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正史將他視作第一名將,高順的「愚忠」,為呂布殞命值得麼

2020-12-16 騰訊網

日本「武士道」精神,可以自己的主人毫無保留的犧牲自己,將個人生死置之度外,「忠義」二字就是他們的命。

從古至今,歷朝歷代,我們都會看到這樣的武士。

一、白門樓上的眾生相

白門樓上戲臺已搭好,一眾人馬正唱著大戲。

呂布眉飛色舞的在曹操面前許諾:自己也是不介意當「四姓家奴」(丁原、董卓、加上本姓呂、曹操)的,條件是希望可以苟活一條性命。

曹操看向劉備,劉備很扎心的補了一刀:想當呂布的義父,命可要足夠硬!而曹操的老相識陳宮,不冷不熱的和他敘完舊後,毫不猶豫的慷慨赴死,卻保全了家中妻兒老小的一世平安。

張遼在噴完沒在濮陽城燒死曹操後,還打算再罵罵咧咧幾個小時。馬上關羽就上前求情,張文遠萬萬不能殺,弄了個「乞哀呂布無人救,罵賊張遼反得生」的尷尬場面。

就在臺上各個角色,為了活命和各自的如意盤算,在那賣力表演時,焦點轉移到了一個看似不起眼的人——高順。操問曰「汝有何言」?順不答,操怒,命斬之。

白門樓上的無言高順,既不苟求活命,也不哈哈大笑,死就死,更沒有素質低下的開口罵人,說些「做鬼也不放過你」的蠢話。

僅僅用沉默表達了對這群演員們最狠的鄙視。

按道理,曹操平日有惜才之名,高順論武力值應該與張遼是不相上下的。連宋憲、魏續這種經驗包曹操都接受了,對待地位更高的高順,怎麼就那麼不客氣?

二、曹操為何容忍不了武力高強的高順

曹操不能容下高順的原因。應該不外乎兩個。

其一,高順是呂布的頭號打手,與曹營人馬結仇甚深。夏侯惇在攻打高順軍時,甚至一隻眼睛還被曹性射瞎了。

其二,高順太「蠢」不識時務。歷史上,張遼是在曹操大敗呂布之時就很識時務的,帶領眾將投降了。而耿直的高順,所率領的特種部隊陷陣營,則硬拼到最後的一兵一卒。

他既不像張繡,雖與曹操有血仇,但架不住人多勢眾,曹操只能咬著牙認了,回頭還要找機會才能把張繡搞死了事;也不像張遼這種聰明人,不管先前幾個老大什麼下場,他張遼都能把部隊保存完好,「以兵降」。

所以,大概曹操當時的心理活動是這樣的:既然高順隻身一人,沒什麼利用價值,又在呂布軍中的地位極高,算是個匪首,屬於必斬的範疇。還有跟夏侯惇的過節,乾脆殺掉了事

從《三國演義》的角度來看,高順完全就是個打醬油的,而在真實的歷史上,高順其實是真猛人一個,客觀的評價高順,將他視作三國時期的一流武將應該也不為過。

三、高順的即戰力:三國一流武將

01高順的地位

在呂布軍中,陳宮和高順一文一武,可是左膀右臂一般的人物。張遼、臧霸、郝萌、曹性、成廉、魏續、宋憲、侯成,只是呂布的八健將,好比成吉思汗的「四駿」(博爾忽、木華黎、博爾朮和赤老溫)「四狗」(速不臺、者勒蔑、哲別、忽必來)。

威震逍遙津的張遼名滿天下,江東的小朋友們一度聽說張遼,就不敢哭了。張遼後來被曹操委以方面之任,袁曹河北爭霸時,開發了類似遊擊的戰術,成功牽制了袁紹的戰略左翼,立下大功。

在呂布手下時,張遼和臧霸這樣兩個狠角色,當時也只能混個健將而已,可見高順利有更過人之處,能耐不在這八健將之下。

02特種部隊頭子

高順之勇猛也確有資格稱為名將。《三國志》中是這樣描寫的:

