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他給了我活下去的信心」16年前因病癱瘓 丈夫不離不棄

2020-12-16 瀟湘晨報

她16年前因病癱瘓,丈夫不離不棄悉心照顧、勤奮打拼,一家三口實現脫貧

黃從令對妻子不離不棄

泉州網12月14日訊(記者 陳靈 黃耿煌 通訊員 黃瑋虹 文/圖)陳秋玲家的灶臺高度與別人家不一樣,低了10多釐米,這樣坐在輪椅上的她每次端鍋、拎水壺就方便了許多。這是2017年一家三口搬進新房時,丈夫黃從令特意為妻子定製的「愛心灶」——16年前,30歲的陳秋玲因病癱瘓,女兒僅7歲,家中還有年邁的父母。

每日照料妻子、做家務、種菜之餘還要外出打工,16年來,黃從令咬緊牙關撐起這個家。陳秋玲心疼丈夫辛苦,主動要求特製灶臺由自己做飯,讓丈夫回家有熱飯吃。後來,在南安梅山鎮、燈光村幹部的幫助下,原是省定貧困戶的他們實現脫貧。脫貧不忘反哺社會,今年端午節,黃從令提著自家產的米和雞蛋來到困難家庭慰問。夫婦倆不離不棄的真情故事被鄉親們口口相傳,成為美談。

丈夫16年如一日 悉心照料癱瘓妻子

見到陳秋玲時,她正坐在電動輪椅上打掃屋子,桌面、地板乾乾淨淨。由於長年久坐,她的身體有些臃腫,笑容卻格外燦爛——哪怕回憶起16年前最困難的日子。

2004年,夫婦倆在石獅打工時,陳秋玲因病下半身癱瘓。為了給她治病,丈夫帶著她輾轉多個醫院,花光家裡積蓄還欠下一大筆債。

丈夫定製的「愛心灶」方便了陳秋玲從事家務

後來,他們回到老家那座逢雨就漏的石頭房裡,大部分時間陳秋玲都在臥床。她愛乾淨,黃從令便每天為她洗頭洗澡,到了飯點才將她抱到木椅上。為了養家餬口和還債,黃從令還要每天出去打雜工。「哪裡有活幹,哪裡就有他忙碌的身影。」燈光村黨總支書記黃江川說。

6年前,陳秋玲走了一趟鬼門關。當時,她因臀部褥瘡感染引起發燒,炎炎夏季裹在被子裡瑟瑟發抖。丈夫傍晚回家看到這一幕,趕緊叫來村醫。連打了3天點滴,陳秋玲仍不見好轉,丈夫硬要帶她去醫院。「那時家裡窮,我跟他說算了。他立刻跟我翻臉,說再苦再累也要把我的病治好。」到醫院後,醫生診斷後也說沒辦法,黃從令便三番五次懇求醫生。住院兩個多月,在丈夫的照顧和鼓勵下,陳秋玲的病情好轉,但無法根治,至今仍需每日換藥。

「每晚不管他多累,都會幫我換藥,從未間斷。是他給了我活下去的信心,讓我覺得很幸福!」陳秋玲哽咽道。

夫婦倆相互扶持 被村民選為「好夫妻」

2015年,在燈光村推行智慧鄉村建設中,村幹部為五保戶、困難戶安裝監控,陳秋玲家客廳也安裝了一個。這樣,父女倆和村幹部便可實時查看陳秋玲獨自在家的情況,以防她出現意外。2017年,在梅山鎮黨委政府、燈光村兩委以及親戚的幫助下,他們一家住上了安居房。黃從令特意買了一部電動輪椅,方便妻子活動。鎮、村幹部還幫黃從令申請了產業幫扶金,助他養了100多隻雞鴨和一頭牛。為了增加收入,黃從令用空餘時間種了2畝多的稻米、地瓜、蔬菜等,還把村民讓給他的荒田利用起來。女兒今年大學畢業開始工作,一家人的生活越來越好,實現脫貧。

