優秀記者採風(7)羅麗娟:「南方高度」看中山,縱橫維度著文章

2021-01-18 中山網

小西裝、黑長髮、說起話來柔聲細語,眼前的羅麗娟看似溫柔,可行內的記者們卻常敬佩於她稿件中的氣勢與高度。

作為南方日報中山新聞部副主任、記者的她,從事一線採編工作已10年,文化藝術、社會調查、時政報導等領域均有涉獵。「高度決定影響力」的理念一直是她採訪和寫作的起點,「深入一線緊貼現場,立足本土又跳出本土,講述這個城市有溫度、力度、深度的人物故事、社會事件和改革進程,就是我對這個理念的詮釋方式。」

●知冷暖觀世態 敏銳洞察嗅轉型    

觸摸過所在城市的文化底蘊,揭露過礦產盜採、一房多賣、偷排汙水、工程質量等負面問題,記錄過煤氣爆炸、颱風襲城等突發現場,參與過組團發展全面啟動、深中通道開工建設、首部地方性法規誕生、參與發起重振中山虎威呼籲等重大改革報導......回首自己這十年新聞路,羅麗娟依然覺得走進鎮村巷陌,感受百姓生活是這個職業最自由、快樂的所在,也成為她紮根中山的堅實基礎。「了解一個城市,最直接的方式是從百姓口中傾聽、觀察百態世相。」

2013年,羅麗娟在深入農村時發現了工業鎮裡的「外耕農」。由於農地有限,一些本地農民轉而到外省市租田種養,她意識到這是珠三角當代農民在工業社會中的新農耕生態,具有典型的時代意義。她用近半個月時間在中山南頭鎮、廣州番禺等地實地走訪,採寫了《外耕農新傳:開著越野車伺弄農田魚塘》等稿件,描繪出一群善於利用現代技術從事農業種養的珠三角新農人形象。此外還有捕鰻人、荼薇花農等一批稿件,都是她用腳步丈量、細心觀察、憑敏銳新聞嗅覺所發掘的社會轉型作品。

羅麗娟還曾通過明察暗訪等形式參與了許多社會調查。如《北外環通車僅3年就成「路震震」》《29套房產竟悄然消失》《白泥劫》等。報導刊發後,不僅引起市民的強烈關注,政府及相關部門也高度重視,立即行動整改解決問題。


▲羅麗娟(中)在2019年中山市兩會參加「代表通道」,對人大代表就民生熱點提問。

●覓高度瞄定位 跳出框架看中山  

嚴謹的時政新聞,寥寥數語背後是時政記者經年累月的素養浸潤。「看似枯燥、簡單,也沒有精彩和打動人的故事,但卻需要記者時刻關注國內外大事。如重要節點看國家中央媒體的報導和社論、各種新政出臺後的解讀消化,這些政治素養積累的功夫全在稿外。」羅麗娟說道。

跳出框架看發展,記錄有深度的改革,需要「南方高度」的維度與視野。這是羅麗娟對自己時政類報導的定位。

2016年初,省「十三五」規劃賦予中山「四大定位」發展方向。羅麗娟參與採寫「省專家解讀中山『四大定位』」系列報導開篇《「四大定位」回答了中山新時期動力源問題》,得到市領導的肯定與批示。還有《「中山+廣州」戰略加速落地》等報導,都是她從一些政府活動中挖掘亮點,使得中山在粵港澳大灣區城市群中的定位與角色更鮮明,這些報導也都得到市領導的肯定,並促成「中山+」系列報導的推出。   

  
▲2020年11月,羅麗娟到火炬開發區採訪企業科技創新情況。

如今「重振虎威」已成為中山市委市政府推動新一輪大發展的施政綱領,成為各部門、各鎮區推動改革再出發的發展目標。而最早呼籲「重振虎威」的文章,就出自於羅麗娟與同事們之手。

2019年8月,《南方日報·中山觀察》推出「重振虎威」系列報導,羅麗娟深度參與了採寫報導。從市級到鎮區,從政策到企業,該系列報導以中山為樣本,深入剖析了珠三角傳統工業城市在改革開放40年後遇到的新問題、新瓶頸,在此基礎上提出新思考、新路徑。報導推出後,引發了全市大討論,並成為了中山人再出發的目標。


