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6期 | 2020/12/13
美國聯邦最高法院11日表示,不受理德克薩斯州旨在推翻賓夕法尼亞等州選舉結果的訴訟。《華盛頓郵報》文章說,美聯邦最高法院這一決定阻斷了現任總統、共和黨人川普推翻總統選舉結果的道路。
本周二,最高法院還駁回了賓夕法尼亞州共和黨人的上訴。不過,川普陣營仍未放棄希望,其他的一些零星訴訟還在進行中。
美國持續惡化的新冠疫情仍是關注焦點。世衛組織衛生緊急項目負責人麥可·瑞安7日表示,過去幾周,美國新冠肺炎新增病例數量佔到全球新增病例總數的三分之一。
疫情愈演愈烈的情況下,新冠疫苗的審批時間表加快,美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FDA)於11日批准了輝瑞公司(Pfizer)新冠疫苗的緊急授權使用申請。但美國疾控中心(CDC)主任羅伯特·雷德菲爾德認為,本周批准的疫苗不會對美國未來60天的疫情走向產生任何影響。
抗擊新冠疫情無疑將成為美國新政府最重要的議題。周二,拜登正式對外介紹新一屆政府的抗擊新冠疫情團隊。
此外,英國將於本月底結束「脫歐」過渡期,然而,英國與歐盟分歧依舊。雙方僵局為何?如何破局?如何應對英國無協議脫歐?《每日經濟新聞(博客,微博)》記者連線歐洲智庫經濟政策研究中心研究員Thiemo Fetzer進行解讀。
更多精彩內容,盡在《一周國際財經》。
美最高法院駁回得州推翻選舉結果訴訟
川普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000681,股吧)
當地時間11日,美國聯邦最高法院表示,不受理德克薩斯州旨在推翻賓夕法尼亞等州選舉結果的訴訟。
德克薩斯州總檢察長肯·帕克斯頓日前向美聯邦最高法院提起訴訟,尋求其判定賓夕法尼亞、喬治亞、密西根和威斯康星4州部分選票不合法,以阻止美國前副總統、民主黨人拜登贏得總統選舉。
據外媒,這個訴訟不僅得到了總統川普的支持,還得到了19個共和黨州總檢察長、127名國會共和黨議員的支持。然而,最高法院駁回了這起訴訟。
美國聯邦最高法院11日表示,根據美國憲法,德克薩斯州提起的動議理據不足,沒有顯示出其他州的選舉對得州具有可受理的利害關係。
《紐約時報》等美媒認為,最高法院這一裁決等同於終結了川普靠法律手段「翻盤」的可能性。
據美聯社報導,這是本周內美國聯邦最高法院第二次駁回共和黨要求推翻2020年大選結果的訴訟。本周二,最高法院還駁回了賓夕法尼亞州共和黨人的上訴。
不過,川普陣營仍未放棄希望,其他的一些零星訴訟還在進行中。
當地時間12月14日,美國各州選舉人將投出選舉人票,正式選出總統和副總統。2021年1月6日,新一屆國會將認證選舉人團投票結果,正式確認新一任總統人選。
美日增新冠死亡病例數創新高
FDA批准輝瑞疫苗緊急使用授權申請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當地時間12月11日晚間,《紐約時報》披露,美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FDA)當天已批准了輝瑞公司(Pfizer)新冠疫苗的緊急授權使用申請。隨後,FDA在其官網也發布聲明,確認了這一消息。
這是美國所批准的首款新冠疫苗。外媒報導稱,在獲得緊急使用授權後,首批約290萬劑輝瑞新冠疫苗將於下周被運往美國各地。
消息發布後,美國總統川普立即在推特上發布視頻,對此表示祝賀。他在視頻中說:「今天,我們國家創造了醫學奇蹟。短短9個月內,我們就提供了一種安全有效的疫苗。這是歷史上最偉大的科學成就之一,將會拯救數百萬人的生命,並徹底消滅新冠疫情大流行。」
然而,美國疾控中心(CDC)主任羅伯特·雷德菲爾德認為,本周批准的疫苗不會對美國未來60天的疫情走向產生任何影響。彭博社稱,美國的疫情防控措施毫無章法,後續的疫苗存儲和分發也面臨巨大挑戰。
