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蓬安:壽光捐菜紅會躺槍,平價賣比捐贈好
1月30日,針對近日外地捐贈武漢的蔬菜廣受關注的問題,武漢商務局說明稱,外地黨委政府捐贈武漢蔬菜,主要用於保障供應、平抑菜價、豐富市民「菜藍子」。根據武漢市疫情防控職責分工,對於外地捐贈武漢的蔬菜由市商務局組織以武商、中商、中百三大商超為主進行銷售,銷售收入集中上繳市財政,市財政列為防疫資金下撥使用。
因為發端於武漢市的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尚未進入拐點,窩在家中自行隔離了一周多的全國人民對湖北省、武漢市的關注度絕對是前所未有。當地政府做得好的,我們給點讚!做得不好的,也會通過批評促進官員們改進工作作風,以便集中力量打贏這場抗擊瘟疫的戰爭。
這幾天,有關紅會的負面消息可以說一直就沒斷過。這個雖然在我的預料之中,但紅會做得如此糟糕,則在我的意料之外。
說預料之中,就因為中國各級紅十字會的管理能力,確實不能令人恭維。昨晚看了一則報導,(@三聯生活周刊)記者探訪了武漢紅十字會位於漢陽的武漢國際博覽中心A館倉庫,面對堆滿了一個足球場大小的物資,少量的工作人員拿著A4紙和介紹函在辦流程,完全沒有中國已經發展了多年的現代物流信息系統。
大家想想看,如果紅十字會不是官辦,這些工作人員(據說人均年收入20多萬,為武漢職工平均工資水平的三倍)哪裡敢這麼養尊處優?早就想方設法學物流企業,將這個流程做得好好的了。
說意料之外,就因為他們的一些做法令局外人不可思議,令體制內的筆者也忍無可忍。比如針對給工作還沒開始的「莆田系」武漢仁愛醫院18000隻口罩,卻僅給工作量最大的協和醫院3000隻(傳說是被紅會攔截的),湖北省紅會的道歉依然遮遮掩掩,還將分配物資的型號、數字都搞錯了。他們的更正說明,又把日期寫成了「2019年」。
封面新聞報導,2月1日下午2:30左右,武漢市紅十字會借用的武漢市國際博覽中心臨時倉庫外,一名男子從國博中心提出一箱3M口罩,放入一輛車牌為鄂A0260W汽車後備箱,司機稱,領取的物資是給領導配的。記者調查得知,鄂A0260W系武漢市政府辦公廳公務用車。也不知道這個「提」符合不符合條件?有沒有合法手續?
而最令筆者不爽的,是湖北紅十字會工作人員回應物資分配不公時,竟然無視各家醫院承擔工作量的多寡,歪理邪說地拋出「憑什麼醫院要分三六九等」來,傲慢、無理,我行我素,弄得這些物資就像他私家的一樣:「老子想給誰就給誰」。
雖然中國各級紅會總體形象不佳,但也有讓大家眼前一亮的。1月31日,杭州紅十字會常務副會長魏丹英在新聞發布會上稱:每天的捐贈款物收入和支出情況在《杭州日報》第四版公示,同步在杭州市紅十字會官方網站和杭州市紅十字會微信公眾號公布,接受社會監督。
武漢與杭州都是省會城市,又都是副省級城市,可紅會的管理水平真是雲泥之別啊。「透明,是最有效的防腐劑」,想必湖北省、武漢市紅會的領導們,也都懂這個道理。
五年前,我曾以嘉賓身份就無償獻血話題在人民網做過一期「微訪談」,事後寫了篇《就「無償獻血」,我為紅會等說句公道話》。近期雖然大家都在批評紅會,我也在批評武漢紅會,但還是要儘量給他們說句公道話。
就山東壽光給武漢捐贈蔬菜一事,武漢紅會顯然是「躺著中槍」了。武漢紅會雖然及時發表聲明稱「截止1月30日12時,武漢市紅十字會從未接受任何單位、任何個人捐贈的『壽光蔬菜』,更沒有參與該批蔬菜的分配、售賣。迄今為止,也沒有收到過與此相關的任何現金捐贈」。但依然招來網上一片謾罵聲。
壽光政府此前通報稱,壽光市捐贈的蔬菜將由武漢市商務局組織武商、中百、中商三大市屬商超集團按照低於市場價進行銷售,扣除力資、運雜等費用後,所獲款項將全部上繳紅十字會,專項用於疫情防治。
我此前的理解是,造成誤會的原因,可能是這批蔬菜還沒有賣完,也許剛剛賣出,還沒來得及將款項交給紅會,或者已經交給紅會,只是武商、中百、中商三家均沒提「壽光」,也沒提「蔬菜」,弄成捐贈與壽光似乎無關了。
看了武漢市商務局的最新通報,才知道這筆錢直接進財政局的帳戶了。如果壽光方面當初和武漢市商務局有約在先,武漢市這麼做顯然是違反了「契約精神」,而且令處於輿論漩渦中的紅會「雪上加霜」。
我對壽光方面的這個「捐菜」舉動,持「不贊成」態度,甚至認為壽光方面其實是做了一件沒有什麼積極意義的事,而且引發這麼大的一個誤會,得不償失。要知道,壽光捐贈的350噸蔬菜抵達武漢後,不可能直接分發給武漢居民,如果免費發放,會導致人員聚集甚至哄搶,此乃當今武漢之「大忌」。
幾天前我還看到四川小夥給武漢捐10萬斤蔬菜的新聞,我也認為這是在給武漢方面出難題。在此,我要呼籲壽光方面接受教訓,做好自己的事,即做好市場保障就可以了,沒有必要免費提供。同時也要呼籲那些愛心人士,武漢人不缺買菜的錢。你們若捐贈蔬菜,就直接送與防疫相關的醫院、醫療隊或社區食堂好了。
如果供應量大,平價供應武漢就是最大的善事。沒有必要無償捐贈,平價供應比捐贈的社會效果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