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蓬安:壽光捐菜紅會躺槍,平價賣比捐贈好

2020-12-16 周蓬安

周蓬安:壽光捐菜紅會躺槍,平價賣比捐贈好

1月30日,針對近日外地捐贈武漢的蔬菜廣受關注的問題,武漢商務局說明稱,外地黨委政府捐贈武漢蔬菜,主要用於保障供應、平抑菜價、豐富市民「菜藍子」。根據武漢市疫情防控職責分工,對於外地捐贈武漢的蔬菜由市商務局組織以武商、中商、中百三大商超為主進行銷售,銷售收入集中上繳市財政,市財政列為防疫資金下撥使用。

因為發端於武漢市的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尚未進入拐點,窩在家中自行隔離了一周多的全國人民對湖北省、武漢市的關注度絕對是前所未有。當地政府做得好的,我們給點讚!做得不好的,也會通過批評促進官員們改進工作作風,以便集中力量打贏這場抗擊瘟疫的戰爭。

這幾天,有關紅會的負面消息可以說一直就沒斷過。這個雖然在我的預料之中,但紅會做得如此糟糕,則在我的意料之外。

說預料之中,就因為中國各級紅十字會的管理能力,確實不能令人恭維。昨晚看了一則報導,(@三聯生活周刊)記者探訪了武漢紅十字會位於漢陽的武漢國際博覽中心A館倉庫,面對堆滿了一個足球場大小的物資,少量的工作人員拿著A4紙和介紹函在辦流程,完全沒有中國已經發展了多年的現代物流信息系統。

大家想想看,如果紅十字會不是官辦,這些工作人員(據說人均年收入20多萬,為武漢職工平均工資水平的三倍)哪裡敢這麼養尊處優?早就想方設法學物流企業,將這個流程做得好好的了。

說意料之外,就因為他們的一些做法令局外人不可思議,令體制內的筆者也忍無可忍。比如針對給工作還沒開始的「莆田系」武漢仁愛醫院18000隻口罩,卻僅給工作量最大的協和醫院3000隻(傳說是被紅會攔截的),湖北省紅會的道歉依然遮遮掩掩,還將分配物資的型號、數字都搞錯了。他們的更正說明,又把日期寫成了「2019年」。

封面新聞報導,2月1日下午2:30左右,武漢市紅十字會借用的武漢市國際博覽中心臨時倉庫外,一名男子從國博中心提出一箱3M口罩,放入一輛車牌為鄂A0260W汽車後備箱,司機稱,領取的物資是給領導配的。記者調查得知,鄂A0260W系武漢市政府辦公廳公務用車。也不知道這個「提」符合不符合條件?有沒有合法手續?

而最令筆者不爽的,是湖北紅十字會工作人員回應物資分配不公時,竟然無視各家醫院承擔工作量的多寡,歪理邪說地拋出「憑什麼醫院要分三六九等」來,傲慢、無理,我行我素,弄得這些物資就像他私家的一樣:「老子想給誰就給誰」。

雖然中國各級紅會總體形象不佳,但也有讓大家眼前一亮的。1月31日,杭州紅十字會常務副會長魏丹英在新聞發布會上稱:每天的捐贈款物收入和支出情況在《杭州日報》第四版公示,同步在杭州市紅十字會官方網站和杭州市紅十字會微信公眾號公布,接受社會監督。

武漢與杭州都是省會城市,又都是副省級城市,可紅會的管理水平真是雲泥之別啊。「透明,是最有效的防腐劑」,想必湖北省、武漢市紅會的領導們,也都懂這個道理。

五年前,我曾以嘉賓身份就無償獻血話題在人民網做過一期「微訪談」,事後寫了篇《就「無償獻血」,我為紅會等說句公道話》。近期雖然大家都在批評紅會,我也在批評武漢紅會,但還是要儘量給他們說句公道話。

就山東壽光給武漢捐贈蔬菜一事,武漢紅會顯然是「躺著中槍」了。武漢紅會雖然及時發表聲明稱「截止1月30日12時,武漢市紅十字會從未接受任何單位、任何個人捐贈的『壽光蔬菜』,更沒有參與該批蔬菜的分配、售賣。迄今為止,也沒有收到過與此相關的任何現金捐贈」。但依然招來網上一片謾罵聲。

