助力計劃|融·第七年 著色 19位設計師12組設計作品發布

2020-12-14 騰訊網

創基金和諾貝爾瓷磚持續支持的第二輪傳統手工藝材料之著色課題研究已完成,經過一年時間,考察、研究了不同材料發生色彩變化的方法,如植物染色、礦物質顏料、陶瓷釉色、金屬氧化變色等,完成材料研究工具包,以及著色 Kit(材料工具書)首發。以實物的方式,幫助設計師理解和認識材料工藝及其不同的應用結果。

融設計圖書館邀請了19位設計師,通過一年時間創作了12組當代設計作品,在「設計上海」的「融·著色」 設計展上一一呈現。

融 · 著色 設計展 2020

參展設計師:

白鴿、蔡為、曹晶、黃惠貞、黃詩雅、蔣雨雪、李佳欣、

李之元(一髹)、羅黛詩、錢菁、時天一、唐偉焜、

王可人、王碩、許剛、辛瑤遙、袁瑗、張哲愷、鍾雷

白鴿

英國皇家藝術學院,女裝設計(針織),碩士

清華大學美術學院,信息藝術設計,博士在讀

北京服裝學院,材料設計與工程學院,藝術與科技專業,講師

李佳欣

北京服裝學院,材料設計與工程學院,藝術與科技專業,本科

英國皇家藝術學院,紡織品設計(智能表層) ,碩士在讀

關於手工褶繡工藝的創新設計

材料:TPU、矽膠、太空棉、光導纖維、歐根紗

尺寸:粉色上衣 77cm;半身裙 59cm;黃綠色裙子 195cm

作品介紹:

在這個設計項目裡我們探討了紡織品傳統手工技術的創新。Smocking(褶繡)是一種面料改造的方式,通過手工縫紉在織物表皮上形成立體的褶皺。傳統的褶繡產品已經不再流行,但工藝並沒有過時之說,所以我們做了這個項目,希望通過設計探索褶繡工藝的創新應用可能。在保留褶繡獨有的立體肌理效果的同時,嘗試它的時尚化設計。

我們選擇電子實驗音樂作為靈感來源,將更現代的材料和色彩配色融入到傳統褶繡工藝中,光導纖維的使用更增加了面料的未來感。這個系列設計的意義是賦予傳統手工以新的生命, 特別是在材料和顏色上進行創新嘗試,讓人們可以感受到傳統手工藝的新的魅力。

向右滑動查看更多圖片 >>

▽ 實驗材料

向右滑動查看更多圖片 >>

蔡為

Buschmeyer + Cai 建築師事務所合伙人

柏林藝術大學建築系講師

編織色彩 設計筆記

材料:羊毛、陶瓷、玻璃

尺寸:

地毯 1200x2000 mm(以最大尺寸)

瓷磚 48x48 mm, 48x96 mm, 100x100 mm

玻璃 300x300 mm

作品介紹:

在這個設計中我們以紋樣作為介質,將色彩賦予不同的材料,形成不同肌理和溫度的界面,圍合出各種可能的空間。

我們在中國傳統圖案中得到靈感,從花窗的窗欞中提取出一個基礎圖案,通過一系列「算法」:縮放、偏移、旋轉、鏡像......形成質感豐富的紋樣。藉助參數化設計,簡單的幾何紋 樣可以呈現出完全不同的形態:既可以是規則重複的圖案,也可以是完全隨機的混沌圖形, 甚至可以用來表現具體的圖像(motive)。

這次設計上海「融」展覽中,我們在三種不同的材料上以不同的比例和算法進行了實驗。作為軟裝材料的地毯,紋樣以大面積色塊出現,如同一幅構成派的畫作;作為室內空間表皮材質的瓷磚,紋樣由三種不同規格的瓷磚拼貼組合而成;而作為建築立面材質的玻璃則有更多的可能性,我們選擇了雷射雕刻形成的不同反射度和透明度表達紋樣的不同區域,也嘗試了圖像表達的可能性。為了讓紋樣更貼合地融入材料本身的特質,我們降低了色彩對觀感的幹擾,將三種材料都限制為單色表達,只通過不同肌理的疊加和並置使紋樣變得可讀。

