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日,中國退役軍人就業創業服務促進會在《人民日報》發布了「2020年度全國退役軍人創業光榮榜」名單,共有60名退役軍人入選。其中,東嶽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張建宏榮登「2020年度全國退役軍人創業光榮榜」。
作為一名退役軍人,部隊給了張建宏軍人鐵血DNA。這軍人鐵血DNA,是他「對黨最忠誠,永遠跟黨走」和「最講政治,最講正氣,最走正道」的堅定政治信念;這軍人鐵血DNA,是他「建設家鄉,回報社會,報效國家,報答黨恩」的家國情懷;這軍人鐵血DNA,是他心繫國防和部隊,牢記自己「永遠是部隊一員」的責任擔當。他帶領東嶽集團走出了一條「自主創新,打破壟斷,為國爭光」的民族工業發展之路,在氟、矽、膜、氫等多個領域趕超世界先進水平。他先後光榮出席習近平總書記主持召開的民營企業座談會和新中國成立七十周年國慶觀禮,先後當選全國工商聯副主席和中國民間商會副會長,榮獲改革開放40周年百名傑出民營企業家和全國優秀退伍軍人等榮譽。李克強、胡錦濤、溫家寶等領導同志先後視察東嶽,對張建宏帶領東嶽集團取得的科技創新成果和實業強國成就給予高度評價。四年特殊的軍旅生涯,在張建宏身上打下了深深的軍人烙印,也影響了他的一生,張建宏記得1979年的那個春天,自己剛剛入伍便趕上對越自衛反擊戰中參戰部隊的緊張情形,以及三個月的新兵連使他從身體到靈魂得到了重塑。「當年從軍守邊防青春無悔,而今返鄉建家園豪情萬丈」——張建宏就是帶著這句話從部隊回到家鄉的。軍營是火與血的大熔爐。四年邊疆海島艱苦的軍旅生涯,不僅讓張建宏的意志更加堅強,更讓他懂得了什麼是軍人,什麼是國家,什麼是責任。雖然已經退伍39年,但軍人的情懷卻沒有因為歲月流逝而淡化,相反更讓他感到自己一直以來就是一名軍人。1986年,他響應黨的改革開放的號召,從兩臺被國有企業淘汰掉的小轉爐起步,開始了艱難的創業歷程。沒有資金、沒有技術、沒有人才、沒有市場,困難象一座座大山讓他舉步維艱。但張建宏以軍人特有的韌勁和不服輸的精神,堅定執著,勇往直前。為了籌足技改的一筆錢,他跋山涉水走了大半個中國;為了獲取行業發展信息,他沒有參會資格就在窗外當旁聽生;為了解決技術難題,他坐在樓道裡等國有企業的技術人員回家,請他們給東嶽當「星期天工程師」;為了促成與清華的合作,他一年往返北京十多次;2007年,他在凌晨的紐約承擔責任做出了在東嶽股票認購協議上簽字的抉擇,使東嶽在亞洲金融危機爆發前夜抓住了最後一個機會;他在質疑聲中連續做出了上馬塑料王PTFE、有機矽和位列中國化工十大難題之首的離子膜項目,走出了一條中國民營企業趕超全球氟矽材料行業先進水平的彎道超車之路;在新能源時代即將來臨之際,他提前布局果斷決策,突破「氫能晶片」燃料電池質子膜技術,並成為全球兩家規模化生產質子膜的企業之一。多年來,東嶽在新型製冷劑、高端氟矽材料、氯鹼離子膜、氫能質子膜等多個領域打破國外技術壟斷,挺起了民族工業的脊梁。
作為一名退伍軍人和共產黨員,他心繫國家、心系部隊,體現了堅定的政治信仰和高尚的愛國情懷。他積極響應總書記精準扶貧號召,做好「萬企幫萬村」精準扶貧,在張家界市永定區三臺山實施對口扶貧,建設社會養老院,完善孤寡老人吃飯、看病等社會保障,安置社會就業。他倡導建立了用於照顧本地老人的「東嶽尊老基金」,用於獎勵成績突出的教師和學生的「東嶽教育獎勵基金」,用於濟危救困的「東嶽愛心基金」,用於獎勵優秀學子的「東嶽獎學金」和用於關愛婦女兒童的「東嶽婦幼基金」。在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爆發期間,張建宏帶領東嶽集團捐贈800萬元,直接用於武漢和本地抗擊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的抗擊工作。