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故事的主題是
「聊聊CUBA 」
2020年的體育世界,最幸福的一定是籃球迷。CBA是疫情下體育領域的首個復工者,幾回焦點戰的熱度能和熱播劇《三十而已》肩並肩。CBA結束後,CUBA複賽接檔,在安全走完一個賽季後,也喜提了多次熱搜,並且話題度從開賽之初持續到結束。這在過去非常少見。
持續改革的CBA進入了2.0時代,過去一個賽季好評不少,有亮眼的新人,有敬業的老兵,有影響力的球星。其實CUBA也在悄然改變。從不間斷的熱度和話題上看,CUBA也正在跨入另一個時代。
1
8月26日,CUBA進行的是八強賽,其中有一場是寧波大學對陣北京大學。
比賽結束後,一位畢業多年的朋友翻遍了網盤,終於找到當年的畢業照,隨後去朋友圈亮出自己寧波大學校友的身份。她數了數一起曬照打卡的人,大概有六七人,有從不看CUBA的,也有不同屆的,都想在這天湊湊熱鬧。她那不太出名的母校竟然上熱搜了,她有些感慨。
確實不敢想像,連隊員都招不滿的寧波大學,竟然扳倒了衛冕冠軍北京大學。北京大學在去年戰勝老對手清華大學,實現CUBA三連冠。
微博上,「寧波大學隊史首次衝進全國四強」登上熱搜榜第九位。CUBA官微宣布寧波大學獲勝的那條微博,獲得近兩萬點讚。評論下方非常熱鬧,「這次我們草根要創造歷史」,「我們沒有超巨,我們人人都是超巨」。此前,寧波大學的隊史最好成績是全國八強,這次通過六人輪換的方式創造了歷史,獲封「CUBA湘北隊」。哨聲響起時,隊員們激動擁抱,振臂歡呼,隊中頭號吳星銳坐在場邊哽咽。
寧波大學獲勝的消息在微博和論壇上引起廣泛討論,而且不止於技術層面,網友們甚至聊到了「寧波大學」的簡稱。
「寧波大學叫寧大,這讓寧夏大學怎麼辦?」
「寧波大學和寧夏大學各退一步唄,一個叫波大,一個叫夏大。」
「廈門大學路過:那請問我叫什麼?」
借著CUBA,寧波大學也品嘗到了一絲出圈的味道。空場複賽後的CUBA主打「夢想不停擺」的主題,受疫情影響,CUBA在一月份全明星結束後停擺了半年,這期間大多數參賽學校隊員整個學期無法返校,不能進行合隊訓練。但比賽回來了,就沒什麼能攔住青春風暴了。再加上複賽後出於防疫、排期和保障賽事精彩度的考量,組委會決定使用單敗淘汰賽制,這就意味著,全國賽的賽場上什麼可能都有發生。寧波大學就是一個映照。
2
北京大學被淘汰後,明星球員張寧的CUBA生涯正式結束了。他在微博上發文告別。接下來,他將走上CBA賽場。
張寧是近兩年CUBA最受關注的球員之一,被稱為CUBA大魔王、最強後衛,曾代表遼寧青年隊參加全運會。他在2015年以高水平單招第二名的成績保送北京大學,CUBA「北大王朝」的建立,他功不可沒。張寧在正統的籃球圈外也很紅,他有30萬微博粉絲,曾錄製綜藝《這就是灌籃》,在節目中拒絕過林書豪的通關毛巾,收穫諸多粉絲迷妹。實力方面,易建聯也認可他,說「張寧可以來廣東隊打CBA」。
八強賽開打的五天前,是今年的CBA選秀大會。一共有64名球員參加,張寧也在其中。從社交媒體的聲量來看,他是狀元呼聲很高的球員。優酷體育全程直播了選秀,互動區不少人從第一順位就在打「張寧」的名字。最終,來自美國NCAA加州州立大學北嶺分校的區俊炫當選狀元,張寧在第八順位被山西男籃選中。
