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人種萬畝田

2020-12-18 新華網客戶端

新華社南昌11月26日電 題:26人種萬畝田

新華社記者陳春園

鄱陽湖畔,「江南糧倉」南昌縣蔣巷鎮,江西首個萬畝「智慧農場」的晚稻剛收割完,運糧車來回駛過,驚起在田裡覓食的鳥群。

從2018年起,南昌智慧大田農業科技發展有限公司在當地流轉了1萬多畝低洼地,種植優質水稻,只僱用了26個職業農民,其中的秘訣就是「智能化、機械化」。

公司副總經理、技術專家肖繼人領著我們,滿臉自豪地介紹田間的一臺臺農機「神器」:長得像變形金剛「汽車人」的無人駕駛插秧機,肚子上掛著巨大「彈藥倉」的大型植保機,外形酷似科幻片中「火星登陸車」的農業無人車………滿眼酷炫的「科技範」!

「早春時節,稻種剛爆芽,4臺無人機就忙著飛播作業,單人單機每天可以播種400畝,效率是傳統人工直播的二三十倍。幾臺插秧機也跟著上陣,1萬多畝地三四天就播完了,搶了農時,每畝地還節省了一半成本,現在農村人工成本可貴哩!」一談起機械化種地的好處,肖繼人的話匣子就合不上。

他興致勃勃地介紹說,無人機播種,不耽擱農時;植保機噴灑藥劑、無人車噴施葉面肥,藥劑噴灑均勻,避免了對員工的傷害,節約了肥液用量………

「耕地、播種、追肥、除草、收割,全程『流水線』機械化作業,員工除了操作農機,日常主要工作就是巡田。目前,部分耕種環節仍需人工,但隨著5G、人工智慧等技術突飛猛進,以後種這1萬畝地用的員工會更少!」肖繼人眼裡充滿期待。

4月中下旬種早稻,七八月份迎「雙搶」,晚稻收完種油菜,來年油菜收完又種早稻。「機器可不像人,不怕累,一年四季都像跑接力賽一樣,種田效益一下子就上來了。」規模化經營、機械化生產、數位化管理、訂單化銷售、綠色化發展,公司正步入可持續發展的現代農業之路。

蔣巷鎮是重要的糧食產區,鎮裡承包50畝以上的種糧戶有300多戶,公司的發展在糧農中掀起了不小的波瀾。

聽聞公司的種糧效益,看著這一臺臺無人駕駛的新型農機,種糧大戶劉獻武羨慕不已。他是多年的種糧能手,現在承包了鎮裡二三千畝地種稻子。

他把對講機往胸前一掛,拍了拍身上的谷屑,對我們說:「種地機械化、智能化肯定是農業發展的大趨勢,聽說還有人用『雞臉識別』『AI養豬』技術呢。我得及時趕上趟兒!」

不遠處,兩臺無人機正在田頭盤旋,播種最後一茬油菜。操作手喻瑩家住南昌縣銀山角管委會敷林村,父輩以種地為生。他說,近10天,他和同伴兩人操作無人機,把3000多畝油菜播種完了,趁著天氣好,計劃再播一兩千畝。「如果以後都用無人機、無人車務農,年輕人也會愛上種地的!」

