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們的哨聲,是一次必要的提醒,是對國家、人民的責任和深愛;最終,哨聲讓我們團結在一起,眾志成城,為戰疫的勝利同心協力。
文 | Anne
2月6日晚,多家媒體報導,新冠肺炎疫情「吹哨人」李文亮醫生搶救無效,在重症監護室去世,年僅34歲。但等到凌晨近1點,一絲微弱的希望之光閃閃爍爍,又始終不滅:武漢中心醫院發出微博,稱「在抗擊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中,我院眼科醫生李文亮不幸感染,目前病危,正在全力搶救中。」
2019年12月30日下午,身為武漢市中心醫院眼科醫生的李文亮,在同學群中發布了一條關於華南海鮮市場疫情的信息。2020年1月3日,他因「在網際網路上發布不實言論」而被轄區派出所提出警示和訓誡。1月8日,李文亮在接診時遇到不明原因的病毒性肺炎患者並受到感染。1月10日,他出現咳嗽發熱等症狀,隨後病情變得嚴重。2月1日,李文亮確診系新冠肺炎患者,並在微博上公布了確診消息,此後微博再無更新。另,他的多名同事和父母也感染了新冠肺炎病毒。
夜未央,人不眠。我們從未像此刻這般祈禱著奇蹟的降臨。李文亮醫生,請堅持住,堅持住!
訓誡書籤了,倒是對工作沒有什麼實質影響。
李文亮是武漢市中心醫院的一名眼科醫生,因最早於2019年12月30日向外界發出防護預警,而得到了「吹哨人」的稱呼。
武漢市中心醫院後湖院區,是距離華南海鮮市場最近的三甲醫院,直線距離不超過1.5公裡。在最早一批感染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的商戶患者中,大多在周邊診所及社區醫院治療未見好轉後,前來武漢市中心醫院後湖院區就診,這也讓包括李文亮在內的醫生最早接觸患者、獲得相關診斷信息。
據李文亮回憶,2019年12月30日下午5點多,他在武漢大學臨床04級班級群裡發布消息說「華南海鮮市場確診了7例SARS」,提醒同為臨床醫生的同學「讓家人親人注意防範」。李文亮也由此成為最早向外界發出防護預警的人之一。
為了證明自己所言不虛,李文亮還在群裡發出了一份寫有「檢出高置信度陽性指標 SARS冠狀病毒陽性」的臨床病原體篩查結果和患者胸部CT。一個小時後,他在群裡補充稱:「最新消息是冠狀病毒感染確定了,正在進行病毒分型。」
同一天,武漢市衛健委印發的《關於做好不明原因肺炎救治工作的緊急通知》開始流傳,肺炎疫情首次進入公眾視野。該通知特別強調「未經授權任何單位,個人不得擅自對外發布救治信息」。
李文亮群裡率先「吹哨」之後,醫院監察科找到他了解情況,詢問消息來源。1月3日,公安局找他籤了訓誡書。他曾如是解釋,「至於為什麼診斷報告上寫的是檢出SARS冠狀病毒,畢竟這次是一種新型病毒,當時資料庫裡只有SARS最符合這種情況」。
訓誡書籤了,起初李文亮有點心理壓力,「擔心醫院處罰,影響以後工作晉升之類的」。後來,他也接受了媒體採訪,也發現這事倒是對工作沒有什麼實質影響。「1月10號起,我開始出現咳嗽症狀,11號發熱。我估計是之前接診那位82歲的急性閉角型青光眼患者的時候,通過飛沫傳染的,因為患者9號發熱前我並沒有防護。」
「1月12日我住院,那時候我還在想通報怎麼還在說沒有人傳人,沒有醫護感染,後來住進了ICU,之前做了一次核酸檢測,但一直沒出結果。」此後,李文亮因病情加重轉至武漢市中心醫院呼吸內科重症監護室接受治療。
他曾說,在病房裡,看到很多網友對自己的支持和鼓勵,心情也會輕鬆一些,感謝大家。「等我病好了就會上一線,現在疫情還在擴散,我不想當『逃兵』。」
_
我還是認同最高法院的文章,應該具體甄別。
今年才34歲的李文亮,籍貫遼寧省錦州市北鎮市。2004 年,他參加高考並報考武漢大學臨床醫學七年制專業,在廈門短暫工作3年後,重返武漢在武漢市中心醫院工作至今,順理成章地開啟了留在武漢工作、生活的歷程。他的妻子是其他醫院的眼科醫生,孩子才5歲;平常,妻子帶著孩子在丈母娘家生活。
收治的眼科病人在診斷出現「雙肺磨玻璃樣病變」,屬於病毒性肺炎後,照顧她的家屬和女兒也先後出現了發熱症狀。這讓李文亮更加確信「明顯存在人傳人」。「我們就立刻上報到醫務處和院感辦公室了,請了院內專家組會診,會診後建議患者在我科隔離治療。三天後,我們又給他做了複查 CT,結果還是『病毒性肺炎』,而且範圍擴大,病情加重了,接著患者就轉到呼吸內科隔離病房,之後的情況我就不知道了。」
而在李文亮出現發熱等不適後,其同科室的同事在之後的一兩天也出現了感染情況,父母在三四天後也相繼出現了發熱等症狀,肺部CT呈現磨玻璃樣病變而住院治療。
根據武漢市衛健委1月11日通報,對外口徑仍為「目前未發現醫務人員感染,未發現明確的人傳人證據」。「那時候我還在想通報怎麼還在說沒有人傳人,沒有醫護感染。」李文亮表示。
直到1月20日晚間,中國工程院院士、國家呼吸系統疾病臨床醫學研究中心主任鍾南山首度向外界表示,新型冠狀病毒肺炎肯定存在人傳人的現象,並向外披露了「14個醫務人員感染」的事實。
1月28日,最高法院在公號發了一篇武漢八名「造謠者」處罰是否得當的評論文章。當時,看到這篇文章後,李文亮「心裡放鬆了許多」:「我覺得一個健康的社會不該只有一種聲音,不同意利用公權力過分幹預。我還是認同最高法院的文章,應該具體甄別。」
他們的哨聲,是一次必要的提醒,是對國家、人民的責任和深愛;最終,哨聲讓我們團結在一起,眾志成城,為戰疫的勝利同心協力。
(素材綜合整理自網絡)
徵集令
「戰疫」成敗,匹夫有責。
《新民周刊》現面向全國徵集新冠肺炎採訪對象和真實故事:
如果你是參與抗擊新冠肺炎疫情的醫護人員或其家屬,我們希望聆聽你的「戰役」故事,也希望傳達你的訴求。
如果你是確診、疑似患者本人或家屬,我們希望了解你和家人如何「抗疫」的過程,讓外界了解你的真實經歷。
如果你是疫情嚴重地區的普通市民,我們希望展現你的樂觀,並傾聽你所需的幫助。
如果你是公共服務人員或各類捐助者,我們希望看到你的「最美逆行」,記錄下你的無私。
……
抗擊新冠肺炎疫情,我們誠徵對疫情了解的社會各界人士,提供相關線索,說出你的故事,讓我們用新聞留存這一切。
《新民周刊》新冠肺炎線索徵集值班編輯聯繫方式(添加時請簡要自我介紹):
新聞是歷史的底稿,你們是歷史的見證者。期待你的故事、你的線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