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心使命故事】苗可秀:中國少年鐵血軍總司令

2020-12-22 澎湃新聞

編者按:今年是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5周年,以「回憶遼寧抗戰往事」為主題,為您講述14年間,發生在遼寧這片英雄土地上的可歌可泣的抗日英雄故事。讓我們銘記抗戰歷史,緬懷抗日英雄,傳承革命傳統,弘揚抗戰精神,以更加昂揚的鬥志為決戰脫貧攻堅、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不懈奮鬥!

人們印象中的義勇軍將士或高大威猛,或淳樸憨直,然而有這樣一位戴著眼鏡的文弱青年稍顯與眾不同。他溫文儒雅,氣宇不凡,清秀的眉眼之間帶著一種書生意氣,柔弱的外表之下暗藏著一股剛毅之風。面對敵人的威逼利誘,他漠然置之,正氣凜然,他說:為國家爭取獨立與自由,為民族爭取生存與榮譽,為民眾造福利,為人類求和平,這是人類最高尚的精神,最美妙的行為。面對日軍的淫威,他怒目而斥,慷慨赴死,年僅29歲。他,就是東北抗日義勇軍的著名領導人,東北民眾自衛軍總參議、少年鐵血軍總司令苗可秀。2015年8月,被列入民政部第二批600名著名抗日英烈和英雄群體名錄。

艱難求學 心繫家鄉

苗可秀,原名克秀,別名景墨,字而農。1906年出生於本溪縣下馬塘苗家堡子一個貧苦的農民家庭。他雖家境清貧,但聰穎好學,1914年入本村私塾,1919年考入下馬塘高等小學,高小畢業後考入瀋陽市第三中學。1926年進入東北大學文學院中國文學系預科,1928年預科畢業升入本科。苗可秀考入東北大學後,靠親友、鄉鄰的資助和周濟得以維持學業。他讀大學時酷愛文學,攻先秦諸子百家,刻苦讀書,潛心研究。聽教授講課必坐前排,邊聽邊寫筆記,課後有疑難之處,常到教授寓所登門求教,因此學業進步很快,成績突出,是全院的高材生,在文學系的同學中威望很高,被推舉為級長。

苗可秀中學時,就不斷受到「五四」運動以來愛國思想的薰陶。在東大期間,為表達愛國反帝的思想,他決心不購買日貨,所用日常用品無一不是國貨。他不僅自己這樣做,還勸導同學抵制日貨,響應者日增。特別是1928年5月3日,日本帝國主義藉故出兵山東濟南,大肆屠殺中國民眾的消息傳到東北後,他為表達自己對日本帝國主義的憤怒反抗,這一年的暑假回家寧可徒步往返,也不乘坐由日本人經營的安奉線火車。苗可秀在東北大學讀書時表現出來的愛國主義精神,受到同學們的廣泛讚譽。

九一八事變後,東北大學被迫停辦。9月末,苗可秀輾轉來到北平,在北京大學中文系借讀。「東北民眾抗日救國會」在北平成立後,苗可秀經常參加救國會的一些活動。他還與車向忱、張希堯、高鵬等人在東大學生中組織「東北學生軍」,自任學生軍大隊長。「東北學生軍」由「東北民眾抗日救國會」領導,主要進行軍事訓練,時刻準備回東北組織抗日義勇軍。

1931年11月初,流亡到北平的東北各民眾團體和大中學生聯合會組織「東北民眾救國請願團」,苗可秀為請願團的負責人之一,並在請願團的宣言和請願書上簽了字。請願書強烈要求蔣介石國民黨政府「克日收復東北失地」,「準備對日宣戰」。蔣介石以「不便當眾宣布」等官話予以搪塞。請願團大失所望,也看清了蔣介石和國民政府對日妥協、投降的真面目。此時,東北各地紛紛組織抗日義勇軍,熊熊的抗日烈火已呈燎原之勢。不甘心做亡國奴的東北人民,紛紛舉起土槍、大刀、長矛,投奔義勇軍,參加抗日武裝鬥爭。這對苗可秀是一個極大的鼓舞。他開始意識到,依靠國民黨政府派兵拯救東北人民已經無望,只有自強不息地戰鬥,才能驅逐侵略軍,收復失地。1932年7月,苗可秀毅然返回東北參加義勇軍,踏上抗日徵程。