▲2020年2月,羅麗娟到中山臨時防疫病區採訪施工方負責人。

記者就是一個穿梭在不同維度之間的職業,羅麗娟勾勒了一個形象的記者工作場景——上午她可能是穿著西裝,坐在會議室裡記錄政府多項制度改革的驚濤駭浪;下午轉身就戴上草帽、換上平底鞋,走訪鎮區企業或鄉村,與打工人、農民混成一片的調查者。而媒體本身就是記者所在的一個超級連結平臺,給予記者橫向、縱向的無限發展空間。在這裡可以垂直就某一個專業領域深度發掘,也可以橫向與眾多領域人員接觸,甚至還可以打開一個通往新平臺的接口。她說:「無論是什麼崗位和工作,最基本的都是職業責任感。認準了一件事,就要全力以赴去做。

相關焦點

  • 廣東中山啟動「市樹」鳳凰木主題音樂創作採風活動
    廣東中山啟動「市樹」鳳凰木主題音樂創作採風活動 2017-06-14 09:17:00來源:央廣網   央廣網中山6月14日消息(記者何偉奇
  • 從中山歸來,這位老師要做高原孩子的引路人
    這是中山參與援建的一所集中寄宿制學校,規劃設置70個班級,可面向全縣農牧區學生提供3000個學位,充足的學位可讓更多農牧民學齡兒童與城區學生共享優質教育資源。 結束在中山為期近半年的交流學習,該校語文科教師周榮健於今年8月底回到三完小,開啟新學期的教學工作。
  • 從一季度經濟指標看火炬區動力變革
    看趨勢降幅收窄,工業增加值增速回升1-3月,火炬區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完成44.09億元(含新區),佔全市總量的22.62%,比全市增速高1.94個百分點,增速鎮區排名第8位。相較於1-2月,該區工業增加值增速回升8.7個百分點,回升速度比全市快3.3個百分點,增速鎮區排名提升7位。
  • 「採風實錄」裏水鎮賢僚村——廣東省文化學會鄉村振興採風團
    採風團對裏水鎮各特色村進行深度採訪,以下是作家及記者採風團發回的實錄圖文,廣東省文化學會媒體新聞部正在陸續推出系列跟蹤報導!【裏水鎮賢僚村】★採寫:廣東省文化學會鄉村振興採風團,記者蘇偉鈿★記者手記:賢僚村,幸福的村採訪賢僚村,在做功課時就在網上發現這是一個網紅村:愛情公園,落霞公園,一條綠道,三大花海……已經成了遊客打卡的最愛
  • 南方觀察|書香中山:一座全民閱讀之城的自我修養
    開幕式上,林銳熙指出,近年來,中山大力推進國家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示範區創建,積極倡導全民閱讀,大力推進「書香中山」建設,投入大量資源建設各類閱讀空間和閱讀品牌。十多年來,中山書展始終踐行惠民宗旨,始終聚焦全民閱讀,成為「書香中山」的閃亮品牌,也是中山市的年度文化盛事。
  • 要成為縱橫八荒扛把子的男人-盜夢著
    上次不是採訪過你了?盜夢著:是採訪過了,但是沒上微信啊。盜夢著:現在正在關注問道的玩家們,大家好。我是來自縱橫八荒的盜夢者。目前在縱橫八荒玩159這個等級,狀態單機,目標找隊友。各位道友,不管是想再次加入問道的玩家,還是別的區和我一樣的單機玩家。能來縱橫八荒和我一塊再戰中洲嗎?劍殤:哈,盜夢,看來你真的特別急迫的找隊友啊。盜夢著:是啊,單機一個月了,號目前也整的差不多了。去打架都沒隊友,好痛苦啊。
  • 中山火炬開發區醫院與南方醫院共建消化疾病診療中心正式掛牌
    4月22日,南方醫科大學南方醫院與中山火炬開發區醫院共建的消化疾病診療中心、廣東省內鏡工程技術研究中心中山(火炬開發區)分中心掛牌儀式在火炬開發區醫院多功能廳舉行。中山市委副書記、區黨工委書記陳文鋒,中山市副市長徐小莉,南方醫院消化內科主任劉思德,中山火炬開發區醫院黨委書記、院長師利農等出席了本次掛牌儀式。
  • 中山證券——第六屆資產證券化·介甫獎-優秀債務資本市場團隊
    中山證券——第六屆資產證券化·介甫獎-優秀債務資本市場團隊 時間:2020年9月24日地點:上海活動:第六屆結構性融資與資產證券化論壇暨第六屆資產證券化
  • 尋找中山最美背影丨你是我的眼,是黑暗中的一盞明燈
