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到底哪裡的涼麵最好吃?

2021-02-17 地道風物

「涼涼」三部曲最終章丨

「頭伏餃子,二伏面」,這篇涼麵算是來得稍晚一步。夏天就該吃涼麵,就像赤道就該比北極熱一樣無須解釋。從夏至開始,涼麵就該登場了。《帝京歲時紀勝》中說,「是日(夏至),家家俱食冷淘面,即俗說過水麵是也……爽口適宜,天下無比」。作者給冷淘面的評價可以說是非常高了。

 

冷淘面的資歷還要老得多。據《唐六典》有記載:「太官令夏供槐葉冷淘。凡朝會燕饗,九品以上並供其膳食」。冷淘面是唐朝夏季官方指定用面。這還不算什麼,詩聖杜甫也傾情代言:「經齒冷於雪,勸人投此珠」。

 

冷淘實際上就是製作涼麵的基本原理。煮熟後的麵條,過涼水,一是降溫,更加筋道,二是去除麵條的黏性,口感更清爽。

不少地區,還有拌清油的步驟,以防止麵條粘連。各地涼麵是萬變不離其宗,能夠最直觀的辨別涼麵「籍貫」的,還是拌麵的配料。

 

那麼,問題來了,中國到底哪裡的涼麵最好吃?

 

🍜

營山涼麵

營山人對涼麵的熱愛是全天候的、無死角的。涼麵在當地絕不是夏季的專屬,過年也要來一碗涼麵。營山人回到家,多半也要直取麵館,過把癮再說。

 

▲ 營山人過年吃涼麵,還曾經登上央視新聞。圖/截取自央視新聞

營山涼麵在視覺上先拔頭籌,一眼掃過去,紅得發亮。不必說,四川嘛,紅一定是來自辣椒。然而我發現事情並不簡單。營山人一吃涼麵,就集體強迫症爆發。涼麵裡不能見一片辣椒。辣椒被熱油熗熟後,要完全濾出去,只留下顏色和香氣。辣椒在四川的地位再崇高,也不敢在營山人的涼麵碗裡肆意妄為。

▲ 營山涼麵。

 

營山涼麵是「拌油派」。麵條需要拌上菜籽油(熟制過),再行調味。紅油之外,是蒜水,還有川人引以為豪的保寧醋。配菜一定要有大頭菜,豆芽或涼粉墊底。麵條的柔韌中,夾帶著蔬菜的爽脆。嚼起來的「嘎吱」聲,讓一碗麵帶來的愉悅,更為立體。

 

▲ 圖/截取自《一城一食之營山涼麵》

中國人常說夏季飲食宜清淡。可四川人就是要辣。每日被暑熱蒸烤,煩躁像氣球一樣越吹越大,充滿絕望。舌尖上,一碗涼麵帶來的灼燒感就是扎破氣球的釘子。有法寶護身,面對高溫也能硬氣些。真正的勇士,一定是要「全紅」,哧溜哧溜進肚,煩惱鬱悶一掃而空。

 

這一碗涼麵吃完,怎麼說呢,給大家拜個早年?

 

🍜

廣元涼麵

 

要不要把廣元涼麵放進來,我猶豫了一下。之前寫涼皮那篇就想把它收入,可它「戶口本」上寫得明明白白——廣元涼麵。而且據說還和女皇武則天有些關係,那就還是算作涼麵吧。

▲ 圖/截取自《舌尖上的中國廣元·涼麵》

 

廣元緊鄰漢中,製作方法跟漢中麵皮異曲同工。不過,廣元涼麵是米做的。磨好的米漿,利用澱粉糊化的原理,上鍋蒸製成皮。出鍋後先刷一層熟制的菜籽油,再摺疊,大刀切成寬條。

 

▲ 廣元涼麵。

調味當然以川人摯愛的麻辣味為基礎。順滑的涼麵,飽浸辣椒油,鮮紅,晶瑩,打開味蕾的同時,也打開所有毛孔。酣暢淋漓,可算是出了一口被苦夏折磨的惡氣。

 

至於廣元涼麵為什麼好吃,有人說是米好,有人說是水好。「涼麵不過劍門關」,做這碗面一定要用嘉陵江的水,而且還就是廣元一帶的水最合適。廣元人最割捨不下的就是這一碗涼麵的滋味,原因無他,這是廣元人眼中故鄉水土最鮮活的具象。

 

想看更多的四川面? 