向右滑動查看更多圖片 >>

▽ 實驗材料

曹晶

惟昔設計(Verve Studio)創始人,室內設計師,藝術家,策展人

擔綱設計的CINKER PICTURES三克映畫(北京三裡屯店)被《紐約時報》評價為「難得一見的文化據點」。他同時致力於探索公共裝置藝術的無限可能性,裝置藝術作品《留光機》被昊美術館永久收藏。

李之元(一髹)

一髹堂創始人

中國臺灣師範大學藝術創作研究所碩士

獨立漆藝創作藝術家

年來從事漆器文物修繕,近年多以研究復興中國傳統漆藝與當代新興媒材的融合發展。以天然大漆的自然屬性,表現質感視覺與體驗肌理觸感,拉近人與天地原生存在的自然互動關係。

行星的夢

材料:雷擊棗木(日本金箔);橡膠、水滴銀;金屬鋁腐蝕、幾何特殊面料;樹脂、大漆染;粗陶、麻繩

尺寸:φ 230 x 20 mm

作品介紹:

起源於古老的河姆渡新石器時代的漆藝是中華文明遺傳下來的珍寶,可惜今人卻對它知之 甚少。在主持一次老宅修復的過程中,青年設計師曹晶深為大漆的魅力所折服。他與技藝高 超的漆藝家李之元聯手,展開了一次對大漆未來的新探索。「行星的夢」系列盤子採用雷擊棗木、樹脂、鋁、陶土和硬橡膠等傳統材質和新材質,與傳統大漆進行新碰撞。結果表明, 大漆具有強大的包容性,不論附著於何種材質表面,都能創造出豐富有機甚至出人意料的色澤、圖層與觸感肌理,於是這五個小小圓盤上仿佛呈現出宇宙行星內部的幽微幻景,同時又使人回溯起亙古之初的世界。大漆是一種全環保材質,且本身暗含治癒意味,於深受疫情之 苦的世界來說,該系列除了展現出一種夢幻美,在深層次上也希望帶給觀者一種心靈層面的慰藉。

向右滑動查看更多圖片 >>

向右滑動查看更多圖片 >>

許剛

不造BUZAO 工作室主理人

黃詩雅

不造BUZAO工作室設計師

不造BUZAO,專注於不設限的實驗,意圖擺脫人為的創作,通過對物質的探索表達自我;通過放大既存的物質,揭示、增強物質固有的屬性,讓物質引導設計。品牌名「BUZAO」在中文中亦解釋為「不知道」,這反映其對設計實驗的原驅動力:在未知的材料和工藝試驗中,通常會有不可預見的結果。

染色大理石

材料:大理石

尺寸:100×145×435(h) mm;280×145×375(h) mm

作品介紹:

「染色大理石」的概念來自瑪瑙的造假著色技術——作坊會使用化工染劑對不理想的石料 進行重新著色,讓顏色看起來更有價值感。瑪瑙與大理石在地質學科的微觀概念裡同屬巖石 晶質結構,同質的物理屬性及現代成熟的化工染劑是造假工藝穩定水平的關鍵因素。

過濾掉不必要切割,用純粹板塊重複性地排列粘合,板面之間,無序的隨機紋理貫穿有 序,塑造出不同尺度的體塊。實驗了近十種常見大理石的著色穩定性,從現代工業中抽離出「人工」表徵與「吸附」屬性進行演化,泡染得出純藍的人造色彩在天然石材表面有機 蔓延的物質表現。

向右滑動查看更多圖片 >>

▽ 實驗材料

向右滑動查看更多圖片 >>

黃惠貞

產品設計師,畢業於北京服裝學院家居產品設計專業。回收紙系列作品曾獲2018年Wallpaper全球傑出設計作品獎、入圍2019年AD安邸設計新銳。項目刊登於德國設計雜誌《MD》。

唐偉焜

視覺設計師,畢業於北京服裝學院家居產品設計專業。回收塑料系列作品曾獲深圳IMDA金獎,回收塑料系統設計論文入選LeNS國際可持續設計大會。

生產關係

尺寸和材料:

01 紙桌 550x550x473(h) mm 多種染色紙、不鏽鋼

02 紙燈 160x160x160(h) mm 多種染色紙、不鏽鋼、燈泡、玻璃燈球(白)

03 紙花器 90x90x102(h) mm 多種染色紙、不鏽鋼

04 紙花器 180x180x90(h) mm 多種染色紙、不鏽鋼

作品介紹:

