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已經進入了倒計時!
在這不尋常的一年裡,
「奇怪的詞語又增加了」 !
近日,
「2020年十大網絡熱詞」
新鮮出爐!
雙節棍尾款人,
後浪集美打工人
雲監工逆行者,
專業工具網抑雲
在你的心目中
哪個詞最熱呢?
快在留言裡
pick你的年度熱詞 吧!
NO
1
「俠之大者,為國為民」
抗擊新冠肺炎疫情最嚴峻的時刻
有這樣一群人
他們逆向而行
不問歸期、不懼兇險
不計報酬、無論生死
迎難而上
他們與死神賽跑
他們是俠之大者
他們是——
「逆行者」
不只是抗疫的醫護人員
還是救火的消防員、
是抗洪的戰士、
是救災的志願者……
是——英雄 !
NO
2
「這不是監督,
這是一種激勵」
疫情期間
超1億網友看直播
「監工」火神山和雷神山醫院的建造
見證著攻堅克難的中國速度
這場慢直播還被融入了飯圈文化
網友們紛紛為鏟車、挖掘機起名
「叉醬」「藍忘機」「嘔泥醬」
並為它們的神速加油打榜
NO
3
「生而為人,我很抱歉」
以熱評文化為特色的網易雲音樂
因為出現大量消極評論
被網友戲稱為「網抑雲」
隨便點開一首民謠
評論區裡總會出現
頹廢矯情的「傷痛文學」
有網友提出
這樣故意「賣慘」
對真正的抑鬱症人群會造成巨大傷害
於是用正能量回懟「喪文化」
「生而為人,我很快活」
把網抑雲變成「網愈雲」
NO
4
「工具人受夠了被當工具,
但還是脫不開身」
職場工具人
是公司中的小透明
處世秘笈就是「收到」「明白」
工具人的本質是人格被物化
失去了自我被當成工具使用
在當代語境下
「工具人」被泛化到各個領域
年輕人自稱工具人
是以此來消解自己所面臨的無奈
也表達了想擺脫這一尷尬處境的願望
NO
5
「黑哥一笑,生死難料。
棺材一抬,世間白來」
4月份武漢開城
被疫情打斷的生活開始全面恢復
與此同時
《黑人抬棺》的視頻火爆全網
視頻中
加納人肩上抬著棺木鼓掌跺腳
用狂野的舞蹈送別逝者
被中國網友稱為「專業團隊」
加納人在葬禮上
更喜歡用歡笑來代替眼淚
這跟莊子在妻子葬禮上
「鼓盆而歌」不謀而合
這種生死觀
給忌諱談「死」的國人
帶來了強烈的精神衝擊
NO
6
「集美們,衝鴨」
集美原是廈門市的地名
寓意「集天下之美」
因某平臺主播誤將「姐妹」讀成「集美」
由此成為網絡熱門稱呼
女孩們互稱「集美」
還有網友把集美解讀為
「集美貌與才華於一身的女子」
「親」「兄dei」「集美」「小姐姐」
網絡上已經誕生了一大批新稱呼
有的呈現出方言化
更多的則是逐漸「萌」化
NO
7
「長江後浪推前浪」
某平臺在青年節推出《後浪》宣傳片
《後浪》說:
「你們擁有了,
我們曾經夢寐以求的權利——
選擇的權利」
引起許多青年不滿
有的青年不想被代表
有的青年不想被定義
後浪該如何定義仍然懸而未決
或許是在每一位青年的一言一行中
NO
8
「光棍節都成雙了,
我還是單身」
今年「國慶」「中秋」雙節同慶
於是便有網友戲稱:
過完雙節還是光棍就叫「雙節棍」
脫胎於「光棍節」的「雙十一」
今年也變成了「雙節棍」(分兩波售賣)
雙節棍一詞再度走紅
從光棍到雙節棍
單身的表達越來越含蓄
年輕人一邊渴望愛情
一邊創造新梗自嘲單身
NO
9
「加油,尾款人」
「雙十一」期間
某購物平臺上
有100個品牌成交額超1億
尾款人瘋狂搶貨不是因為有錢
而是認為現在不買以後更貴
拼單湊滿減、提前付定金
都是為了省錢
NO
10
「打工人打工魂,
打工都是人上人」
仿佛在一夜之間
人人都在自稱「打工人」
在打工人語錄裡
一半寫著充滿幹勁的鼓勵
一半寫滿現實生活的無奈
但他們始終充滿對美好生活的嚮往
「打工人」是一種黑色幽默
是成年人在職場競爭
和生活重擔雙重壓力下的強烈共鳴
尾款人和打工人
幾乎是同一批年輕人
尾款人是「買中帶淚」
而打工人的內核是「苦中作樂」
在2020這個特殊的一年裡,這些熱門詞彙簡單概括了我們不斷遭受挫折卻又努力奔向明天的樣子。
用那些俏皮的詞彙主動紓解和釋放內心的壓力,正所謂「認清了生活的真相後還依然熱愛它」 !
那麼,這十個詞彙中,哪個詞彙最能描述你?哪個詞彙你最常說?歡迎在留言裡與大家一同分享~
來源:首都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