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陶盂及支座》(中國)-雕塑作品欣賞(六)

2020-12-14 騰訊網

紅陶盂及支座

每天兩分鐘

/賞雕塑 聽藝術/

大家好!今天給大家介紹磁山文化《紅陶盂及支座》,現藏於北京故宮博物館。通高20釐米,盂:高9.5釐米,支座:高10.5釐米。

每天兩分鐘

/賞雕塑 聽藝術/

磁山文化是分布於中國華北地區的一種新石器時代文化,因首在河北省邯鄲市磁山發現而得名。

每天兩分鐘

/賞雕塑 聽藝術/

磁山文化最具代表性的器物陶盂及陶支架,距今約8000年。磁山文化的陶器均為手工製作,用泥條盤築法和捏塑法成型,絕大部分屬於夾砂紅褐陶,少部分為泥質紅陶,以素麵為主,燒成溫度在700~930℃左右。

每天兩分鐘

/賞雕塑 聽藝術/

該紅陶盂平底,底徑略大於口徑,口兩側有圓形飾物。夾砂紅陶,表面粗糙。支座由三個獨立的支架組成,支架上有類似四邊形支託,下為圓形圈足。盂可以用來盛放食物與水,當它放到支座上時,就可以被加熱。因陶土裡夾砂能夠提高陶器的耐急熱、急冷性能。而三個支撐炊器的支架頗具特色象三隻鳥頭形。

每天兩分鐘

/賞雕塑 聽藝術/

磁山文化與伏羲文化屬同一歷史時期,磁山距祭祀女媧皇宮的涉縣不足百裡,推測中華始祖太昊伏羲與女媧曾在磁山生活過,特別是三足支架鳥頭形與華夏圖騰鳳鳥的崇拜有著密切的關係。鳳鳥後來發展演變成鳳凰,成為歷代皇后獨享的標誌。