多年累計捐款3億多元,樹立了民營企業家良好的社會形象。 在做大做強企業的同時,張建宏積極吸納退役軍人就業,重視退役軍人的安置工作。目前東嶽集團共有391名退役軍人,這些老兵以「召之即來、來之能戰、戰之必勝」的過硬素質,在抗擊颱風「利奇馬」災情、消防搶險、應急救援中、在生產經營、項目建設和企業發展中屢建奇功,用「拉得出、打得贏」的鬥志,詮釋著退役軍人的拼搏奉獻精神,並已經成為東嶽集團管理、生產、項目、市場、安全等各條戰線上的中堅力量。張建宏還特別重視退役軍人的思想政治工作,每年組織召開東嶽集團優秀退役軍人評選和先進事跡報告會;邀請見義勇為英雄徐洪剛,雷鋒班報告團到東嶽集團作報告。2020年7月9日,東嶽集團作為淄博市唯一一家企業入選山東省退役軍人思想政治工作示範點。軍人的鐵血DNA使張建宏充滿著永不消退的創業激情,他正帶領東嶽集團向千億級氟矽材料產業園區和世界級品牌企業堅定邁進,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貢獻更大力量。
北京市 鄭寶林,曾服役18年。2016年創辦北京博奧共享科技服務有限公司,獲中關村創業創新領軍人物稱號。公司退役軍人佔比12.5%。運營7個「雙創」基地,服務中小微企業1200多家,直接帶動就業1.8萬人,其中退役軍人近300人。天津市 崔洪金,曾服役4年。1988年創建天津安達集團,主營現代物流、機械製造、電子信息、生物醫藥。獲全國勞動模範、天津市最美退役軍人、退役軍人創業先進人物等榮譽稱號。公司創辦30多年來,累計吸納退役軍人500多人就業。天津市 衡飛,曾服役5年。2015年創辦天津飛浪洗衣有限公司。主營衣物洗滌、洗滌技術研發。獲天津市最美退役軍人、天津市青年五四獎章、2020年度天津市退役軍人創業先進人物等稱號。公司創辦5年來,累計帶動600人就業,其中近390人為退役軍人。河北省 張學勇,曾服役30年。2014年創辦安能綠色建築科技有限公司,主營新型建築節能材料的研發生產與銷售,被評為河北省自主擇業軍轉幹部創業就業導師,獲河北省最美雙擁人物榮譽稱號。公司累計帶動300餘人就業,其中退役軍人126名。河北省 吳春霖,曾服役7年。1987年創辦春霖工藝美術廠,主營景泰藍工藝品,公司產品先後獲多個國家級獎項,吳春霖獲廊坊市最美退役軍人榮譽稱號。公司累計帶動600人就業,其中退役軍人約200人。山西省 楊紅濤,曾服役3年。2017年創辦山西唯美諾雙創科技園有限公司,以「創意+工廠」的獨特模式,助力小微實體製造企業初創期發展。公司自運營以來,累計帶動5000餘人就業,其中300多人為退役軍人及軍人家屬。山西省 馬晉章,曾服役5年。2014年創建祥達集團,主營後勤管理、物業服務、家政保潔、勞務派遣等業務,獲山西省五一勞動獎章,獲山西省勞動模範、最美退役軍人等榮譽稱號。集團創辦以來,累計帶動5000多人就業,為487名退役軍人提供崗位。內蒙古自治區 翟飛洪,曾服役24年。2015年創辦內蒙古卓姿科技,主營兒童青少年視力防控、健康型坐姿矯正器和正姿課桌研產與銷售。獲首屆全國退役軍人創業創新大賽優勝獎、全國生產力促進獎(服務精英獎、發展成就獎)。直接帶動就業近百人。內蒙古自治區 孟金霞,曾服役4年。2009年創辦呼倫貝爾市巾幗家政服務有限公司,主營家政服務、養老護理、技能培訓等,被評為全國模範退役軍人、首屆最美退役軍人。累計帶動就業1.2萬人,現有員工3211人,其中退役軍人179人。遼寧省 賴鐵軍,曾服役32年。2016年自主擇業,2017年創建瀋陽消防燒傷醫院,累計帶動就業200餘人,其中80餘人為退役軍人及家屬。遼寧省 李剛,曾服役34年。