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存海洋的鸚鵡螺,它們的祖先在史前曾稱霸海洋?

2020-12-13 東森看世界

#科普知識競賽#

大家都知道史前存在著很多現在已經不存在的生物,某些史前生物憑藉強大的生命力硬是撐過好幾次地球大型災難,存活到了現在。但是有些存在到現在的古老生物,其實和它們在史前的祖先外貌上是有很大差別的。今天就來帶大家看看史前與現在差異極大的物種。

大家都應該看到照片上那巨大的生物化石了吧,我自己看到的時候也十分驚訝,到底是什麼生物的殼可以如此巨大?其實這生物曾經在動畫片《神奇寶貝》中出現過,那就是神奇寶貝菊石獸。

當然,現實生活裡我們通常稱它為菊石而不是菊石獸,但在卡通裡的形象,基本上算是很高程度的還原了這個生物的外貌。

這種生物是一種頭足綱的生物,就像字面上說的,它的腳是長在頭上的,就跟魷魚一樣,同時也是一種有 殼的軟體動物,菊石其實在人類的歷史上,是一直帶有神秘色彩的生物。

菊石的英文學名是起源於一個古埃及的神明阿蒙神,埃及人塑造的阿蒙神形象是一個帶有綿羊角或是羊頭的神明,菊石的形狀恰巧就跟綿羊角十分類似。當時有許多學者就直接將菊石稱作阿蒙神的角,並認為菊石在當時是一種聖石,擁有換取未來的魔力。

在中世紀的時候,英國把菊石稱為蛇石。它們認為菊石的外形看起來很像是沒有頭的蛇,因此當地就有傳說菊石是被聖女希爾達砍掉頭的無頭蛇。當時有傳說巫師能夠利用菊石使沉睡的神靈喚醒。

其實這個生物之所以有這麼多怪力亂神的傳說,主要的原因除了它的外形還有一點,就是人類對這種生物的了解十分有限,因為菊石的起源是在4億年前,但是約在6600萬年前就跟恐龍一起滅絕了。所以這個生物都是以化石的形象出現在人類面前的。以前的人類對化石的研究能力有限,所以才會有這麼多的想像,現在的科學家則是從它的化石了解到,菊石是一種食肉動物,它們主要是運用觸手獵食一些魚類或者甲殼類的生物。

在菊石的化石上經常發現一些牙齒的痕跡,科學家們推斷這些齒痕是來自於當時最大的天敵蒼龍,同時學者也在菊石的化石上發現了墨汁,由此推斷菊石就跟章魚一樣能夠通過噴吐墨汁來躲避天敵。

據悉,菊石雌性的外殼通常會比雄性的大,可能是方便用來產卵,同時它們的外殼也分很多種,除了我們最常見的螺旋狀之外,菊石還有這種長條狀的,塔狀的,甚至是這種誇張的不規則形狀的外殼。而且菊石的外 殼大小也是差異巨大,有些外殼不到一公分,有些外殼則像巨大海怪一樣長到超過兩公尺以上。德國在北美洲都有發現約兩公尺左右的菊石化石。

而在哥倫比亞更是有發現一個直徑超過2.3米未確認品種的菊石化石,一旦確認就是目前已知最大的菊石化石。這些菊石化石在學者眼中可不只有觀賞的作用,由於菊石的存在年代橫跨的期間相當長,再加上在海中分布的數量也非常廣泛,所以巨石是地質學家推算巖石年代最有用的化石,所以學者只需要分析菊石的話,是就可以輕鬆推斷出巖石的年代。

可惜的是這菊石滅絕的相當早,現代人類無法親眼觀看到它,但是卻有一個跟這生物長得極為相似的物種還存在現代。這個生物,你一定聽過,那就是鸚鵡螺。鸚鵡螺其實就是菊石演化而來的,雖然在進化後這兩種生物各自發展了好幾千萬年,但是這兩種生物的外觀極為相似,甚至將這兩種生物的化石放在一起,許多人都無法分辨。

由於鸚鵡螺的化石比較稀有,價錢比較高,甚至有不少化石玩家會用菊石化石假冒鸚鵡螺化石來賣。

所以我在這邊就說兩個最簡單的辨識方法。它們最明顯的差異就是外殼縫和紋路的不同。即使是複雜而且有多重的褶皺,鸚鵡螺則是單純的曲線,如果是那種對半解剖的化石,只需要記得菊石的隔壁彎曲方向是向外,鸚鵡螺則是向內。只需要記得這兩種辨識方法,基本上就不會被騙了。

