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你是高敏感特質的人嗎?
你是否曾覺得自己的心裡充滿情緒,屆臨崩潰邊緣,快要失控地尖叫或者已經想去撞牆了,可是身邊的人們卻渾然不覺,或者無法理解的說:『有那麼嚴重嗎?』?你是否常覺得別人無法瞭解為什麼你會有那麼多感覺,在意那麼多細節,那麼的想不開,那麼的自我要求?你是否厭煩於自己有著那麼多的小『毛病』,那麼多善感的『心情』,那麼多難以突破的限制?如果你一面讀這份文稿,一面頻頻點頭,那你可能需要知道一種稱為『高敏感』的心理特質。
* 這個特質不是缺點—約有15%-20%的人口有這樣的遺傳特質, 而事實上在其他的高等動物中,也大約佔這樣的比例.
* 高敏感意味著神經系統對細微的事物容易感應.妳的視覺、聽覺或嗅覺也許不一定會非常敏銳 (不過有的高敏感族的確如此).但是你的大腦處理及思考訊息的方式則總是非常深入.
* 高敏感也意味著比較容易感到過度刺激,覺得有壓力,覺得快要承受不了.
* 這個特質並不是被新發現出來的—過去它被誤解只是害羞,或者被誤解為內向(事實上有30%的高敏感族是外向的)、或者脆弱多懼。很多高敏感族的確可能如此,但這些特質只是高敏感可能的表象.
許多人對高敏感族有許多負面印象,主要起於現代社會所崇尚的理想特質是比較堅毅強硬的而非高敏感的特質。文化的偏見深入每個高敏感族。就算是深愛你的人也難免對你說:『你可不可以不要想那麼多?』這可能讓你覺得自己不正常,但其實這本來就是正常的,太勉強自己改變,反而會令自己更沮喪。
二、什麼是敏感?
要認識敏感,我們得先說明刺激的概念。我們的生活周遭充滿了有形無形的刺激。譬如當我們進入一個人際互動的團體中,就等於進入了一個充滿刺激的場域,這些刺激包括人們的表情、聲音、動作、說話的內容、心情及彼此之間的關係好壞。
可能有四五成的人對處於團體中的刺激毫不敏感,可能有兩三成的人對這些刺激有適度的敏感,最後,有一兩成的人對這些刺激是非常敏感的。他們的神經可能接受這各式各樣的刺激而激動起來,他們自己可能很難解釋這種神經激動的感覺,有人告訴他們這叫做害羞內向,也有人告訴他們這叫做緊張或膽怯。比較合適的說法應該是由神經激動而引發的激躁感或壓力感,換言之,敏感不是性格的問題,而是一種神經系統的特質,也就是先天的氣質。簡單說來,對一般人而言的平常刺激,在高敏感人身上可能算是高度刺激。
神經能夠接受刺激而後激動,對所有的動物而言是非常重要的。想像一隻羚羊站在草原上吃草,四周可能隨時出現獵食的肉食動物,他的神經是否能針對四周的刺激(獅子的氣味或蹤影)激動起來,接著引發逃開的反應,就決定了他是否得以生存。
除了來自環境中的刺激,別忘了有些刺激是來自內在,例如:飢餓、回憶等。在我們大腦中的一段回憶可能引起情緒相關神經的注意,產生激動,而有某些情緒出現。
雖然神經的激動功能對動物而言很重要,但過度的激動對動物而言其實是不舒服的。最舒服的狀態是不多也不少的激動狀態。在健全的狀態下,我們會自動調節刺激程度,當我們感到無聊或死氣沉沉時,我們會想要開開冰箱、看看電視、找些樂子,當我們覺得太過刺激,也會變得很不舒服,笨手笨腳,無法思考,覺得失控。因此對任何人而言,過度或過少的激動狀態都是不舒服的。
激動狀態可能在開始時會容易察覺,不過處於刺激中久一點,就會漸漸習慣了,而往往在要過了一段時間後才感到精疲力竭,因為我們會忍受刺激,在意識上漸漸不去覺察,但實際上刺激仍在磨損我們的精力,直到不堪負荷。
高敏感人遇到的問題是,各種刺激可以引發的神經激動程度可能比一般人來的大,有些人可能會以清楚可見的現象表現出來,例如臉紅、心跳,有些人可能自己確實感到內心明顯的異於平靜,但別人從外表無從察覺他們的激動。
三、高敏感族人的優點和缺點
簡單說來」,高敏感族的神經系統是設計來對微妙的訊息作回應的,他們可能有以下的優勢:
1. 很會看出錯誤,也很會避免錯誤。
2. 非常認真負責。
3. 對於需要高度警覺性、正確性、速度以及觀察入微的工作非常認真。
4. 能夠將語意處理到更深的層次。
5. 很有見解。
6. 有很好的學習成就(只是自己往往沒察覺)。
7. 非常容易覺察到自己或他人的情緒。
相對的,高敏感族可能有以下的弱勢:
1. 對於過多的刺激或劇烈的刺激可能需要更多的時間來復原。
2. 受困於太多刺激時,並不容易察覺到自己已有的成績或表現
3. 為了要把事情做好,可能付出慘烈代價,使自己承受過多的壓力,而反而無法把事情做好
4. 被看做不切實際的人
5. 無法享受吵雜的人際關係,而自認為或被別人以為孤僻
6. 因刺激而有的激動感覺容易轉成情緒,而被自己或別人指為想太多、情緒化或過於脆弱。
必須再度強調的是,不一定所有的高敏感族都是內向而脆弱的,相反的,有些敏感人可能是外向而善於表現的,而有些敏感人可能是勇敢而沉著的,不過他們可能都需要比一般人更多的獨處時間,以因應在神經激動後,所感受到的耗損。
四、高敏感族在成長過程中,容易遇到哪些問題?
