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夫一妻」制的動物,假如一隻死亡,剩下一隻能忍住不交配嗎?

2020-12-26 玄憫憶史

《獨斷》:「天子娶十二,夏制也。」

在人類原始社會,這一時期的族群普遍以母系氏族部落為主,女性因為自身具備生育繁殖能力,充當著領袖的職能。但隨著時間的推移,等到原始社會晚期,由於生產力的不斷發展以及金屬工具的產生及使用,個體勞動和家庭生產成為了可能,人與人之間不需要氏族部落便也可以生存發展,這也就意味著生產資料以及勞動產品全部歸家庭所有,私有制隨之出現,氏族部落徹底瓦解。

人類社會的一夫一妻

在這一過程中,社會出現了階級,男性由於體力優勢,地位逐漸超越了女性,母系社會也由此而過渡至父系社會,伴隨著奴隸主和封建地主階級的出現,一部分人失去了自己的人身自由,淪為他人的附庸,一夫一妻多妾制度,也就由此出現。在古籍《春秋》中有言:「女為人妾,妾,不娉也」,成為妾換句話說就是成為了男主人的奴隸,被剝奪了人身自由,未來的人生往往要靠正妻和主人處理。

這一制度在中國古代社會存在了數千年的時間,直到上個世紀50年代才徹底廢除。一夫一妻制,在現代人類社會早已經變得尤為平常,在生物學界,大自然中是否也存在著「一夫一妻」制度呢?

動物界的「一夫一妻」

首先我們可以明確的是,在自然界是存在實行「一夫一妻」制度的動物,只不過它們的種類較少,大多數動物,是沒有這種道德觀念的,在它們的認知裡面,到了固定的時節就要繁殖生育,這是它們的身體本能。至於對方究竟是誰,它們並不會太過在意,這便是動物的發情期。

發情期大多出現於鳥類和哺乳動物身上,一旦到了這一時期,那麼動物本身無論是在生理上還是行為上,都會表現得較為特殊,如果家中有養過貓或狗的人,應該都對此非常了解。既然大多數動物都存在發情期,那麼那些實行「一夫一妻」制的動物,在發情周期的時候會怎樣做呢?

在大自然界實行「一夫一妻」制度的動物有貓頭鷹、企鵝、天鵝、梟猴等等,我們常常將鴛鴦比作恩愛的夫妻,但實際上在自然界,鴛鴦並不是「一夫一妻」制度的,平日裡反倒是各玩各的,直到發情期的時候才會聚在一起交配,一旦交配結束後,雙方基本上便不會再一次見面,因此鴛鴦稱得上是「一年一夫一妻」制。

生活習性所致

其他遵行「一夫一妻」制度的動物,倒還嚴格遵守了相關界限,一旦雙方建立了伴侶關係,那麼就會長久的居住在一起,並將後代撫養長大。那麼假如一方死亡,剩下的一隻能忍住不交配嗎?針對這一猜想,國外專家也曾做過相關實驗。根據實驗結果可以表明,那幾個嚴格遵循「一夫一妻」制度的動物,在伴侶死後,大多都是獨自生活很長一段時間,天鵝甚至可以獨居幾年,但是在此之後還是會尋找下一個伴侶。

有趣的是,這些動物雖說平時會「一夫一妻」,但它們還會趁著伴侶不在的時候去找別的異性,就比如說雄性天鵝一旦發現雌性天鵝在外找別的異性,那邊雄性一方便會拒絕撫養後代,但就算雙方產生爭吵,大多數情況下還是會生活在一起,由此可見這種生活習性的產生,是因為天鵝的生活條件較為艱辛所導致的,雄雌雙方生活在一起可以提高自身的生存率,可以更好的繁殖後代,所以才會導致這一結果,因此想要通過判斷它們的生存習性,來確立一個動物界的道德高低,是不正確的。

結語

因為沒有道德標準,所以自然界的動物無論做出什麼樣的舉動,無非是為了自己和後代,按照人類社會的道德體系來約束它們,是一個錯誤的行為。因此坦然看待這些動物的行為,可以讓我們以一個更加客觀的視角對待它們。