鸚鵡螺跟人類還有一段淵源,這種生物體內有許多氣室,當鸚鵡螺在海中要下沉的時候,會將氣室充滿水增加重量。然而上升是相反的,就是將氣室充氣來減輕重量。人類就是利用這種生物的潛水原理,發明了第一艘核動力潛水艇鸚鵡螺號。

接著來說說這個生物現代跟史前的差異。鸚鵡螺現在的體長普遍不超過二十公分,但是在史前時代,鸚鵡螺跟菊石一樣,外殼在史前時代有多種外形。其中有一種直殼鸚鵡螺的長度可以長到12.5米的長度。這種身軀即使在當時都是十分巨大的生物,直殼鸚鵡螺的巨大外殼可不是中看不中用。事實上它們非常堅固,比現在海螺的外殼還要堅硬數十倍。

在當時史前的海洋裡,絕大多數生物都無法咬穿直殼鸚鵡螺的外殼,因為這個原因,這種生物曾在奧陶紀短暫的稱霸過海洋,甚至當時的史前三葉蟲,為了避免被這巨型生物吃到滅絕,還進化出了又長又硬的刺針,來抵禦直殼鸚鵡螺的狩獵,可見這種生物強大的程度。

反觀現在的鸚鵡螺體型不大,也並不是食物鏈的頂端,再加上人類大量的捕殺,甚至還面臨滅絕的危險,真的是今不如昔。

相關焦點

  • 鸚鵡螺:穿越5億年的「活化石」,祖先曾是海洋頂級王者
    而鸚鵡螺卻屬於頭足綱,和烏賊之類的動物是一家親。鸚鵡螺是現生頭足綱中唯一具有外殼的種類,是一類古老而珍稀的物種。在大約5億年前,它們的祖先曾是海洋中最頂級的獵食者,彼時它們的體長足足有11米,是海洋中戰鬥力最強的生物之一。距今5億年前的遙遠歲月,被定義為「奧陶紀」。那時候,地球的面貌與今天截然不同——海洋面積遠比現在遼闊,大部分陸地都被淺海覆蓋。
  • 十大遠古海洋猛獸 : 上龍為什麼會成為史前海洋霸主
    盤點十大遠古海洋猛獸:上龍並不是最強大的     在已滅絕的十大海洋巨物中,鄧氏魚堪稱一種巨大的史前生物。它巨大的咬合力,完全不遜色於史前生物中的滄龍、帝鱷、劍吻鯊等兇猛的怪獸。今天,我們就來學習下這些令人恐怖的史前巨物。
  • 「史前巨魚」有多強?海洋絕對霸主,統治史前海洋生態2000萬年
    「史前巨魚」有多強?海洋絕對霸主,統治史前海洋生態2000萬年 現在說起海洋裡面的霸主可能很多人第一個想到的就是鯊魚,鯊魚的殺傷力和體型都非常大,很多海洋中的生物都十分懼怕鯊魚,在遠古時期也應當如此。然而實際上可能很多人不知道的是海洋的絕對霸主是「史前巨魚」,這種魚在史前的時候就統治海洋生態長達2000萬年,但是現在這種魚已經滅絕了,那麼這種史前巨魚到底有多強呢?史前巨魚聽名字就知道其有多可怕,這種魚距今大約有3.6億年,從一些照片和模擬畫面可以看出史前巨魚是一種非常兇惡的魚,這種魚一般會有10米左右長,它們的體重可以達到2噸左右。
  • 盤點十大遠古海洋猛獸
    盤點十大遠古海洋猛獸3月17日消息,在已滅絕的十大海洋巨物中,鄧氏魚堪稱一種巨大的史前生物。它巨大的咬合力,完全不遜色於史前生物中的滄龍、帝鱷、劍吻鯊等兇猛的怪獸。今天,我們就來學習下這些令人恐怖的史前巨物。據國外媒體報導,地球史前時代並不缺乏令人恐懼的巨型怪獸,除了眾所周知的霸王龍等,還有巨牙鄧氏魚、恐怖豬、能整個吞食蛇頸龍的海怪等。
  • 海洋活化石,如今身長不到20釐米,4.4億年前竟是海洋霸主