(高順)所將700餘兵,號為千人,鎧甲具皆精煉齊整,每所攻擊無不破者,名為陷陣營。

平淡無奇的一句話卻充滿了畫面感:不僅有700個視死如歸的勇士,無數舍死還生的血戰外,陣前還站著一位勇烈沉穩的將軍。

而這支「陷陣之志,有死無生」的特種部隊,也確實曾經讓曹劉兩家吃盡了苦頭。建安三年,呂布派高順攻打小沛的劉備,劉關張三人都在,卻完全打不過。

曹操於是派了經驗包夏侯惇來救劉備,又被高順打了個滿臉包,還搭了一隻眼睛。打到後面,劉備丟了老婆歸降了曹操,當了個豫州牧。

當時高順是不是真的只帶了陷陣營,就擊敗了劉關張和夏侯敦不得而知,不過這4個人可都是東漢末年的梟雄和名將,碰到高順竟被打成灰頭土臉,丟老婆的丟老婆,瞎眼的瞎眼

有這種戰績,硬說高順平庸恐怕也沒人信。只是在人中呂布的猛將光環下,高順的光彩也不得不暗淡了許多,也是在呂布奇葩的戰略眼光下,明明可以有所作為的高順,哪怕再厲害也要打個折扣了。

四、高順的「異類」:克制清廉的完美將領

在《英雄記》中記載高順為人「清白有威嚴,不飲酒,不受遺」,短短11個字描畫出了,在那個道德崩壞的亂世中,一位克制清廉而注重個人修養的將領形象。

同為呂布部將的侯成,有一次丟失了戰馬,後來找回,眾將帶了禮品去恭賀他,侯成用自己釀的酒招待眾將。宴飲之前,侯成先給呂布送了些酒肉過去。

呂布大怒,因為他曾在軍中下過禁酒令,大罵道「我不讓你們喝酒,你們偏喝是想借喝酒行造反之事嗎」?

侯成非常害怕,趕緊回去把酒倒掉,並把眾將送的禮物都退了回去。相比之下在驕悍暴虐、殺掠無度的呂布軍團中,獨善其身的高順更像是一個異類。

《素書》中說「貶酒闕色,所以無汙;避嫌遠疑,所以無誤」。這一點,真的只有高順做到了。

五、高順的忠義:實實在在的忠誠

高順死心塌地的跟隨呂布,雖然他也知道呂布反覆無常,極難成就大事。某次,呂布要親自出軍向沾臧霸索要財物,高順勸他珍惜名聲,不要為這等無謂的行為出兵。實際上是變相的勸誡呂布,不要過於貪圖小利。

呂布自然不會聽從。關於這個主人的本性,高順是看的很透徹,高順經常勸誡呂布說,「凡是破家亡國的君主,並不是手下沒有忠臣和能臣,是因為君主不能用人,將軍每次的言行舉動都不肯深思熟慮,事後推諉於「失誤」,將軍的這種「失誤」是不是太多了」?

高順敢說這樣的話,證明他是真心把呂布當成一生之主的。呂布自然也知道高順是個忠臣,但是出於種種奇葩考慮,不敢重用高順,所謂「布知其忠,然不能用」。而在郝萌叛變後,呂布更加猜忌高順,刻意疏遠了他。

魏續和呂布有親戚關係,呂布便將高順的陷陣營,全部交給小舅子魏續。實際上就是明擺著奪了高順的兵權,真跟別人打起來時,呂布又不得不讓高順上,只能臨時把陷陣營再交給他,而平日裡這些部隊又必須為魏續統領。

即便如此,高順仍一心追隨呂布,直到為呂布赴死,始終都沒有恨意和怨言。

至於曹操為什麼非殺掉高順不可,其實還有最後一種說法。曹操心裡其實清楚明白,收買張遼之心,可用知遇之恩;對臧霸只需金銀珠寶;面對高順,卻只有「忠義」二字能收買

六、尾聲

或許曹操是更好的主人,混個五子良將也不是不可能的,但這有什麼意義呢?

高順心中捍衛的旗幟——呂布倒下了,他也自然沒有存活的意義,此乃最簡單而質樸的武者心態。

白門樓這場戲中,沒有臺詞的高順,始終用「你不配跟老子說話」的氣魄慷慨赴義,曹操自然也很上道,他用斬首來成全高順的忠義美名,曹操與高順生為對手,卻在冥冥中有種相知相識的默契。

