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0,我被人以購買手機的形式詐騙一部VIVO手機」「我的電腦在辦公室裡被盜了。」「我的三輪車被盜了。」「我的銀行卡被盜刷14700元。」
警情就是險情,警情就是命令。這些警情雖然案值都不算大,但群眾利益無小事,接到報警後,東莞市公安局大嶺山分局迅速啟動聯合情報研判快速反應機制,在派出所還未完成現場勘查、走訪等「規定動作」時,刑偵大隊情報部門已同步到案偵查,通過一系列科技信息化偵查手段,分析刻畫出一名名犯罪嫌疑人完整的行動軌跡,進而實施抓捕:接報後兩小時,詐騙手機的嫌疑人林某被抓捕到案;接報後八小時,盜竊手提電腦的嫌疑人李某被抓捕到案;接報後四小時,盜竊三輪車的嫌疑人李某被抓捕到案;接報後五小時,盜竊電動自行車的嫌疑人張某被抓捕到案;接報後九小時,盜竊銀行卡的嫌疑人李某某被抓捕到案……
案件之所以能快速偵破,關鍵在於科技信息化前端建設的全域覆蓋和社區民警在「二標四實」等基礎信息採集工作中的一絲不苟。
近年來,大嶺山公安分局把科技信息化建設作為提升公安工作質態的重要動力,大力推進科技信息化與公安工作的深度融合,以科技信息化助力「平安大嶺山」建設,大嶺山公安情報偵查積累的基礎信息和直接破案數成倍增加,信息化手段破案佔比超過80%。
2019年4月,大嶺山分局抽調精幹警力,由刑偵部門牽頭建立合成偵查機制,立足科技信息化,整合刑偵、便衣等力量,組建聯合情報中隊,對接情報信息部門,通過「資源合成、力量合成、手段合成」,重點對轄區發生的「小案」實施精確打擊,並建立健全「小案」快處快破機制,把影響民生的「小案」當「大案要案」來抓,從傳統的「輕小案,重大案」到現在的「科技先行,快破小案」,從被動響應轉為主動研判,針對警情變化主動預防,在案發後實行多偵聯動,針對性防範,精準打擊, 「源頭治理」,「動態管理」,變被動為主動。從傳統的單打獨鬥轉向新時期的合成偵查,從傳統的審查手段,到現在一靠基礎、二靠科技、三靠機制,這個過程中,大嶺山分局的取證能力和辦案效能大大提升,「小案」的破案率也同時大幅上升。
接下來,大嶺山分局仍將不斷推動信息化條件下的機制建設,推進更加主動、更加持久的平安建設,以打「小案」促防範,護航民生,讓轄區更平安,讓群眾更滿意。
廣州日報全媒體文字記者:鍾宏連 通訊員:管萱萱
廣州日報全媒體編輯:楊洪權
【來源:廣州日報】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