從傳統造紙業的生產系統本身獲得靈感,並通過調整生產流程中多個變量來決定 PAPER 材料的形態、觸感、顏色。在這種生產關係中,PAPER 材料可以視為原生產系統的異化產出結果,在原材料相同的基礎上卻擁有更多的可能性。

生產關係是基於紙材料的新項目產品,其系列產品的 PAPER 材料從傳統造紙工藝中汲取靈感,基於對造紙工序的分析並重構,使再造的材料獲得新的材性及運用可能,並藉助多種天然染色手法完成著色以確保材料的自然環保可降解特質。PAPER 系列材料擁有溫和的表面觸感與獨特的視覺肌理表現。

向右滑動查看更多圖片 >>

▽ 實驗材料

向右滑動查看更多圖片 >>

王碩(左)、鍾雷(中)、蔣雨雪(右)

陶藝式 CeramicsLab 創始人

陶藝式 CeramicsLab 以材料資料庫為核心構建陶瓷數據,致力於陶瓷材料、成型、燒成方式的解構與重組,並開發了不同種類的陶瓷產品與課程。陶藝式一直在探索材料與工藝之間的轉換,試圖找到人與材料之間的相互關係與連接點,也給不同行業的設計師提供了一個可以通過陶瓷材料資料庫進行設計創作的入口。

染色遊戲

材料:陶瓷、玻璃、亞克力

尺寸:20x160x40(h) mm;320x320x40(h) mm;320x560x40(h) mm;400x400x40(h) mm

作品介紹:

染色對於陶瓷工藝而言,是一個必然而順理成章的過程,陶藝式一直致力於陶瓷材料資料庫的研究與整理。在陶瓷材料試驗中,配製泥料、釉料時通過分析試驗裡變量的數量去選擇相 應的配比方法是一種直觀而高效的試驗手段。在每組配比試驗中,試驗個體之間有著嚴密的配比邏輯關係,因而在燒成後可以很好的反映試驗效果,得到直觀的試驗數據。在這次的作品中,便運用了不同的配製釉料與泥料的試驗方法來探索工藝與材料的連接與轉換,通過直 觀而微妙的色彩變化將陶瓷的染色過程清晰地呈現在大家的眼前。同時,也添加了玻璃與陶瓷的互相染色,將玻璃作為陶瓷在負空間的染色載體,讓人們用玻璃杯與染色的陶瓷底座產生有趣的互動,使杯子與陶瓷底座形成一個簡單而有趣的染色遊戲。