儘管與預期有些出入,但張寧幸運地走上了職業賽場。他曾經很多次夢到自己被球隊選中。選秀開始前,他更新了一條微博,「很沒出息的說,昨晚又做夢了。前兩天夢到的是剛要上臺就被鬧鐘弄醒了,這次不是,這次是被自己樂醒的。所以這次夢的還挺舒服,沒想到自己心裡還真是挺緊張的,但更多的還是激動,畢竟自己努力了這麼長時間,不管能去到哪個隊吧!做好自己該做的,最後,還是希望……夢想成真吧。」
與張寧一起被選中的還有隊友祝銘震,兩人被稱為「北大雙子星」。祝銘震在隊中司職小前鋒,偶像是易建聯。因為中非混血,經常被人認作是外援。他最初因為《灌籃高手》愛上籃球,到大三時確定自己想走職業籃球道路。CBA選秀大會上,祝銘震當選榜眼,加盟廣州男籃。
CBA選秀大會剛好在CUBA休賽日、同城進行,給參加選秀的CUBA球員們提供了便利。而且因為今年CBA選秀因疫情原因不設訓練營,CUBA的賽場成了各家俱樂部老闆挖掘好苗子的「觀察點」。據說,同曦俱樂部總經理霍楠就拿著小本子在場邊轉了兩天,記錄了球員們的場上風格和表現情況。選秀大會上,他選走了新疆大學焦恩格爾,還有來自北京體育大學的楊皓喆這兩名CUBA大將。
今年是CBA選秀大會的第六年,有一連串新數據誕生。64名選秀球員中,23人現役或曾經徵戰過CUBA一級聯賽;中選的19人中,CUBA球員佔了11人,比例相當之高。除「北大雙子星」外,還有汕大首位CBA球員、有「汕大杜蘭特」之稱的朱松瑋,華僑大學王牌球員、外號「中國三井壽」的孟翔等。有球迷說,這賽季CUBA之所以特有看頭,在於圈裡圈外都有點「夢想不停擺」的韻味。
3
談及CUBA,總免不了要討論它的職業輸送率。曾有數據顯示,CUBA向CBA輸送成功的合格球員只有不到1%。即便有的CUBA球員觸碰到了CBA的天花板,也只是蜻蜓點水般快去快回。如CBA第一位狀元方君磊,他在CBA上僅出場一次,2.3分鐘獲得2分1助攻,之後便草草退役。
但近兩年,這種局勢開始轉變,從CUBA走上CBA的人越來越多,並能站穩腳跟。去年的狀元是來自北京大學的王少傑,他和張寧、祝銘震合稱為「北大三巨頭」。剛結束的CBA賽季,王少傑成為有史以來表現最搶眼的狀元之一,常規賽場均出戰23.19分鐘,獲得7.3分4.8個籃板1個蓋帽,兩場季後賽場均得到10.5分。這是職場新人王少傑上交的首個職業賽季數據。
來自廈門大學的袁堂文去年當選探花,加盟四川男籃,本賽季他的場均助攻數一度高居首位。與天津男籃的比賽中,袁堂文單場16次助攻打破了四川男籃隊史助攻紀錄。還有來自山西大學的何思雨,去年他在第二輪被天津男籃選中,常規賽後期,他5次得分超過20分,面對衛冕冠軍廣東男籃能拿下25分。
今年的CBA選秀大會,2018年狀元姜宇星也來到現場,他告訴學弟們,「不要局限自己的夢想」。姜宇星現在已是吉林男籃的主力,他還有個「國字號」頭銜,是三人籃球國家集訓隊成員,有機會徵戰東京奧運。
這些表現亮眼的職場新人,都曾是大學生球員,從校園來到職業賽場。儘管當下CBA的人才輸送更多的還是依靠職業隊的梯隊培訓,但越來越多的大學生球員能在CBA站住腳,也是在提醒我們,CUBA不再只是一種自娛自樂的形式,還是一條充滿機遇的職業輸送渠道。