相關焦點

  • 高順與張遼同在呂布手下為將,誰的地位更高呢?
    值得注意的一點是, 張遼雖然「以兵屬呂布」,但他是東漢朝廷正式任命的北地太守,因此,在呂布軍中仍保持相對的獨立地位 ,說白了就是我聽你的命令,可是我手下的將士只聽我的命令。
  • 除張遼和高順外,呂布手下其餘猛將結局如何?正史上五人下落不明
    呂布是三國第一猛將,他的武力代表了三國的最高水平。如演義中,呂布虎牢關大戰劉關張三英,濮陽城外大戰曹營六將,都是以少戰多的精彩之處。強將手下無弱兵,呂布天下第一,他的手下部將也是非常厲害的。 其中最厲害的有張遼、高順、臧霸、曹性、郝萌、成廉、宋憲、魏續、侯成。
  • 三國第一猛將,勇武在呂布之上,被小人陷害,慘死曹操之手
    「一呂二趙三典韋」是人們經常聽到的,這句話證實了呂布的武力值是非常強大的。不可否認的是,呂布最為三國第一武將,在三國中是非常厲害的存在。 小說畢竟是小說,不可以當作正史去看。在正史中,三國時期出現了一位比呂布、關羽都要厲害的人物,他叫做高順。
  • 同樣是呂布手下,為了張遼被曹操收納,高順卻被殺?
    說起呂布手下的大將,大家最熟悉的就是張遼了。除了張遼,誰最厲害呢?自然是高順。高順在呂布手下的戰績比張遼還要優異,他手下的八百陷陣營是三國時期最強大的特種部隊。但是,呂布不知道為什麼就不喜歡高順,甚至把陷陣營搶走給魏續,打仗時才讓高順帶領。
  • 三國名將眾多,為何呂布被稱為「三國第一」?
    提及呂布,很多人肯定想到"人中呂布,馬中赤兔"這個稱號。也可能想到"三英戰呂布"、"美人計"、"天下第一猛將"等等事件。的確,因為《三國演義》的影響,羅貫中筆下的呂布仿佛一尊戰神一般,舞著方天畫戟人來殺人佛擋殺佛,也是古今公認的三國第一猛將。
  • 正史看呂布,呂布是怎麼成為三國第一武將的,正史中其實是這樣的
    正史看呂布,呂布是怎麼成為三國第一武將的,正史中其實是這樣的三國一首二十四武將排名的打油詩被傳的是家喻戶曉,不管哪個版本的排名,都是呂布在第一,幾乎是沒人能超越的,那麼今天我們來正史看呂布,呂布他是怎麼成為三國第一武將的呢?正史中其實是這樣的。
  • 三國武將正史前十排名,呂布趙雲只是個戰五渣?他才是真正第一?
    不同於演義中的人物形象,正史中的三國角色截然不同,真正演義和正史相符的沒幾個。拋開演義小說和民間傳說,從正史角度我們來看看,三國各位將領的實際排名。因為大家大部分,都只對名將感興趣,因此這是篇名將排名。 15.于禁。其實這位哥們不該排在末位,但是按照中國的文化傳統,投降者一向被人鄙視。作為曹魏「五子良將」之一,帶領泰山兵立下赫赫戰功。
  • 三國正史第一猛將,不是呂布,也不是趙雲
    董卓進京後,直接廢了漢少帝,改立陳留王劉協為天子,造成天下大亂。從那時起,中華大地戰亂不斷,人們平均年齡只有26歲,可想而知,戰爭的殘酷毋庸置疑。在戰鬥中,武將們紛紛崛起,三國中許多武將都流傳至今,他們都十分勇猛過人,在民間還有人為武將進行了排名。
  • 只從正史上來看的話,三國時期誰的武力最強,並不是呂布
    自古以來都流傳著武無第二的說法,尤其是三國時期群雄爭霸更是猛將如雲的大世,關於這個時代所誕生的各個名將的武力值排名問題一直為人們所津津樂道,多少年來人們對此也一直是爭議不休並且樂此不疲,而在民間一直流傳著第一呂布第二趙雲第三典韋四關羽五張飛六馬超的說法,其實關於這個說法還是有待商榷的。
  • 按照正史記載,三國第一猛將是誰?
    首先我們來看看在正史上的呂布是否還能夠被稱之為「三國第一猛將」,《三國志》對呂布的評價還是非常高的,《三國志》裴注的《曹瞞傳》中寫道:「人中呂布,馬中赤兔」,比喻呂布是非常優秀的人才
  • 呂布一生未殺過名將,卻是公認的三國第一猛將,吹出來的嗎?
    因此歷史對呂布的評價也很明確,武力過人但不忠不義,做人方面呂布被人所不齒,但是他的武力絕對是無人質疑的。那麼問題便來了,看過三國的人都知道,呂布一生並沒有殺過名將,怎麼就能被人評價為三國第一猛將呢?並且這個評價自古以來都是公認的。
