚至5800x直接來了個反殺

CS:GO最高畫質

5600X的遊戲幀率以3幀的差距直接超越了10900K

而5900X和5950X的遊戲幀率直接比10900K高出將近70

(牛13!!)AMD今年腰板子真是硬的不能行啊

真就驗證了蘇媽發布會上說的那句 5900X是家用玩遊戲最好的CPU!

古墓麗影:暗影 最高畫質

5900X和10900K基本持平遊戲平均幀都是145

5950X以1幀之差超越10900K

荒野大鏢客:救贖2 超高畫質

預設的平衡質量

這次AMD新U已經全員幹翻英特爾了(這話可沒毛病的)

魔獸世界

最新的魔獸世界9.0前夕

表現最好的居然也是5800X和5900X

領先了10900K一點

以上就是本次我們對這次AMD最新的CPU測試數據總結一下就是

今年的5000系列 無論是從各種跑分,內存延遲,遊戲表現方面確實已經是一個完全進化體的zen3了

雖然首發的價格還是有些高並且這次只有5600x是帶了散熱器

但是日後如果會降價一些那AMD 還是依舊真香!

更多電腦問題

歡迎評論區留言或私信哦

黑冰和冰友會為你解答疑惑哦

(◠‿◠)

相關焦點

  • 10月9日AMD zen3 5000系列cpu發布會總結
    5900X 12c24t 4.8GHz TDP105W 首發價格549美元5800X 8c16t 4.7GHz TDP105W 首發價格449美元5600X 6c12t 4.6GHz TDP65W 首發價格299美元對比zen2
  • AMD銳龍5000U型號規格與尺寸曝出CPU速率大大的提高!
    大概率在來年一月月初的CES2021交流展的時候,AMD將正試發布銳龍5000U/H系列產品全新升級筆記本電腦APU。2020年的amd銳龍本出現異常受歡迎,新平臺讓人極其希望,可是想不到AMD也挖了個坑。
  • 銳龍5000系列怎麼選?十代CPU/ZEN2/ZEN3 12個CPU測試對比
    今晚,AMD發售了ZEN3架構的5000系列銳龍處理器,很感慨的是繼續延用了AM4接口。X570 B550甚至X470和B450的晶片組主板都可以繼續使用,但是400晶片組的主板想要搭載到5000系列處理器必須要更新BIOS,而這個BIOS據小道消息預計是在明年的1月份發布。500晶片組則可以直接搭載使用,無需更新。
  • 5000元i5-10600KF+GTX1660Ti遊戲組裝機
    還有不到1個月就迎來元旦了,今天電腦配置網為大家帶來一套5000元價位的遊戲電腦配置,cpu選用十代i5-10600KF,搭配GTX1660Ti顯卡,可以滿足1080p解析度下遊戲通吃,至於為什麼不用AMD最新的5000系列處理器,以及顯卡型號的選擇,文章中會詳細講到。
  • 銳龍5000系列怎麼選?十代/ZEN2/ZEN3 12個CPU測試對比
    今晚,AMD發售了ZEN3架構的5000系列銳龍處理器,很感慨的是繼續延用了AM4接口。X570 B550甚至X470和B450的晶片組主板都可以繼續使用,但是400晶片組的主板想要搭載到5000系列處理器必須要更新BIOS,而這個BIOS據小道消息預計是在明年的1月份發布。500晶片組則可以直接搭載使用,無需更新。
  • 桌上型電腦CPU性能天梯圖 AMD性能首次反超intel
    大家都知道cpu是設備的最核心部件,不論是手機還是電腦。今天我們就來看下桌上型電腦cpu的性能天梯圖。桌上型電腦cpu一直都是intel和amd的天下,而Intel一直處於領先地位。不過在最新的cpu性能排行中,amd的線程撕裂者3990X、線程撕裂者3970X,卻在性能排行中力壓intel的至強W-3175X,排在了首位。下圖就是cpu性能具體的排行。amd實現了cpu性能的反超,不知道廣大的電腦遊戲愛好者,會不會在選購電腦的時候,更多的關注amd。
  • 2018年英特爾i9和amd銳龍主流CPU天梯圖,看完再買不吃虧,收藏吧
    現在處理器市場可以說是五花八門,什麼樣的都有,從一代二手貨到最新9代英特爾,和amd銳龍,以及老amd處理器,讓很多不是非常專業的玩家們感覺眼花繚亂,其實不必擔心,看看現在CPU天梯圖即可見分曉,話不多說,直接上圖吧,這些是2018年目前比較齊全的型號列表, 包括英特爾最新的intel i9也有
  • AMD全新ZEN3架構的Ryzen5000系列處理器發布!定價偏離性價比
    Zen3架構處理器命名為銳龍5000系列 全新ZEN3架構的處理器並沒有延用銳龍4000系列的命名,主要是因為銳龍3000系列APU實際是Zen+架構,而銳龍4000系列APU實際是Zen2架構,為了讓消費者更容易的加以區分,所以AMD直接將全新的Zen3架構處理器命名為銳龍5000系列,將於11月5日上市。
  • AMD銳龍5000系列處理器曝光 Zen3架構加持性能提升
    【CNMO新聞】AMD日前已經官宣,CEO蘇姿豐將於美國時間1月2日舉辦主題演講,屆時很有可能發布基於Zen3架構的銳龍5000U、銳龍5000H系列處理器。預計該系列處理器將會成為明年輕薄本、性能本的主流配置之一。
  • AMD的Zen 3 APU在CPU-Z方面強於Intel Core i9-10900K