2015年創辦遼寧雙星脊柱梳理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主營脊柱梳理設備研發生產及銷售。開設連鎖加盟店200餘家,帶動就業400多人,其中140餘人為退役軍人及軍屬。吉林省 楊雨峰,曾服役10年。2003年創辦吉林宇豐米業有限責任公司,主營綠色水稻、蘆筍及熱帶水果種植加工產業,獲吉林省最美退役軍人等榮譽稱號。現有員工185人,其中退役軍人42人。吉林省 李萬升,曾服役3年。1992年創辦吉林鼎慶經貿公司,主營液化氣倉儲、運輸和銷售,獲全國勞動模範、全國模範退役軍人等數十項榮譽稱號。公司創辦近30年來,累計帶動500人就業,其中退役軍人50餘人。黑龍江省 龔保民,曾服役14年。2001年創辦黑龍江寶宇房地產開發有限責任公司,主營房地產開發,獲評全國勞動模範,是全國五一勞動獎章獲得者。公司創辦19年來,累計帶動1500人就業,吸納200名退役軍人就業。黑龍江省 劉海峰,曾服役2年。2007年創辦黑龍江新龍宇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主營房地產開發,獲評黑龍江省「五一勞動模範」,獲「青年創業獎」。公司創辦13年來,累計帶動800人就業,其中240人為退役軍人。上海市 梁昌霖,曾服役12年。2014年創立上海壹佰米網絡科技有限公司,主要運營「叮咚買菜」APP,獲評上海市「最美退役軍人」。公司在全國創造了4萬多個就業崗位,其中600多名為退役軍人。上海市 鬱文賢,曾服役15年。創建北鬥導航與位置服務重點實驗室、北鬥西虹橋基地、上海北鬥導航創新研究院。獲全國模範退役軍人、最美退役軍人等稱號。發起成立上海高新產業融創服務戰略聯盟,為退役軍人創業就業提供重要服務平臺。江蘇省 沈小平,曾服役3年。1999年創辦通鼎集團有限公司,從事信息通信領域產品研發生產,每年帶動地方萬餘人就業,帶領企業成為2020年中國企業聯合會中國企業500強。獲全國脫貧攻堅獎、中華慈善獎等榮譽,獲評全國模範退役軍人。江蘇省 仲躋和,6級傷殘軍人,曾服役5年。1986年起先後從事製造業、金融業、服務業等。入選「中國好人」榜,獲「全國優秀退役軍人」榮譽稱號。公司創辦三十幾年來,累計帶動700人就業。浙江省 焦德尚,曾服役3年。2007年創辦杭州品尚物業管理有限公司。獲全國模範退役軍人、杭州市勞動模範等榮譽稱號。公司現有職工2000人,其中退役軍人200餘人,佔比10%以上。中高級別職工中退役軍人40人,佔比29%。浙江省 丁國年,曾服役11年。1992年創辦國驊集團前身鄞縣東方建設開發有限公司,主營綠色建築開發與建設。獲評浙江省首批最美退役軍人、省十大慈善之星。公司成立以來,累計帶動上萬人就業,累計招收退役軍人2000餘人。安徽省 杜應流,曾服役5年。2006年創辦安徽應流集團霍山鑄造有限公司。獲全國勞動模範、優秀企業家、軍地兩用人才先進個人等榮譽稱號。累計帶動就業1688人,其中400餘人為退役軍人。安徽省 祁建兵,曾服役3年。2001年創辦安徽省康寧實業(集團)有限公司,主營醫療器械產品的研發生產。獲安徽省優秀民營企業家、安徽省青年興業領頭人稱號。公司創辦20年來,累計帶動1600多人就業,其中退役軍人近200人。福建省 陳健,曾服役3年。2011年創辦福建奧翔體育塑膠有限公司,主營大型運動場地鋪裝材料研發生產和銷售施工。榮獲「三明市勞動模範」稱號。公司創辦10年來,累計帶動3200多人就業,其中退役軍人790餘名。福建省 張志芳,曾服役4年。2011年創辦百年達(福建)工貿有限公司,主營仿石塗料產品及其輔材產品的研發生產與銷售。獲福建省退役軍人創新創業大賽優秀獎。公司創辦9年來,累計帶動1000多人就業,其中約170人為退役軍人。江西省 張華榮,曾服役3年,現任華堅集團董事長。集團主營鞋類製造、園區運營,創辦25年來,累計帶動10萬人就業,退役軍人2000多人,為殘疾人就業提供崗位1000餘個,累計納稅10億元。江西省 陳蘇,曾服役5年。1994年創辦先鋒軟體集團,率先創辦軟體職業技術大學和區塊鏈學院,累計培養了十萬餘名軟體技術人才,其中退役軍人超2萬人。