- END -

關注我們

相關焦點

  • 雕塑作品欣賞入門(十一)
    雕塑作品欣賞入門(十一) 撰文|銀牌藝術館顧問|吳志鵬 360度雕,可四面欣賞。《如蓮》-銀牌藝術館藏品中國傳統的沉雕技法中有一類稱為線刻,仿效中國畫寫意、重疊、線條造型、散點透視等傳統筆法,是繪畫與雕塑的結合,它靠光影產生,以光代筆,甚至有一些微妙的起伏,給人一種淡雅含蓄的感覺。
  • 《彩陶蛙紋壺》馬家窯文化(中國)-雕塑作品欣賞(三十一)
    每天兩分鐘 /賞雕塑 聽藝術/ 大家好 每天兩分鐘 /賞雕塑 聽藝術/
  • 雕塑作品欣賞入門(五)
    雕塑作品欣賞入門(五) 撰文|銀牌藝術館 顧問|吳志鵬 第二章 雕塑發展簡史之四 在人類文明的初期,雕塑和其他藝術文化品類一樣,也經歷了種種凝聚著樸素智慧與祈求的探索。
  • 安靜沉穩的女雕塑家Ana Duncan的作品欣賞
    她曾在愛爾蘭的許多畫廊和展覽中展出,包括皇家希伯尼學院、皇家阿爾斯特學院、克萊莫裡斯公開賽、博伊爾藝術節、費爾希爾花園的雕塑和國家植物園。她的作品也曾在貝爾法斯特、波士頓、英國、倫敦、巴黎和蘇格蘭巡迴展出。她參與了所羅門、基爾考克、拉維特和格林蘭畫廊的許多兩人和三人展覽。2004年和2010年,她在科克郡卡斯特託溫布雷的米爾灣畫廊舉辦了兩次個人展。
  • 「中國姿態·第五屆中國雕塑展」作品全覽
    「中國姿態」,即是以中國文化意識與哲學精神打造具有中國風骨、中國氣派的雕塑精品,承載著當代文化復興與中國雕塑夢的希冀。自2008年創辦以來,對雕塑本體語言的關注成為展覽的鮮明特點。雕塑是鑄造靈魂的藝術,有自身特殊的創作規律,材料豐富,形式多樣,形體佔據一定空間。當代雕塑日益體現出跨界傾向和劇場化效應,但雕塑在今天仍然具有獨立的特殊價值。
  • 法國著名當代雕塑家Richard Orlinski的作品欣賞
    Richard Orlinski 法國藝術家,於 1966 年出生於巴黎,是法國藝術和流行文化的代表人物,其雕塑作品受到全世界範圍的追捧和喜愛。Orlinski在流行音樂方面也有巨大的影響力。少年時期的 Orlinski 就對模型製作表現出濃厚的興趣,直至2000年,已成為材料工程師和室內設計師的 Orlinski 仍然堅持著雕塑藝術的創作。當時巴黎著名的藝術機構 Artcurial 希望為 Orlinski 舉辦個展,遭到拒絕,Orlinski 認為當時的藝術作品未能體現他的藝術追求,但這也促使 Orlinski 堅定了自己的藝術道路。
  • 羅浮宮最震撼人心的雕塑欣賞!
    凡爾賽宮的Marly horse,原來是古羅馬的康斯坦丁大浴場發現的巨型戰馬與馴馬人的雕塑,其原型是古希臘的雕塑。拿破崙打到義大利後,想盡辦法也無法搬走。於是在法國建造了複製品。據考證:Marly horse 的兩個馴馬的勇士是希臘神話中的兩兄弟,Castor和Pollux(卡斯託爾和波呂克斯)。
  • 【我形我塑】作品展示(全):第四屆中國傳統雕塑傳承與復興學術研討會 全國雕塑名家作品邀請展
    歡迎雕塑群展、雕塑活動、個人作品推介投稿。   收  藏 、投  稿     請加微信聯繫小庸:23169257本圖文由承辦單位供稿第四屆中國傳統雕塑傳承與復興學術研討會全國雕塑名家作品邀請展11月7日,由中國城市雕塑家協會、長治市文化和旅遊局共同主辦的「第四屆中國傳統雕塑傳承與復興學術研討會—全國雕塑名家作品邀請展」在長治市開幕,來自全國各地的多位名家帶來了形式多樣、題材豐富的雕塑作品。這次展覽既是對傳統藝術的一次致敬,又是現代審美方式對傳統造型的再詮釋。
  • 最美中國陶,大美而不言
    中國陶器,在悠久的歷史進程中散發著樸素的美,是中國最古老的工藝美術品。紅陶中國最早的陶器出現於新石器時代,多為泥質或夾砂紅陶,質地比較粗糙。當時燒制陶器是在露天下採用覆燒方式,故陶胎表現為磚紅色而稱之為紅陶。夾砂紅陶因其耐熱性能常被用作炊具。
  • 《女雕塑家何鄂的雕塑人生》
    她大學畢業後先分配到蘭州工作,之後在敦煌工作12年,1987年,她的大型城市雕塑《黃河母親》獲全國首屆城雕優秀獎。1989年粗陶彩繪《繡花女》獲劉開渠雕塑藝術基金獎並被中國美術館收藏。她多次參加各類大展,並舉辦大型個展:在蘭州舉辦「何鄂雕塑藝術作品展」;在珠海舉辦「何鄂摹敦煌彩塑精品展」;1997年作品參加香港回歸「中國藝術大展」中國現代雕塑藝術大展;1998年在北京中國美術館舉辦了「何鄂雕塑藝術展」,2001年在上海美術館舉辦了「何鄂雕塑展」獲得了廣泛的社會認可。自1994年成立甘肅何鄂雕塑院至今,她的城市雕塑作品不斷樹立在我國的大江南北,裝點著城市的環境。