相關焦點

  • 第七屆「海峽杯」工業設計(晉江)大賽收官
    12月21日,由福建省工業和信息化廳、福建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泉州市人民政府主辦,晉江市人民政府、泉州市工業和信息化局、晉江市工業設計與時尚創意協會協辦的第七屆「海峽杯」工業設計(晉江)大賽頒獎典禮舉行。
  • 設計師|臺灣珠寶設計製作夫婦雙人組王尊與高沁嵐作品欣賞
    王尊高沁嵐夫婦臺灣珠寶金工製作師王尊和臺灣珠寶設計師高沁嵐,堪稱珠寶界設計製作夫婦雙人組。
  • 榮耀全球設計大賽助力設計師C位出道
    此次榮耀再度聚焦年輕設計師群體,通過打造一場全球化的專業賽事,走近更多創意人,為他們賦能,更助他們實現夢想。據了解,本次大賽邀請到多位全球頂級設計師組成超強評委團。如中央美術學院教授肖勇,這位2008北京奧運獎牌的主創設計師,是國內外多所大學的客座教授,更曾任國際設計聯合會ico-D副主席和國際藝術設計院校聯盟理事,在國內外設計界均擁有較高聲譽。
  • 東華新銳設計師作品發布 展藝術人才培養成果
    央廣網上海4月22日消息(記者吳善陽 通訊員許兆潔 段然)上海國際服裝文化節期間,東華大學服裝與藝術設計學院24位準畢業生組成的8組新銳設計師隊伍為環東華時尚周帶來時尚成衣和時尚創意兩場設計作品發布會,集中展現「東華新銳設計師」培優支持計劃成果。這些年輕的學生設計師此前亮相上海時裝周,其中一組6月7日還將代表學校參加在倫敦舉行的倫敦畢業生時裝周。
  • 第七屆龍家具(國際)設計大賽頒獎典禮圓滿舉行
    第七屆龍家具(國際)設計大賽頒獎典禮圓滿舉行第七屆龍家具(國際)設計大賽頒獎典禮於8月19日上午在順德龍江聯塑萬怡酒店圓滿舉行。龍家具(國際)設計大賽一直秉承著發掘作品商業價值、助力設計師發展、豐富企業創意資源的辦賽理念,受到海內外設計師們的廣泛關注與參與,今年更走進德國慕尼黑舉辦了第一場海外推介會。第七屆龍家具(國際)設計大賽從龍江家具優勢品類出發,由企業進行命題並劃分專項賽組。
  • 全球近300位設計師分享前沿設計理念
    12月1日,首屆「世界建築節·中國」頒獎盛典在成都舉行。本屆活動聚集了全球近百家設計單位、近300位設計師,涵蓋建築設計、室內設計以及景觀設計領域,共同分享最前沿的設計理念。
  • 第七屆「海峽杯」工業設計(晉江)大賽圓滿落幕
    昨晚,第七屆「海峽杯」工業設計(晉江)大賽舉行頒獎儀式,高端裝備組、智慧生活組、服裝組、鞋類組、綜合組五個組別的獎項一一揭曉。其中,智慧生活組金獎作品「DIDO自動駕駛物流車」榮膺本次大賽最高獎項特別獎。
  • 【設計大賽】2020第七屆「川博杯」文化創意產品設計大賽
    2020年,為響應全省文化和旅遊發展大會精神、貫徹落實省委、省政府《關於大力發展文旅經濟加快建設文化強省旅遊強省的意見》,本屆賽事計劃以「開放多元合作,鼓勵各方參與,堅持產品導向,開拓文旅市場」為辦賽宗旨,擴大參與單位(企業)、創作元素與參賽人群範圍,以文化創意產品設計大賽為紐帶,匯聚全省文化旅遊相關行業的人才、資金及產業資源,實現文旅IP的有效轉化、傳統產業的文化升級,以此助力全省文化旅遊市場健康高效發展
  • 第七屆「海峽杯」工業設計(晉江)大賽圓滿收官
    12月21日晚,設計之光璀璨晉江。第七屆「海峽杯」工業設計(晉江)大賽舉行頒獎儀式,智能生活組、高端裝備組、服裝組、鞋類組和綜合組五大組別金、銀、銅獎花落各家。其中,智能生活組金獎作品「DIDO自動駕駛物流車」奪得大賽最高獎特別獎。
  • 第七屆「海峽杯」工業設計(晉江)大賽落幕
    林楷煜 攝東南網12月22日訊(本網記者 陳詩婷 通訊員 陳文經 丁志儉)21日,第七屆「海峽杯」工業設計(晉江)大賽在晉江市落幕。在當晚舉行的頒獎儀式上,智能生活組、高端裝備組、服裝組、鞋類組和綜合組五大組別金、銀、銅獎花落各家。其中,智能生活組金獎作品「DIDO自動駕駛物流車」奪得大賽最高獎特別獎。
  • 第七屆「海峽杯」工業設計(晉江)大賽圓滿收官_中國經濟網——國家...
    設計引領,智造融合。第七屆「海峽杯」工業設計(晉江)大賽於12月21日晚圓滿收官。智能生活組、高端裝備組、服裝組、鞋類組和綜合組等五大組別的金、銀、銅獎一一揭曉。值得關注的是,智能生活組的金獎作品、廈門金龍聯合汽車工業有限公司設計的產品「DIDO自動駕駛物流車」榮獲最高獎——大賽特別獎,並摘得30萬元獎金。