壽光政府此前通報稱,壽光市捐贈的蔬菜將由武漢市商務局組織武商、中百、中商三大市屬商超集團按照低於市場價進行銷售,扣除力資、運雜等費用後,所獲款項將全部上繳紅十字會,專項用於疫情防治。

我此前的理解是,造成誤會的原因,可能是這批蔬菜還沒有賣完,也許剛剛賣出,還沒來得及將款項交給紅會,或者已經交給紅會,只是武商、中百、中商三家均沒提「壽光」,也沒提「蔬菜」,弄成捐贈與壽光似乎無關了。

看了武漢市商務局的最新通報,才知道這筆錢直接進財政局的帳戶了。如果壽光方面當初和武漢市商務局有約在先,武漢市這麼做顯然是違反了「契約精神」,而且令處於輿論漩渦中的紅會「雪上加霜」。

我對壽光方面的這個「捐菜」舉動,持「不贊成」態度,甚至認為壽光方面其實是做了一件沒有什麼積極意義的事,而且引發這麼大的一個誤會,得不償失。要知道,壽光捐贈的350噸蔬菜抵達武漢後,不可能直接分發給武漢居民,如果免費發放,會導致人員聚集甚至哄搶,此乃當今武漢之「大忌」。

幾天前我還看到四川小夥給武漢捐10萬斤蔬菜的新聞,我也認為這是在給武漢方面出難題。在此,我要呼籲壽光方面接受教訓,做好自己的事,即做好市場保障就可以了,沒有必要免費提供。同時也要呼籲那些愛心人士,武漢人不缺買菜的錢。你們若捐贈蔬菜,就直接送與防疫相關的醫院、醫療隊或社區食堂好了。