據悉,在FDA給出緊急使用授權後,CDC的免疫實踐諮詢委員會宣布提前至美東時間周六中午11點召開會議,並於下午14:30分投票表決是否推薦這款疫苗。
此前,輝瑞新冠疫苗已於周二在英國開始進行接種。周三,加拿大批准了輝瑞疫苗的臨時使用授權,該國預計本月能收到24.9萬劑疫苗,首批3萬劑抵達後,下周即開始接種。
英國開展接種工作後出現了兩例嚴重的過敏反應,引起了世界各國的關注。批准輝瑞疫苗的英國藥監機構MHRA建議有過嚴重過敏史的居民不要接種疫苗,但同時表示,任何大規模疫苗接種都會出現過敏反應的案例,總體來說,接種新冠疫苗的收益大於風險。
美國FDA的專家委員會在周四的會議上也討論了英國出現的過敏反應。FDA表示,已經要求輝瑞在安全性追蹤研究裡囊括對過敏反應的分析,並且會在接種時給出相關的警告。
此前一天,FDA報告稱21720名在三期試驗中接種輝瑞疫苗的志願者中發現了4例貝爾氏麻痺症,即面癱,不過目前尚無明確證據將疫苗與面癱症狀聯繫起來。
新冠疫苗大規模接種序幕拉開的同時,歐美國家的疫情仍愈演愈烈。
此前歐洲各國實行的防疫限制措施未能達到理想效果。本周,法國,德國,荷蘭,丹麥等國陸續宣布將延長封禁措施的時間。美國疾病控制和預防中心10日公布的最新疫情數據顯示,9日全美報告新增新冠確診病例超23萬例,達231396例,新增死亡病例達3411例,兩項指標均創疫情暴發以來新高。
據美國約翰斯·霍普金斯大學公布數據,截至北京時間12月13日7時26分,美國新冠肺炎累計確診病例1603萬,死亡近30萬例。
抗擊新冠疫情無疑將成為美國新政府最重要的議題。當地時間12月8日,拜登正式對外介紹新一屆政府的抗擊新冠疫情團隊。他表示,這一團隊雲集了「世界一流」的公共衛生專家,將在上任第一天就開始為美國人民服務。值得一提的是,抗疫團隊中有一位成員將負責公平治療新冠肺炎病例、分發新冠疫苗等問題。
拜登還宣布了他明年1月就職後100天內的抗擊新冠疫情方案,具體為三大目標:讓1億美國人接種新冠疫苗、呼籲美國人自願戴口罩、讓大多數學校恢復線下授課。
英歐分歧未解 「無協議脫歐」代價如何擔?
每經連線歐洲智庫經濟政策研究中心研究員
鮑裡斯·詹森 (左二) 圖片來源:新華社
歐洲聯盟委員會10日發布後備方案,以應對年底可能發生的英國「無協議脫歐」,涉及漁業和航空、鐵路、公路的人員流動與貨物運輸。
英國首相鮑裡斯·詹森9日與歐盟委員會主席烏爾蘇拉·馮德萊恩共進晚餐,以期推動年底前達成英歐未來關係協議。然而,雙方分歧依舊,決定於13日「最終決定」是否還有必要再談。
英國今年1月31日正式「脫歐」,隨後進入為期11個月的過渡期,期間雙方的貿易、旅行和商業規則維持不變。雙方於3月啟動以貿易協議為核心的未來關係談判,期待在過渡期內達成協議。今年年底,過渡期將結束,如果沒有新的貿易規則出臺,那麼英歐每年規模近1萬億美元的雙邊貿易將承受不確定性。
雙方爭執不下的焦點問題有三個:歐盟國家在英國海域的捕魚權問題;營造公平競爭環境(level playing field),英國不以降低監管標準和補貼來獲得競爭優勢;對未來出現爭端的解決機制。
談判為何陷入僵局?無協議脫歐會對雙方帶來怎樣的經濟衝擊?《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連線華威大學經濟學副教授,歐洲智庫經濟政策研究中心研究員Thiemo Fetzer做解讀。
Thiemo Fetzer 圖片來源:華威大學官網
NBD:
英歐談判陷入僵局的原因有哪些?
Thiemo Fetzer:歐盟是英國最大的貿易夥伴。英國一方面想維繫零關稅的歐盟市場準入,同時又想要保留偏離當前公平競爭環境的權利。歐盟擔心英國會採用政府補助,或者降低環保,社會和勞工方面的標準來降低成本,從而讓歐盟企業處於競爭弱勢。這個問題是目前最主要的障礙。
歐盟堅持要有一個機制,以便在英國降低標準或不公平地補貼企業時,可以限制歐盟市場對英國的準入。英國雖然表示不會降低相關的標準,卻不願意把這項承諾寫進有法律效力的協定裡。
NBD
英國為何執著於捕魚權問題?
