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封丹寓言》是法國文學史的一座裡程碑,所有法國人在小學的時候都學過拉封丹寓言。
它的作者是讓·德·拉封丹,他生活在17世紀,本來應該先成為一個修士,然後成為律師,但他將全身心奉獻給了文學。最開始,他在Nicolas Fouquet的資助下寫作,這位是路易十四的財政總管。當Nicolas Fouquet因侵吞公款而地位一落千丈的時候,拉封丹不得不重新找一名可以資助他的人。拉封丹家裡藏書甚多,父親是當地林澤總管兼狩獵隊長,這也許方便他借動物喻人。借動物寫人性和時事的好處就是可以放心寫人性的陰暗面,不會留下馬基雅維利那樣的罵名。
當然他也寫了不少其他東西,但更廣為人知的就是他的#寓言#故事。在他生命的最後26年裡,他寫了243個寓言故事。他把這些故事匯集成3部,並把第一部獻給了路易十四的長子。
這些寓言故事的靈感來源於寓言第一人伊索、古羅馬寓言家費德魯以及賀拉斯。其中大部分故事的主角都是動物,具有人類的性格特徵。也有以植物或者人為主角的,每種動物都有一些特定的特徵。比如狐狸奸詐狡猾、螞蟻勤勞、狼兇猛。作者以動物喻人,傳達一些樸素的道理。問世後不久,這些寓言就被用於對孩子們的教育中,至今依然如此。簡潔易懂的語言和極富趣味的風格非常適用於教學,因此這部作品也非常適合法語學習者學習。儘管一些句子有年代感,但裡面的法語還是很容易理解的。
相比較於其他的書籍,這本吸引人的地方不是優雅的詞句,不是高深的道理,相反地,是一幅幅引人入勝的圖畫,和幾句聽來淺顯的寓言詞句。
不管你是否看過,都建議去品讀一下,重拾一下童年的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