如果供應量大,平價供應武漢就是最大的善事。沒有必要無償捐贈,平價供應比捐贈的社會效果更好。

相關焦點

  • 山東壽光蔬菜——菜能生財
    哈嘍大家好,我是壽光祥佳蔬菜合作社,您身邊的蔬菜批發專家。今天我們聊一下壽光蔬菜能生財的話題。壽光的名氣想必大家都聽過------中國的蔬菜籃子,擁有全國最大的蔬菜交易中心,是全國蔬菜的集散地。想必大家都聽說過這樣一句話:在壽光的蔬菜批發市場,沒有買不到的菜,也沒有賣不掉的菜。這個亞洲最大的農產品批發市場裡,每天都有300多個品種、15000噸的新鮮果蔬,被運往全國200多個大中城市,或是直接裝進貨櫃,當天就上了韓國、日本的餐桌。這些蔬菜,既有從20多萬個大棚裡剛摘下來的,也有從全國各地在這裡集散地。壽光擁有20多萬個蔬菜大棚!
  • 為抗擊新冠病毒,捐菜、捐口罩、自覺隔離,農村年輕人責任感很強
    為了抗擊新型冠狀病毒,很多農村的年輕人也表現出來了很強的社會責任感,他們有的捐蔬菜、有的捐口罩、更多的人則在積極配合國家政策進行自覺隔離,絕不給國家添麻煩。相較於發國難財的人,農村年輕人的表現更有俠義之心面對這次疫情,很多不良商家肆意提高了口罩等防護用具的價格,更離譜的是一次性口罩竟然賣30元。
  • 拼死一戰:從中國菜都到豫北小鎮!
    2020年開年,從第一框被送進武漢的壽光蔬菜開始,中國的「工農兄弟」率先衝向前線,從此以瘦弱之軀擔起了天下大責。中國菜都出徵!在中國民間傳奇裡,山東響馬是比東北鬍子更具影響力的好漢。1月28日,人民日報消息,山東壽光捐贈武漢的350多噸優質蔬菜正式啟運。僅用17個小時、1000多公裡星夜兼程,就抵達武漢市民餐桌。這還不止。
  • 壽光推出全國首部「城市頌歌三部曲」
    這是山東省壽光市重磅推出的全國首部城市頌歌三部曲——「壽光三部曲」之一。2月6日,「壽光三部曲」新聞發布會在壽光廣電大劇院舉行,市委常委、宣傳部部長孫磊參加。王宏偉、蘇紅、陳思思、汪正正等演藝界知名人士發來視頻,對「壽光三部曲」問世表示熱烈祝賀,並向壽光人民致以節日的美好祝福。
  • 「今天摘的菜,全部捐湖北」 茌平耿店村15噸蔬菜馳援湖北
    耿店村微信群裡的「棚二代」佔到一半以上,他們信息靈通,看到國家有難,很多人想趕緊支援,有的甚至準備到武漢做志願者,最後還是決定以捐款和捐菜的形勢支援戰「疫」前線。2月16日,耿店村委會開通耿店村在外人員捐款渠道。僅一天時間,耿店村25位在外村民捐款達到3萬餘元。
  • 美菜網「眾籌捐贈」26噸愛心菜 業務比拼SOS助銷
    「眾籌」獎金買蔬菜,捐贈武漢助一線隨著各地疫情漸趨穩定,美菜於 2 月中旬進行了復產復工的全國業務比賽。與以往不同,此次比賽除了獲得現金獎勵外,名列前茅者還可以團隊名義,自願認購捐往武漢防疫醫院的愛心菜。「大家都拼命爭取名次,想有機會認捐蔬菜送給武漢抗疫一線的英雄們,為『戰疫』盡一份力量。」
  • 首批「平價菜攤」來了!1元菜、特價菜,超划算!
    12月9日,姑蘇區雙塔市集、農發新民橋、婁門、橫街、黃鸝坊等11家輻射較廣、客流較大的重點農貿市場,同時推出惠民平價菜銷售試點,布設首批「平價菜攤」54個。其中,平價定點攤位39個,特價菜輪換攤位15個,共投放白菜、蘿蔔、青菜、豆芽、雪裡蕻等「1元菜」「特價菜」近10個品種。
  • 河北景縣大張莊村民稱抗疫捐款未公示去向,當地紅會:未查到捐款信息
    「村民都挺踴躍的,有去村支部捐的現錢,也有通過微信轉給村幹部。然後村幹部說是登記造冊後送到鎮裡去,由鎮上統一安排這個事。」「我們村裡總共捐了有個七八千,孩子把壓歲錢都有拿出來給捐的。」 這位村民說。梁集鎮政府辦公室秘書表示,鎮上收到村裡捐款後,去向分了三種情況,一種是捐到武漢,一個是捐到政府,有的捐到村裡。
  • 壽光蔬菜捐獻事件,紅十字會又背鍋,還能恢復曾經的信任嗎?
    因此在疫情面前,每個人都對這座城市奉獻出了一點愛心,通過各種捐贈渠道為武漢帶來了醫療物資與生活物資等。其中,中國紅十字會總會截至到1月26日累計收到捐贈款物2.7億元,同時向疫情較嚴重的地區,分別送去了價值1200多萬元的物資與1000萬元現金。儘管紅十字會如此盡心盡力,依然躲不過網絡上的紛紛擾擾。
  • 官方慈善機構如何不成為捐贈瓶頸,專家建議放開民間通道
