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21世紀經濟報導
來源丨21世紀經濟報導綜合自新浪科技、新民晚報(秦丹)、快科技、北京青年報、每日經濟新聞、紅星新聞、中國裁判文書網等
原標題:警惕!共享充電寶或被植入木馬病毒!某些品牌手機竟也暗中植入木馬,2000多萬用戶成「肉雞」?
警惕身邊的共享充電寶陷阱!
警方表示,大家常使用的共享充電寶可能被植入木馬程序,一旦插入手機,可能就會盜取你的個人隱私信息,包括通訊錄、照片、視頻等等。
據了解,這些充電寶主要來源於三個地方:
一是商場裡的可租賃移動電源;
二是火車站裡叫賣的滿電充電寶;
三是掃碼免費送的充電寶。
除了共享充電寶有給手機植入木馬病毒的風險,金立品牌的手機竟然暗中給手機植入木馬病毒,牟利近3000萬!
圖 / IC photo(資料圖,圖文無關)
你「信任」過共享充電寶嗎?
近日,公安部網安局微信公眾號發布了一則重要提醒:警惕身邊的共享充電寶陷阱。
警方表示,你常使用的共享充電寶可能被植入木馬程序,一旦插入手機,可能就會盜取你的個人隱私信息,包括通訊錄、照片、視頻等等。
據了解,這些充電寶主要來源於三個地方:
一是商場裡的可租賃移動電源;
二是火車站裡叫賣的滿電充電寶;
三是掃碼免費送的充電寶。
警方提醒:
不要隨意領取和購買來歷不明的移動電源,如有需要,請選擇正規產品,使用共享充電寶也要選擇正規商家的。
此外,連接移動電源時,如彈出是否「信任」提示,請保持警惕。
此前央視315晚會就曾公開揭秘,當一個正常的充電寶拆開後,如果有不法分子對其進行改造,就很有可能在內部加上晶片,當用戶租借到被動過手腳的充電寶,其信息就會分分鐘被盜取。包括手機唯一標識碼、通訊錄、照片甚至是手機應用的帳號密碼……即使拔掉充電寶,手機依然處於被控制狀態。
因此,儘量不使用小品牌的共享充電寶和陌生人提供的充電寶,也不使用有破壞痕跡的充電寶。
網友:心情「裂開」了
無數人看到這條消息心情堪稱直接「裂開」了。
一位網友的感受很有代表性:
「昨天用了共享充電寶,問我是否「信任」,充一半給的提示,想著因為不是原裝線的緣故,今天早晨直接看到有人修改我微信密碼的提醒……」
看到這裡誰的心不「突突」,那些出差時貪圖方便用了公共場所USB埠的人,怎不汗毛「立正」?
艾媒諮詢《2020上半年中國共享充電寶行業發展專題研究報告》顯示,2020年中國共享充電寶用戶已達2.29億人。
可租賃移動電源、火車站叫賣的滿電充電寶、掃碼免費送的充電寶,你還敢用嗎?
充電寶原本是手機沒電時的「救命神器」,現在因為工作、因為家務瑣事、因為各種各樣必不可少的聯絡,很多人都不能離開手機。問題是,機場、火車站、公共場所手機充電無安全可言,大家的出行,又何來安全感?
共享充電寶「陷阱」當清理
防範掉入「共享充電寶陷阱」,首先需要大家提高警惕,不要隨便「信任」關聯。
其次,在生態治理上應該釐清主體責任,比如有些商場往往是免費拿來共享充電寶提供給顧客,商家享受了充電寶「留客」的收益,就理應為顧客提供安全的服務。
同時,絕不能容許犯罪分子屢屢得手,且於重要交通場所廣泛布點;「共享經濟」這種新事物新業態,也不能被類似「共離充電寶」般的產品鏈做偏帶壞。機場、火車站、商場等公共場所的個人信息安全也是公共安全,相關部門必須嚴查嚴打,還公眾以安全。
對於消費者來說,可以儘量自己購買充電寶,不要使用共享充電寶。而且現在華為、小米、OPPO、vivo等品牌的手機店比較多,手機沒電了,也可以到手機店中去充電。
共享充電寶漲價問題引熱議
除了木馬病毒,近期共享充電寶還因為漲價問題受到關注。
據悉,目前大多數共享充電寶的價格都是2元/小時,但部分商業地區和景區的共享充電寶卻漲價嚴重,許多網友爆料,當地的共享充電寶甚至漲價到10元/小時。
據雷科技報導,面對消費者的質疑,某共享充電寶平臺客服表示,由於地區不同,存在一定的價格差異,部分景區的充電寶價格甚至達到了10元/半小時。
金立竟暗中給手機植入木馬!牟利近3000萬,2000多萬用戶成「肉雞」?
除了共享充電寶有給手機植入木馬病毒的風險,某些品牌手機竟然也暗中給手機植入木馬病毒,並從中牟利......