不過,想到妻子每月換藥吃藥還得花費上千元,黃從令沒有停下腳步。每天早晨4點多起床,他把妻子抱到輪椅上,做早餐、餵養雞鴨。陳秋玲也沒閒著,燒水給丈夫泡茶,為他準備外出需要帶的東西。6點多黃從令出門後,她便在家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務活,到了傍晚煮好飯,擇菜、洗菜,等丈夫回來再炒菜。飯後如果還早,黃從令則會推著妻子在村裡散心。

不少鄰居路過他們家時,常能看到黃從令在給妻子洗頭。傍晚的村道上,也常有夫婦倆相伴的身影。「夫妻倆樂觀面對生活中的不幸,相互扶持,為女兒樹立了好榜樣。」黃江川說,今年國慶節期間,燈光村舉行傳承好家風、弘揚好家訓評選活動,黃從令夫婦被全村推舉為「好夫妻」。

脫貧不忘感恩 關愛睏難戶

今年端午節前夕,得知村裡要組織慰問五保戶和困難家庭,黃從令帶著女兒送去自家產的大米和雞蛋。他說,「以前是政府幫助我們,現在脫貧了,雖然能力有限,也要盡力去幫助比我們困難的人。」黃江川讚嘆道,大米、土雞蛋不是什麼貴重的禮物,卻禮輕情義重。

「疾病和貧窮沒有成為這對夫妻感情破裂的導火索,反而成了他們自力更生、不等不靠、脫貧致富、攜手並進的動力。他們不屈不撓的生活經歷和脫貧致富的勵志故事,向其他村民詮釋了『幸福都是奮鬥出來的』的含義。」梅山鎮黨委副書記郭藝芬說,黃從令夫妻互相扶持、勤勞脫貧的故事,是梅山鎮貧困戶脫貧致富的一個縮影。為打贏脫貧攻堅戰,梅山鎮認真貫徹各級決策部署,以每戶一位掛鈎幹部、每季度至少一次與所掛鈎的貧困戶深入交流等「五個一」,持續推進精準扶貧、精準脫貧和已脫貧人口的鞏固提升。