相關焦點

  • 「少數人種多數田 多數人種少數園」
    (原標題: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八師石河子總場北泉鎮十一連:「少數人種多數田 多數人種少數園」)  「少數人種多數田,多數人種少數園」,按照這樣的思路,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第八師石河子總場北泉鎮十一連近年來加快產業結構調整,在種植好棉花、小麥等傳統作物的同時,大力發展果蔬、花卉種植。
  • 239名一畝田商家聯名寫信,吐槽一畝田……
    2015年,一個偶然機會,接觸到了一畝田平臺,報著試試看的心態,把自己家鄉的大蒜,蒜薹,發布到一畝田賣貨店鋪,沒想到在一個月的時間裡,就接到了十幾個採購電話,並且順利的賣出了
  • 撂荒地「重生」老哥倆果斷擴種七八畝田
    原標題:撂荒地「重生」老哥倆果斷擴種七八畝田 一線見聞 2月28日,綿陽市遊仙區忠興鎮蘆橋村,申永高和申永紅兩兄弟迎著春光,在地裡忙著鋤草。再過20天就要育秧了,種子已經備好,田也用旋耕機翻過了一遍。 老申家兩兄弟均是七旬左右老人,一共種了近10畝田,除自家的兩畝多外,還代種了外出務工鄰居家的撂荒田。
  • 一畝田農業網介紹
    每一畝田,都有價值!          一畝田農產品商務平臺( www.ymt.com)是為實現《全國農業農村信息化發展「十二五」規劃》的總體目標而倡議設立的,目標是帶動農村重點行業和區域經濟的發展,為農民增加財富收入,為企業之間提供更專業的信息服務。
  • 搶春光·一線春耕|撂荒地「重生」 七旬老哥倆擴種七八畝田
    再過20天,就要育秧了,種子已備好,田也用旋耕機翻過一遍,萬事俱備,就等下種。老申家兩兄弟均已是七旬左右老人,一共種了近10畝田,除了自家的兩畝多,還代種了外出務工鄰居家的撂荒田。「現在都是機械化,自己幹的活路輕鬆多了,所以多種一點也吃得消。」哥哥申永高說。就在一年多前,老哥倆的田,卻種得一點也不輕鬆。
  • 一畝田亮相第18屆農交會 立體化解決方案助區域農業品牌打造
    作為本次展會唯一的農產品B2B電商銷售服務平臺,一畝田亮相展會,並以立體化的優質區域農產品品牌打造及推廣解決方案吸引眾多關注。現場,一畝田還開設專門直播間力邀20餘位優質農產品產區的縣長、局長,通過直播面向平臺2000萬採購商進行產品推介。
  • 三畝田民宿經濟開啟高顏值致富路
    走進三畝田村,24幢民居小別墅錯落有致地「躺」在青山懷中。近年來,三畝田村抓住周邊景區發展的機會,創新推出「統一規劃、設計、拆除、建設、安置」的新農村建設模式,大力發展民宿經濟,走上高顏值致富路。   景村共融謀發展   窮山村吃上「旅遊飯」   地處大山深處的三畝田村憑什麼成為發展旅遊村的「黃金寶地」?
  • 26歲湖北小夥敢想敢幹,帶領村民成立八千畝農場,年入500萬!
    從2018年到現在,鄭夢懷通過一畝田積累了近百個全國各地的大單客戶,年交易額超過500萬,單說紅薯每天至少能賣出20噸。如今才26歲的鄭夢懷,不但有幸福的家庭,還有這樣一份成功的事業,算得上是90后里的人生贏家。
  • 當天成交5萬盆一串紅!一畝田線上花市再獲新訂單
    「謝謝一畝田提供的平臺,今天成交了5萬盆一串紅
  • 「我在扎賚特有一畝田」推進北京市場
    扎賚特旗大米產量少,全旗90萬畝水稻田,年產出加工成米也就30萬噸,遠遠不夠北京的供應量。「大一點的超商都滿足不了。過去我們多次聯繫、開發北京市場,卻都以失敗告終。」魏建明說。去年,扎賚特旗將「我在扎賚特有一畝田」推進北京市場。
  • 聚投訴網友投訴一畝田:一畝田購買到爛柚子不退款
    截止發稿前,一畝田有效投訴2次。 邢先生向公益性消費投訴平臺21CN聚投訴反映:「本人2020年1月3號在一畝田APP上購買(一級精品3粒9斤裝)柚子,收到的卻是爛柚子,申請退款被賣家拒絕後,介入平臺客服審核再次遭到拒絕退款,無法無天了!花錢買到爛柚子不退款,天理何在,一畝田和賣家聯手坑買家,今天只好來聚投訴討個說法!