鐵血少年 舉旗抗日

苗可秀抵達尖山窯(今屬岫巖,現稱大營子鎮),投奔了當時由鄧鐵梅組建的「東北民眾自衛軍」,並被委任為總參議。在自衛軍中,他向鄧鐵梅建議開辦軍官學校,培養義勇軍骨幹,提高了部隊的素質。同時,他帶領義勇軍取得了很多戰鬥的勝利。

1933年以後,東北抗日義勇軍在日軍的瘋狂掃蕩下備受打擊,大部分潰散。1934年1月,日軍開始對義勇軍活動區域進行第四次大「討伐」。各部義勇軍在前幾次反討伐戰鬥中雖然給日軍以沉重打擊,但自身也受到重大損失。除戰鬥傷亡減員之外,被敵人瓦解投降和離隊回家的也在增多。面對嚴峻的形勢,苗可秀不氣餒,下決心抗日到底。

在協助鄧鐵梅開展抗戰過程中,苗可秀對自衛軍內部組織鬆散、成分複雜和素質較差等問題深感憂慮,逐漸萌生了在義勇軍中另建一支思想堅定、組織紀律嚴明的秘密團體的念頭,並準備以此為核心,培養骨幹,堅持長期鬥爭。1933年3月,苗可秀在自衛軍內部組建了一支骨幹隊伍,取名別動隊,年底發展到百餘人。翌年2月,苗可秀召集趙侗、白君實等18人,在岫巖縣三道虎嶺舉行會議,決定以別動隊為基礎,成立中國少年鐵血軍,並親任鐵血軍總司令。與此同時,苗可秀還創立了一個政治團體——中國鐵血少年團。其宗旨是用黑鐵赤血精神,採用全面革命手段,復興東北,再造中國。

少年鐵血軍下設6個大隊,12個分隊,成員主要是原鄧鐵梅部軍官學校學員和岫巖、鳳城一帶的中小學師生及青年農民,許多曾在高等院校學習過的愛國青年知識分子也投身這支隊伍。苗可秀在總結以往經驗教訓的基礎上,提出了「愛護老百姓,喚醒警備軍,團結義勇軍,打倒日本人」的行動口號,以此分化敵人。他還親自編寫了《中國少年鐵血軍口號問答》向部隊進行政治教育,並把口號編成歌曲在鐵血軍中教唱。苗可秀在加強隊伍建設的同時還認真總結義勇軍以往與日軍作戰勝敗得失的經驗教訓,把打攻堅戰的消耗戰轉為打遊擊戰。他親自指揮的猞猁溝戰鬥,以極小的傷亡狠狠地打擊了敵軍,是他指揮的諸多戰鬥中漂亮的一仗。

1935年2月,苗可秀率隊在鳳城東南田家堡子擺脫了偽軍500多人的追擊之後,傍晚轉移到猞猁溝,準備在這裡宿營休息。這時,哨兵發現遠處大車道上有敵人的軍用汽車向這裡駛來。苗可秀觀察了周圍地形,決定打伏擊戰。鐵血軍隊員劉壯飛、白承潤各率一支部隊埋伏在大道兩側的高地上,當敵人5輛軍車進入伏擊地段時,鐵血軍突然開火,槍聲大作,子彈飛向敵人。軍車受阻,敵軍大亂,還沒有來得及還擊,鐵血軍戰士就猛虎般撲到敵軍車前。敵人死的死,傷的傷,活著的紛紛喊「饒命」舉手投降。這支敵軍是鳳城縣偽警察大隊的,共50餘人。此次戰鬥中,偽軍副大隊長李英哲等11人被擊斃,大隊長苗茨芬等20人負傷被俘。鐵血軍繳獲輕機槍、手提式機槍各1挺,步槍50餘支,手槍4支。苗可秀對被俘的偽警察進行教育後,全部釋放。鐵血軍戰士為勝利歡呼雀躍。

