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常聽到某某明星/富商/主持人赴美生子的新聞,或者有朋友想去美國讀書或者旅遊期間生個孩子,但是卻幾乎沒有聽說有誰會專門跑去什麼英國、髪國、德國、澳大利亞、紐西蘭之類的國家短期內生個孩子然後再趕緊回來的,這到底是為什麼呢?
其實答案很簡單。
美國1868年憲法第十四條修正案第一項規定:「凡在美國出生或歸化美國的人,均為合眾國和他們所居住州的公民。」這意味著,任何在美國出生的嬰兒將獲得公民權,擁有美國國籍和作為公民的權利和義務,無論他們父母的國籍為何。
也就是說,在美國出生的孩子可以自動擁有美國國籍。
作為當今的超級強國,全球自然有許多人趨之若鶩,願意付出各種努力讓自己的下一代與美國產生更加深入的羈絆。而除了美國,絕大多數大家看得上眼的國家並沒有這種「出生公民權」政策,孩子能不能獲得所在國的國籍,還需要視父母的情況而定,沒有出生即自動獲得國籍一說。
因此,幾乎只聽說有赴美生子,而不聞赴X國生子的說法。
表面上的答案有了:很多人赴美生子是因為無論父母國籍為何,孩子均可以拿美國國籍;而赴X國生子一般要視父母的國籍和永居狀況決定會不會給孩子X國國籍。
所以赴美生子甚至形成了產業鏈,是繼通過蛇頭往美國偷渡近乎絕跡之後,又一條中國人「移民」美國的高端路線。
如果問題只聊到這裡就結束了,那也未免太無趣了些。
所以,為啥只有美國給出生公民權,而其他國家不肯給呢?
這個問題,才是本兔此文想要嘮一嘮的事情。
美國為啥要給出生公民權?
據本兔分析,美國施行出生公民權,主要是出於三個因素:人口(勞動力),稅收(長臂管轄),選票政治。雖然這三個因素的出發點不盡相同,並且在不同的歷史階段發揮著大小不一的影響力,但是它們卻有一個統一的作用:維持出生公民權法案在美國的持續推行。
人口
美國給出生公民權是從1868年開始的,一直延續到今天。當然,在此期間也有人想要廢除這個法案,最近一個提出這茬的人,就是大家耳熟能詳的前美國大統領——川普,至於他為啥要廢除這個法案,此處先按下不表,後文會有分析。
在1868年之前,美國是沒有出生公民權這一說法的。美國國會在1790年通過了第一部移民歸化法,開始對此後的移民提出條件,規定新移民成為美國公民的條件是:住滿一定的年限,符合道德標準,通過基本英語考試,證明對美國的政治制度有起碼的了解。1802年修正後正式通過,規定在美住滿5年可成為公民,然後宣誓入籍。在那個時期美國十分缺少勞動力和各種專門人才,因此主要是鼓勵移民。繼《歸化法》之後又通過《國籍法》、《外僑法》、《處置煽動叛亂法》等,對後來移民加以限制。受歡迎的包括或是有財產、或是有勞動技能、或是有專業知識的人才。
1776年美國獨立之時北美13州的人口總共只有250萬, 100年之後的1876年,總人口就暴漲到了5000萬,人口增長大部分是靠領土擴張和引入外來移民而來。
19世紀時,美國國內的政治開始流行「天定命運論」,認為美國人是「天選之民」必須要擴張領土與勢力。在擴張主義思潮領導下,美國開展了「西進運動」,屠殺美洲原住民,強佔他們的土地。
從1803年至1848年,通過戰爭吞併和脅迫購買的方式,美國的國土面積比成立時幾乎擴大三倍。比如,1848年美國攻入墨西哥首都,迫使墨西哥割讓了包括德克薩斯州在內的200多萬平方公裡土地,相當於把墨西哥一半的領土給美國。
南北戰爭後,美國政府鼓勵民眾向西移民,還鼓勵修築鐵路,連接西部至經濟較發達的東岸地區,這一過程也伴隨著更多的美洲原住民被屠殺,在屠殺中倖存的少量原住民也於1890年被趕進了狹小貧瘠的保留地,圈禁起來。