Thiemo Fetzer:我認為捕魚權有其重要性,但從宏觀層面來看,英國主要是拿捕魚權作談判籌碼。這一點上英國確實佔了上風,因為對於法國等歐洲國家而言,捕魚業是一個相當重要的經濟問題。
NBD
無協議脫歐對英歐雙方影響幾何?
Thiemo Fetzer:歐盟對於無協議脫歐做了相當充分的準備,其遭受的經濟衝擊將會更小,但是某些區域受到的影響可能會比別的區域更大。
英國將承受主要的經濟後果。1月31日生效的脫歐協議已經清楚顯示,英國將會迎來一場「硬脫歐」,因為即便達成了脫歐後的貿易協定,貿易成本和手續也將大幅度地增加,而很多企業和個人到最後一刻還沒有充分認識到這一點。這將導致英國脫離很多的跨境價值鏈,消費品價格和失業率上升,外國和國內投資下降,長時間的經濟增速放緩。許多類似的後果自2016年便開始顯現。
NBD
若無協議脫歐,雙方未來有怎樣的安排?
Thiemo Fetzer:歐盟手裡的籌碼更多,因為其經濟體量比英國大得多。歐盟會選擇性地向英國開出一些滿足自己需求的臨時協議和安排,比如確保航班和跨境電力運輸的延續。歐盟的談判優勢會更強,但雙方將繼續以這樣或那樣的形式展開磋商。
註:以上內容僅受訪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每日經濟新聞》立場。
新冠疫苗研發最前線
賽諾菲/葛蘭素史克
兩家公司周五宣布,其重組蛋白型新冠疫苗因對年長群體的免疫效果不佳而推遲了疫苗研發的計劃。兩家公司將改良抗原配方,於明年二月開始二期試驗,預期上市時間延後至2021年四季度。
Moderna
公司周四宣布,已經開始測試其新冠疫苗對12到18歲青少年的有效性,希望能在2021年春季前出結果,並在2021學年開始前為青少年接種。
Inovio
公司周一開始了新冠疫苗的二期臨床試驗。9月,因為對試驗細節的疑問,美國FDA暫停了Inovio疫苗的二三期聯合臨床試驗。
強生
公司周三宣布,新冠疫苗試驗人數從6萬降至4萬,因為當下嚴重的疫情使得試驗人數降低也能產生足夠的數據。強生預計試驗結果1月底前能出爐,並將在2月份向FDA申請緊急使用授權。
財聞集錦
01
Facebook遭遇「生存威脅」 或被迫拆分
扎克伯格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當地時間周三,美國聯邦貿易委員會和46個州的檢察官分別對Facebook提起訴訟,指控這家社交媒體巨頭通過收購對手而非法壓制競爭,要求Facebook拆分圖片分享軟體Instagram和即時通訊軟體Whatsapp,並且對未來的類似交易施加限制。
「過去近10年裡,Facebook利用主導地位和壟斷性權力打垮小的對手,壓制競爭,而成本全落在了普通用戶身上。」代表46個州聯合起訴的紐約州總檢察長萊蒂蒂亞·詹姆斯表示。
2012年,Facebook以10億美元的價格收購了成長勢頭強勁的Instagram,兩年後又以190億美元的天價收購了Whatsapp,從而掌握了三個全世界用戶量最大的社交和通訊軟體,進一步鞏固了市場主導地位。詹姆斯認為,Facebook通過收購未來可能威脅到自己市場地位的公司而消滅了市場上的競爭。
Facebook的法律總顧問Jennifer Newstead反駁稱,Instagram和Whatsapp的成功,是因為Facebook投入幾十億美元幫助其增長。而且,當年聯邦貿易委員會並未反對這兩項收購,現在要求推翻收購,無疑給美國企業發出了「令人心寒的警告」。
Facebook的創始人扎克伯格7月曾對員工表示,拆分壓力對公司構成了「生存威脅」,將竭盡全力打贏這場官司。
02
Airbnb上市首日股價暴漲112.81%
當地時間周四,全球最大的民宿平臺愛彼迎(Airbnb)登陸納斯達克,開盤報146美元,遠遠高於其35億美元IPO的發行價每股68美元。
該股盤中高見165美元,收報144.71美元,較68美元的發行價上漲112.81%,市值約865億美元。
Airbnb本次上市融資約35億美元。據彭博統計,這可能是美國10億美元規模以上IPO融資歷史上最大的開盤漲幅。
美股周五,Airbnb股價收跌3.77%,報139.25美元,市值約830億美元。