參考資料:《春秋》

相關焦點

  • 一夫一妻制的10種動物,鳥類居多,沒想到狼也是
    為了生存而交配的動物意味著它們成雙成對地交配,但一夫一妻制在哺乳動物中是非常罕見的,但是動物界也有真愛,就像終身一夫一妻的十種動物企鵝企鵝大多是一夫一妻制的鳥,大多數企鵝一窩產下兩個蛋,而更大的企鵝,只下一個蛋。除了帝企鵝,所有企鵝都有共同的孵化職責,在帝企鵝中,雄性企鵝負責孵化工作。海狸海狸是大型夜間活動的半水生齧齒動物,除了一夫一妻制外,海狸的家庭成員最多可達十隻。海狸一生都會交配,雄性和雌性都參與撫養後代。
  • 雄性才想妻妾成群,雌性只想一夫一妻,奇怪的知識又增加了
    我們大多數人認為海豹是典型的一夫多妻動物。女海豹真的想有幾個女服務員嗎?你真的願意向地主海豹的傲慢屈服嗎?其實對於海豹來說,納妾只是公海豹想要的生活,而母海豹更喜歡一夫一妻制。過去我們多通過觀察來研究動物行為。後來隨著科學的進步,引入了DNA技術,於是有研究者對海豹做了親子鑑定,推翻了之前的認知:樓主海豹每100個孩子中有30個不是自己的。
  • 研究:人類擔心動物一夫一妻,或導致物種滅絕
    在地球上,「一夫一妻」可以說是人類的一個傳統,當然並非所有的國家都是執行一夫一妻制,在我國是這樣的。 而在一夫一妻的動物之中,整體上來說,還是不少,但是科學界出現了這樣的一個報告,可以說引發了對「一夫一妻」動物的一種擔憂,這裡並非是提倡動物一夫多妻的好處,而是建立在實驗研究成果上的一種說法
  • 史上「體力最牛」動物,單次交配時間長達8小時,還是一夫一妻制
    世界上除了人類可以繁衍生息之外,動物界的動物也一樣,生命要傳承,少不了繁衍,大家都知道,人類依靠婚姻關係,結婚生子繁衍生息,這是人類自誕生以來一直沒有改變過的鐵律。對於其他動物而言,不同種類的動物都各自有他們自己獨特的相處和繁衍方式,不同種類動物它們的繁衍方式大為不同,他們大多的繁衍方式,都只是依賴於生理上的刺激。在動物界中,我們都知道交配時間最長的動物,其中一種是我國特有的藏羚羊,也許很多人都不太了解,不過如果說到北京奧運會吉祥物之中的福娃就是以藏羚羊為藍本,大家都有印象吧。
  • 終生一夫一妻的帝企鵝,如果一方去世了,另一方該怎麼辦?
    並不是只有人類才會「一生一世一雙人」,動物之間也有終生一夫一妻制,那麼當這些終生一夫一妻制的動物,由於各種原因導致配偶死亡,那麼倖存的個體該如何繼續生活呢? 如果配偶死亡怎麼辦?
  • 一夫一妻制?
    不少人都同意家庭制度是重要的,但他們可能質疑,為何一定要是一夫一妻,而不是一夫多妻或一妻多夫制?吳敏倫更認為應給人最大程度的性自由,所以提倡多元化婚姻──即多妻多夫制。 基督徒較能肯定一夫一妻制是道德理想,因為他們接受聖經啟示:創世記和耶穌都肯定一夫一妻制屬於上帝的創造秩序,所以有普遍性。
  • 有種老鼠愛「吸毒」,還「享受」一夫一妻制…
    新聞概覽: 動物自我防禦方式新發現:非洲冠鼠,愛咬箭毒木的樹皮或葉子,然後吐出咀嚼物並塗在自己毛髮上。實質是藉助植物毒液防禦敵人。研究人員在研究過程中,還發現了這種老鼠的可愛之處,他們似乎很享受一夫一妻制的生活。
  • 小丑魚看似父慈子孝,但家庭關係卻相當混亂,爸爸都能隨便換
    而且有意思的是,從理論上來看,小丑的家庭算是一夫一妻制。爸爸媽媽的性別換來換去,還是一夫一妻制,怎麼越來越讓人搞不懂了呢?奇怪的一夫一妻制所以一夫一妻制就是指動物家庭當中一個雄性和一個雌性相互配對,只不過小丑魚家庭的一夫一妻制更像是一個女主人和丈夫……以及一堆排著隊的準丈夫。好了,我也不賣關子了。
  • 一夫一妻就比一夫多妻正義嗎?也未必哦
    你今年25,找24的對象不耽誤事。這就跟大學擴招緩解就業壓力是一個道理,你在學校裡多待四年,找工作的少了,失業率就降低了。其實延退也是這麼回事,讓你多上幾年班不是目的,目的是為了讓你晚領兩年退休金。第二,國內男女比例差六個,可是結婚不一定非得本國人啊,不少人找外國媳婦——跨國婚姻生個混血寶寶不也挺香的嗎?所以105:100這個比例並不說明問題。
  • 等待一生只為交配的動物:袋鼩長時間交配直至死亡
    雄性袋鼩在將近一半的生命中,每天交配長達14小時。這並不是充滿愛意和閒情逸緻的性愛,而是瘋狂的,它們會迅速把有限的精子儲備耗盡,身體狀態也隨之一落千丈。它們會失去皮毛,出現內出血,然後在還不到一歲的時候就離開這個世界。無獨有偶,大自然中還有另一些動物也有著許多相似行為的動物,它們的存在似乎就為了繁殖和死亡。事實上,有一個學術名詞專門用來形容它們:單次繁殖動物。
