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肅醫療健康大數據出爐:人均預期壽命73.92歲,心臟病成最大「殺手」

2020-12-23 每日甘肅

新甘肅客戶端12月21日訊(新甘肅·每日甘肅網記者 金奉乾)2020年是「十三五」收官之年,甘肅省醫療衛生事業發展如何?人口發展、老齡化情況如何?威脅全省居民的疾病主要有哪些?甘肅省中醫藥特色發展情況如何?……今天,省衛生健康委發布了甘肅省醫療健康大數據,帶你一起解讀這些問題。

圖表:2012—2019年甘肅省衛生資源情況

圖表:2009-2019年甘肅省5歲以下兒童及嬰兒死亡率

圖表:2009—2019年甘肅省孕產婦死亡率及人均預期壽命

2012年起,全省衛生資源逐步完善,每千人口擁有執業(助理)醫師數、每千人口擁有註冊護士數、每千人口擁有床位數和每萬人全科醫生數均在不斷增加,尤其是每萬人口擁有全科醫生數,七年每萬人擁有量增加1.7人,複合增速達22%。

隨著疫苗的普及和全省醫療水平的提高,全省婦幼健康服務公平性、可及性不斷提高,婦女兒童的健康狀況持續改善。2009年以來,全省5歲以下兒童死亡率與嬰兒死亡率穩步下降,至2019年5歲以下兒童死亡率4.50‰,嬰兒死亡率3.37‰。自2014年起,甘肅省孕產婦死亡率均低於20/10萬,2019年孕產婦死亡率為12.88/10萬,為近年最低值。甘肅省人均預期壽命逐年增加,2019年甘肅省人均預期壽命達73.92歲,較2009年增加約2歲,預計2020年可達到《規劃》目標(規劃≥74歲)。

圖表:甘肅省人口出生率、死亡率和自然增長率

甘肅省人口死亡率自2000年至今保持平穩,基本在6.5‰上下浮動,但出生率與人口自增率下降較為明顯。2015年我國實施全面二孩政策,但甘肅省人口出生率僅在2017年有小幅提升,隨即回落,截至2019年仍在下降,為10.60‰,創歷史新低。

除了出生率下降明顯,甘肅省還面臨人口老齡化加快。據統計數據顯示,甘肅省老齡人口佔比由2009年的7.63%增加至2019年的11.61%,增加了近4個百分點,而對應的0—14歲兒童佔比由2009年的20.81%下降至2019年的17.42%,下降了3.39個百分點。未來人口老齡化還將進一步加劇。

圖表:2009—2019年甘肅省衛生總費用及其佔GDP比重

圖表:2009—2019年甘肅省人均衛生費用

甘肅省2019年衛生總費用達933.84億元,2009年至2019年十年平均增速13.5%。2009年衛生總費用佔GDP比重為7.79%,2019年為10.71%,十年間佔比提升了2.92個百分點,衛生總費用增速高於國內生產總值GDP增速。人均衛生費用絕對值也在增加,到2019年為3527.34元,十年間翻了3.5倍。

圖表:2010—2019年甘肅省總診療人次

醫療衛生機構和診療人次數齊升,藥佔比降藥費反升。2010年甘肅省醫療衛生機構總診療人次為6675.53萬人次,2019年為12732.6萬人次,九年複合增長率7.43%。就診療居民的年齡構成來看,2008—2018十年間,45歲及以上年齡段的兩周就診率明顯增加,隨著甘肅省年齡結構向中老年年齡段推移,老齡人口的醫療保健保障成為亟待解決的問題。

伴隨著診療人次的增加以及老齡人口就診率的上升,甘肅省醫療衛生機構的建設也在加速。醫療衛生機構大致分為醫院、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和專業公共衛生機構。醫療衛生機構數由2009年的25106家增加至2019年的26692家,其中醫院發展建設最快,十年間增加345家,十年複合增速達6.77%。

圖表:2019年甘肅省男性和女性居民腫瘤疾病死亡率

在對我省居民死亡率統計中,心臟病、腦血管病、腫瘤、呼吸系統疾病、損傷和中毒等外部原因排名前五。威脅我省居民健康的主要瘤種為:胃癌、肺癌、肝癌、結直腸癌和食管癌。其中,由於我省胃鏡、腸鏡的普及率較低,而腸鏡/胃鏡檢查是預防癌症的重要篩查手段,因此胃癌、結直腸癌和肛門癌的發病率和死亡率仍較高。

圖表:2012-2019年甘肅省中醫類醫療機構診療人次與住院人數

中醫類醫療衛生機構從業人員、診療人次數及住院人數齊升。2012年甘肅省中醫類醫療衛生機構總診療人次為1523.3萬人次,2019年為2246.7萬人次,七年複合增長率5.7%。2012年甘肅省中醫類醫療衛生機構總出院人數為52.2萬人,2019年為122.1萬人,七年複合增長率12.9%。