19世紀前50年,美國短時間內獲得了這麼廣袤的土地,急需更多的移民來填充。加上1865年南北內戰剛結束,美國人自己打了個天昏地暗,傷亡慘重,也需要恢復元氣。此外,這一時期美國工業化的迅猛發展,急需大量的勞動力;而歐洲產業革命的深入發展,摧毀了歐洲的傳統經濟,導致剩餘勞動力向海外遷徙;並且歐洲革命運動的失敗與歐洲大陸的政治和宗教迫害,使得人們嚮往美洲的一片樂土。以上這些因素,無疑促成了大批歐洲移民遷往美國,而歐洲移民的激增,也推動美國官方移民政策的改變。
於是,在美國急需補充人口的時候,這個「出生公民權」的法案便應運而生了。
跟這個法案同一年誕生的,還有一個《中美天津條約續增條約》(Burlingame-Seward Treaty of 1868,或者BurlingameTreaty),也稱《蒲安臣條約》。由於有了《蒲安臣條約》,導致美國而不是當時世界最強國英國成為中國政府派遣留學生的首選。1872年,第一批中國幼童乘船前往美國,從此掀開了中國公派留美學習歷史的第一頁。這部條約也為中國勞工移民美國敞開了大門。
不過,由於美國國內對華工的激烈排斥,美國在1880年修改了《蒲安臣條約》中的移民條款,又在1882年通過了《排華法案》,這項法案拒絕所有外來華人入境美國。其1884年修正案更限制並縮短了先前入境的華人移民離開和進入美國的規定,同時闡明,無論這些華人的國籍為何,該法皆適用。
「排華法案」被1943年通過的《馬格努森法案》廢除,後者允許每年105名華人的入境移民限額(每年準許105名華人入境……說難聽點,夠幹啥的)。直至1965年《移民與國籍法案》(Immigrationand Nationality Act of 1965)的通過,才最終取消了對華人移民的歧視性限制。直到1980年之後,美國的亞裔和拉美裔移民才開始快速增長。至此,臭名昭著的排華法案在美國已經施行了近一個世紀。
有趣的是,雖然該法案數十年前就被廢止,但是長期以來它卻一直是《美國法典》的一部分。即便是今天,雖然它所有的內容都久已被廢除,但是《美國法典》第8篇第7章題名為「排除華人」(Exclusionof Chinese)。它是第8篇(外國人和國籍)的15章裡唯一一個完全針對一個特定國籍或族群的章節。
所以說,別看美國1868年給了所有「人」出生公民權,但是人家也不是歡迎所有移民,而是只歡迎白人,排斥華人移民。假如人家認為你不是「人」,自然可以輕易剝奪你的一切,就像對待豬狗牲畜一般。而這段今日看起來十分荒誕離奇的歷史,其實離我們並不遙遠。
出生公民權法案的實施,客觀上促進了美國人口的迅速增加,而且新增人口幾乎都是美國白人「認可」的族群。源源不斷的經過篩選的移民,也為美國帶來了持續不斷的助力。
至少在美國建國的前二百年,出生公民權法案的持續施行,其主要目的是為了增加人口,而且是經過白人篩選過的人口。
稅收
除了需要人口之外,還有一個常被大家忽視的因素,也一直維護著美國的出生公民權法案持續至今,那就是稅收。
很多人都聽過一個笑話:
世界上最危險的四種行為:在俄羅斯禁酒;在墨西哥緝毒;在美國逃稅;在中國販毒。
雖說是個笑話,但美國稅收部門之厲害可是眾所周知。
自二戰之後,美國一躍成為世界兩超之一。1991年蘇聯解體之後,美國更是一超獨霸,其影響力滲透到了全球的每一個角落。所以,只要是美國屬民,超級大國自然有的是辦法來招呼和控制,稅收就是其中一項重要手段。
前文提到過:任何在美國出生的嬰兒將獲得公民權,擁有美國國籍和作為公民的權利和義務。大家常常想到的是獲得美國國籍的權利和福利,但是總會忽略隨之而來的義務。而交稅,是所有擁有美國國籍的人一輩子都逃不掉的義務,哪怕這個人不在美國生活。將來,他們的所有收入,都會被美國的稅務局盯上。他們的遺產,也要繳納高額的遺產稅,不是給他們生活的所在國,而是給美國。
比如,英國的首相詹森,出生於美國,為了放棄這個國籍,逃脫美國稅務警察的追擊,他支付了其1/4的財產。
也就是說,他國人民辛辛苦苦創造的財富,就這樣被美國的「出生公民權」和「長臂稅收管轄」貢獻給了美國。
之前還看過一個新聞:上千法國人被催逼著給美國交稅!