苗可秀不僅熱心於帶兵打仗,殺敵救國,更注重宣傳群眾,組織群眾,堅定群眾抗日救國的信心,鞏固壯大抗日陣線。他要求鐵血軍隊員用抗日思想宣傳、武裝群眾,自己更是身體力行。他常常擠出時間編寫各種宣傳材料,如編寫的《中國少年鐵血軍口號問答》《萬惡的日本》《冤魂託夢》、《忠魂升天》《漢奸嘆十聲》《燈下功夫》等,用蠟紙刻寫油印裝訂成冊,廣為散發。

苗可秀自從投身義勇軍以來,將他的文化知識和聰明才智全部用於抗日鬥爭,贏得了廣大義勇軍官兵和當地群眾的尊崇與愛戴。

英勇就義 血染鳳城

1934年10月26日,苗可秀召集鐵血軍部分領導人在岫巖南崔師傅溝開會。敵人偵知後,於27日凌晨包圍了崔師傅溝。戰鬥打響後,苗可秀身邊的兩名警衛員何慶喜、關樹生中彈犧牲。敵人從犧牲的警衛員的皮囊中搜出刻有「中國少年鐵血軍司令部之印」和「苗景墨」的印章,誤以為犧牲二人中有一人是苗可秀。於是,割下兩名警衛員的人頭懸掛在岫巖縣城門樓上。偽《盛京時報》也大肆宣揚「討伐隊」與苗可秀等20多人激戰一小時,「擊斃苗可秀」等多人。然而,苗可秀此時正在岫巖境內策劃、組織一場新的戰鬥。

日軍視苗可秀和他領導的鐵血軍如眼中釘、肉中刺,一邊加緊對鐵血軍的討伐,一邊派出眾多密探,四處尋覓苗可秀的行蹤。1935年6月12日深夜,苗可秀率領鐵血軍30多人在鳳城境內作戰後轉移到岫巖哨子河的羊角溝住宿,被日軍密探偵知,13日拂曉前被日軍包圍。苗可秀在指揮突圍的戰鬥中臀部被炮彈皮擊傷。突圍脫險後,鐵血軍參謀長趙侗、少年團總務股主任趙偉與4名警衛戰士用擔架抬著苗可秀,輾轉在哨子河一帶的山林中。由於敵人偵知苗可秀負傷,對哨子河一帶嚴密封鎖,加緊搜捕。苗可秀的傷病既找不到醫生、也找不到藥物,又沒有可以安身休息之地。6月21日晨,他們轉移到鳳城界內的碣碑嶺,聽說幾十裡以內沒有敵人,就到一戶熟識的人家休息一會兒。可是,苗可秀剛躺下,敵人已跟蹤而至。在來不及轉移的情況下,趙侗等人在苗可秀嚴令催促下揮淚離去,苗可秀落入了敵人的魔掌。

苗可秀入獄後,日偽當局採取各種手段對其威逼利誘,勸其歸順,都被他嚴詞拒絕。在獄中,他曾寫過兩封信,一封寫給他的老師王卓然及東北抗日救國會的閻寶航、盧廣績、車向忱等人,請他們代為照顧遺屬,並給他6歲的兒子起名叫「苗抗生」。他在信的最後寫道:「古語謂:慷慨就死易,從容赴義難,自生觀之兩者皆易耳,予視其真知義與否」。另一封寫給了他的同學張雅軒(即張金輝)、宋忱(即宋黎)。他在信中談及自己為國捐軀一事時說:「伏床自思,尚堪自慰,慰者死得其所。」他還囑託好友在他死後,「······凡國有可慶之事,弟當為文告我;國有可痛可恥之事,弟亦當為文告我······」。1935年7月25日,苗可秀被敵人殺害,年僅29歲。

著名愛國人士黃炎培先生曾攜帶苗可秀遺書手稿的影印本,到南方各地宣傳抗日。他在四川給大學生作抗日演講時,把苗可秀的遺書讀給大學生們聽,與會的大學生悲憤交加。黃先生說:「諸君啊,我們不都是中華民族一分子嗎?不都是有擔荷作新中國主義的使命嗎?不都是接受苗烈士的期望者嗎?」黃先生號召大家做一個像苗可秀那樣的大學生。

