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江德斌
廣州市交委對原《廣州市客運出租汽車車輛技術管理規定》進行了修訂,並已通過該市法制辦審查。該《規定》自2017年8月1日起實施,有效期5年。要求廣州市計程車配置不少於1套錄音設備和3路錄像設備,並實時接入交通行政主管部門的統一監管平臺。(7月9日《新快報》)在計程車裡安裝監控,是以公共安全為第一考量,以此要求乘客的隱私權做出讓渡。客觀來看,既然公共汽車裡都可以裝監控,錄製司機和乘客的行為,為預防犯罪保留資料,那麼計程車也同樣可以做到。事實上,由於計程車行業的工作特性,更容易被犯罪分子盯上,出事的概率比其他很多交通工具都要大。不過,既然要安裝監控系統,就必然產生大量的信息數據資料,由於涉及到眾多乘客的個人隱私信息,備受各方關切。
計程車內的監控數據如果未能妥善保管和管理,一旦遭到洩露,就可能給乘客帶來損失和不便。在當下到處都是攝像頭的環境下,公共安全狀況已經比以前有所提高,但同時也不斷發生圖像數據非法洩露、攝像頭安放不合理、公民隱私權遭到侵犯等事件。應該看到,保護個人隱私與保護公共安全並不衝突,還需要找到平衡點,做到二者兼顧,而不能過度傾斜哪一方。因此,要嚴格管理計程車的監控數據,不能隨意調用,不得進行商業化利用,防範非法洩露等。
而且,安裝監控對提升計程車服務亦有幫助。廣州市交委曾表示,過去計程車沒有安裝車內視頻監控,對於乘客投訴司機拒載、失物找回等事項,往往因缺少直接證據而難以裁決。在計程車裝監控之後,就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避免證據缺失問題,令司機感受到監控壓力,進而促進提高自身職業道德、規範服務,以改善計程車行業的服務質量。
半島網辣蛤蜊評論(
http://news.bandao.cn/lagala/)原創作品,轉載請註明來源。 [編輯: 劉曉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