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家嗎?中車來訂單了,我們要復工繡火車頭啦!」
2020年的一天,十八洞村苗繡合作社負責人石順蓮不停地撥著電話。
▲5月23日,石順蓮在十八洞村苗繡特產農民專業合作社繡制苗繡。黃婷婷 攝
來自飛蟲寨、當戎寨等周邊4個村寨的繡娘們紛紛向苗繡扶貧工坊集合。
「之前總來回跑,賺的錢都花在了路上。現在,可以在家門口掙錢,家裡也能照顧到了。」
原本在外務工的十八洞村村民石志英談起「回村繡花」這件事,是幸福的。
2018年,中車株機公司與當地高校、政府合作,在十八洞村援建了國家苗繡非遺扶貧就業工坊,打造起完整的苗繡產業鏈,小針線做成了大買賣。
這些由扶貧工坊生產的「高鐵苗繡」被株機公司運用在國際商務交流活動中,民族非遺也搭乘中國高鐵走向了世界。
▲繡娘展示高鐵主題苗繡產品。
除了「苗繡」項目,中車株機公司還連續5年採購當地山泉水15萬箱。每一瓶水中,都會有5分錢匯入「藍書包」基金,用於對當地貧困兒童和留守教師的扶助。
這是發生在「精準扶貧」首倡地——湖南湘西十八洞村的中車故事。
2020年,這樣的扶貧故事,在中車寫出了新的華章:
❂ 2020年6月
中國中車集團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劉化龍,中車集團公司總經理、股份公司總裁孫永才相繼前往中車定點幫扶地區:廣西壯族自治區百色市靖西市、那坡縣,甘肅省天水市麥積區、甘谷縣開展定點扶貧工作調研。
❂ 2020年7月起
中車工會與扶貧辦聯合組織各單位和工會開展了消費扶貧產品採購活動,組織開展定點扶貧市區縣消費扶貧產品集中簽約工作。
❂ 2020年暑期
2020年的暑期,「中車遊學之旅」繼續啟航,中車組織了定點幫扶地區廣西百色市靖西市、那坡縣和甘肅天水市麥積區、甘谷縣的共39名貧困學生來到中車集團下屬企業:中車浦鎮公司、中車四方股份,開啟了為期一周的「中車遊學之旅」。
❂ 2020年
中車還讓三位堅持奮戰在扶貧一線的掛職幹部,為大家講述自己「在扶貧第一線」的故事。
❂ 2020年10月30日
中央廣播電視總臺旗下發現之旅頻道製作的《中車扶貧紀錄片》正式播出。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消除貧困、改善民生,逐步實現共同富裕,是社會主義的本質要求,是黨的重要使命。
中央企業,國之擔當;重任在肩,聞令而動。
自2002年起,中國中車就響應黨中央、國務院的戰略部署,按照國務院扶貧辦和國務院國資委定點扶貧工作要求,把抓好脫貧攻堅作為重大政治任務,定點幫扶廣西百色市靖西市、那坡縣,甘肅天水市麥積區、甘谷縣等多地開展脫貧攻堅,做好「精準」文章,下好「繡花」功夫。
在精準扶貧全過程中,黨委領導充分重視、親身參與,堅持一村一策、一人一策,千方百計幫助建檔立卡貧困人口如期脫貧,為實現全面建成小康社會貢獻出中車力量。
隨著貴州省宣布剩餘的9個貧困縣退出貧困縣序列,我國832個貧困縣全部脫貧。這其中,擔當企業社會責任的中國中車,也貢獻了不可磨滅的力量。
截至目前,中車集團累計投入幫扶資金近1.5億元,派出扶貧幹部38名,與定點扶貧地區相扶相助、同向而行,探索形成了基建扶貧、消費扶貧、產業扶貧、電商扶貧、智力扶貧、黨建扶貧等多種模式,鑄就了精準扶貧的「高鐵品質」。
在助力當地貧困戶脫貧、貧困村退出、貧困縣摘帽的「精準扶貧」近20年歲月中,留存著許許多多溫暖人心的中車回憶。
jie
解
kun
困
讓鄉村煥然一新
屲,與「窪」同音,多指山坡、斜坡。
武家屲村,地處甘谷縣大石鎮,黃土高原和青藏高原的交匯地,溝壑遍地、土質疏鬆。從渭河谷底沿盤山路「蛇」行,需半小時才能抵達,而村莊距離谷底足有50層樓那麼高。