點這👉四川的麵條,能吃上「一千零一夜」

 

別一說蘭州就是牛肉麵。蘭州人的夏天,一定有涼麵的一席之地。

 

盛夏也擋不住蘭州人追逐牛肉麵的熱情。黑夜則是涼麵的舞臺。涼麵條,熱滷子。清清爽爽的素涼麵,澆上胡蘿蔔、菜花等等配料炒制的素滷子,調兩勺油潑辣子、蒜汁兒、香醋。看起來質樸無華,入口才發覺箇中奧秘,筋道爽口,欲罷不能。

 

▲ 蘭州夜市上的涼麵。圖/截取自《消費主張》

這還不算完,加入滷牛肉和雞蛋,管保你吃個肚圓。蘭州人走到天涯海角,也舍不掉這滋味。不過,最好還是來幾串滋滋冒油的烤肉。強強聯手,給撲面而來的熱浪一套重重的組合拳。

 

 

▲ 北京炸醬麵和菜碼。圖/視覺中國

北京人也吃麻醬涼麵,不過最有北京味兒的還是炸醬麵。北京人的炸醬麵吃得是個家常、省事兒。對他們來說好吃的炸醬麵只在自家廚房裡,那味道任憑哪個館子也做不出來。

 

炸醬炸醬,油還是要寬一點兒。先把肥瘦肉丁煸透,尤其肥肉的油一定要㸆出來,才不會膩。醬是幹黃醬,得炒透了。麵條願意自己抻就自己抻,嫌累就外面買現成的。菜碼多而不雜,黃瓜、心裡美蘿蔔、青豆嘴、豆芽不一而足,願意放什麼就放什麼。

 

▲ 圖/sohu.com

吃炸醬麵不能拿腔拿調,弄得跟唐頓莊園似的,就得接地氣。捧著大碗,手裡捏著蒜。再說了,誰家還沒有過吃冰箱裡炸好的醬的經歷。菜碼也未必一直求全,豐儉由人,才是一碗老北京炸醬麵的真諦。

 

一千個北京人,有一千種炸醬麵。形容炸醬麵最好的詞彙不是什麼「麵條筋道、香氣十足」,而是「忒兒嘍忒兒嘍」。唯有味道對了,才能吃出那個爽快。

 

 

▲ 說起天津撈麵的特色,紅粉皮不得不提(圖中紅色物體)。紅紅的顏色看起來就很討喜,天津人吃撈麵、過年包餃子都離不開它。

說起中國哪裡人愛吃麵,天津想必不是多數人的第一反應。但是,這並不妨礙天津人愛面。天津人逢喜事必吃撈麵。在天津人眼裡,清爽素淨、瘦瘦長長的白麵條,由裡到外都透著喜慶勁兒。就連在醫院裡頭,大夫只要一說「回家吃撈麵吧」,病人和家屬當時就鬆一口氣。

 

▲ 糖醋麵筋。圖/匯圖網

撈麵在天津不是小吃,而是能成席的大餐。講究的是吃四碟撈麵。所謂四碟,其實就是四個配菜:攤黃菜(炒雞蛋)、糖醋麵筋、韭菜香乾、清炒蝦仁。菜碼照例是時鮮蔬菜,胡蘿蔔、菠菜、黃瓜、黃豆等等。菜碼能切得極細極勻的,在街坊、朋友面前腰杆都能更直一點。話說回來,撈麵講究再多,關鍵還是在滷子上。

 

▲ 天津撈麵的三鮮滷。

天津靠海,老話講「借錢吃海貨,不算不會過」,比起西紅柿雞蛋、炸醬這種常見花樣,還是三鮮滷更帶地域特色。肉片、黃花菜、木耳、蝦仁等等配菜一起翻炒,再加入高湯熬煮,出鍋前來一勺花椒油,鹹鮮味十足。最關鍵的一步還是水澱粉勾芡,功夫到了,顏色透亮,功夫不到,一團漿糊。當然,各家有各家的做法,只有料足味鮮才是王道。

 

▲ 天津的果子其實就是常說的油條。它可是天津人食譜上最重要的角色之一,除了最知名的煎餅果子,它能包餃子做餡、能做湯、能炒菜,也能做撈麵滷。圖/視覺中國

三鮮滷很天津。但是,屬於夏天的滷子一定是果子滷。果子就是煎餅果子裡的那個果子。早點剩下的果子切碎,澥點芝麻醬,調和點醬豆腐,再炸點花椒油,倒在過水撈麵裡一拌。吃完果子滷,好像身上都沒有那麼「滷」*了。

 

對了,怎麼吃,都不能少了蒜。

*天津話,形容夏天悶熱,身上黏黏糊糊的天氣

想知道更多關於天津人的故事 ?