    2020-09-17 19:10:34 來源: 南方Plus 舉報
  • 什麼是縱橫比?為什麼縱橫比很重要?如何調整攝像機內長寬比?
    這篇文章是由Andrew S. Gibson, Square的作者寫的。今天我想讓你們注意一個你們可能沒怎麼想過的構圖領域:縱橫比。長寬比是一個術語,用來描述一個圖像的尺寸通過比較寬度和高度,並表示成比例形式。圖像的長寬比主要由相機傳感器的尺寸決定(或者是膠捲型加上帶膠捲相機的相機設計)。
  • 當代名家刻孫中山名號印,請收藏以後慢慢看!
    △中原逐鹿士(徐琳刻)緣由:1897年孫中山贈南方熊楠紅十字會救傷第一法時自稱,書首頁籤有「恭呈南方熊楠先生大人雅政,中原逐鹿士孫文拜言」。同年,劉成禺受孫中山之託,著《太平天國戰史》。△公孫武(方國梁刻)緣由:孫中山於1903年7月,在越南曾用此化名作掩護,從事革命活動。
  • 「紅色南梁 魅力慶陽」文藝採風活動7月16日啟動
    為了全方位、多角度宣傳推廣南梁紅色旅遊文化,隴東報社《一點慶陽》《美圖慶陽》《書畫慶陽》欄目組邀請慶陽作家、畫家、攝影家將於7月16日走進南梁,開展「紅色南梁 魅力慶陽」文藝採風活動,創作文藝作品,以文藝的形式關注南梁、宣傳南梁和推廣南梁。
  • 南方絲綢之路特色建築藝術數字博物館上線 可多維度欣賞35套沿線...
    南方絲綢之路特色建築藝術數字博物館上線 可多維度欣賞35套沿線歷史建築 春城晚報-開屏新聞 2020年11月16日 13:09
  • 文章合為時而著
    「文章合為時而著,歌詩合為事而作」,這句出自白居易《與元九書》中的名言,提倡的是文學創作的現實主義精神。所謂「為時」「為事」,就是要發時代之先聲,在時代發展中有所作為。  疫情防控阻擊戰期間,湧現出大量描寫一線抗疫事跡、表達人性溫暖的文學作品,為這場驚心動魄的人民戰爭留下了永久的記錄。
  • 《畫外功夫》:文章合為時而著
    正是洞悉了掣肘時代文藝發展之路的癥結所在,為補救和完善這一思想文化缺憾,美術評論集《畫外功夫》應運而生,努力踐行「文章合為時而著」的經典論斷,以期拋磚引玉,極力促成回歸傳統文脈的康莊大道。從劉勰到張彥遠再到傅雷,優秀的評論家首先必須是文學家,而後才是深具文心且品格馨香的評論家,他們都具備深厚的人文底蘊、獨特的審美視角、精湛的語言能力和通透的思想認知,因此出自他們筆下的文藝評論,實際上是當作真正的文學作品來創作的,已然上升到了文學本體的高度,而非跟在藝術創作後面甘願成為亦步亦趨的附庸品。
  • 華策影視集團到中山國觀摩採風
    日前,國內著名影視集團華策影視高級顧問、杭州劇集中心總裁、《外交風雲》總製片人張曉東,華策影視、杭州劇集中心項目中心總經理張敏一行到中山古城國家考古遺址公園觀摩採風,參觀了中山國王陵陳列館、王厝墓遺址和中山國文化體驗館,重點了解了中山古城國家考古遺址公園整體規劃和設計布局,對中山國的歷史文化表現出濃厚的興趣
  • 鐵肩擔道義,妙手著文章—— 西安鐵道職業學校記者節徵文活動開始...
    鐵肩擔道義,妙手著文章—— 西安鐵道職業學校記者節徵文活動開始啦!> 2020-12-23 | 來源:網絡 https://www.eol.cn/ceici/ 11月8日是 記者節
  • 以「自律的樂趣」為主題,中山名師教你寫好中考作文
    7月20日下午17時,隨著鈴聲的響起,中山中考語文科目考試結束,中考作文題目出爐。 南方+聯繫了中山優秀教師,點評今年中山中考作文題,請賞析。
  • 南方電網廣東中山供電局:精益保電 護航高考
    又到一年高考時,5月30日,南方電網廣東中山供電局高考保供電檢查小組分別走進各個高考保供電點,在中山市第二中學,黃圃供電分局急修班工作負責人小陳仔細詢問校方負責人線路接入方式、路徑,試室照明、風扇,了解高考期間考點學校飯堂、學生宿舍等用電負荷情況,並保證今後要積極建設、改造學校低壓環網等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