山東省 張建宏,曾服役4年。1987年創辦東嶽集團,現任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獲「全國優秀退役軍人」榮譽稱號。集團現有職工5580人,吸納退役軍人391人。
山東省 劉保起,曾服役4年。1988年創辦山東羅欣藥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曾於2011年獲全國「五一」勞動獎章,2019年獲山東省優秀退役軍人榮譽稱號。集團現有7000多名員工,其中退役軍人200多名。河南省 姚棟嘉,曾服役12年。2015年創辦鞏義市泛銳熠輝複合材料有限公司,主營新材料的研發生產及銷售。獲首屆全國退役軍人創業創新大賽一等獎。公司累計帶動200餘人就業,其中退役軍人15名。河南省 谷未來,曾服役4年。2008年創建河南未來再生能源股份有限公司,主營農村廢棄物處理與利用的投資與運營多年來,公司累計帶動1500人就業,公司管理人員的1/3為退役軍人。湖北省 楊建橋,曾服役24年。2002年自主擇業後逐步創辦戰友集團,曾獲「全國模範軍隊轉業幹部」「省模範退役軍人」「武漢楷模」等榮譽,作為創業導師培訓5000餘名軍轉幹部。企業累計吸納近千名退役軍人就業。湖北省 肖凱旋,曾服役10年。1997年創辦金馬凱旋集團,從事以家居、文旅、高科技為主的城市產業綜合運營,承接沿海產業轉移。獲第五屆全國優秀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建設者等稱號。公司創辦20餘年來,累計帶動3萬人就業。湖南省 肖湘江,曾服役18年。2016年創辦湖南超能機器人技術有限公司,獲軍隊科技進步一等獎、二等獎各1項,著有專著及教材10餘本,專利64項(含發明專利7項)。研發的機器人在300多個城市應用,累計帶動就業超300人,其中60餘人為退役軍人。廣東省 劉定,曾服役5年,現任廣東畫景集團董事長,獲全國模範退役軍人稱號。公司是海產養殖、飼料加工、食品生產及銷售一體化企業,帶動800多人就業,其中200餘人是退役軍人及軍屬。廣東省 陳福全,曾服役28年,現任深圳聖心科技集團董事長,是全國軍轉幹部自主擇業就業創業導師。產品遠銷全球78個國家和地區,累計創匯24億元。集團帶動1000人就業,其中103人為退役軍人。廣西壯族自治區 熊維程,曾服役19年。2000年擔任南寧飛日潤滑油有限公司法定代表人,主營潤滑油研發生產及銷售,獲「全國模範退役軍人」等多項榮譽。公司創辦20餘年來,累計帶動就業近千人次,其中300餘人為退役軍人。廣西壯族自治區 陶辛有,曾服役3年。2006年創辦桂林市淦隆環保科技有限公司,擔任公司董事長一職。公司獲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認定。創辦14年以來,累計帶動300人就業,其中20餘人為退役軍人。海南省 王濤,曾服役3年。2010年創辦東方保安服務有限公司,擁有服務點86個,是海口市退役軍人就業創業示範基地,主營保安服務。2019年被評為海南省模範退役軍人。公司已帶動2600餘人就業,其中有272名退役軍人。海南省 王斌,曾服役5年。2016年創辦海南樂東光伏神農農業旅遊有限公司。公司獲自貿港創業大賽三等獎、首屆全國退役軍人創業創新大賽優勝獎等榮譽。幫扶佛羅鎮16個村579戶2574人,帶動61人就業,其中有32名退役軍人。