當然,作為校園聯賽,CUBA還有著育人的價值。如中國大學生體育協會副主席申震所說,「CUBA還是一個以競賽為核心的教育類的活動」,那些參加選秀而未被選中的球員,他們會成為籃球打得好的律師、醫生等,職業發展路徑非常寬闊,體育是他們的一種生活方式。
4
從美國的NCAA或日本的甲子園、足球大會等賽事看,一個校園聯賽要想成為優秀的輸送渠道,需要具備很多條件。有關注度,有影響力,有趣味性,有高質量的對抗等,這樣才會好看,才有質量。為了達到這樣的功效,CUBA在改變。
2018年夏天,阿里體育獲得CUBA長達七個賽季的運營權,開始史上最大力度的賽制改革,包括推行主客場制、場地包裝、效仿NBA全明星賽的隊長挑選隊員等。阿里體育副總裁黃春翔認為,大學生都會成為CUBA的球迷,只是有的人之前沒有接觸到精彩的CUBA比賽,不了解球員的故事,所以要通過新方式去影響帶動更多的人。
在阿里體育這些改革措施的刺激下,大學生的籃球熱情被激活,關注度和影響力大幅提升。本賽季基層賽中,西南交大與成都體院一戰有7148人觀戰,創下CUBA基層賽單場上座紀錄。有的學校由於受到體育館場地限制,雖然數據不到5000,但觀眾都填滿了場館。
空場複賽後,阿里體育又聯合優酷體育對每一場比賽進行直播和解說,另外還在現場進行主場化包裝。效果同樣明顯。CUBA熱度從開賽之初延續到結束,多次登上熱搜。中南大學雖然在總決賽中輸給清華大學,但此前多次驚險晉級已經讓它火了很多次,網友已經從中南大學探討到了東南大學。
如今的CUBA,看點與爆點已經不限於過往的「五道口德比」,只要打得精彩就能出圈。也因為上熱搜頻率之高,有球迷感慨,這難道是中國版「瘋狂八月」?
5
或許CUBA正在向中國版「瘋狂八月」慢慢靠攏。要讓「夢想不停擺」,最關鍵的是要有一個有關注度、能提供夢想的平臺,讓球員在這裡被發現。尖子生能藉此實現職業夢,像張寧、祝銘震那樣如願以償。拼搏者會閃閃發光,像吳星銳,雖選秀失利,但實力仍被觀眾看在眼裡。
吳星銳出生於1997年,在隊中擔任小前鋒。他在今年的CBA選秀大會中未被球隊選中,但之後幫助球隊先後戰勝汕頭大學和北京大學,把自己和學校一起帶上熱搜。相比較張寧,吳星銳的名氣小很多,微博上只有四千多粉絲,很多人是因為北京大學的爆冷出局才關注到這位純實力型球員。
寧波大學教練團隊原本認為,參加綜藝或活動會影響球員的日常訓練與心態,但現在他的想法改變了。如果最近兩場比賽出現得及時一些,如果吳星銳去年參加了綜藝,那他的身體素質與實力或許會被球迷和俱樂部早早看到,選秀結果可能會有所不同。今年被選中的大學生球員中,有幾位就是因參加籃球相關的綜藝已經具有一點知名度。
「綜藝是一個很好地推廣選手的機會,他們得到更多的曝光後,球隊也會更多地了解他們,更為關注他們。」阿里體育副總裁黃春翔在總決賽前的發布會上也談到了這一現象,在他看來,「造星」是CUBA發展到某一階段應該要具備的一部分。未來,阿里體育還將面向高校推出籃球潛力新星打造計劃,通過創建獨立籃球廠牌,選拔CUBA年輕球員作為廠牌選手。由「賽」到「綜」,阿里將會讓CUBA成為一個充滿更多可能性的平臺。
6
告別炎熱的八月,又一個賽季結束了,但夢想不停擺,CUBA正在一個新時代裡破浪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