    相信很多人小時候都曾讀過自於儒勒·凡爾納的科幻小說《海底兩萬裡》,對鸚鵡螺這名字多少有點耳熟。書中,阿龍納斯在一個機緣巧合之下進入了一艘獨一無二,又十分理想化的「鸚鵡螺號」潛艇,從此,他開始了他週遊海底的奇妙探索之旅。小說中的鸚鵡螺號雖是凡爾納科幻想像的產物,但在小說虛擬的世界中,在海上稱霸一時,也是當時現實世界上理想化的潛艇。
  • 鸚鵡螺曾是地球上最大捕食者
    邪神加坦傑厄的原型,就是我們今天要介紹的奇特海洋生物——鸚鵡螺(Nautiloidea)。鸚鵡螺比三千萬年以前的超古代文明還要存在的長久的多。現存種群數量稀少的鸚鵡螺,已經在這個星球上經歷了數億年漫長的演變,最早甚至可以追述到寒武紀,並從奧陶紀開始繁榮,於泥盆紀開始減少。
  • 十種史前海洋巨獸
    現代雖然還有很多海洋巨獸,但是遠沒有史前海洋巨獸那麼恐怖,今天就帶大家了解一下史前十大海洋巨獸,皆是頂級掠食者。 而且它有4片動力驚人的槳鰭,滑齒龍的眼睛長在它們的頭頂,這種生物會從下方突襲獵物。
  • 每日漲姿勢—盤點曾在地球稱霸的四大史前怪獸!
    地球在45.5億年間孕育了無數生命,今天帶大家盤點曾在地球稱霸的4大史前怪獸!頂級捕食者 滄龍滄龍在地球大約7000萬至6500萬年前(白堊紀時期)的海洋中生活著一種頂級捕食者「滄龍」,也是當時海洋中最大的捕食者。身體最長可達21米(7層樓的高度),體重33噸。
  • 史前海洋三大霸主,史前第一可怕巨獸你知道是什麼嗎?
    我們都知道,遠古時期的地球出現過很多體型巨大的生物,而史前海洋更是如此,像蛇頸龍、上龍、魚龍這些動物都非常強大,它們作為大型食肉動物,性格非常兇猛,而今天我們要說的並不是它們,而是比它們厲害很多的史前海洋巨獸。
  • 3900萬年前的史前海洋怪獸帝王蜥蜴,讓人以為是哥斯拉原型!
    在最近上映的《哥斯拉》電影中有一個神秘的機構「帝王計劃」:專門研究哥斯拉這些遠古巨獸,防範它們破壞地球,達到保護地球的目標!而在史前生物中,有很多生物都是巨型的,有一種稱為帝王蜥蜴的史前海洋怪獸身形最大可達21米,讓人瞬間想到以為是生活在海中哥斯拉!
  • 史前十六大海洋巨獸,他們才是真正的海怪!
    鄧氏魚是最大的史前盾皮魚,它的頭部和魚身兩側被鉸接盾片覆蓋著,它們沒有牙齒,而是兩排鋒利的骨片,形成喙狀結構。從龍王鯨的化石還可以看出它有很短小的四肢,於是科學家猜測它是從陸地上進化到海洋中的陸上猛獸。目前科學研究發現它的天敵可能是鯊魚類的鼠白鯊。這種水生捕食者可以摧毀一個超過1600公斤重的頭顱,是擁有最強咬合力的哺乳動物或為史前鯨魚。
  • 海洋裡最兇猛的恐龍,恐龍時期的海洋霸主你都知道嗎?
    注意以下幾種遠古海洋動物只是名字帶有龍,並不是恐龍,下面簡稱為海洋恐龍史前時期海洋中生活著各種強大的動物,除了體型較小的動物外,還有稱霸海洋的超級霸主,它們是站在食物鏈頂端的掠食者,沒有任何動物能夠與之匹敵,它們和陸地恐龍生活在同一時期,海洋中的它們活動區域更加廣闊,不過也會經常為了領地展開廝殺
  • 海洋頭號殺手——消逝的遠古蠍子
    生命大爆發(左),地球生物演化圖(右) 奧陶紀生物大滅絕導致了85%的生物消失,三葉蟲被迫把海洋霸主位置讓給了聲勢浩大的鸚鵡螺類。而這時一種奇特的生物竟悄無聲息地進化了出來,它們形似蠍子,卻有著鱷魚的身材和巨大的鰲,因為形似我們稱其為「海蠍」,它就是之後志留紀的海洋霸主、海洋中的恐怖化身——「板足鱟(hòu)」(Eurypterida)。