    這可能是信譽良好的新Ryzen 5000U CPU的第一個預覽版。Uniko的硬體已收到有關在GPU-Z和Cinebench基準測試中採用AMD Ryzen 7 5800U的提示。AMD將於下周宣布其具有Zen3核心設計的Ryzen 5000系列。
  • AMD銳龍5000系列CPU性能怎樣 銳龍5000CPU參數性能匯總
    首頁 > 問答 > 關鍵詞 > AMD最新資訊 > 正文 AMD銳龍5000系列CPU性能怎樣 銳龍5000CPU參數性能匯總
  • 「Zen 3」核心架構來了!AMD宣布銳龍5000系列移動處理器家族
    2021年1月12日,AMD公司公布了AMD銳龍5000系列移動處理器家族,為筆記本電腦市場帶來更高效率以及業界領先的「Zen 3」核心架構。全新AMD銳龍5000系列移動處理器可為遊戲玩家、內容創作者以及專業人士提供超乎想像的高水平性能和難以置信的電池續航能力。
  • AMD發布Ryzen 5000系列處理器:基於Zen 3架構 起價299美元
    【TechWeb】10月9日消息,據國外媒體報導,當地時間周四,晶片製造商AMD發布了新款Zen 3 Ryzen 5000系列處理器,該系列處理器的起價為299美元(約合2030元),將於今年11月5日開始發售。
  • Ryzen 5000系列發布!起價299美元,AMD:最好的遊戲CPU
    當地時間周四晶片製造商AMD發布新款Zen 3 Ryzen 5000系列處理器,起售價299美元,將於今年11月5日開始發售。據悉,用於臺式機的Ryzen 5000系列處理器也是AMD推出的第一批基於新一代Zen 3架構的晶片,代表了AMD臺式機晶片迄今為止的最高水平。
  • 今夜凌晨 AMD Zen 3架構CPU發布會即將開啟
    10月9日0點,AMD Zen 3架構發布會將正式開啟,目前AMD官網已上線發布會直播頁面。目前獲取的消息顯示,AMD Zen 3架構CPU將採用Ryzen 5000命名,從而讓桌面端與移動端的命名一致。而Ryzen 5000系列處理器核心數量不變,但核心頻率將大大提高。
  • r7和i7有什麼區別,選CPU別再交智商稅了
    這也讓許多朋友開始糾結「r7和i7有什麼區別」。因為我們都明白CPU作為電腦的核心硬體,其性能決定整臺電腦的性能,相當於人的「大腦」,承擔了非常大的責任。那麼它們到底有什麼差別呢? 那麼自然r7和i7他們各自擅長領域也不同,一個是頻率高,一個是線程多,線程多的優勢是開多程序不容易卡頓,死機,頻率高的優勢是單線程算力足。就拿AMD銳龍系列的r7 4800h和Intel的i710750h來對比:銳龍R7-4800H, 7nm工藝,TDP35W——8核16線程,最高睿頻4.2GHz,英特爾i7-10750H,14nm工藝,TDP45W——6核12線程,最高睿頻5.0Ghz。
  • AMD Zen 3銳龍5000系列APU核心結構圖曝光 較上一代更加強大
    VideoCardz 剛剛分享了 AMD Zen 3 銳龍 5000「Cezanne」系列 APU 的核心結構圖,可知其規模較上一代 Zen 2 銳龍 4000「Renoir」APU 有相當大的改進。此外由早前曝光的基準測試成績可知,得益於統一的 L3 緩存等架構升級,採用臺積電 7nm 增強型工藝節點的 Zen 3 產品在 IPC 和能效方面都迎來了大幅度的提升。(來自:VideoCardz)據悉,桌面和移動平臺的銳龍 5000 系列 CPU / APU 都會採用 Zen 3「Cezanne」架構。
  • AMD銳龍5000系列CPU價格公布 哪款才是性價比之王
    上月初,AMD正式發布了基於全新Zen 3架構的銳龍5000系列處理器,這讓很多玩家尤其是A飯為之歡呼。不過這一句「Yes」先別喊得太早,在看過AMD銳龍5000系列CPU國內售價之後再說也不遲。AMD銳龍5000系列CPU價格公布根據AMD此前透露的信息來看,全新的AMD Zen 3架構在製造工藝沿用7nm工藝的情況下,通過架構革新,實現了多達19%的IPC提升,加速頻率也最高提升至
  • AMD銳龍5000U型號規格全曝光:Zen3、Zen2一鍋亂燉
    銳龍5000/H系列將和桌面上的銳龍5000系列一樣,都引入Zen3全新架構,工藝維持7nm,二者也終於在命名編號上實現統一,更容易消費者識別。 Zen3架構的有三款:銳龍7 5800U:8核心16線程,主頻2.0-4.4GHz,三級緩存16MB,GPU 8個計算單元、512個流處理器,頻率2.0GHz。
  • AMD正式發布銳龍5000!Zen3逼近5GHz、領先競品59%
    AMD剛剛正式揭曉了全新的Zen 3 CPU架構,以及全新的銳龍5000系列桌面處理器,華麗的規格、性能果然沒有讓我們失望。這是Zen、Zen+、Zen 2之後的第三代新架構,也是銳龍1000、銳龍2000、銳龍3000系列之後的第三代新處理器,而為了和銳龍APU命名序列保持一致,同時便於消費者識別,AMD這次在CPU上跳過了銳龍4000系列,直接進入銳龍5000系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