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遠讀重洋
作者:艾利遜遜
責編:梓
美國時間周一下午,主管美國留學生事務的學生與交流學者辦公室SEVP突然宣布:
1)如果2020年秋季學期留學生就讀學校安排全部網絡授課,那美國海外使領館將不會向該留學生發放籤證,即使有籤證的到了美國海關也不予放行,如果人已在境內的留學生秋季開學前需離開美國,否則可能會啟動遣返程序。
2)只有原本就採取「網課加面授的混合模式」、或以面授為主稍加一點網授的學校才能提供一部分網課,讓留學生維持合法身份。
ice.gov官網
這條消息在美國留學圈裡瞬間炸開,畢竟從面授課堂轉戰線上教學是受新冠病毒疫情影響的無奈之舉,2020年春季學期每個留學生都經歷了Zoom大學的洗禮,接下來的秋季學期不論是正在就讀、還是預計今年秋季入學的新生,這條可能生效的政策將會影響到美國的每一位留學生,更是讓近37萬正在攻讀美國學位的中國留學生陷入兩難境地。
面對美國政府腦洞大開拋給留學生的這道送命題——要文憑還是要命?
留學生真的無法回答!
每年留學生為美國經濟大約貢獻400多億美金,留學生真的想跪地無語問蒼天:
為什麼2020年想安心留學讀書這麼難?
1
被逼入絕境的近37萬中國留學生
學校是否重開、上不上網課、上多少網課,這些問題全部都有各高校自行決定,留學生哪有什麼選擇權?對於中國留學生來說:
要麼交著美國昂貴學費、繼續就讀Zoom大學、每天半夜爬起來上課、過著日夜顛倒的生活繼續攻讀學位;
要麼在美國重返校園,為了維持合法身份全副武裝堅持每天去學校報到上課;
要麼從只提供網課的學校轉學去提供面授的學校繼續學習,現實情況是現在已經是7月,多少學校來得及辦理轉學手續?即使來得及,只是為了維持身份就可能得從常春藤轉進社區大學,這代價是不是有些離譜?
這幾個選擇每一個聽起來都像在拿生命、或未來的人生做賭資,為的只是能完成美國學業、拿到畢業證書,之後是否能留在美國繼續深造、或發展事業都先暫時不用多想...
2020年1月底新冠疫情在國內開始傳播,1月31日美國宣布要對針對來自中國大陸地區的旅客設置旅行禁令,當時還有大量中國留學生回國過年還沒回來,為了趕在2月2日下午5點禁令生效之前入境,很多人退票改籤緊趕慢趕回到美國。
人雖回來了,但由川普帶頭將新冠病毒稱為「中國病毒」,導致上半年美國頻發針對亞裔的仇恨犯罪和種族歧視,那會還有中國留學生因為帶著口罩去上課被教授約見批評。
結果美國這邊新冠疫情從3月份開始快速蔓延,全美幾千所高校整齊劃一全部改為線上教學,再加上美國從上至下消極防疫,又有一大批留學生決定先回國。
於是大家又開始想辦法搶購,即使買到高價票回國還得集中隔離14天,即便這樣當時還有網絡噴子對留學生各種冷嘲熱諷,甚至還有人斥責留學生「千裡投毒」。
好不容易熬到了春季學期結束,回國機票依舊是一票難求,5月美國還盛傳川普要取消F-1留學生畢業後的OPT工作身份。
這邊懸著的心還沒放下,5月底川普又再次責難中國留學生,宣布從6月1日開始禁止向與中國軍隊有關聯的中國留學生、科研人員發放籤證,人在美國之外禁止入境、人在美國境內可能會被遣返離境。
川普分別在4月底和6月底籤署的兩輪限制移民行政令,雖然對還在上學的留學生沒有眼前的直接影響,但美國目前全面緊縮的移民形勢讓美國的留學魅力大打折扣。
以往美國除了優質的高校資源外,也以相對開放的移民環境備受中國留學生追捧。
但川普上任三年多一再在移民政策改革上加碼施力,這幾個月又把疫情當藉口極力達到其限制移民的目的,留學生畢業之後繼續留在美國發展的難度不斷攀升。
為了應對美國官方可能採取的措施,留學生們正在想盡辦法參加面授課程,消息一出來有限的面授課程很快就被選光,甚至很多人不得不選報和自己專業無關的課程。
雖然還有學生自發創建並在校內共享在線電子表格,以便美國本土學生與留學生交換面授課程名額,但效果也很有限。
20歲的中國留學生Amy Liu正在UCLA攻讀本科學位,她已經交了學費、選完了在線課程、下學期公寓的1000美金押金也交了,結果按照美國官方周一宣布的規定,她可能需要在秋季學期離開美國。
正在紐約大學攻讀碩士學位的留學生Chen Na,雖然她的項目計劃在秋季學期安排在線加面授,但還是有可能會因疫情反覆在學期中變為全線上,如果真的這樣Chen Na還是得離開美國以避免逾期滯留美國。
而已經回到中國的Mumu則決定聽天由命,因為計劃下學期上網課的她並沒有選學校宿舍,現在改變主意也來不及,而且飛美國必須要在第三方國家中轉且完成14天的隔離,目前最靠譜的中轉地是柬埔寨,對她來說,為了維持籤證返回美國簡直是飛蛾撲火。
而對於那些即將入讀本科或研究生的留學生來說,更是有可能面臨「失學」危機。
19歲的Tianyu Fang原本計劃今年秋天開始他在斯坦福的本科學習,但現在看他的計劃可能無法成行。美國海外使領館的常規籤證服務尚未恢復,Fang遲遲無法申請到F-1籤證,就算他成功申請到籤證、繞道第三國待滿14天順利入境美國,但因為斯坦福規定大一新生第一學期要在校內上課,但採取的是在線教學模式,這就正好中了新規定全網課留學生必須離境的要求,這就導致他剛來美國就得離開。