「金立」這個曾經的國產手機第一品牌,大家或許還有些許印象。
在2018年年底,深圳市中級人民法院就已正式受理債權人提出的對金立的破產清算申請。而在2020年12月5日,媒體的一則報導再次將金立拉入了公眾視線。
據中國裁判文書網,11月30日該網站發布了一份刑事判決書,涉及到金立旗下公司——深圳市致璞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致璞科技」)。
資料顯示,致璞科技的大股東是金立(深圳市金立通信設備有限公司),其持股比例為85%,認繳出資額為850萬元。另外,致璞科技的董事長正是金立的董事長劉立榮。
據法院審理查明,2018年3月,朱某(另案處理)成為北京佰策公司(另案處理)法定代表人,負責公司經營,其後開展「拉活」業務。
2018年7、8月份,朱某與被告單位致璞科技負責人即被告人徐黎合謀,採用具有「拉活」功能的SDK控制用戶手機的方式合作開展「拉活」業務。雙方於2018年12月1日正式籤訂「拉活」協議。
雙方約定將北京佰策公司開發的「拉活木馬」程序集成在金立手機的故事鎖屏App中。裝有「拉活」功能SDK的手機在用戶不知情的情況下自動更新版本,接收雄雞系統的「拉活」指令,並在符合配置條件的情況下執行對指定App的拉活,從而達到廣告拉活的效果,賺取拉活費用。
之後,因現有「拉活」方式存在效率低下等問題,北京佰策將熱更新插件「黑馬平臺」植入到「故事鎖屏」等App中,用於「故事鎖屏」等App及其帶有木馬插件的SDK版本的升級,再通過「黑馬平臺」在用戶不知情的情況下安裝、更新「拉活木馬」,從而提高拉活效率。
在2018年12月到2019年10月,雙方共「拉活」(執行成功)28.84億次。2019年4月以來,每月覆蓋設備數都超過2175萬臺,其中2019年10月涉及金立手機2651.89萬臺。
致璞科技預計在此期間通過「拉活」收入2785.28萬元,案發前雙方已結算的費用為842.53萬元。
根據判決書,辯護人曾表示,致璞科技是深圳金立通訊設備有限公司唯一還在運營的公司,致璞科技一直在還供應商的欠款,被告人朱穎作為致璞科技的技術負責人,對公司有舉足輕重的作用,請求對被告人朱穎予以最大限度從寬處理。
最終,致璞科技因犯非法控制計算機信息系統罪,判處罰金人民幣四十萬元;該事的相關負責人因犯非法控制計算機信息系統罪,被判處三年至三年六個月不等的有期徒刑。
不只金立一家這麼做
圖/ 圖蟲
據紅星新聞報導,像前文這種被植入了木馬程序的手機,業內稱之為「肉雞」,意思是可以被黑客遠程控制,並且隨意進行任何操作。
在法院的裁判文書披露以後,有不少網友表示曾經中過招。
「我前些年買的金立手機就是由故事鎖屏被植入病毒了!怎麼殺毒都殺不掉,天天彈屏,手機按鍵也失靈,導致整個手機廢掉了。」有網友表示。
另有網友也稱:
「這個故事鎖屏很厲害,以前用金立的時候關不掉很無奈。」
「我給家人買了一臺金立手機,時不時地就會自動下載垃圾軟體,每個系統軟體都自帶廣告,系統各種謎操作……」
事實上,或許不是只有金立一家手機品牌在這麼做,還有其他的手機品牌也牽連其中。
而據法院查明,北京佰策公司除了與致璞科技合作外,也曾和珠海市小源科技有限公司、珠海市魅族科技有限公司合作開展「拉活」業務。
魅族:未參與非法事件
對於上文提到,北京佰策公司曾和珠海市魅族科技有限公司合作開展「拉活」業務一事,魅族火速予以否認。
12月5日晚微博認證為「MEIZUFlyme官方微博」的帳號@Flyme發表聲明:魅族堅持合法經營,未參與相關非法事件。未來我們將繼續深耕手機安全業務,保障手機信息安全。
而截止發稿,金立暫未作出回應。
金立,曾經的國產手機王者
創始人自曝賭博輸了「十幾億」
金立這個品牌在2002年就已經出現,當時國內沒有幾家製造手機的廠商,國內手機市場都是被諾基亞、摩託羅拉等海外手機廠商佔據。
而金立手機憑藉著實用的性能和良好的品質博得了消費者的認可,可以說出道即巔峰,第一款手機上市的時候就有不錯的銷量。金立在當時趁熱打鐵,還請了諸多明星來代言金立手機,「金品質,立天下」的廣告詞也隨之出現,並且流傳至今。
在2003年到2007年之間,金立上升勢頭非常迅猛,市場份額差點趕超諾基亞和三星,可以說是當之無愧的國產手機中的老大,到了2010年金立手機更是達到巔峰,手機全球銷售量達到了第三名,年銷量達到八千萬臺,僅次於諾基亞和三星。
2016年,金立出貨量逆勢增加21%,總計4000萬臺,僅次於「華米OV」位於第五名。在2017年第一季度,金立出貨量排名仍舊保持在高位,被視為國產手機崛起的「受益者」之一。
但是2017年也是金立危機爆發的開始。
2017年,金立創始人兼董事長劉立榮就被傳出賭博等負面消息,緊接著金立供應商討債、裁員50%、銀行擠兌、重組失敗等消息接連出現。
2017年底,金立被爆出有百億級的資金缺口,其中欠供應商40億元,銀行80多億元,缺口之大,波及面之深,讓人始料未及。
2018年11月,金立創始人劉立榮被曝出賭博輸了超過100億的消息(事後他本人闢謠才十幾億),股東們推測過,劉立榮挪用公款的數目可能在60億左右。
2018年12月,廣東省深圳市中級人民法院裁定,受理對深圳市金立通信設備有限公司(下稱:金立公司)提出的破產清算申請。
此後,金立也曾多次發布新機,但均未在市場激起多少浪花。
圖片來源:金立手機官方微信公眾號
另外,在法院依法裁定進行破產清算後,金立在過去2年的時間裡已在阿里拍賣平臺上進行了37項司法拍賣。
其中,最近的一次拍賣是在今年11月17日,金立旗下的3279件國內專利、77件涉外專利以171.97萬元的價格起拍,但只有1人報名參與,起拍價即最後的成交價。
在上述的37項拍賣中,成交價最高的是一輛奔馳轎車。該車以149.98萬元的價格起拍,有6人報名參與拍賣,最終以210.18萬元的價格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