【來源:泉州網】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梅山:女子因病癱瘓,丈夫不離不棄悉心照顧、勤奮打拼
    陳秋玲家的灶臺高度與別人家不一樣,低了10多釐米,這樣坐在輪椅上的她每次端鍋、拎水壺就方便了許多。這是2017年一家三口搬進新房時,丈夫黃從令特意為妻子定製的「愛心灶」——16年前,30歲的陳秋玲因病癱瘓,女兒僅7歲,家中還有年邁的父母。
  • 不離不棄 生死相依——痴心男人用十九年詮釋丈夫的責任與擔當
    十九年前,他的妻子癱瘓在床、孩子幼小無依,整個家即將支離破碎。他用超乎常人的毅力支撐起了這個幾乎陷入絕境的家,用石棉礦人特有的堅韌盡心照顧妻子,拉扯孩子,用十九年的無怨無悔詮釋著一位丈夫的擔當。他叫賀濤,一位頂天立地的男人。
  • 泗縣:痴心妻子照顧癱瘓丈夫十五年 不離不棄用愛撐起家
    自2005年來,董丙桃一直照顧著高位截癱、常年臥床的丈夫曹紹亞。15年來,她用內心的堅守兌現婚姻的承諾,無微不至的照顧癱瘓在床的丈夫;15年來,她含辛茹苦供未成年的女兒上大學,詮釋著「母親」二字的愛與擔當;15年來,她用不離不棄不言悔的守候譜寫了愛的讚歌。
  • 濬縣這位女子不離不棄照顧癱瘓丈夫6年,這應該就是愛的樣子……
    濬縣這位女子不離不棄照顧癱瘓丈夫6年,這應該就是愛的樣子…… 2020-11-05 11:3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癱瘓50年 兄弟不離不棄
    ​   在連雲港灌南縣新安鎮,有一位75歲的老人,因病癱瘓50年,但是他的哥哥和弟弟兩家人卻幾十年如一日,將他照顧得無微不至,感動了身邊所有人。隨著病情的嚴重,到二十三四歲的時候,吳枝山就完全癱瘓了,吳枝山兄弟三人,他排行老二,三十多年前,父母去世後,他的哥哥和弟弟兩家人就擔負起了照顧他的責任。   吳枝山的嫂子,今年已經85歲了,她說她嫁到吳家沒幾年吳枝山就癱瘓在床,如今50多年過去了,她已經是一個風燭殘年的老人,可她仍然會儘自己所能去照顧吳枝山。鄰居看在眼裡,都表示很感動也很佩服。
  • 執子之手與子偕老 妻子癱瘓 丈夫照顧22年不離不棄
    他們倆相識於一家磚瓦廠,那一年,郭愛貞16歲,錢益品22歲。在錢益品的眼中,郭愛貞就是自己這一生要尋找的人。郭愛貞18歲那一年,厄運降臨。她的髖部突然疼痛不已,之後是雙膝、足踝。此後多年,錢益品帶著郭愛貞四處尋醫問藥,卻始終查不出病因。病情惡化得很快,郭愛貞22歲那年,她的髖關節和膝關節被鎖死,成了一名癱瘓病人。
  • 癱瘓21年的桑蘭丟掉輪椅,穿紅裙超美,難怪丈夫身價千萬不離不棄
    癱瘓21年的桑蘭丟掉輪椅,穿紅裙超美,難怪丈夫身價千萬不離不棄中國體育運動在世界上的知名度越來越廣,其地位也越來越高,許多體育項目在各項比賽中都取得了非常不錯的成績,其中出現過非常多的優秀運動員,像桌球運動員大魔王張怡寧,排球運動員朱婷亦或是籃球巨星姚明,他們都是國內知名的運動員。在大家眼中最優秀的項目和運動員又是哪一位呢?
  • 聊城婦女不離不棄照顧癱瘓丈夫 用愛詮釋幸福含義
    李女士對記者說:「當時在監護室外透過玻璃看他,我心裡就有一個信念,他絕對不會死,我不能拋下他不管,雖然現在不能走不能說話,但是身邊有這麼個人,我就很滿足了。」  出院之後,擺在李女士面前的是一條異常艱難的路,照顧癱瘓病人尤其是康復治療的困難是常人無法想像的,但是李女士卻毅然決然地走下去。
  • 癱瘓21年的桑蘭丟掉輪椅,穿紅裙超美,難怪丈夫身價千萬不離不棄
    就像我國體操名將桑蘭就是如此,當年尚在青春歲月的她前往美國訓練,因意外摔傷導致身體高位截癱,當時桑蘭才不過17歲,面對這樣的結果令人相當絕望,尤其是對於一位體操運動員而言,職業生涯基本就到此結束了。21年來,桑蘭從未再站起來過,終日與輪椅相伴。
  • 又一個「520」要到了 真正的夫妻是不離不棄 電視劇《我哥我嫂...
    又一個「520」要到了 真正的夫妻是永遠攜手前行 不離不棄 電視劇《我哥我嫂》觀後感 電視劇《我哥我嫂》簡介 :女工夏一男在新婚當天被一場車禍徹底改變了命運,丈夫彭光明成了植物人,婆婆撒手人寰,只剩彭光榮和彭光亮還有已故大哥留下的兩個孩子。夏一男走進彭家,接下長嫂如母的重任。