在政府和中車集團的幫扶下,武家屲村修通了連接村莊與外界的公路,將人背牲馱、路窄坡陡、晴通雨阻的困境留在了昨天。
為確保通行質量,中車為這條公路鋪上了150毫米厚的砂石墊底,這一標準遠遠高於南方山區的普通公路。村民們說:「公路修通後,遠處的客商終於可自行驅車進村收購,村裡的漆器也終於不再因為交通影響銷路。」
基礎設施建設扶貧,是中車集團在定點扶貧地區的美麗鄉村建設上的重要投入。
建設水渠、人畜飲水工程、地頭水櫃、飲水工程水廠、提灌工程,解決了上萬人的飲水和農田灌溉問題;
建造沼氣池5800座,覆蓋19個鄉鎮近7000農戶;
修建總長100多公裡的水泥硬化道路,架設惠民橋,徹底解決當地群眾的出行難問題;
安裝光伏發電設備,鎖定100農戶未來25年的收入;
實施危房改造並整體改造部分村屯,「樓上住人樓下養畜」的現象得到治理……
中車投入美麗鄉村建設的有經濟實力,也有保護青山綠水與文化的特殊情懷。在新建與改造過程中,中車注重對文化傳統的保護,靖西市舊州生態博物館、那坡縣吞力中車新村都是生動鮮活的案例。
這些基礎項目的建成,解決了當地農民生產生活用水、住房、文化和交通等問題,有效地降低了生產成本,加速當地商貿流通,增強了農業發展後勁。
那坡縣負責扶貧工作的副縣長秦運德感慨道。
中車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劉化龍,中車集團總經理、股份公司總裁孫永才每年都帶隊深入扶貧一線,慰問建檔立卡貧困戶,看望扶貧掛職幹部,與當地領導共謀幫扶之策,著力解決當地貧困群眾最困難、最直接、最現實的問題。
集團開展的同舟工程「救急難」「送溫暖、獻愛心」慰問活動,向定點幫扶的貧困農民送去了中車的關懷和溫暖,增進了與扶貧地區幹部群眾的感情。
新中車成立後的五年,中車集團共投入150餘萬元,走訪慰問貧困戶1500餘戶,地震受災戶20戶,資助家庭困難、學習成績突出的貧困高中學生100餘人。具體數字的背後,是一群中車人雙腳的丈量和心底的牽掛。
消費扶貧是中車助力貧困地區「解困」的又一主要方式。
在集團的倡導號召下,各子公司為貧困地區特色農產品銷售找出路的妙招兒迭出不窮:
在天水市麥積區有一片特殊的、被中車總部員工認養的蘋果林,那裡的1418棵果樹上,每一棵都藏著一位中車總部員工的名字,用57萬元認養資金,綁定了中車人助力貧困地區發展的初心與決心。這些傾注了中車人愛心的蘋果,還得到天水籍名人潘石屹的公益代言,乘著「一帶一路」的東風,遠銷東南亞、西亞、北非等地。
2020年,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靖西市沃柑喜獲豐收卻銷售滯緩。中車集團各子公司踴躍投入消費扶貧,認購沃柑20餘萬斤。
4月21日,中車集團再次號召各子公司助力湖北省解決特色農產品滯銷問題。首批產品到達戚墅堰所後,青年自發組織的「助農扶貧」後備箱集市立刻火了起來,主播帶貨、現場品嘗、消費抽獎等促銷花樣頻出,讓湖北特色產品的攤點人流湧動。其他子企業也先後加入助「鄂」浪潮,與湖北共克時艱,累計消費金額達320餘萬元。
fu
扶
ben
本
讓老鄉幸福心安
「深度貧困是堅中之堅,打這樣的仗,就要派最能打的人。」中車集團大力加強掛職幹部選派和管理,確保掛職幹部在狀態、有思路、能成事。截至目前,共有38名掛職幹部在貧困地區書寫過扶本助貧的「中車堅守」。
駐村幹部是和老鄉心貼得最近的人,是善啃「硬骨頭」的尖兵。田間地頭、房前屋後經常能見到他們與貧苦戶細數家常,為村民排憂解難。
「將近兩年的脫貧攻堅幫扶工作,有疲憊,有心酸,但更多的是感動和欣慰。有一封感謝信,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掛職甘肅省天水市甘谷縣副縣長的李蘭平回憶道。