苗可秀短暫一生的光輝事跡,傳遍大江南北,激勵、鼓舞著無數熱血青年走上抗日戰場;他的名字,被冠以抗日英雄的稱號,銘刻在人們的心中。

來源:遼寧黨史

原標題:《【初心使命故事】苗可秀:中國少年鐵血軍總司令》

閱讀原文

相關焦點

  • 大型抗戰紀錄片《他們與天地永存》開播,聆聽苗可秀烈士內心...
    聚焦抗戰歷史賡續革命薪火弘揚抗戰精神2020年是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5周年。堅定無悔(節選)▼視頻簡介:鄧鐵梅因叛徒洩密而被抓,危境之中一封書信冒死寄出;▼視頻簡介:投筆從戎,苗可秀加入鄧鐵梅義勇軍;▼視頻簡介:鄧鐵梅被殺害,少年鐵血團應運而生
  • 向榜樣看齊 追夢人講述身邊的初心和使命故事
    12月9日,稽山街道306會議室開展了一場以「身邊的初心和使命」為主題的分享會,為街道黨員幹部帶來了18件實事好事。稽山街道黨工委書記陳天政、黨工委副書記應偉峰、組織委員婁佩瑤、組織員馮佳蓓以及來自各社區(居)、機關黨支部的部分黨員參加了此次大會。
  • 一部淬鍊共產黨人初心使命的寶貴教材——評《南梁紅色故事》
    《南梁紅色故事》講述了陝甘革命根據地創建發展形成過程中的46個紅色故事,生動反映了以劉志丹、謝子長、習仲勳為代表的共產黨人,使命在肩,初心如炬,領導陝甘地區黨政軍民,為創建陝甘邊革命根據地所作出的不懈努力和巨大犧牲,充分彰顯了他們身上特有的堅守信念、忠誠擔當、人民至上、革命到底的崇高品質和偉大精神,用生動感人的故事詮釋了他們是踐行黨的初心使命的光輝典範和傑出代表,讀後心裡充滿了敬仰和感動,是一部不可多得的開展黨的初心使命教育的寶貴教材
  • 使命擔當故事 丨紅色初心鑄就精品工程
    使命擔當故事 丨紅色初心鑄就精品工程 2020-11-16 18:0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金庸賜她藝名,承認與李小龍婚外戀,苗可秀為何單身30年至今未婚
    李小龍的出現打破了之前功夫動作片的虛假以及香港明星氣質的萎靡,開創了華人進軍好萊塢的先河,讓西方人認識和學習中國功夫,同時令動作片成為香港電影的主流片種之一。李小龍這樣的精彩人物,自然是很多女生的夢中情人,而苗可秀就是其中之一。風風雨雨過去了四十載,在苗可秀心中,李小龍始終是自己心中無可替代的真男人。
  • 初心從未改變 使命永遠在肩
    2021年1月10日,是第一個「中國人民警察節」,人民警察有了屬於自己的節日,這是榮譽、責任和使命的象徵。全省戒毒系統人民警察頭頂熠熠警徽,胸懷巍巍祖國,不負光榮使命,牢記神聖職責;肩扛金色「盾牌」,鑄就忠誠品格,守護至高榮譽,永葆警察本色。他們初心從未改變,使命永遠在肩。
  • 不忘初心 牢記使命
    原標題:不忘初心 牢記使命   1.《共產黨員如何不忘初心牢記使命》   黨的十九大報告指出:「不忘初心,方得始終。中國共產黨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這個初心和使命是激勵中國共產黨人不斷前進的根本動力。」
  • 評論|牢記初心使命 實幹篤定前行
    9月16日,習近平總書記赴湖南省汝城縣參觀「半條被子的溫暖」專題陳列館,這不僅是總書記的初心使命,更是總書記心中有黨、心中有民的生動寫照。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長徵路,每一代人都要走好自己的長徵路。面對百年未有之大變局,面對建設富饒美麗新湖南的歷史徵程,我們要牢記「半條被子」初心使命,要涵養「心憂天下」為民情懷,更要有湖南人與身俱來的「吃的苦、霸得蠻、紮營寨、打硬仗」擔當作為。
  • 牢記殷切囑託 踐行初心使命
    大家紛紛表示,要牢記總書記的殷切囑託,夯實理論基礎,堅定理想信念,踐行初心使命,在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和體育強國建設的新徵程上砥礪奮進,貢獻體育人的力量。中國桌球協會、國家桌球隊:協會要像球隊,球隊要像部隊
  • 堅持知信行統一,踐行初心與使命