  • 未婚妻見義勇為中9刀,不幸癱瘓,他毅然成婚,不離不棄照顧32年
    然而卻有這樣一對夫妻,妻子見義勇為身中九刀癱瘓在床32年,丈夫對她不離不棄用行動詮釋了「何為真愛」見義勇為身中9刀謝芳於1966年出生,是嶽麓區坪塘街道新合村人。因為失血過多,謝芳瀕死期間醫生給她輸了四次血,然而血紅蛋白指標始終離正常的標值還有不小的差距。同年,與謝芳訂過婚的謝海華也剛剛從部隊回來,當他得知謝芳因為見義勇為被竊賊劃傷,至今還躺在病床上時,急忙趕來看望。
  • 三位老人久病在床 好「女兒」不離不棄精心照料
    母親患腦血栓癱瘓在床10年,婆婆腦梗後成「植物人」臥床不起3年,公公摔傷行動不便3年,三位老人都是不幸的,但幸運的是他們久病床前都遇到一位好「女兒」——李愛臣,在她不離不棄的精心照料下,患病多年的他們都得以安度晚年。為了照顧母親每天翻越幾公裡山路李愛臣家住濟南市平陰縣東阿鎮窯頭村。
  • 溫州一男子七年如一日不離不棄,照顧癱瘓在床的妻子!
    為了家中生計,16歲就外出打工的高葉榮,一直以來任勞任怨、兢兢業業,始終堅信只有刻苦,才能有出路。但平淡的生活總會在不經意間沾染濃抹上「人間」色彩,35年前本就已育有3個子女的高葉榮又將被丟棄的孩子抱養,這無疑加重家中的經濟負擔,但他視這個孩子如己出,含辛茹苦地把四個孩子們撫養長大,各自成家。
  • 抗癌三年,丈夫對我不離不棄,為了兩個孩子我只求能多活一天
    「無論貧賤富貴,無論生老病死,我們都不離不棄,白頭到老。」這句話是我和丈夫在婚禮上的誓言。而在我生病的三年來,丈夫不但做到了不離不棄,還把我照顧得無微不至,讓我真真切切地感受到了什麼叫做真情義,什麼叫做真感情。
  • 桑蘭高位截癱20年丈夫始終不離不棄,曾冒險生子如今孩子照顧桑蘭
    而在中國體壇有一對戀人堪稱真愛,中國體操名將20年前因赴美比賽過程中出現意外造成高位截癱,而她的丈夫對她始終不離不棄,如今他們4歲的孩子也已經開始學會照顧媽媽了,他們就是桑蘭黃健夫婦!面對自己無法自理的現實桑蘭曾不止一次的想到過自殺,但是最終她都堅強的堅持了下來,而且還組建了比很多人都要幸福的家庭,而這一切與他的老公黃健緊密相關!
  • 又一個「520」要到了真正夫妻是永遠不離不棄 電視劇我哥我嫂觀後
    又一個「520」要到了 真正的夫妻是永遠攜手前行 不離不棄 電視劇《我哥我嫂》觀後電視劇《我哥我嫂》簡介 :女工夏一男在新婚當天被一場車禍徹底改變了命運,丈夫彭光明成了植物人,婆婆撒手人寰,只剩彭光榮和彭光亮還有已故大哥留下的兩個孩子。
  • 濬縣新鎮鎮前枋城村李玉娥常年照顧癱瘓丈夫 彰顯人間真情
    「如果沒有小玉照顧我,我……我,可能活不到現在了,謝謝小玉,讓她跟著我受苦了!」近日,記者來到濬縣新鎮鎮前枋城村,採訪了這位為愛堅守,不離不棄,常年照顧癱瘓丈夫杜平榮的好妻子-李玉娥。採訪中得知,杜平榮、李玉娥夫妻二人都是再婚。
  • 為救植物人丈夫,她甘願傾家蕩產,5年不離不棄,如今他終於醒了
    (2014年報導過他已甦醒,這次應該是好轉了)。而這段奇蹟的發生,更離不開一段不離不棄的愛情故事。,舒馬赫的妻子科琳娜一直都守護在丈夫病床前,不離不棄,期待著丈夫甦醒。我需要一種力量來支撐我,需要一個守護我的人,那個人就是科琳娜。能和她在一起生活是我的夢想。如今,他的夢想已經達成了。
  • 妻子患病後太絕望,50歲丈夫悉心護理不離不棄,化老年妝表明心意
    2婚夫妻結婚8年後,漂亮妻子患重病,癱瘓又變醜,想給50歲丈夫重新找個伴侶。丈夫的舉動,令她心疼又驚訝。 蘇女士和周先生一直很恩愛,這一個月來,妻子一天到晚拿著手機,不搭理丈夫,問他怎麼個死法才能不痛苦。 周先生在妻子的手機裡,發現了煤炭製毒的瀏覽記錄。
  • 網路遊戲結識走到一起 丈夫重病妻子不離不棄
    可好景不長,寶寶4個月大的時候丈夫於德磊卻患了病,最終確診為非霍奇金淋巴瘤,妻子小喬不離不棄,照顧於德磊,希望丈夫能夠好起來。緣起網絡有情人終成眷屬20歲的小喬家住黑龍江,從小父母離異,一直跟著母親生活的她很懂事,也很樂觀。2010年的一個晚上,結束了一天的打工,疲憊的她在好朋友的相約下到網吧去上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