  • 2020第七屆中國高等院校設計作品大賽徵集通知
    第七屆中國高等院校設計作品大賽暨《中國高等院校設計作品精選年鑑(2020卷)》徵集函在此背景下,為強化高校設計專業在校師生的歷史使命感和責任感,推動設計產業與國家發展、人民需要的深度融合,加強產、學、研三大平臺之間的學習與交流,《設計》雜誌社今年繼續開展「第七屆中國高等院校設計作品大賽暨《中國高等院校設計作品精選年鑑(2020卷)》徵集活動」(以下簡稱「大賽」)。大賽將於2020年4月7日開始在全國範圍內(含香港/澳門特區、臺灣地區)全面展開。
  • 靈感穿梭,居家鬥豔——2019』第七屆「魅力東方•新世家族」中國...
    靈感穿梭,居家鬥豔——2019』第七屆「魅力東方•新世家族」中國國際居家衣飾原創設計大賽總決賽圓滿落幕 2019-04-26 16:05:26 來源:全球紡織網 2019年
  • 武漢設計力量助力一帶一路 多名設計師斬獲中國國際設計周·金尺杯...
    (詳情閱讀:武漢設計品牌廈門行 助力國際設計周)參與此次設計交流活動的武漢設計師品牌人物有:武漢妙物建築裝飾設計工程有限公司設計師周佳、王澤華;武漢市支點環境藝術設計有限公司設計師曾祥鳳;武漢尚層裝飾設計師陳天;武漢米墨裝飾設計工程有限公司設計總監洪婧;武漢澳華裝飾設計工程有限公司設計師閆騫;武漢悟幾空間設計有限公司設計總監周奇
  • 深圳創意設計新銳獎 義大利設計師摘頭獎
    &nbsp&nbsp&nbsp&nbsp新銳獎於2017年9月全球發布徵集公告,共有來自21個創意城市的數千名年輕設計師參加了各城市提名機構組織的初評。組委會秘書處最終收到了由21個提名機構提名的260個青年設計師或團隊提交的近600件(組)參評作品。由7位世界著名設計師組成的終審團於1月13日至14日會集深圳,從中評出了21個獎項的獲獎者。
  • 數位技術、數字媒體加持賦能, 聖象設計合伙人計劃今日發布
    在12月3日舉行的「聖象讓設計dou被看見」暨抖in Designer前宣首場南京站,聖象為年輕的設計師後浪推出了一系列的數位技術賦能下的合作推廣計劃。該計劃旨在通過聖象全新打造的「聖象社區」、「聖象設計師俱樂部」兩大數字平臺,將消費者、設計師、聖象及其合作夥伴與新媒體聯合為設計師夥伴提供交流互動、流量獲取、聲量打造、業務共贏的全新數字價值鏈路,讓設計師的優秀作品被流量平臺發現、被大咖選薦、被消費者品鑑,形成一種全新的價值模式。
  • ...技能大賽(高職組)「HTML5交互融媒體內容設計與製作」賽項一等獎
    中國教育在線訊 12月15日-16日,山東省職業院校技能大賽(高職組)「HTML5交互融媒體內容設計與製作」賽項在濱州成功舉辦,聊城職業技術學院信息工程系19級學生王鵬、車峰、薛軍榮獲一等獎。
  • 對話伍茲貝格建築事務所,酷家樂的設計大師「朋友圈」又擴容了
    本次啟動禮在地點和嘉賓的安排上儀式感十足:近30位先鋒設計師齊聚伍茲貝格建築事務所的上海工作室,實地探訪這家150年歷史的跨國設計諮詢公司,體驗設計界大師線下沉浸課的同時,交鋒碰撞了年度設計話題。這是「2020酷+創造營」的盛大預演。酷家樂聯合創始人兼CEO陳航在現場發布了「未來大師養成計劃」。
  • 11位服裝設計師上榜!他們用「中國元素」展示深圳設計力量
    中國色彩藝術女裝品牌KAVON 創始人何淑君2010年榮獲「中國十佳設計師」榮譽,同年北京中國時裝周發布個人設計作品《無邊》系列。2015年個人設計作品《節氣》榮登紐約時裝周,驚豔國際時尚界。2015年個人作品《蕙蘭》入選深港兩地設計雙年展。2016年何淑君攜手藝術家唐承華跨界合作《色界》,系列作品於深圳關山月美術館發布。
  • 設計師宋佳奇榮獲世界頂級設計賽事A'Design銅獎
    而宋佳奇對設計的狂熱和痴迷,還得追溯到丹麥哥本哈根的旅居求學生涯。 由於對北歐的文化、設計理念及藝術風格的嚮往,2015年宋佳奇前往丹麥哥本哈根進行專業的平面設計學習和深造。簡潔、現代、前衛卻不失視覺衝擊力的北歐設計風格,帶給他無比的震撼。也正是那一年,設計師宋佳奇在心中默默地許下承諾:成為一名在設計界有著非凡影響力的、並用自己的設計作品為社會做出貢獻和改變的設計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