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卓爾與河南建業的保級大戰中,現場指揮卓爾比賽的,是教練組組長馬永康。這一點讓人有些不解,9月25日,卓爾宣布換帥時,當時是由領隊龐利來負責指揮小組賽剩餘的兩場比賽,但現在才過去了三周,卓爾指揮比賽的成了馬永康,難道不到一個月的時間裡,卓爾兩次換帥?
當然,龐利帶隊兩場比賽,結果讓人難言滿意。一場是在生死大戰中,兩球不敵華夏幸福,導致卓爾失去了爭冠組的名額,然後是最後一場比賽,0-0戰平了天津泰達。或許,正是看到這一點,卓爾才再次更換了教練組的負責人,另一名助理教練馬永康臨危受命,接過了指揮比賽的教鞭。從這場與建業的比賽來看,馬永康的水平,恐怕與龐利也是半斤八兩,卓爾除了拼搶兇狠之外,沒有多少可取之處,卓爾在場上連有威脅的射門也沒有幾次,降級風險不小。要知道,建業主帥哈維爾,也不過是個菜鳥教練,馬永康依然落了下風。
無論龐利也好,馬永康也好,其實都是菜鳥教練,此前從未獲得過執教職業隊的機會,他們一個共同的特點,就是之前李鐵在卓爾執教時的助手。換句話說,他們都是李鐵帶來的嫡系。
而在李鐵上調到國足之後,龐利和馬永康全部留任,繼續擔任卓爾教練組的成員,就連新帥何塞到來之後,平時帶隊訓練的,還是這幾個人,這已經是一個很奇怪的現象了——前任教練已經離開,助手卻依然帶隊訓練,新任教練還是外教,如何指揮隊員?換句話說,隊員們會聽誰指揮?不言而喻。
值得注意的是,年初當李鐵的助手們,在卓爾帶隊訓練時,外界曾有質疑,李鐵一心兩用,實際控制著卓爾隊。當時李鐵發了公開聲明,表示自己已經辭去了卓爾體育總監的職務,專心帶國家隊。不過,國家隊沒有訓練任務時,李鐵的主要助手龐利和鄭斌,依然會到卓爾去參加訓練,這難以打消人們的疑慮。
而在何塞下課後,卓爾依然沒有去找一個正兒八經的主帥,按說在這種關鍵時刻,卓爾理應找一個名帥來執教,掌控球隊大局。但卓爾寧願選擇龐利和馬永康這樣的菜鳥,看看這兩人指揮的幾場比賽,相比何塞時代,恐怕還不如何塞執教時球隊打得更好。與其說卓爾高層相信這幾個菜鳥教練,不如說他們更相信李鐵,種種跡象表明,李鐵恐怕才是這支球隊的實際控制者,除了不到現場指揮,日常備戰等工作,大概率還是李鐵說了算。這種畸形的機制,才是卓爾戰績糟糕的根源。
李鐵團隊為什麼要這樣做呢?原因很簡單,他很難在國足長期執教,一旦在國足下課,需要給自己找個後路,卓爾就是他給自己留的後路。而卓爾對此也沒辦法,因為目前卓爾隊的大部分隊員,都是李鐵執教後找來的,李鐵團隊對他們有很強的控制力,卓爾選擇新帥的話,只要這些助手還在,誰來執教也很難控制局面。不過,如果卓爾為了給李鐵留後路,最終降級,這口鍋,恐怕李鐵要背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