  • 從平民百姓的視角探尋「一夫一妻多妾制」
    我們從平民百姓的視角探尋一下古代的「一夫一妻多妾制」。 「常經馬嵬驛,見說坡前客。一從屠貴妃,生女愁傾國。是日芙蓉花,不如秋草色。當時嫁匹夫,不妨得頭白。」
  • 一夫一妻制已死!什麼會是未來新的婚姻關係?
    梵君在思考了這個問題後,與內子分享討論了我的一個新觀點,於是「跪著鍵盤」完成了本文,由於觀點過於「反常識和離經叛道,背離社會大眾思想」不知道是否能通過審核被各位看官一讀。「一夫一妻制已死」模仿當年尼採口出狂言「上帝已死」,梵君覺得一夫一妻制已經跟不上時代和社會的發展,到了需要一種新制度的時候了。你可能覺得我想要復闢一夫多妻制?不!那也是一種不合理的制度,因為男人的體力有限。(這個是玩笑話)因為一夫多妻制不能體現男女平等的社會訴求。那麼「一妻多夫制」?當然也不行,雄性直接必然產生爭鬥。
  • 終生「一夫一妻制」的鳥類,烏鴉
    雖然烏鴉侵略性極強而且極其好鬥,但是它們對「婚姻」的忠誠那是沒話說,烏鴉實行的是終生一夫一妻制,而烏鴉的壽命為13年左右,可見它們廝守13年的愛情著實令我們尊敬啊!
  • 為何母貓在交配時,會發出悽慘叫聲?人類與貓科動物有什麼不同?
    然而,並非所有人都能按照原定的規劃成功入睡。日常生活中,人們有時會在半夜聽見悽慘的貓叫,聲音之大,令人倍感不適,許多人因此睡不著覺。在人們的印象中,貓慘叫一般都是因為被人踩了尾巴,或不幸遭受傷害,但很少有人知道,那其實是貓正在繁育下一代的緣故。那麼為何母貓在交配時,會發出悽慘的叫聲呢?同為哺乳動物,為何人卻沒有這種表現,人類與貓科動物究竟有什麼不同?
  • 終生一夫一妻制反人類?聽聽專家怎麼說
    還有大量證據表明,一夫一妻的結合是人類重要的交配策略。單身母親自己撫養一個孩子很是困難。不光現今這個時代是這樣,在我們的進化史中更是如此。但是,終生一夫一妻制絕對不在我們的基因中。在離婚比較容易的社會中,大約有一半的初婚以與配偶分道揚鑣的結局而告終。那些沒有離婚或無法離婚的人,以某種方式忍受了這些不自然的終生承諾,甚至有一些人做得很好。近年來,越來越多的人選擇完全放棄婚姻。
  • 被誤認為是中國土狗,戰鬥力可秒殺拳王袋鼠,終生實行一夫一妻制
    袋鼠雖然個頭不大,但是在澳洲它可是非常能打的一種動物,它的拳頭可是不能小看的,遇到了敵人幾拳頭就能給對方打倒,那麼有沒有什麼別的動物能夠打敗袋鼠呢?就是它,澳洲野犬,這體型看上去可能和我們的中國土狗很像,很多中國人也曾經把它們認錯為土狗,但是它可是土生土長的澳洲血統哦。
  • 明孝宗遵循一夫一妻制,除此之外,還有兩位皇帝也在堅守愛情
    朝朝暮暮的「愛情」是多少情竇初開的少男少女內心的想法,但是迫於封建思想的壓制,又有幾人能夠打破限制,就連皇帝也有嬪妃佳麗三千,但是明孝宗卻遵循一夫一妻制,除此之外,還有兩位皇帝在默默地堅守自己的愛情!明朝的明孝宗堅持一夫一妻制,一生只有一位妻子,沒有其他的嬪妃,這是古代多少女人夢寐以求的,不求榮華富貴,只求有個專一的夫君!事實上,在中國歷史上除了明孝宗一人堅守愛情之外,還有西魏皇帝——元欽以及宋英宗——趙曙!這位西魏皇帝元欽在位僅僅3年,登上皇位的他是一位傀儡皇帝,手中沒有實權,後來被宇文泰廢黜,最後被宇文家鴆殺[zhèn shā],元欽死後自己的宇文皇后也隨之殉情!
  • 中國歷史上唯二的兩個皇帝是一夫一妻:一個陪伴終身,一個妻管嚴
    誰說自古帝王就多情,皇帝也不一定需要三宮六院七十二妃的,人們總是想著宮中美女如雲。哪怕是再賢明的君王也不可能只有一個老婆,但是這位皇帝卻真正做到了一夫一妻。他就是明孝宗朱祐樘。明孝宗是中國歷史上唯一一個堅持一夫一妻制的皇帝,明孝宗沒有後宮佳麗三千,他對自己的皇后張氏非常忠貞,每天都和她在一起,其一生都沒有納過嬪妃,即使張皇后沒有為皇帝生下一男半女,他也沒有讓其他女子介入他和皇后的幸福生活。大臣們也上書要求明孝宗納妃,而明孝宗卻十分不高興。最後,張皇后終於為明孝宗生下了一個兒子,他就是朱厚照。
  • 為了物種延續,動物體內都有出軌基因
    然而在動物界中,雖然大部分都在遵守「一夫一妻制」準則,但有些雄性動物,就像古代歷朝歷代帝王,後宮佳麗三千人。在許多動物中,雄性動物會在某個階段遵守「一夫一妻制」,但大多數情況下,為了繁衍更多的後代,雄性動物也會選擇「出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