很多人都沒去過美國。「除了嬰兒時期,我們很多人都沒去過美國,現在卻被催逼著給美國交稅!」據法國電視二臺9日報導,只要出生在美國便立即獲得美國國籍,但在成為美國公民的同時,這些人也自動被視為美國納稅人,這讓一千多名擁有美籍的法國人頭痛不已,埋怨父母把自己生錯了地。
從未享受過美國社會福利,如今卻要為放棄美籍花費上萬歐元,不少法國人覺得美國就是在明火執仗地搶劫。也有人埋怨父母當初不該把自己生在美國,讓無恥勒索變成了依法交稅。還有人聯名請願,要求政府拒絕承認《美國海外帳戶稅收合規法案》。不過有評論認為,法國政府現在要反悔很難,基本是「外交死胡同」。
這說明什麼,美國人仗著自己超級霸權的勢力,強迫各國承認美國在稅收上的長臂管轄權。美國一直保留這個出生公民權,也證明美國人根本不怕你逃稅,哪怕你逃到法國,逃到英國,甚至逃到中國,你都避不開這個應盡的「義務」。
這種人身控制的影響力是相當可怕的,很多身在中國搜刮民脂民膏的「美國人」和「美國父母」,轉身便將其奉獻給美國,不然就要當心吃「資本主義的稅收鐵拳」。而這樣的美國人」和「美國父母」,若還是身居高位、掌握喉舌、控制中國經濟命脈的話,怎麼可能讓中國人指望得住。
可能很多人覺得中國現在這麼強大,美國人能管的了那麼寬?那本兔舉個例子,大家自行判斷。
香港特首林鄭月娥,因受美國制裁,目前在香港只能用現金,而無法使用任何受美國SWIFT系統控制的銀行服務,包括使用銀行卡。
一個特別行政區的首長都能被美國這麼對待,這表明全世界幾乎沒有什麼個人是美國的壓力施加不到的,更別說是入了美籍的人,那管起來可就更是手到擒來了。
中國的富豪/明星/權貴去美國生子,甚至自身入籍的,就是置自身與美方深度綁定的狀態。美國也樂得通過一個「出生公民權」,並配合自身的長臂管轄能力,從全球範圍內吸血。因此,通過稅收達成的人身控制能力,也是美國在二戰後繼續推行「出生公民權」動機之一。
選票
除了人口和稅收,還有一個因素也很重要,即美國的族裔與政治格局的聯動。
眾所周知,懂王在2018年提案廢除出生公民權,遭到了民主黨的強烈反對。
眾所周知,懂王和共和黨的鐵桿支持者以白人右翼為主,而民主黨的基本盤則是白左和各類少數族裔。
眾所周知,美國是選票政治,政客們為了選票啥都幹得出來。
因此,懂王下臺,意味著美國本土白人保守主義勢力的反撲失敗了,而這一次可能是美國族群構成變化的一個分水嶺,隨著其他族裔的持續增長,此後白人保守勢力大概率再也無力回天。
民主黨睡王的上臺之後,此前被懂王摒棄的政治正確傳統會重新回歸,這也意味著出生公民權法案會持續下去,今後的美國可能不再是白人的天下,而是一個各色族裔匯聚的拼盤美國。民主黨的基本盤會更加壯大,政治地位也會更加穩固。
這不,睡王上來就給1100萬非法移民美國身份,還允許LGBT參軍。
這新羅馬帝國,妥妥地在走舊羅馬帝國的老路啊,羅馬公民身份不計後果地隨便給,蠻族可輕易獲得公民身份,紮根新羅馬。一幫沒有民族、文化和國家認同的精緻利己主義者,只是因為利益聚集在一起,這個局面繼續發展下去的話,一旦有個風吹草動,那畫面真是不能想像。
古人云:以利相交,利盡則散。
不知道美國是不是真的天選之國,可以在這個問題上也繼續「美國例外」。不過在本兔看來大概是不樂觀的,豈不見一個新冠病毒,拉下來多少人的王冠和底褲。事物發展的客觀規律可不講意識形態,也不信自欺欺人。
但是,在徹底玩爆炸之前,美國這個「出生公民權」怕是很難被廢除啦,正好可以滿足全世界所有對美國趨之若鶩的人的需求。
兩廂情願,豈不美哉。
其他國家為啥不學學美國也搞出生公民權,從而變得跟美國一樣強大?
其他國家目前既沒有美國那種因喪心病狂而急劇擴張的領土來安置新移民(其實這樣的國家近代人類歷史上有過不少),又無今日美國強大的國力來脅迫海外的屬民(目前除了美國沒人做得到這點),絕大多數國家自然沒有興趣搞這種出生公民權。
如果說以後是否有那麼一絲可能,我覺得可能要寄希望於其他國家效仿美國選票政治那樣的族裔身份大亂鬥上。
不過,我希望中國永遠不要有那麼一天。
留言區失效。列位有興趣的話可以掃碼入群,咱們換個地方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