如此火爆的行情與春季遭遇疫情嚴重衝擊時的境況可謂冰火兩重天。彼時,重壓之下的Airbnb裁員25%,削減邊緣業務,尋求緊急融資,其估值在4月份一度下降到180億美元。6月,Airbnb創始人兼CEO布萊恩?切斯克曾對媒體稱,公司通過12年打造的一切在4到6周的新冠疫情裡幾乎全部付諸東流,被外界解讀為Airbnb瀕臨破產。
不過,隨著夏季管控措施放鬆,民眾出行更傾向於選擇民宿而非傳統酒店,而Airbnb亦大力推廣短途出行業務,Airbnb的業績強勢反彈,甚至在第三季度實現了盈利。
03
DoorDash上市開門紅 首日股價飆升86%
美國時間周三,被稱為「美版餓了麼」的外賣配送平臺DoorDash登陸紐交所,開盤報價182美元,較發行價暴漲逾78%,收漲85.79%,市值約602億美元。算上期權和限制流通股,DoorDash的估值較今年6月融資時的160億美元估值已經翻了兩番。
不過,DoorDash的股價第二天即轉跌,周五更是大跌近6%。
在新冠疫情衝擊傳統餐飲業時,DoorDash的業績迅速增長。今年前三季度,DoorDash的營收較去年同期增長了三倍多,達到19.2億美元,並在第二季度首次實現盈利。
招股書顯示,截至今年10月,按銷售總額計算,DoorDash在美國的市場份額為50%,遠超Uber Eats和Grubhub等競爭對手。
DoorDash由三個來自史丹福大學的華裔年輕人創辦。自2013年成立以來,DoorDash一路獲得了眾多明星資本加持。目前,前三大股東為軟銀願景基金(22.1%),紅杉資本(18.2%)和新加坡政府投資公司(9.3%),三位創始人各有5%左右的股份。
04
特斯拉增發籌資50億美元 馬斯克搬去德克薩斯
馬斯克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美股周一收盤,特斯拉股價再創新高,市值突破6000億美元大關,是全球汽車銷量冠軍豐田的3倍多。趁著股價持續飆升的勢頭,特斯拉周二宣布將增發股票以籌集50億美元。這是今年以來特斯拉第三次出售股份融資。不過消息一出,特斯拉股價周三大跌近7%,市值重回6000億美元以下。
周二,馬斯克在《華爾街日報(博客,微博)》舉辦的CEO峰會上表示自己已經搬到了德克薩斯州,以便把更多精力放在於得州的業務上。
目前,特斯拉正在得州首府奧斯汀附近修建新的超級工廠。同時,馬斯克的太空探索公司 SpaceX正在得州南部研發用於「太空移民」的火箭和飛船系統「星艦」。
05
出售自動駕駛和飛的 Uber聚焦打車和外賣
美國時間周一,Uber把自動駕駛部門ATG轉讓給矽谷的自動駕駛初創公司Aurora。
Uber向美國證交會提交的文件顯示,Uber將ATG股權轉讓給Aurora,並向後者投資4億美元,以換取合併後公司的26%股權。按照《紐約時報》的說法,這近乎花錢請Aurora來接管ATG業務。
周二,Uber又把自己的「飛的」業務Uber Elevate賣給了研發電動垂直升降飛機的初創公司Joby Aviation。目前尚不清楚交易的具體條款,不過Uber已經承諾將向Joby Aviation投資7500萬美元。去年,Uber已經向該公司投資了5000萬美元。
Joby Aviation預計其開發的飛機最快能於2023年投入使用,屆時用戶可以用Uber的軟體呼叫「飛的」服務。
在新冠疫情導致Uber的出行業務業績下滑的情況下,出售這兩項仍需要大量燒錢的業務無疑是現實的選擇。Uber第三季度淨虧損11億美元,而公司許諾投資者將在2021年底前實現盈利。為實現這一目標,CEO達拉·科斯羅薩西表示將聚焦於打車和外賣兩大核心業務。
圖片來源:每經製圖
圖片來源:每經製圖
記者:李孟林 高涵
編輯:高涵
視覺:劉青彥
排版:高涵 李淨翰
|本文版權歸「每經頭條」 所有|
未經許可禁止轉載、摘編、複製及鏡像等使用
如需轉載請向本公眾號後臺申請並獲得授權
本文首發於微信公眾號:每日經濟新聞。文章內容屬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和訊網立場。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請自擔。
(責任編輯:王治強 HF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