而另一邊的小林則決定將入學時間推遲,原計劃今年9月入學的她,至今還無法辦理赴美籤證,加之目前學校政策不明,是否滿足獲得籤證的條件更不可知。不過在此之前,她還需要先寫一封信,向校方詳細闡述推遲入學的原因,以獲得批准。
2
尷尬的美國高校
高等教育紀事報剛剛完成了針對1000所美國大學秋季學期上課安排的統計,其中8%的大學計劃完全採取網絡授課,60%的大學計劃恢復面授課程,23%的大學計劃採取混合教學模式,還有8.5%的大學尚未確定方案。
哈佛大學、普林斯頓大學原本計劃在2020年秋季採取全部線上授課方式,美國官方的這一決定顯然打了美國高校一個措手不及。
失去留學生對美國各高校來說就意味著失去關鍵收入。
過去一段時間裡很多美國大學都因不斷減少的本土學生數量和國家資助苦不堪言,國際學生早已成為美國高校的重要資金來源。
在一些大學國際學生人數可佔本科學生人數的三分之一,而在研究生項目中國際學生數量會佔到大多數。
根據美國國際教育研究所IIE的數據統計,在2018-2019學年中有超過100萬的留學生就讀美國高校,其中中國學生佔外國留學生的34%。
同年留學生給美國做出了447億美元經濟貢獻,而中國留學生的花銷佔整體的三分之一,約150億美金。
widencdn.net
儘管美國高校已經預計到今年留學生人數會大幅下降,但要一下子損失這些留學生的經濟貢獻,對於任何一所美國高校都是不小的挑戰。
密西根州立大學協會執行長Daniel J. Hurley援引數據介紹,2018年3.3萬多位國際留學生為密西根州貢獻了12億美金。
加州大學系統校長Janet Napolitano稱這將造成「雙重打擊」,這將會導致大量在疫情期間已經遭受不小經濟損失的美國高校繼續削減預算,這樣的影響對很多公立大學就更加明顯。
例如加州大學體系中的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UCLA,國際學生繳納的學費是州內美國本土學生的兩倍還多。
3
美國是阻斷留學生赴美之路的最大輸家
失去留學生對美國來說流失了大量高質量人才,可短視的反移民保守派完全忽略了這一弊端,他們沒有意識到這可能會最終摧毀美國的未來競爭力。
4月底,美國共和黨參議員、堅決的反移民派代表Tom Cotton曾在美國媒體上大肆鼓吹限制給中國留學生發放籤證,尤其應限制STEM理工科專業學生赴美留學,在接受媒體採訪時他說道:「我們可以讓他們來美國學習莎士比亞,這才是他們需要從美國學習的知識,他們不需要在美國學習量子計算和人工智慧」。
這位議員拋出這樣的言論沒有在開玩笑的,他甚至向參議院提交了相應的法律提案。
Tom Cotton,nytimes
當時他的言論一出,就有很多工作在美國科研一線的研究人員在社交媒體上猛烈抨擊Cotton的這一觀點。
一位量子物理學家在Twitter上寫道,當年在她的量子物理實驗室裡,20個人中只有兩個美國人,剩餘的所有研究人員都是外國留學生。
這種情況在美國並不罕見,過去很長一段時間裡外國留學生都是推動美國科研進步的絕對中堅力量。國際學生不僅為美國經濟做出貢獻,更是為美國源源不斷地輸送新鮮血液。
6月初《紐約時報》曾經撰文《美國人工智慧領域的秘密武器:中國人才》。
上半年川普政權頻出政策意圖限制在美國的中國科技人才,此舉讓美國人工智慧領域的科技公司、科學家都很擔憂,因為有太多美國的開創性創新成果都是由華人智慧推動的。
nytimes
美國智庫MacroPolo的一項統計顯示,去年著名人工智慧學術會議接受和發表的論文中,有近三分之一都來自在中國高校畢業的研究人員,而他們中大多數人都在美國生活,為美國公司和大學工作。
喬治城大學也在去年做過一次專門針對人工智慧領域外國留學生的調查統計,他們分析了2000名最近在美國頂尖高校獲得人工智慧相關博士學位的外國留學生職業歷程,他們發現有91%的中國籍留學生畢業後至少在美國發展了5年。
截圖來源於華盛頓郵報,版權屬於原作者
喬治城大學的統計顯示,在所有STEM專業中,除農業相關專業畢業生不傾向於留美發展,85-90%的中國籍博士研究生都更願意畢業後留在美國。
調查者追蹤了畢業5-10年後的中國籍科學、工程專業的博士畢業生,研究發現85%左右的受訪者依舊留在美國。
4
即使新冠確診病例超300萬
美國高校也得硬開
按照美國原本規定,一般F-1留學生就讀美國高校時每學期必須修滿12學分,網授課程比例也有很嚴格的要求,通常每學期最多有一門課、或者一門課中有一定比例的時間允許網絡授課,否則不能維持合法的留學生身份居留在美國境內。
但今年因為新冠病毒疫情,全美各高校從3月開始陸續停止面授課程、轉為全線上教學。
如果按照之前對網授課程的限制,絕大多數留學生的上課狀態都不滿足規定要求。
三月中旬因網授課程已經成為整體趨勢,美國官方曾專門發文臨時放寬政策:允許如果學校暫時關閉,但提只要學校提供替代型教學,例如網絡授課,那留學生就可以選擇在美國境內或在美國境外繼續學習,同時也能保持這位留學生的留學生身份有效。
鑑於新冠疫情的特殊性質,美國官方將允許留學生參加網絡課程的時間超過原本規定的時長,但該規定只在特殊時期有效。
截止到這裡一切聽上去還算合理吧?