  • 著名女雕塑家何鄂 的雕塑人生
    她多次參加各類大展,並舉辦大型個展:在蘭州舉辦「何鄂雕塑藝術作品展」;在珠海舉辦「何鄂摹敦煌彩塑精品展」;1997年作品參加香港回歸「中國藝術大展」中國現代雕塑藝術大展;1998年在北京中國美術館舉辦了「何鄂雕塑藝術展」,2001年在上海美術館舉辦了「何鄂雕塑展」獲得了廣泛的社會認可。自1994年成立甘肅何鄂雕塑院至今,她的城市雕塑作品不斷樹立在我國的大江南北,裝點著城市的環境。
  • 中國古代陶瓷發展史——新石器時代
    1.仰韶文化(公元前4515—2460年)陶器的特徵均為手制,以夾砂紅陶、泥質紅陶為主,常見器物有泥質紅陶敞口淺腹平底或圜底的缽、盆,泥質或細砂質的小口尖底瓶,砂質紅褐陶大口深腹小底甕、罐等。多平底器,三足器和圈足器少見,不見袋足器。彩陶的彩紋多繪於泥質紅陶盆、罐、缽的外壁上部,形成花紋帶,內壁繪彩和通體繪彩者少見。
  • 一代名匠——日本鎌倉雕塑家,運慶 Unkei作品欣賞
    他們建立了一種佛教雕塑風格,幾個世紀以來對日本藝術產生了巨大的影響。) 運慶的父親康慶Kōkei本身就是一位著名的雕塑家。運慶在20歲之前成為了一名優秀的雕塑家,並受到鎌倉幕府(總部設在鎌倉的軍政府)的委託,為奈良的興福寺和東大寺製作雕像。他在他父親最好的學生快慶Kaikei和20多名助手的幫助下完成了這項任務。
  • 中國傳統文化,陶瓷雕塑,材質肌理效果
    陶瓷肌理的產生,主要受控於操作者的實踐經驗,是操作主體有意識地控制作品表面的結果,如刻畫、鏤雕、堆貼、刮削、揉溼、點戳、拍擊、擠壓、模印、打磨、彩繪、浸淌等。除了這些人工形態的肌理外,還有許多仿製竹、藤、棕、草、金屬等自然形態的肌理效果。因此,肌理在陶瓷雕塑創作和欣賞活動中有著重要的意義和價值。
  • 末班車 | HOD神秘聖誕&新年石灣陶作品亮相
    在藝術工坊裡,包括國家級陶瓷藝術大師、德國紅點獲獎設計師代表作,展覽地點有中國石灣和臺灣,還有德國柏林、日本神戶、美國亞利桑那州、澳洲等地。霍嘉俊,臺灣輔仁大學碩士研究生,德國紅點設計獲獎者,現任石灣陶設計師。其獲獎有臺灣金典新秀入圍獎,廣東省陶瓷藝術精品展金獎,廣東石灣賀年生肖陶藝大賽創意生肖獎等,分別在中國石灣和臺灣、德國柏林、日本神戶等地展示。
  • 長春:世界雕塑公園
    世界雕塑公園是長春世界雕塑大會、長春國際雕塑作品邀請展的舉辦地,園內薈萃了來自216個國家和地區、404位雕塑家的454件雕塑藝術作品,堪稱世界之最。世界雕塑公園是榮獲「新中國城市雕塑建設成就獎」中唯一一個雕塑公園成就獎,是首批國家重點公園、國家AAAAA級旅遊景區。
  • 《維倫多夫的維納斯》維倫多夫(奧地利)-雕塑作品欣賞(三)
    今天給大家介紹於1908年由考古學家約瑟夫·松鮑蒂在奧地利維倫多夫附近一舊石器時代遺址發現的雕塑作品《維倫多夫的維納斯》,現收藏於奧地利維也納自然歷史博物館。 維倫多夫的維納斯是一座11.1釐米高的女性小雕像,雕像由一塊帶有紅赭色彩的鮞粒石灰石雕刻而成。
  • 斷臂之美——維納斯雕塑欣賞
    對斷臂維納斯雕塑的美術界命名一是「米洛的維納斯(Venus de Milo),「維納斯」是羅馬人對這位愛與美女神的稱呼,希臘人則將這位神稱作「阿佛洛狄忒」,所以,斷臂維納斯雕塑的另一個名稱是「米洛的阿佛洛狄忒」。
  • 雕塑作品 · Liu Qichen
    、被評為魯迅美術學院2017年度優秀收藏作品 瀋陽2017年《月光下的憂傷》參加2017全國高校畢業生優秀雕塑作品展、並獲銅獎、刊登於2017全國高校畢業生專刊封二、由《雕塑》雜誌社收藏   北京             2017年《月光下的憂傷》參加2017年度「曾竹韶雕塑藝術獎學金」獲獎及入圍作品展、並獲提名獎、由中國雕塑博物館收藏  山西2017年《弘一法師
  • 於世宏丨滴水湖中國名家主題雕塑園雕塑家
    滴水湖中國名家主題雕塑園位於中國(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臨港新片區滴水湖環湖景觀帶內,由臨港新片區管理委員會實施建設,於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