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城依舊空江國,故宮春色。
每一位走進故宮的人大概都會被它所震撼到,那種讓人難以拒絕的故宮紅,充滿歷史感的城牆。六百年來,歲月在故宮留下的種種痕跡讓它如陳年老酒般越久越醇厚卻也不可避免的造成一些的損壞,包括三大殿在內的建築多次因雷電、火災損毀又數次被重修。因此,在故宮有這麼一群人甘心以自己的一生護她周善完美,不問自己芳華,陪她走過幾百年歲月的小小一部分。
張奉兵是故宮修繕技藝部的一名古建修繕師,主要負責古建維修,針對故宮的房屋、結構、漆畫、彩畫脫落等多個方面,已經在故宮「修修補補」了7000餘天。2001年因為痴迷傳統管理技藝,那時還是在外做包工頭的他因為參與故宮修繕工作便留了下來,毫不誇張的說故宮的每一處都留下他的痕跡。
剛剛進入故宮工作的張奉兵所學的手藝是沒有經過傳統的培訓,沒有按照故宮修繕技藝部的工藝流程去走,當時的師傅僅看一眼就能分辨出他是否按照自己院的工藝流程去做。作為一名修繕師,細心、耐心是必不可少的,每一道步驟都需要親自把關,一旦其中一道步驟錯了,下一道工序也會受到嚴重影響。
如裱糊這個操作工藝就需多人配合完成,上面需有人糊,下面則需有人用專用的紙杆遞紙。裱糊用漿是根據故宮裡記載的資料用花椒還有黃柏熬製而成,從而達到防蟲防發黴的作用,其實不單單是裱糊,故宮裡幾乎所有的工藝都需要多人合作而成。網友想跟『安安度過漫長歲月』評論說:跟外爺一起去故宮,外爺把每一件展覽室仔仔細細從頭看到尾,無一不感嘆古代工匠的技藝超群。
為了能夠讓故宮修繕這項工藝一直流傳下去,修繕技藝部的師傅們對於新來人員都是傾囊相授,恨不得把所有所學的知識都傳授給你,只要你愛學、願學。張奉兵的師傅曾對他說:「你要想學好一門手藝。你必須先做人,人一定要做好,不要因為幹活而幹活」。隨著時代的進步,修繕師傅們最擔心的就是斷代,越來越多的年輕人不願意去學習這項又髒又累且薪資可能不是特別高的工作。我們感恩匠人的守護,也希望越來越多的年輕人願意加入這個行業,希望不斷的有手藝人傳承下去!
紫荊城600歲,芳華不減,感謝守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