相關焦點

  • ...委發布甘肅醫療健康10年大數據:人均預期壽命達73.92歲 出生率...
    原標題:省衛健委發布我省醫療健康10年大數據人均預期壽命達73.92歲 出生率下降 老齡化加快12月21日,甘肅省衛生健康委發布了醫療健康大數據,充分展現了2009-2019年甘肅衛生事業在發展中取得的顯著成效
  • 甘肅省2019年人均預期壽命達73.92歲 從醫療健康大數據看甘肅衛生...
    我省2019年人均預期壽命達73.92歲從醫療健康大數據看甘肅衛生事業發展2020年是「十三五」收官之年,甘肅省醫療衛生事業發展如何?人口發展、老齡化情況如何?衛生費用支出情況如何?降低「藥佔比」政策實施效果如何?醫療衛生費用支出的主要疾病領域是哪些?威脅全省居民的疾病主要有哪些,患病率、就診率及死亡率又是如何變化?
  • 甘肅省衛健委發布我省醫療健康10年大數據 人均預期壽命達73.92歲
    省衛健委發布我省醫療健康10年大數據人均預期壽命達73.92歲 出生率下降 老齡化加快  12月21日,甘肅省衛生健康委發布了醫療健康大數據,充分展現了2009-2019年甘肅衛生事業在發展中取得的顯著成效。
  • 甘肅省人均預期壽命達73.92歲,比2009年增加約2歲
    新甘肅客戶端蘭州訊(新甘肅·甘肅日報記者李欣瑤)日前,《甘肅省衛生健康統計年鑑(2020)》出爐,該書通過大數據解讀甘肅衛生事業發展。據統計,甘肅省人均預期壽命逐年增加,2019年達73.92歲,較2009年增加約2歲,預計2020年超過74歲。
  • 我省2019年人均預期壽命達73.92歲
    2020年是「十三五」收官之年,甘肅省醫療衛生事業發展如何?人口發展、老齡化情況如何?衛生費用支出情況如何?降低「藥佔比」政策實施效果如何?醫療衛生費用支出的主要疾病領域是哪些?威脅全省居民的疾病主要有哪些,患病率、就診率及死亡率又是如何變化?甘肅省中醫藥特色發展情況如何?12月21日,甘肅省衛健委發布「醫療健康大數據看甘肅衛生事業發展」一文,解答了這些問題。
  • 中國人均預期壽命增加近1歲 人均預期壽命是什麼意思
    央視網消息:10月28日,國新辦舉行「十三五」衛生健康事業改革發展情況發布會。  會上,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黨組成員、副主任於學軍介紹到,國家衛生健康委全力推進健康中國建設,推動以治病為中心向以健康為中心轉變。 從2015年到2019年底,我國居民人均預期壽命從76.3歲提高到77.3歲,也就是說4年提高了1歲。
  • 威脅咱甘肅人的疾病都有啥?大數據告訴你
    12月21日,甘肅省衛生健康委發布的醫療健康大數據,充分展現了2020年甘肅衛生事業在發展中取得的顯著成效。 衛生事業發展: 居民健康水平不斷提升 人均預期壽命達73.92歲 2012年起,全省衛生資源逐步完善,每千人口擁有執業(助理)醫師數、每千人口擁有註冊護士數、每千人口擁有床位數和每萬人全科醫生數均在不斷增加,尤其是每萬人口擁有全科醫生數
  • 2020年世界衛生統計:中國人均預期壽命76歲,受慢病影響大
    【閱讀提示】:近日,世界衛生組織最新發布了《2020年世界衛生統計》,概述了全球範圍內人口的預期壽命以及影響預期壽命的原因,也闡述了全球在慢病預防和傳染病控制等公共衛生目標方面的進展情況。2000年至2016年,全球預期壽命增長了8%以上,主要是得益於在降低兒童死亡率和傳染病控制方面的舉措得到了進展。而中國整體預期壽命為76.4歲(男性75歲,女性77.9歲)。
  • 美國2020人均預期壽命或減少3年
    美國2019年人均預期壽命增加了大約6周至78.8歲。但專家表示,美國2020年人均預期壽命最多可能減少3年。根據美國約翰斯·霍普金斯大學網站統計,截至北京時間23日6時22分左右,美國累計新冠確診病例已經超過1818萬,死亡病例逾32萬。
  • 江蘇人均預期壽命78.27歲 各項健康指標位居全國前列
    中國江蘇網訊 記者從16日在張家港召開的「健康江蘇建設現場推進會」上獲悉,江蘇不斷普及健康生活方式、全面提升健康服務水平、持續改善健康環境,全方位全周期保障人民群眾健康,「健康江蘇」建設取得階段性成效。
  • 我市人均預期壽命指標達到80.6歲,主要健康指標優於全省平均水平
    12月22日,市政府新聞辦召開「美好蕪湖『十三五』成就巡禮」系列衛生健康發展主要成就專場新聞發布會。記者獲悉,「十三五」以來,我市優質高效的醫療衛生服務體系更加完善,覆蓋城鄉居民的基本醫療衛生制度更加成熟,疾病防治能力不斷增強,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取得重大戰略成果,人民群眾健康水平明顯提高。