2018年,甘谷縣在甘肅省首創扶貧車間,主要生產服裝,但訂單不足。中車集團實地考察後與甘谷縣和扶貧車間籤訂三方協議,每年向扶貧車間下達工服訂單,確保車間固定的訂單來源。
2018年8月28日,孫永才到甘谷縣對接幫扶工作,正值第一批8000套中車工裝訂單發貨。一位叫郭亞波的貧困戶代表向孫永才遞交了感謝信。
有了扶貧車間,我可以在照顧孩子的同時掙錢,可以像城裡人一樣上下班。謝謝中車集團送來了幫扶訂單,謝謝你們提供的工作和保障。
郭亞波在信中寫道。
「在甘谷的農村家庭,留家照看老小是我們這個年齡的婦女普遍的狀況。」36歲的郭亞波曾這麼認為。
2018年上半年,受五十年一遇的霜凍天氣影響,農收不佳。家裡的收入,全靠丈夫一個人在外務工打拼。她不止一次萌發外出打工的想法,但老人的身體,孩子的學業,讓她只能放棄。
扶貧車間讓郭亞波這樣的貧困戶安心了,有奔頭兒了,在扶貧車間上班,郭亞波每月可以拿到2000多元的工資。
扶貧車間,是中車集團創新扶貧方法,開展「訂單式扶貧」的成功試水。從簡易服裝到各類時裝,扶貧車間的產品不斷增多,訂單量也越來越大。
如今,「甘谷縣騰達服飾有限公司」已納入中車大宗勞保用品供應商名錄。三年間,齊車集團、長江集團等子企業共計投入708萬元採購工服4.8萬套,直接幫扶貧困戶653人。今年,中車還計劃拿出3000多個就業崗位,優先使用定點扶貧地區的勞動力資源。
變短期項目扶貧為長效扶貧機制的另一重要手段是產業扶貧。
萬畝花椒產業園建設,蘋果、葡萄、百香果、臍橙等水果種植,木耳、辣椒、八角、中草藥、花卉種植,蜜蜂、桑蠶、竹鼠、生豬養殖,果蔬保鮮庫、養牛場建設……中車集團把產業扶貧作為脫貧攻堅的「重頭戲」,僅靖西市祿峒鎮大史村食用菌項目就惠及3500餘人。
▲2020年6月,在那坡縣調研期間,劉化龍一行來到龍合鎮定業村調研桑蠶扶貧項目並看望慰問貧困戶。
培育了產業,銷路怎麼辦?「電商扶貧」是答案。
4月23日,中車集團掛職靖西市人民政府副市長董慶,攜手當地媒體開展「市長來了」直播活動,為靖西名特優產品帶貨。當晚,直播間吸引5萬多人次圍觀,帶動銷售超20萬元。
中車集團運營的「中車購」網站則開設「公益扶貧」銷售專區。集團分別與中國農業銀行北京分行、中國建設銀行籤訂《消費扶貧合作備忘錄》,讓定點幫扶地區的農特產品同步進入了兩大銀行扶貧商城。通過「賦能」,貧困地區優質資源「變現」,電子商務的新槓桿撬動了精準脫貧的硬骨頭。
▲中車購平臺,電商精準扶貧產品展示頁面。
河北省邯鄲市魏縣,是國資委的定點扶貧地區。中車集團主動擔當,不僅就防鬆緊固件等產業提供保姆式幫扶、教練式領走,與魏縣合作研製生產,還首次將科技研發體系正式融入扶貧工作,力促當地實現獨立式領跑。
「變牙型防松螺母在高鐵上的應用研究」通過中車科研立項審批,扶貧項目駛入了高鐵快車道,擁有了持續發展的強勁動力。
zao
造
xue
血
讓未來充滿希望
「今天我見識了中國中車令人震撼的一面,回去之後我一定要好好學習,爭取成為中國中車的一員。」甘谷縣中學生康樂在自己的日記中寫下了這麼一段話。
扶貧先扶志。
2019年7月,中車集團組織定點幫扶地區4個縣(市、區)的32名貧困學生走出大山看高鐵,走出校園看發展,走出家鄉看祖國,帶領他們參觀長客股份公司製造工廠並乘坐高鐵,了解「國家名片」,體驗現代化中國的發展成就;通過觀摩天安門廣場升旗儀式,傾聽齊車集團員工、《林海雪原》作者曲波的故事,參觀抗日義勇軍英雄事跡,增強愛國主義情懷,立志做祖國棟梁。
每一位大山裡的孩子都有一顆渴望走出去的心。靖西市帶隊教師黃宇表示:「感謝中國中車提供的遊學機會。從大山裡走到相隔4000多公裡的東北,不僅開拓了孩子們的視野,也堅定了大家努力學習、實現價值的信心。」
扶貧必扶智。
中車集團不僅在孩子們心裡種下「為國家自豪、為民族效力」的種子,也從更長遠的角度,幫助貧困地區培養造血的能力。