點這裡👉為什麼說天津的精髓全在天津人?

 

因為大運河的緣故,北京、天津曾有很多山東人來闖世界。京津兩地的地方菜,也都因此帶有魯菜的基因。炸醬麵、撈麵也不例外。

 

▲ 臨清什香面。圖/截取自《行走的餐桌·臨清》

聊城的臨清是大運河的重要城鎮之一,這裡的什香面也能成席。什香面的名字取自「什錦」之意,內容豐富程度相比天津撈麵,有過之而無不及。臨清人愛面由來已久,《金瓶梅》曾經提到陳經濟在「臨清馬頭上」有過「掉上兩三碗溫面上來」的經歷,可見至少明朝時臨清已有溫面。什香面就是臨清人把傳統的溫面,與家常的撈麵結合改良的成果。

 

▲ 西紅柿雞蛋滷是涼麵最經典的口味之一,普及度超高。臨清什香面也以西紅柿雞蛋滷為標配。

不管是溫面還是什香面,都以豐富的配菜取勝。除去肉滷、西紅柿雞蛋滷兩種滷固定不變,什香面的配菜能達到十餘種,看起來讓人眼花繚亂。除了清炒的時蔬,還有鹹胡蘿蔔、醃韭菜花等醃漬菜。各種配菜個性不同,出品好壞全憑廚師對食材的了解程度,以及對刀工、火候的把握。不過,這難不倒向來以技法、火候見長的魯菜師傅們。

 

什香面也是「博愛型」麵條。配菜與面分開,全憑吃客喜好添加。一小口吃個味道,或冒尖一大碗吃個痛快,任君自選。

 

 

▲ 延吉冷麵。圖/視覺中國


冷麵在溫度上,該是最符合杜甫「經齒冷於雪」描述的了。

 

冷麵是朝鮮民族的傳統食物。常見的多以蕎麥為原料。冷麵湯則是牛肉湯,有時也會摻入泡菜汁,因為是冷湯,所以絕不能見一絲油花。上桌多是大碗中放著一坨麵條,泡菜、牛肉、雞蛋、梨絲等等配料,或層層疊疊,或分列四周。

 

▲ 朝鮮冷麵起源自朝鮮平壤、鹹興一帶,而後傳遍東北亞,並演化出不同配菜版本。圖為今年早些時候朝韓會談晚宴上,平壤玉流館製作的冷麵。圖/視覺中國

延吉的冷麵經常會有碎冰在旁,放著幽幽的寒氣,還有夏天之王西瓜,看一眼已解暑。一入口酸甜,一咂摸又透出鹹辣。蕎麥麵條韌性十足,搞不好還咬不斷。牙口不好的,還是找店家要一把剪刀,或者直接讓他們剪一下。避免一半麵條在嘴裡,一半麵條在嗓子裡的尷尬局面。(別問我怎麼知道的)

 

 

餄餎面,也有人叫做河撈、河漏,用餄餎床子壓制而成,可算是中國最早的機器制面之一。也是北方,特別是山西、陝西最常見的麵食之一。

 

▲ 餄餎床利用槓桿原理壓面,相比擀麵切面,顯得更為快捷。圖為《舌尖上的中國》第二季中的山西餄餎床。

藍田蕎麥餄餎面的麵團較硬,這樣壓出的面更具筋性。麵條入鍋後稍煮即撈,絕不能煮得太軟,否則爽滑的口感全無,只剩黏糊糊的一坨。

 

▲ 藍田蕎麥餄餎。圖/匯圖網


餄餎面出鍋後先過涼水,這樣更不易斷,且色澤光亮。涼麵餄餎吃起來也是極為簡便,只需鹽、香油、陳醋、蒜泥、油潑辣子、芥末調味。當然了,餄餎面也能熱吃,做成臊子麵等味道誘人的「高配版」。然而,還是酸辣開胃、涼爽宜人的涼麵,最適合被高溫炙烤的吃貨們。

關於陝西的面你想知道的都在這裡👇

生在八百裡秦川,吃麵怕過誰?


涼麵你選哪一碗?