  • 海洋中的可怕捕食者,鯊魚和海洋霸主的愛恨情仇
    鯊魚,是生活在海洋中的可怕獵食者,而鯨魚在我們的印象中卻是溫和的大型海洋生物,鯊魚和鯨魚都屬於海洋食物鏈中的頂端,在漫長的生物演化史中,鯊魚和鯨魚碰撞出過怎樣的火花?它們之間又有什麼故事?目前公認的是,在泥盆紀的早期(3.6億4.08億年前),軟骨魚就已經出現在了海洋中,也就是說鯊魚的祖先早在4億年就已經出現,這個時候肉鰭魚類還沒有登上陸地,鯨魚的祖先更是不知道生活在海洋中的哪個角落中,可以說鯊魚是鯨魚的「老前輩」了。
  • 遠古時期的龍王鯨和滄龍對決,誰才是真正的海洋霸主?
    現代海洋中,霸主級生物是大白鯊和虎鯨,而在遠古海洋生物中,論體型、體重、戰鬥力,滄龍和龍王鯨都是名列前茅,雖然它們並不在同一個時代,不過我們也可以從數據上來做一下分析比對,看看龍王鯨與滄龍對決,誰更厲害。
  • 龍王鯨才是海洋霸主,滅絕的遠古海洋巨獸
    龍王鯨(學名:Basilosaurus,意為帝王蜥蜴),又名械齒鯨(Zeuglodon),已經絕種的古代海洋哺乳動物,現代鯨的近親,是鯨類中的一種,生存於3900萬至3400萬年前的始新世晚期 擁有最強咬合力的哺乳動物或為史前鯨魚。龍王鯨生活在4000萬年前~3400萬年前,並以捕食其他鯨魚為食。
  • 消失8000萬年的史前生物,堪稱海洋霸主,滅絕原因可惜了!
    消失8000萬年的史前生物,堪稱海洋霸主,滅絕原因可惜了!生活中出現過許多玄幻的詞語,例如死而復生、長生不老等等,這些皆與自然規律相悖。任何生物生存在地球上,都該遵循自然界中的規律,一旦違背,下場都格外悽慘。
  • 7大遠古海洋霸主,虎鯨只能稱小弟?
    也許它們的形狀因環境不同而不同。但是在每個生物的時代,他們都是海洋之王。讓我們一起去看他們的故事。奧陶紀鸚鵡螺 在此期間,海洋中出現了幾種典型的生物,其中最著名的是三葉蟲、海蠍子和鸚鵡螺。鸚鵡螺公司會毫不猶豫地討論誰是這個時期的海洋霸主。 鸚鵡螺可以吃三葉蟲。據說它有12米長,被認為是當時海洋中最可怕的生物。雖然現代鸚鵡螺對我們來說看起來很小,但如果打撈上一隻10米以上的鸚鵡螺,我想知道它是否會被當作怪物對待。
  • 遠古時期的海洋霸主,咬合力高達20噸,至今可能還未滅絕
    遠古時期的海洋霸主,咬合力高達20噸,至今可能還未滅絕在遠古時期的海洋之中存在許許多多的頂尖掠食者,它們有的依靠自身龐大的身軀,有的依靠滿嘴鋒利的牙齒而稱霸遠古海洋,其中就不得不提及到一種史前海洋霸主,具有龐大體型和令人望而生畏的深淵大嘴於一體的巨齒鯊。
  • 遠古海洋霸主巨齒鯊並未完全消失,它們仍存活深海之中
    去年一部名叫《巨齒鯊》的電影曾火爆一時,影片中巨型鯊魚肆虐海洋之中,幾乎沒有對手儘管最終它依舊死在了「郭達·斯坦森」的手中。在生物學的檔案中,巨齒鯊這種海洋大型生物生存於遠古時代,早已經滅絕。不過仍有人堅持巨齒鯊並沒有徹底消失,只是潛伏在海洋深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