春季學期雖然已經結束,但美國新冠疫情並未有很大改善,反而因為部分地區過早重啟導致最近疫情反覆嚴重,每日新增病例又衝到每天5萬+的增速,而確診病例已突破300萬大關,美國新冠病毒感染人數已佔全球感染人數的25%!
在疫情如此不穩定的情況下,川普政權執意高校開門進行面授課程,在最需要靈活應對抗擊疫情、避免病毒傳播之時,美國官方將政策修改回了正常時期的最嚴格死板狀態。
官方突然在最需要靈活應對的時候更改政策,正是為了響應川普迫使美國教育系統重新開放的號召,同時川普政權也利用這個契機正在執行減少美國合法移民的主張。
反移民保守派們一直以來都主張減少學生籤證和工作籤證數量,他們認為這些都不利於保護美國人的就業市場。
強迫留學生離開和無法入境,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阻斷留學生畢業後在美國尋求12個月、或最長36個月的OPT實習工作許可。
周二在白宮進行的重啟學校相關會議上,川普點名哈佛大學,稱哈佛大學的秋季全網課安排「很荒謬...(哈佛)應該為這樣的安排感到羞愧。」
川普在周二的白宮會議上 The New York Time
儘管美國政府並未向州政府、學校提供足夠的經濟支援,也沒有切實可行的學校重開之後的防疫計劃,但川普本人及其核心團隊已經將重開學校作為下一階段的工作重點,川普的競選團隊也在到處鼓吹重啟學校、讓學生回到校園的種種好處。
分析人士指出川普之所以急於逼迫學校重開還有他的政治目的——為了競選拉選票。
川普之所在美國疫情沒有趨穩的情況下就冒險鼓勵各州重開,也是顧忌經濟情況一日不好轉對自己下半年的競選結果不利,現在催著各種學校重開也是同一原因。
尤其是中小學如果不重開,很多家長也不能重返工作崗位,這將有損川普任內的經濟表現。
為了實現政治目的成功連任,川普不惜拿學生、教職員工的健康犯險。
今天哈佛大學和麻省理工學院已經一紙訴狀將美國國土安全部、ICE及其負責人們告上麻薩諸塞州地區法院,旨在通過法律手段阻止這條新政生效。
harvard.edu
哈佛大學和麻省理工學院主張,這條新政違反了正常新政策生效執行的常規流程,新政不僅把美國高校逼進死角,更是給留學生出了大難題,疫情期間逼迫留學生離境美國是危險、昂貴且不切實際的。
相信接下來還會有更多高校、留學生公益組織、教育機構會加入到與這條政策抗爭的法律訴訟中來,從過往經驗來看很可能這些訴訟的原告會獲得法官支持,留學生也許不會真的在秋季學期到來前面臨無法入境、被迫離境的困局。
但擺在各方面前的事實是,合法移民的日子越來越不好過,尤其是今年疫情出現後川普和他身後的反移民保守派,不放過任何一個機會推行他們的反移民政策,先後兩次籤署行政令限制綠卡申請者入境、限制H-1B等工作籤證入境、提議修改美國現行移民規則。
這些消息無一例外正在向外界警告:昔日由移民一手創立的美國正在逐漸向外國人關閉大門。
參考來源:
https://www.wsj.com/articles/colleges-brace-for-sharp-drop-in-foreign-students-especially-from-china-11594114202
https://www.nytimes.com/2020/07/07/us/student-visas-coronavirus.html?_ga=2.70925588.54376666.1594159933-1044693170.1542748569
https://www.cnn.com/2020/07/08/americas/international-student-visa-united-states-intl-hnk/index.html
https://www.nytimes.com/2020/06/09/technology/china-ai-research-education.html?_ga=2.95057816.54376666.1594159933-1044693170.15427485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