高敏感度一族,他們在幼時所需要的照顧及回應常常是非常細膩的,而他們自己也許深知此點,所以當父母無法妥善敏銳的照顧他們時,他們的內心並不會真正的責怪父母,反而可能為自己的不適應感到懊惱或愧疚,甚或在長大以後,他們還常常對不夠細心的父母懷有一種既想逃離又受困於罪惡感的心情。
在青少年成長時期,高敏感度的一群因為需要面對更複雜的同儕關係,以及更高的社會期待(如課業或道德表現),很可能承受過高的刺激及壓力。而此時,如果家庭中又有過大的壓力來源(如家庭成員的爭吵或不能諒解,或家庭結構的變動),常可能使他們無法消化過多的刺激,負荷過甚而感到不適應。有一些人可能採取全心投入課業中的方式來逃避刺激;也有一些人出現身心症狀,如焦慮或憂鬱;當然也有一些人在童年時期可能就墊下了良好的自我照顧與回應的基礎,或者有良好的安全避難所 ─ 家庭,而可以調適過度刺激所帶來的不適感。
Ÿ進入成年期後,高敏感的一群面對各樣工作及更複雜多元的人際關係(包括親密關係、親子關係、姻親關係等),各種高低冷暖的感受更是盡在心頭,需要耗費很大的氣力來調適
Ÿ總的來說,高敏感族能否透過對自己的了解,在各種現實的處境中,採取一些有效的認知或行為策略去照顧自己的身心,是攸關其終生幸福的。
五、高敏感人需要學會的是:
(1)自我的順勢發展:不要過於忽略內在的感覺(這可能使妳導致某些心身症),也不要過於內縮(這可能導致退縮,而且你所逃避刺激,有時可能會因為你不去處理而有更大的反彈)。好的睡眠、娛樂、沉澱、飲食以及面對過激情境的策略、與過激的身體周旋的策略、保守適當的自我疆界、以及做一趟身心的再生之旅【身心治療】都是很有效用的。
※ 娛樂 - 強迫自己做些娛樂計劃,因為高敏感人總必須把工作做到完美,才有心思「玩」,所以需要強迫作娛樂計劃
※ 沉澱 - 以冥想或禱告等進入超越時間及問題的存在
※ 面對過激的策略 -
. 注意情境中什麼事情是好的,或者是曾經成功處理過的
. 用暗語或祈禱文來鎮定情緒
. 想像你站在一邊與另一個假想對象,說明:她現在是有些激動,而且她可能以為自己就要崩潰了,其實她只要休息一下,一切事情就會平順了。
※ 周旋過激的身體
. 離開現場
. 閉上雙眼
. 經常休息一下
. 到戶外去
. 善用水減輕壓力
. 散步
. 減緩呼吸
. 調整姿勢到更放鬆
. 動
※ 邊界 – 避免懷著歧視的心,把一切阻絕在外。也避免自己想與他人合併的衝動,那樣做不可能持續太久,你會失去自主權。
※ 再生之旅 – 回顧兒童及青少年時期的經歷,並做自己的好父母。
(2)相信自己:敏感有其功能,別用主流文化所支持的觀點負面畫了自己的優勢,目前有一些【後現代取向諮商】可以提供你一些對自己有用的看法。
(3)較為現實、均衡的人際、工作及生活原則:一般人可能很輕易的就可以了解許多現實原則的重要性,但對某些高敏感人可能會為了減少壓力,而採取忽略或逃避衝突的策略,反而引發更多麻煩,吃虧又不討好,目前有一些【認知行為諮商】可以提供你一些值得參考的原則或作法。
※ 社交關係
1. 過激並非恐懼
2. 以一對一的方式和其他高敏感人交談
3. 使用一些身心策略
4. 發展一個好的面具人格,有意識的使用它
5. 對其他人解釋你的特性或狀態
6. 多預備話題及多演練所需的技巧
7. 發揮高敏感的貢獻
※ 工作
1. 敬重自己
2. 注意自己的興趣與社會需求是否有交集,想辦法做自己喜歡的事來營生
3. 在依靠直覺預感外,學著開口問別人,來收集資料
4. 不要接下時間過長或刺激過大的工作,但也試著用合適的方法拓展自己的容忍度
5. 使用另類方法拓展人脈
6. 交互替換高低刺激的生活
7. 試著政治一些,減少獨來獨往可能吃的虧
(4)深度的心靈探索:生活需要回應心靈才有意義。對高敏感族而言,意義化即可以使複雜的刺激變得有秩序而能接受,所以他們須要感應生活中的事件,如同與自己心靈的神秘邂逅。深度的心靈探索不僅是必須而且也是特別有靈感、有玩味的。目前有一些【榮格學派取向的諮商】或者【意義取向的諮商】對高敏感族而言都可以有幫助。
(新朋友)點擊標題下面藍色的「圖南心靈」即可關注
(老朋友)點擊右上角按鈕,「分享到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