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有靈
審稿:知新
我國經濟近幾十年突飛猛進,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的溫飽問題早已解決,早已經不用為吃飽穿暖這樣的基本需求煩惱。反而越來越多的人開始關注起身體健康,將目標放在養生上。畢竟身體是革命的本錢,要想更好地奮鬥,身體健康才是首要因素。
我國保健食品市場規模位居全球第二
目前,我國保健食品產業已經進入重要發展時期,健康意識的增強使百姓對保健品需求日益增長。2019年世界範圍內保健品的規模達2667.4億美元,我國僅次於美國成為了全球第二大保健品市場,市場規模高達全球21.8%,約合人民幣3965.63億元。而前幾天的雙十一,保健品類成交額也同比上升。不少人將保健品等健康產品放入了購物車,其中維生素、嬰兒營養類銷量最高;其次燕窩、美容養顏等產品銷量也不錯。按照現在的形勢發展下去,到2030年我國的市場規模可能達到萬億級別。
亂象叢生,保健品被過度神化
由於人們需求過多,利潤較大,近幾年來保健品行業較為混亂。實際上,我們花大價錢購買到的保健品,成本可能才幾塊錢,這樣的價格治療都得不到保障更何況療效了。當然並不是說市場上所有的保健品都不好,如果是在正規公司生產、正規渠道銷售購買的保健品,對身體還是有一定好處的。不過,想要有一個好的身體,我們不應該神化保健品的作用,重要的還是需要注意平時的飲食和鍛鍊,不要吃最貴的保健品卻揮霍著最金貴的身體。
心甘情願買單,卻很可能交了智商稅
說起保健品,人們對它總是褒貶不一的,一部分人認為多吃保健品可以增強體質,提高免疫力,還有一部分人認為,保健品並沒有什麼功效。其實保健品之所以如此受推崇,不惜讓人斥巨資購買,無非就是商家噱頭打得好。據悉,曾經亞洲首富李嘉誠就投資2500萬美元研究長生不老藥,但是世界上怎麼會有長生不老藥呢?最多也就是有些抗衰老的功效。賭王在未去世之前,也在醫院打著高價的補腦針。說到底。人們對保健品的執念不過是對死亡的恐懼罷了。
如今市場上,保健品行業正如日中天,保健品有真有假,在選擇的時候一定要結合自身情況。其實買保健品最多也就是尋求個自我安慰,確實有一部分有療效,但是大部分都是交了智商稅的。與其沉迷於保健品無法自拔,還不如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多鍛鍊身體增強免疫力來得實在。
免責聲明:圖片來源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告知部分信息參考:人民網、新華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