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何辛
半自動變速箱、碟式剎車、混動引擎這些現在家用車上被廣泛運用的技術都是從賽車運動起源,成熟並最終嫁接到民用車上的。隨著電動汽車將會在未來全面取代汽油車,FE電動方程式賽車成為電動汽車技術研發和相關科技進步的最佳前沿平臺。
不論是那種形式的賽車運動,直線加速,方程式賽車,超跑比賽,拉力賽都有一個共同的特質:追究安全性,性能和高效。而賽車比賽中的這三個關鍵詞和我們的民用車是完全一致的。因此,從賽車運動誕生的第一天開始,很多與之相關的技術和發明都最終廣泛運用在了民用車上。
賽車從「雙人"變"單人"
汽車上的標配後視鏡就是最早出現在1911年美國印迪500大賽中。車手雷·哈倫(Ray Harroun)在他的賽車上裝了一面鏡子,可以不用回頭就看到身後的情況。在這之前,賽車比賽中駕駛員身邊都需要做一個機械師。他的其中一個工作就是提醒駕駛員周圍的情況。有了Harroun所使用的後視鏡後,機械師消失了。賽車比賽從「雙人」變成了「單人」。
△歷史上第一個裝了後視鏡的汽車(賽車)
這樣的設備因為少了一個人,車重大大降低了。機械師的安全也大大得到了保證。
第一輛四輪驅動汽車
世界上第一輛四輪驅動的汽車是1899年斐迪南·保時捷設計製造的洛納·保時捷汽車。
△世界上第一輛四輪驅動的汽車----還是電動車!
1982年,奧迪推出quattro(義大利語四),在1982年的世界拉力錦標賽中拿到冠軍。從此之後,四輪驅動被廣泛運用到賽車比賽中,進而成為民用車中最受歡迎的配置。
△1982年的奧迪quattro
第一輛半自動序列式變速箱賽車
1984年,保時捷在比賽中首次推出半自動序列式變速箱,讓換擋更迅速更順暢。這套裝置很快成為從F1到超跑,從職業到業餘賽車比賽中最受歡迎的裝備之一。進而被推廣到所有性能車當中。
△1984年的保時捷962---第一輛半自動序列式變速箱賽車
這樣的例子還有很多:主動懸掛系統,ABS防抱死系統,渦輪增壓引擎……
到了現在,處於全面電氣化前夜今日。FE電動方程式已經成為提升電動汽車性能的最重要實驗平臺。儘管FE電動方程式才經歷了6個賽季,但電動汽車中的各方面性能都有了極大的提升。
△競爭極為激烈的FE電動方程式戰場
雖然還是一項很年輕的賽事,但FE電動方程式的很多技術已經開始轉化到了民用車上。
BMW儲能剎車系統
BMW公司已經要將BMW FE電動方程式車隊所使用的「儲能剎車系統」運用在X5,X7和X8系列產品上。
△BMW X7
同樣的,他們也將FE電動方程式賽車中使用的線控剎車(brake-by-wire)運用到了民用車上。
BMW能量管理軟體
BMW在FE電動方程式使用的能量管理軟體,能量控制軟體和電池管理軟體運用到全新的電動mini量產車上。
△全新MINI電動汽車
以上的這些例子都說明了,賽車運動和我們民用車的密切關係。而在當今世界,FE電動方程式毫無疑問是我們未來電動民用車最好的研發中心。期待未來能夠有更多技術進步讓電動汽車的使用更加方便,快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