文丨伊森

未標註圖片源自網絡

相關焦點

  • 重慶最好吃的涼麵稀飯!
    夏天又來了,到處都散發著炎熱的氣息炎炎夏日,涼麵終於熬到出頭之日重慶的夏天就是涼麵的味道!
  • 中國到底哪裡的鍋盔最好吃?
    中國到底哪裡的鍋盔最好吃?今天就跟著風物君一探究竟吧~▼ 鍋盔又分為普通鍋盔、酥鍋盔、方鍋盔、千層鍋盔,都可以配上涼粉或涼麵,同樣美味。除了荊州公安有鍋盔,湖北仙桃的鍋盔也很好吃,用精白粉發酵面劑,擀成薄長條,塗上炒熟的香油、五香粉作酥心。烤熟的成品鍋盔,色黃扁圓,層層起酥,香脆味美。
  • 做一碗好吃的老成都紅油涼麵
    涼麵是這個季節家家戶戶喜愛的小吃。很多成都人家裡都會自己做涼麵來吃,紅油味的,酸辣味的,加雞絲,或者加各種小菜佐伴的。幾天不吃,還真想它。人物:唐孃孃 67歲唐孃孃會做得一手好吃的涼麵,30多年來,她的這道老成都家常紅油涼麵一直味道不變。每年夏天,隔三岔五,家裡人就會要求唐孃孃「搧涼麵」來吃,就連六歲的小孫子也最愛奶奶的這道涼麵。
  • 中國到底哪裡的米粉最好吃?
    「地道風物」是來自《中國國家地理》旗下的原創內容公眾號,這裡匯聚了一群熱愛山川美食的人,立志於「尋訪最佳物產、捕捉匠心民藝、分享最本真的生活方式。」▼ 不亞於母親對於子女哺育的重要性,畢竟一碗米粉承載的可是濃濃的家鄉情。
  • 中國到底哪裡的西瓜最好吃?!
    不服來戰)今天就來一起看看中國到底哪裡的西瓜最好吃本文授權轉載自「地道風物」(ID:didaofengwu)▼現在的水果種類多了,好吃又好看。即使是在夏天,也可以吃到一年四季的水果。而在我的童年裡,最常見的應季水果就是西瓜,它始終穩坐消暑網紅NO.1。在外面和小夥伴玩耍半天,汗水涔涔、滿臉通紅,此時只要半個西瓜就可以「續命」。
  • 雞絲涼麵,夏天最好吃的一碗麵!
    雞絲涼麵By 家常美食工坊雞絲涼麵的口感涼爽,酸酸甜甜又帶點辣味,好吃又開胃,非常適合夏天食用。並且它的教程簡單也很詳細,大家快點學起來,領走你心動的這碗面吧。
  • 烏魯木齊好吃的滾辣皮子涼麵,看似火辣卻只適合夏季吃的新疆涼麵~
    居然能想起這麼多~好吃的滾辣皮子涼麵你可以去七坊找找,根據描述,感覺味道很好了具體的還是得你自己去嘗嘗周六的晚上,還是有不少美食問題在等著你哦~問題一:哪裡有艇仔粥呢?問題二:烏魯木齊哪裡有口感偏軟的牛奶饢?
  • 中國哪裡的面最好吃?
    本文授權轉載於微信公眾號:物道(ID:wudaoone),轉載請聯繫物道 夏至吃的涼麵,又叫入伏面。
  • 蘭州涼麵小記
    涼麵這種食物,我小時候是有記憶的,但吃得少。記憶中,涼麵一般是帶白帽子的穆斯林老太太手作。涼麵沒有湯,幹拌,面的表面上了油,看上去明晃晃的,口感和牛肉麵有差異,更酥軟些。涼麵一般是夏天吃,加澆頭,配料中必有胡蘿蔔片和芹菜。涼麵用大盤子裝,筷子一卷,幾口就下肚了。天天吃牛肉麵,人會受不了,涼麵可換口味。涼麵是哪裡發明的,無從考證。但三十年後再來蘭州,發現街頭賣涼麵的已經很多了。
  • 青島10家好吃的涼麵,秋老虎駕到,就想吃點得勁兒的!!!
    鮮城青島打造生活家專屬交流體驗平臺提供最新鮮、最實用的特色生活攻略
  • 中國到底哪裡的牛肉麵最好吃?
    圖/視覺中國在蘭州,是沒有「蘭州拉麵」這種叫法的,通常稱「牛大碗」,即大碗牛肉麵之意。 蘭州牛肉麵之所以好吃,原材料很重要。西北產的小麥和傳統拉麵劑是面的關鍵。傳統的拉麵劑——蓬灰,是用戈壁灘所產的蓬草燒制出來的鹼性物質,加進去面會有一種特殊的礦物質香味,拉出的麵條夠筋道有勁。
  • 中國到底哪裡的牛肉最好吃?