    作者:北京高校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研究協同創新中心(中國人民大學21世紀中國馬克思主義研究協同創新中心)研究員 周家彬  「中國共產黨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這個初心和使命是激勵中國共產黨人不斷前進的根本動力。」
  • 牢記初心擔使命 揚帆起航譜新篇
    牢記初心擔使命 揚帆起航譜新篇——貴州紮實開展「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綜述初心如磐,使命在肩。我們黨越是長期執政,越不能忘記出發的初心使命,越不能喪失守初心、擔使命的自我革命精神。省委主題教育辦專門為廣大黨員幹部徵訂《習近平關於「不忘初心、牢記使命」重要論述選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學習綱要》等必學書目和輔學讀本,印發學好用好必學書目和輔學讀本的工作提示,引導各級黨組織和黨員幹部把理論學深悟透、入腦入心。
  • 中國舉重隊堅定理想信念 踐行初心使命
    近日,國家舉重隊、中國女排等國家隊,總局排球運動管理中心,中國跆拳道協會、中國空手道協會聯合黨支部等單位通過各種形式組織國家隊隊員、青年黨員幹部認真學習習近平總書記的回信,引導全隊特別是青年黨員在學思踐悟中堅定理想信念,在奮發有為中踐行初心使命。
  • 連談兩段感情都是有婦之夫 女星苗可秀:我也想結婚 可是我辦不到
    說起女星苗可秀,真是一個有故事的人。因為母親跟李小龍的母親是世交,她有幸出演李小龍主演的電影《唐山大兄》,並因此被很多觀眾記住。而且還一度跟李小龍傳出緋聞,但是跟她真正談過戀愛的,是演員柯俊雄,以及亞視小生潘志文,這兩位男人的共同點就是,他們都是有婦之夫。
  • 永葆中國共產黨人的初心本色——「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
    開展「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是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武裝全黨的迫切需要,是推進新時代黨的建設的迫切需要,是保持黨同人民群眾血肉聯繫的迫切需要,是實現黨的十九大確定的目標任務的迫切需要。
  • 誤入娛樂圈,金庸賜名,與李小龍傳緋聞,愛上有婦之夫的苗可秀
    苗可秀就是一個能讓人一見鍾情,看一眼就能記在腦海裡的女明星。苗可秀出生於1952的香港,在家中排行第三。苗可秀的爸爸是一名飛機工程師,因此家境優渥。而苗可秀作為家裡唯一的一個女兒,她的父母對她是極盡寵愛。苗可秀在小時候就深受父親的影響,想要成為一名空姐。
  • 苗可秀談古天樂:初看是真帥氣 若在二十年前 是我男友也說不定
    苗可秀一家在當年也曾隨移民潮移民加拿大,苗可秀對香港有著諸多不舍。移民就意味著要放棄這邊的事業,重新開始。在父母的詢問下,苗可秀還是讓父母替她辦了移民,並且很順利幾個月就辦了下來。苗可秀在搬離香港的期限中的最後關頭,才離開香港去了加拿大。
  • 「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全紀實
    中共中央政治局近日召開「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專題民主生活會,繼續以實際行動當表率、作示範,並對全黨始終守初心、擔使命提出要求。收官不收兵,永遠在路上。將「建立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的制度」寫入中央全會決定,更將初心使命銘刻於靈魂深處。
  • 中國福馬集團公司召開「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總結大會
    中國福馬集團公司召開「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總結大會2020-01-16 | 發布者:王小傑 | 來自工程機械在線   1月14日,中國福馬機械集團有限公司召開「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總結大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