  • 人類自然壽命可達170歲,為什麼我國人均預期壽命只有77歲?
    一般來說,哺乳動物的壽命是生長期的5-7倍。大象的生長期一般為13年左右,其壽命大約為60-70歲;老虎的生長期為3-4年,其壽命可達25歲左右。2019年全國人均預期壽命77.3歲,人的生長期一般為20-25年,按照這套理論,人類的自然壽命至少可以達到100歲,甚至可以超過170歲。其實,現在我們的人均壽命和幾千年以前相比,已經有了明顯的提升。
  • 參考快訊:美國2020年死亡人數為歷史之最 人均預期壽命或縮減3年
    報導稱,初步數據顯示,美國今年死亡人數可能達到320萬以上,至少比2019年多40萬。美聯社稱,美國死亡人數逐年增多,但2020年的數字將增長約15%,甚至更高。這將是1918年以來增長幅度最大的一年。1918年的死亡人數比1917年增長了46%,因為數以萬計的美國士兵在一戰中陣亡,又有數十萬美國人死於大流感。
  • 2020年美國死亡人口總數創紀錄 人均預期壽命或減少三年
    據英國《衛報》報導,今年的最終死亡率數據要過幾個月才會發布,但初步數據顯示,美國今年的死亡人數已超過320萬。這將是首次年度死亡人數突破300萬人的一年。美國的死亡人數逐年增多,但2020年的增幅或達15%,甚至更高。這將是1918年以來增長幅度最大的一年。1918年的死亡人數比1917年增長了46%。
  • 中國人均一年看病6.2次 3大疾病成「致命殺手」
    來源:21世紀經濟報導原標題:中國人均一年看病6.2次,3大疾病成「致命殺手」中國人整體健康水平如何?哪些疾病,成為中國人健康的「最大殺手」?近日,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發布了《2020中國衛生健康統計年鑑》,披露了2019年全國31個省、自治區及直轄市的衛生健康事業發展情況和目前居民健康水平的統計數據。數據顯示,自2010年以來,惡性腫瘤、心臟病與腦血管病是對居民身體健康危害最大的三個病種。
  • 再過20年,中國人的平均壽命能到多少歲?
    到2010年,達到73歲。按照前面的數字可以看到,我國人口平均壽命,從1975年到1990年,用了15年的時間,提高了3歲;1990年到2010年,用了20年的時間,提高了5歲。又經過了近10年的時間,我國的人均壽命提高了3.4歲。隨著國家經濟發展的加快,生活條件和醫療條件的改善,人的平均壽命,正在穩步地提高。儘管提高幅度不是很快,但是可以看到正在加快的趨勢。
  • 深圳三甲醫院增加至18家,人均期望壽命達發達國家水平
    通過一系列改革,深圳主要健康指標持續穩定在發達國家和地區水平,傳染病發病率從 1979 年的 1521.50 /10 萬下降到 2019 年的 396.21/10 萬;2019 年居民人均期望壽命達到 81.45 歲,十年間提高近 4 歲;孕產婦死亡率、嬰兒死亡率持續穩定在先進發達國家和地區水平。
  • 國家衛生健康委:2020年中國人均預期壽命提高到77.3歲
    據國家衛健委網站消息,6月5日,國家衛生健康委發布《2019年我國衛生健康事業發展統計公報》。《公報》顯示,居民人均預期壽命由2018年的77.0歲提高到2019年的77.3歲,孕產婦死亡率從18.3/10萬下降到17.8/10萬,嬰兒死亡率從6.1‰下降到5.6‰。
  • 中國人均一年看病6.2次,3大疾病成「致命殺手」
    圖 / 圖蟲   中國人整體健康水平如何?哪些疾病,成為中國人健康的「最大殺手」?  近日,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發布了《2020中國衛生健康統計年鑑》,披露了2019年全國31個省、自治區及直轄市的衛生健康事業發展情況和目前居民健康水平的統計數據。   數據顯示,自2010年以來,惡性腫瘤、心臟病與腦血管病是對居民身體健康危害最大的三個病種。在2019年,城市居民因惡性腫瘤的病死率達到了161.56/10萬,成為最「致命殺手」。
  • 【2020年美國死亡人數將創紀錄超過300萬,人均預期壽命最多可能...
    2020-12-23 05:15:52來源:FX168 【2020年美國死亡人數將創紀錄超過300萬,人均預期壽命最多可能減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