    在《水滸傳》裡,武松打虎之前,先來了兩斤牛肉 / 央視版《水滸傳》當然,這樣的明令禁止,並非是牛肉不好吃,反而是太好吃了!畢竟,在生產力低下的農耕社會,若牛都被拿來吃了,誰來幫助百姓耕田勞作?醬牛肉 / 圖蟲·創意1聽說最好吃的牛肉,都在東北部草原上中國到底哪裡的牛肉最好吃?
  • 中國到底哪裡的粽子最好吃?廣西粽子必須有名字!
    中國到底哪裡的粽子最好吃?廣西粽子必須有名字!每逢端午粽子節,都是甜黨和鹹黨相爭的時候。甜黨們說,粽子必須是甜而軟糯,才是節日正道。鹹黨們則說,蛋黃火腿五花肉遠比你一顆棗子來的豐富。甜粽子固然有歷史,但是現在鹹粽子最得人心!大數據驗證了這個現象,早先央媒的調查,鹹黨比甜黨多了3%;之後,電商平臺的統計裡,甜粽和鹹粽購買比例是4:6。鹹粽的名氣實在很大,在粽子的故鄉浙江嘉興,《舌尖上的中國》有一句話這麼描述,「嘉興人踏實放心的一天,是從一個熱騰騰的肉粽子開始的。」
  • 中國到底哪裡的肘子最好吃?
    中國人到底有多愛吃肘子?中國是最早馴化家豬的國家之一,也是世界上最大的豬肉生產國和消費國。在「吃豬」這件事上,中國人向來「食不厭精,膾不厭細」,尤其是肘子。中國人到底有多愛吃肘子?別的不說,單是念一下各地知名的肘子美食,就足以讓人「大飽口福」:
  • 中國到底哪種橙子最好吃?
    橙子不是原生品種,是柚子和橘子雜交產品,擁有高貴的血統,在我國有大面積的種植,贛南臍橙、尋烏臍橙、紅玉血橙、廉江紅橙、麻陽冰糖橙......等品種繁多,那麼中國到底哪裡的橙子,才是最好吃的呢?【贛州臍橙】贛南臍橙是江西贛州的一大名優特產,也是中國的「地理標誌產品」,在"橙子帝國"中,名氣應該是最為顯赫的了。這裡的臍橙種植面積世界第一,年產量世界第三、是全國最大的臍橙主產區,有著「中國臍橙之鄉」的美譽。
  • 中國到底哪裡的麵條最好吃?中糧福臨門河套麵粉有答案!
    那麼,冬日裡哪種食物最能禦寒保暖呢?當然是已經在中國餐桌上叱吒風雲長達4000年的麵條了。不管冬天的寒風多麼凜冽刺骨,只要能夠吃上一碗熱騰騰的熱湯麵,連湯帶水下肚後,都會直冒熱汗,渾身舒坦。從古至今,由南至北,中國人對於麵條的熱愛當真是愛到了骨子裡。有數據統計稱,我國的麵條種類已經多達1200餘種。現在,問題來了,中國麵條種類那麼多,最好吃的到底在哪裡?
  • 中國到底哪裡的大豬蹄子最好吃?
    當你還在疑惑為什麼男人=大豬蹄子時,我們這幫吃貨們可顧不上那麼多,淌著口水地琢磨著,到底哪裡的大豬蹄子才最好吃?▼圖 / 視覺中國除了豬蹄,試問豬還有哪個部位能滿足你同時吃到豬皮、肥肉、瘦肉和筋肉,啃骨頭時還能吸到髓汁的終極願望?生活不止眼前的紅燒豬蹄,還有遠方的煲姜、酸湯、做凍、滷炸豬蹄。你又吃過幾種呢?
  • 涼麵最好吃的做法,一看就會,學會自己在家做,孩子一次吃兩碗
    涼麵最好吃的做法,一看就會,學會自己在家做,孩子一次吃兩碗。哈嘍大家好,我是兔兔聊美食,今天給大家帶來一道營養價值豐富 的家常菜,老少皆宜,而且非常的簡單容易學,接下來就跟我一起走進廚房,學習一下這道菜的做法吧!五花肉隨冷水放進鍋裡。
  • 細說中國到底哪裡的柿子最好吃,各有千秋
    新年臨近,有「中國柿鄉」美譽的陝西省渭南市富平縣25萬畝尖柿柿餅進入銷售黃金季。
  • 中國到底哪裡的米粉最好吃?嗦了就停不下來
    圖/視覺中國3.新疆米粉有點粗新疆米粉的靈魂在於醬。一把鹽、一勺油、一盤肉,在師傅上下翻飛的爐灶中,得到了融合、升華。每一個新疆米粉館,都有屬於自己的招牌味道。隱藏在小巷的角落,不起眼的小門面,每到午飯時間,想拼個桌都難,等不及的總會直接打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