2018年10月,正值第五個國家扶貧日期間,中車「天鵝計劃」扶貧扶智專列首發。中車集團定點幫扶地區優秀鄉鎮幹部領導力提升培訓在中車大學常州校區如期舉辦,40名鄉鎮幹部參加了為期六天的培訓並順利結業。
百色、天水兩市領導盛讚「天鵝計劃」是一場打贏脫貧攻堅決戰的「及時雨」,是一個緊湊有趣、具有挑戰性、實用性、創新性的項目。
「天鵝計劃」,是由天水市的「天」字,百色市別名「鵝城」的「鵝」字合併而成的。天鵝被視為純潔、忠誠、高貴的象徵,「天鵝計劃」寓意中國中車與甘肅天水、廣西百色結成純潔無瑕的情誼,志存高遠,不懈奮鬥,努力為脫貧攻堅和鄉村振興注入奮勇前進的動力。
中車集團通過支持當地加強鄉鎮幹部隊伍建設,為百色、天水鄉村振興戰略提供了有力的人才智力支撐。
我們要把學習的知識帶到工作中去,把學習的精神帶到實幹中去,當好美麗鄉村的建築師、產業振興的設計師。
來自廣西百色市扶貧辦的學員黃海燕說。
截至目前,已有143名鄉鎮幹部帶著滿滿的收穫回到熟悉的土地,為地方經濟社會發展、全面建成小康社會貢獻力量。
鄉村富不富,關鍵看支部。
大同公司有針對性地將企業黨建工作管理模式平移至對口幫扶村黨支部的自身建設中,企村黨建同謀劃、同部署、同實施。按照「一村一業一單位、一戶一策一幹部」原則,25名基層單位黨支部書記與當地貧困戶結成幫扶關係。在紅色引擎的驅動下,脫貧攻堅的引領力、凝聚力、向心力顯著增強。
斬斷貧根,就要勵人勵志。
新建希望小學,為當地中小學新建教學樓、生活樓、體育場,捐贈二手電腦、投影儀等教學設備,改善教學條件;
舉辦技術骨幹和農民實用科技培訓班,在食用菌種植、畜禽養殖、桑蠶等特色產業上培養技術能手和致富帶頭人約5000人;
株機南寧公司、株洲所、永濟公司、蘭州公司分別與那坡縣、靖西市、麥積區、甘谷縣的村黨支部籤訂結對共建協議,深入推進「五幫五強」…
中國中車扶貧扶智專列,猶如馳騁世界的「國家名片」高鐵列車一樣,在鄉村振興的大道上,行穩致遠。
自參與定點幫扶工作以來,中國中車集團始終牢記使命、響應號召、扛起責任,從提高扶貧地基礎設施水平到推動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從改善民生到產業富民,從教育扶貧到文化幫扶……房子新了、道路寬了、錢包鼓了、老鄉笑了,一幅幅鄉村更美的新畫卷徐徐展開。
「小康路上一個都不能掉隊」的「軍令狀」已經變成看得見、摸得著的「成績單」,定點幫扶的4個縣已全部實現脫貧摘帽。
中車集團的扶貧努力已經遍及14個省份,共計15個貧困村,4次被國務院扶貧辦和國資委授予「扶貧開發先進集體」榮譽稱號。
加強政企聯動,堅持輸血與造血結合、產業與基礎並重、扶智與扶志同步……中國中車為扶貧事業打上了「高鐵品質」深深的烙印。幫扶地區和扶貧對象的一幕幕新變化,見證了中國中車踐行央企責任的擔當和努力,展現了中國中車精準扶貧的創新與成效。
堅決打贏脫貧攻堅戰,是我們黨的重要使命,是保障全體人民共享改革發展成果、實現共同富裕的重大舉措,是體現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優越性的重要標誌,也是全體中車人持續為之努力耕耘的目標。
正如劉化龍所說
高鐵作為一張國家名片,高端、高質是核心基因。扶貧工作與建設高鐵一樣,需要持之以恆的精神,需要做到精準不能有一絲含糊,需要用心用力。「連接世界造福人類」是中車人的使命。在扶貧工作上,中車人就是要履行好「四種角色」,做政治責任的擔當者,扶貧成果的鞏固者,經濟發展的支持者,全面小康的推動者。要用給人們修高鐵的鋪路精神來為貧困地區修致富路、架幸福橋。
——
原作:束婧雅;改編:中車新媒體
原標題:《彰顯企業社會責任,中國中車精準扶貧紀實》
閱讀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