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晚上好。今天島主和同學一起參加了一年一度的RT-Thread開發者大會,今年恰好在深圳,於是趁著周末去長了長見識。
RT-Thread
RT-Thread創始人熊普翔和相關技術專家講解了RT-Thread物聯網作業系統。之前從未聽說過這個系統,也沒有接觸過RTOS,工作中是基於Linux的嵌入式開發。針對RTOS(實時作業系統)和Linux系統的區別以及優缺點,島主特地做了筆記,總結如下:
RTOS的優勢
低成本:RAM和Flash只需要Linux的五分之一
低功耗:低資源和主頻要求導致功耗大幅降低
快啟動:卡機啟動時間毫秒級,Linux啟動時間秒級
小體積:對硬體的低要求使PCBA可以更小
實時性:微秒級強實時響應
快上市:豐富的組件及優質服務,縮短開發周期
劣勢在於
軟體生態:Linux支持眾多開源軟體和流行標準
功能性:Linux支持的功能更豐富,更強大,比如MMU
開發生態:存量應用多,應用開發者更多
有句話說的很好:沒有好與不好,只有合不合適。
今天的主角——RT-Thread,是一個集實時作業系統(RTOS)內核、中間件組件和開發者社區於一體的技術平臺,具有極小內核、穩定可靠、簡單易用、高度可伸縮、組件豐富等特點。RT-Thread是一個集實時作業系統(RTOS)內核、中間件組件的物聯網作業系統,架構如下:
內核層:RT-Thread內核,是 RT-Thread的核心部分,包括了內核系統中對象的實現,例如多線程及其調度、信號量、郵箱、消息隊列、內存管理、定時器等;libcpu/BSP(晶片移植相關文件 / 板級支持包)與硬體密切相關,由外設驅動和 CPU 移植構成。
組件與服務層:組件是基於 RT-Thread內核之上的上層軟體,例如虛擬文件系統、FinSH命令行界面、網絡框架、設備框架等。採用模塊化設計,做到組件內部高內聚,組件之間低耦合。
RT-Thread軟體包:運行於 RT-Thread物聯網作業系統平臺上,面向不同應用領域的通用軟體組件,由描述信息、原始碼或庫文件組成。RT-Thread提供了開放的軟體包平臺,這裡存放了官方提供或開發者提供的軟體包,該平臺為開發者提供了眾多可重用軟體包的選擇,這也是 RT-Thread生態的重要組成部分。軟體包生態對於一個作業系統的選擇至關重要,因為這些軟體包具有很強的可重用性,模塊化程度很高,極大的方便應用開發者在最短時間內,打造出自己想要的系統。RT-Thread已經支持的軟體包數量已經達到 180+。
作為國產的開源物聯網作業系統,從06年至今真的相當了不起,無論什麼行業,將自己沉澱下來去做事,還有一群同道中人一起做事,肯定能成事,這也是讓人感覺很幸福的事。
總結
這次參會主要是拓展了視野,了解了很多陌生的概念、方向和前沿技術,也了解了業內的一些做嵌入式方向的公司,同時目睹了很多大咖的風採,還在現場動手操作進行實驗,不虛此行,感謝拉我參會的同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