    第一財經了解到,民政部指定的五家慈善組織分工有所不同,武漢的兩家主要接受社會各界對武漢市的捐贈,湖北省級的三家則面向全省縣市。湖北省慈善總會和湖北省青基會接受捐贈的方式與武漢紅十字會也有所不同。在這幾家慈善組織中,只有紅十字會系統有應急倉庫,捐給武漢的有一部分物資會進入倉庫再進行分發和轉運由。
  • 「玩具隨手捐」活動收到熱心市民捐贈
    原標題:「玩具隨手捐」活動收到熱心市民捐贈亞心網訊(記者索蓉芝)「這些玩具我本打算給孩子珍藏的,等他長大後好給他再講講童年的趣事。但現在能把這些玩具送給有需要的孩子,我們覺得更有意義。」5月6日,烏市市民徐女士把滿滿3袋玩具提到了都市消費晨報社。
  • 壽光雞腿蔥
    並且壽光雞腿蔥白卷合緊密而堅實,蔥末比較硬和耐高溫,熗鍋時金黃色不變型,不像其他蔥熗鍋時迅速變軟變黑糊鍋,不僅影響成菜外形,也影響口味。代表菜:蔥油餅、蔥炒雞蛋、燉豆腐。用壽光雞腿蔥炒菜時,散發的濃烈的硫化丙烯辛香氣味,對菜餚具有解腥去邪,增香提味作用。菜餚如海味類、肉類、野味菜,特別是臟腑類和鮮度差的原料,用雞腿蔥炒菜,濃鬱的蔥香味會掩蓋腥邪異味。
  • 女子捐贈步數,不小心把2萬元積蓄捐出,本來只想捐2萬步
    我們都只到現在我們用的社交軟體和支付軟體上有一個功能,就是公益捐贈步數,累計多少步就可以把步數兌換成現金捐贈出去。但是最近小王在捐贈步數的時候,是準備捐贈2萬步的,但是之後小王發現不僅自己的步捐贈了出去,自己的存的2萬塊錢也是捐了出去,這是怎麼回事我們一起來看一下。
  • 濰坊捐髓救母的小學生肖惠玹獲宋慶齡獎學金
    記者注意到,齊魯晚報·齊魯壹點曾報導過的捐髓救母的小學生肖惠玹也榜上有名。2015年6月17日,肖惠玹捐獻骨髓救助白血病媽媽巴麗麗的故事,引起社會廣泛關注,齊魯晚報·齊魯壹點曾給予跟蹤報導。肖惠玹的媽媽巴麗麗被查出急性白血病,一年半的時間進行了十次化療,可當停了化療之後病情極速復發,這次面臨的是必須進行骨髓移植。
  • 女醫護人員生理期物資捐贈背後:捐衛生巾的意義不亞於捐口罩防護服
    我們想發動大家先捐1個月的量,所以提出首批捐5萬片。而估算的每片考拉褲的平均價約為6塊錢,所以募集30萬。」 倡議書發布之後,得到了上海各行各業的響應。截至2月1日下午6時,已募集到了價值近200萬元的物資和善款,遠遠超出了首批募集目標。48小時,100箱「考拉褲」募齊送抵武漢。 「沒想到大家響應得那麼快。
  • 壽光大蔥:化凍後味美
    早在明代,壽光就有種植大蔥的習慣。至清代中葉,大蔥已成為壽光的重要農產品之一。《壽光縣誌》載:「蔥三時皆有,味辣,可生啖,根入藥能發汗。蓄以御冬者曰幹蔥……輸出甚夥。」   壽光大蔥植株粗壯,平均高85釐米,蔥白粗。主要品種有雞腿蔥、「八葉齊」和硬葉蔥3種。
  • 潘石屹捐口號:武漢加油!疫情面前捐錢重要?還是獻愛心重要?
    就總被社會民眾拿來比較搞排行榜,好像誰捐贈多誰就是愛心爆棚?誰捐贈少好像就是冷漠?更有甚者,對沒有捐贈的名企大佬明星名人就開始的萬眾鞭屍。近來,好事者媒體,在曬出眾多企業家捐款獻愛心的名單裡,房地產商,碧桂園、萬科、融創等公司都有上億捐助。單獨一貫高調的富豪地產大佬潘石屹幫上無名。老潘同志是病了麼?
  • 壯麗70年 | 壽光採訪記: 「信義」菜鄉
    山東壽光從「貧窮聞名」到「全國知名」,改革開放40年來走出了一條光明之路。在這條奮鬥前行的長路上,「信義」可以說是最清晰的「路碑」。  4月上中旬,記者參加「壯麗70年·奮鬥新時代」大型主題採訪活動,在壽光市十多天的採訪中,聽到最多的是人們交口稱讚他們的老書記王伯祥。雖然他1991年已離開壽光縣委書記的工作崗位,但28年來幹部群眾仍然念念不忘。
  • 外交部:62個國家和7個國際組織向中國捐贈防疫物資 「我們銘記在心」
    大眾網·海報新聞北京3月5日訊(見習記者 萬小軍 記者 張光)外交部副部長馬朝旭在國務院新聞發布會上介紹,截至3月2日,共有62個國家和7個國際組織向中國捐贈了口罩、防護服等中國急需的疫情防控物資
  • 翁萬戈的捐贈厚此薄彼,雖然談不上賣國,但至少是敗家
    翁萬戈的捐贈厚此薄彼,怪不得國民義憤填膺,甚至有人說他是「賣國賊」,但至少是一個敗家子 !2018年12月13日,翁萬戈向美國捐獻183件藏品。翁萬戈在過去的十年間,他曾向美國博物館捐贈了21件重要的中國藝術作品——其中包括長逾16米的《長江萬裡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