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記者張曉娜) 近日,中國網際網路信息中心(CNNIC)發布第45次《中國網際網路發展狀況統計報告》(以下簡稱《報告》)。《報告》圍繞網際網路基礎建設、網民規模及結構、網際網路應用發展、網際網路政務發展、產業與技術發展和網際網路安全等6個方面,力求通過多角度、全方位的數據展現,綜合反映2019年及2020年初我國網際網路發展狀況。
《報告》顯示,截至2020年3月,我國網民規模為9.04億,網際網路普及率達64.5%,龐大的網民構成了中國蓬勃發展的消費市場,也為數字經濟發展打下了堅實的用戶基礎。CNNIC主任曾宇指出,當前,數字經濟已成為經濟增長的新動能,新業態、新模式層出不窮。在此次新冠肺炎疫情中,數字經濟在保障消費和就業、推動復工復產等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展現出了強大的增長潛力。
在線教育呈現爆發式增長。截至2020年3月,我國在線教育用戶規模達4.23億。2020年初,全國大中小學校推遲開學,2.65億在校生普遍轉向線上課程,用戶需求得到充分釋放,在線教育應用呈現爆發式增長態勢。
全國一體化政務服務平臺在疫情防控中發揮有力支撐。截至2020年3月,我國在線政務服務用戶規模達6.94億。疫情期間,國家及各地區一體化政務服務平臺提供疫情信息服務,推行線上辦理,協助推進精準防疫,應用成效越來越大,已經成為創新政府管理和優化政務服務的新渠道。
《報告》記錄了新冠肺炎疫情特殊背景下的網際網路發展情況。國家信息化專家諮詢委員會委員、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教授汪玉凱認為,我國網際網路產業擁有龐大的消費市場、企業和技術基礎,在後疫情時代將迎來新一輪快速發展的歷史機遇,網際網路產業將呈現全新的蓬勃發展態勢。一是新基建將迎來大發展,成為經濟社會的重要底層支撐;二是在線服務、網絡消費等網際網路業態將進一步繁榮發展,成為驅動經濟增長的新動能;三是消費網際網路向產業網際網路加速升級,產業數位化轉型進程將不斷加快;四是萬物互聯將形成大連接,進一步推動網際網路紅利共享;五是數據要素將形成大流動,數字產業的價值和潛力進一步得到發揮;六是平臺經濟大生態將更加豐富,對實體產業轉型的賦能作用將持續凸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