  • 正史中的三國八位勇士,呂布趙雲馬超排不上號,關羽張飛排第幾?
    這是演義小說的排序,而且也沒有得到完全的認可,以至於有人說:按照正史記載評選三國悍將,呂布趙雲馬超連前八名都進不去,能稱得上三國八勇士的,關羽或許能排第六名,至於張飛能排第幾,那就值得商榷了。雖然《三國演義》把趙雲描寫成一身是膽的常勝將軍,但是《三國志》等三國正史,對趙雲的記載實在是太少了,少到沒有記載趙雲武力的片言隻字。
  • 三國正史中,誰單挑最強?據史料記載呂布趙雲都不是其對手!
    在三國演義中,武將人數眾多,那說到最厲害的人物,或者可以這麼問誰是在三國歷史上單挑最厲害的武將呢?可能大家第一想到的就是呂布、趙雲。確實沒錯,呂布二十四名將排名第一,實力雄厚,無人能敵。趙雲,二十四名將排第二位身陷重圍連殺眾人救出阿鬥,他的實力也是不可小看的。三國正史中,誰單挑最強?據史料記載呂布趙雲都不是其對手!
  • 呂布麾下的八位武將:除了張遼,你還知道哪一個?
    在漢末三國時期,提到勇冠三軍的武將,很多人的第一反應就是呂布。呂布以勇武聞名,號稱「飛將」,時有「人中呂布,馬中赤兔」之說。在《三國演義》及民間其他藝術形象,呂布多被塑造成三國第一猛將。其武器也被虛構為方天畫戟。而在《三國志》等正史中,呂布不僅是一位武將,更是一方諸侯。
  • 鎮魂街:呂布守護貂靈芸,高順守護呂仙宮,有趣的異姓守護靈組合
    在鎮魂街的設定中,守護靈與寄靈人之間是相輔相成的關係,守護靈分為神武靈、仙武靈、魔武靈、人武靈與獸武靈,其中人武靈與寄靈人的祖先之間往往存在著千絲萬縷的聯繫,這也使得人武靈與寄靈人之間往往是同一個姓氏的組合居多,以群英殿的成員為例,盧書雨的守護靈是玉麒麟盧俊義,李孤城的守護靈是飛將軍李廣
  • 呂布手下的高順到底有多厲害
    但是當時在呂布手下,高順比張遼更厲害。呂布打仗,若分兵,必用高順,猶如劉備用關羽。那麼高順到底有多厲害?    先看小說裡面的描述:    其一,操從其言,即命夏侯惇與夏侯淵、呂虔、李典領兵五萬先行,自統大軍陸續進發,簡雍隨行。早有探馬探知高順,高順飛報呂布。布先令侯成、郝萌、曹性引兩百餘騎接應高順,使離沛城三十裡去迎曹軍。
  • 呂布手下頭號猛將,關羽、張飛都是他的手下敗將,因不肯降曹被殺
    文/格瓦拉同志 漢末三國是個超級大亂世,與局勢動蕩不安相伴隨的,是層出不窮的奇人異士,在這些人當中,號稱呂布手下頭號猛將的高順,便是典型代表。那麼,高順到底有多厲害?他最終的結局如何?
  • 呂布一生沒有斬殺過名將,為什麼還能被稱為「三國第一猛將」?
    然而,在當時仍然存在著另一個事實,與呂布同時代有著諸多的武將名將,也同樣是膂力過人,擅長弓馬,為什麼唯獨呂布成為了世人口中的第一猛將?一、力壓諸侯呂布原是邊陲小城五原的無名之輩,只因受到丁原招攬,得以跨入行伍。
  • 曹操為啥要殺了高順,但卻接受張遼臧霸投降,他們都是原呂布舊將啊?
    張遼是三國時期曹魏著名的將領,起先從屬於并州刺史丁原。董卓誘使呂布誅殺丁原以後,董卓吞併了其軍隊,張遼就歸屬了董卓。董卓被殺後,張遼跟隨了呂布。從史料看來,這段時間張遼並沒有多少建樹。建安三年(198年),呂布派遣張遼、高順等攻破了劉備,佔據了徐州。但隨後被曹操攻破了呂布佔據的下邳,張遼率領呂布軍餘眾歸降,被拜為中郎將,賜爵關內侯。
  • 「人中呂布,馬中赤兔」,呂布從未斬殺名將,為何是三國第一?
    《三國》被稱為四大名著,相信很多人都看過,其中印象最深刻的就是那些猛將,如關羽、張飛、趙雲等等。但要說其中武力值最高的人就是飛將呂布了,甚至有人曾為他們編過一段順口溜。一呂二趙三典韋,四關五馬六張飛。黃許孫太兩夏侯,二張徐龐甘周魏。神槍張鏽與文顏,雖勇無奈命太悲。三國二十四名將,打末鄧艾與姜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