  • 助力扶貧攻堅 一畝田亮相2020中國農村電商供應鏈博覽會
    一畝田作為農業網際網路領域的領軍企業,近些年來圍繞貧困地區信息對接、電商人才培育等方面,探索出了一條具有一畝田特色的電商扶貧道路,為縣域在如何提升品牌知名度、提高農產品質量等方面提供重要的借鑑意義。一畝田公共事務部副總裁張馳以《發揮B2B優勢 一畝田開通電商扶貧"高速路"》為主題在大會上進行發言作為國內領先的農業電商服務平臺,一畝田在扶貧方面做了很多的工作。
  • 如何看待一畝田的價值?(上)
    導語:撮合交易,是一畝田的根基。文|韓驍當下,社區團購大火,上到億元市值的巨頭,下到普通的創業玩家,都在入局撈金。那就是一畝田。早期一畝田,撮合模式下,盈利模式難尋從農業上行鏈條來看,有幾個環節是核心,農戶是生產者,但是中國的土地分散,人均7畝地多一點,種植現代化水平低,農戶成為流通體系裡的最底端環節。
  • 一畝田鄧錦宏:疫情防控下農產品產銷對接的新挑戰和新機遇
    近日,一畝田創始人&CEO 鄧錦宏在人民網撰文,解讀在疫情期間,一畝田通過自身農產品B2C電商平臺優勢,通過各種信息技術手段,努力解決農產品產銷對接中的難題,並參與農業產業轉型升級的積極實踐。
  • 「造血式」扶貧 一畝田助力雲南多縣打造農業電商精英團隊
    11月25、26日,一畝田分別走進雲南省施甸縣和龍陵縣,面向各鄉鎮農業合作社理事長、農民經紀人、村官、農業種植大戶、農業服務業經營者和返鄉創業帶頭人等開展了電商人才培訓活動,以培訓扶貧帶頭人、「領頭雁」等人群的電商應用技能作為電商培訓重點,為雲南地區培育一批帶不走的帶頭人。
  • 2020世界數字農業大會開幕 一畝田獲數字農業先鋒企業獎
    一畝田憑藉九年來以「網際網路+」推動農產品出村進城,以數據提升B2B農產品流通效率的數字農業實踐,榮獲「數字農業先鋒企業」。一畝田創始人兼CEO鄧錦宏獲評「數字農業先鋒人物」。 一畝田給出的答案是以數據為驅動,建立起線上線下連通的立體化的農產品銷售通路。 「數據將成為農產品流通的新引擎。我們將之總結為貨源的數位化、市場網絡化和調度的智能化,這些都有賴於我們九年間龐大的B端流通數據沉澱。」一畝田創始人兼CEO鄧錦宏現場分享。
  • 揭陽今年土地供應累計1.4萬畝!包括26宗商住用地!
    數據表明,2020年土地供應共76宗(其中商住用地26宗,工業用地29宗,基礎設施用地19宗,特殊用地2宗),共計面積14026.67畝。接下來一起了解下2020年揭陽市各區土地供應計劃。12宗,面積共計1751.65畝。
  • 3000萬畝高標準農田夯實「米袋子」
    2016年,我省定下十三五目標:到2020年,建成3570萬畝集中連片、旱澇保收、穩產高產、生態友好的高標準農田,畝均糧食綜合生產能力提高100公斤以上。一張藍圖繪到底,一年接著一年幹。農業農村部通過核查,核定「2011至2018年」期間我省已建設高標準農田3416.6萬畝,去除重疊後面積2982.6萬畝,佔全省耕地面積的32.39%。
  • 以市場為導向 一畝田助力廣東開啟新農人培訓新模式
    現場,講師們深入基地,技術專家從秧苗株距、果面轉色等細節處為大家講解聖女果的種植知識;作為網際網路B2B電商平臺的代表,一畝田主播王小穎從市場端入手,介紹了全國各地批發市場對聖女果採購的標準和需求,以市場引導種植,幫助大家種的出來
  • 以「蕉」為媒 「數」連世界 一畝田助力廣東香蕉產業數位化發展
    一畝田作為承辦單位,在本次香蕉網絡節中結合廣東「12221」農產品市場體系數字經濟的發展,在平臺上對「廣東香蕉」及其產品的品牌形象和產業前景進行了為期4天的集中展示,截止目前累計曝光量259萬人,線上撮合交易額175萬,線上入駐234個商家共348個供應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