重慶市 薛方全,曾服役5年。2000年創建重慶民生能源集團,累計捐贈超1.8億元。獲全國勞動模範、優秀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建設者、全國模範退役軍人、愛國擁軍模範等榮譽稱號。集團累計吸納退役軍人近200人。重慶市 田豐,曾服役21年。1999年創辦重慶戰友實業(集團)有限公司,榮立三等功2次,被原總後勤部評為學雷鋒標兵,獲重慶市模範退役軍人榮譽稱號。累計帶動近千人就業,其中300餘人為退役軍人。四川省 韓文義,曾服役24年。2014年創辦四川華衛安保有限公司,主營安保和物業服務。獲2019四川省退役軍人就業創業之星、成都市自主擇業軍轉幹部創業之星稱號。公司累計帶動2000餘人就業,現有退役軍人237人。四川省 匡純國,曾服役6年。2001年創辦四川宏雲建設有限公司,主營建築施工、房地產開發、建築設備租賃、商貿、酒店、天然氣供應等。獲「2019四川省退役軍人就業創業之星」榮譽稱號。公司累計帶動就業6000餘人,其中退役軍人650餘人。貴州省 諶小昂,曾服役15年。2005年以來,在貴州創辦多家企業,主營業務涵蓋能源投資、農業開發、大數據、文化旅遊等,累計向政府、學校和有困難的退役軍人捐款46萬元。多家企業累計帶動2000人就業,累計吸納退役軍人82人。雲南省 張永林,曾服役5年。2002年創辦雲南太標集團。獲全國愛國擁軍模範、全國優秀科技工作者、全國模範退役軍人等榮譽稱號。集團累計帶動就業2683人,其中退役軍人58人。雲南省 朱邦瑞,曾服役3年。2014年創辦雲南眾安保安公司。獲雲南省退役軍人創業大賽特等獎、一等獎,雲南省最美退役軍人、公安部全國抗疫表現突出個人等榮譽。公司累計帶動就業1.2萬人,其中退役軍人3800餘人。西藏自治區 扎塔,曾服役4年。2012年創建西藏金塔建設集團有限公司,主營建材銷售、採砂機械租賃。獲優秀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建設者、西藏勞動模範、民族團結進步模範個人榮譽稱號。公司帶動就業832人,其中退役軍人38人。西藏自治區 晉美,曾服役2年。2001年創建西藏山南月光建築有限責任公司,主營建築施工、房屋租賃。獲全國模範退役軍人、西藏民族團結進步模範個人、西藏脫貧攻堅奉獻獎等榮譽稱號。公司創辦以來,帶動230人就業,其中退役軍人12人。陝西省 魏存成,曾服役5年。1992年創建陝西石羊農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現已發展為農業產業化國家重點龍頭企業、全國農產品加工業100強,擁有博士後創新基地、兩座陝西省企業技術中心。集團現有員工4170餘人,其中退役軍人150餘人。陝西省 吳芳,曾服役3年。2007年創辦西安世紀盛康藥業有限公司,主營小容量注射劑、栓劑產銷。獲陝西省科學技術一等獎、二等獎,「一帶一路」陝西經濟最具影響力人物,西安市最美退役軍人榮譽稱號。公司累計帶動近350人就業,其中退役軍人18人。甘肅省 牛新民,曾服役12年。1998年創辦甘肅萬華實業集團有限公司,業務涉及科技、教育、文化、汽車等領域。獲全國模範退役軍人、隴原最美退役軍人榮譽稱號,被評為省級退役軍人就業創業指導專家。公司累計帶動1000多名退役軍人就業創業。甘肅省 劉振海,曾服役13年。2015年創辦甘肅中海建工新材料有限公司,主產裝配式新型牆體材料。曾獲甘肅省退役軍人創業創新大賽一等獎,獲評省級退役軍人就業創業指導專家。累計帶動300多人就業,現有員工80餘人,其中退役軍人11人。青海省 司建華,曾服役26年。2017年創辦青海雷霆教育諮詢服務有限公司,主營企業拓展訓練、研學旅行及青少年夏(冬)令營、軍訓等活動。獲青海省首屆退役軍人創業創新大賽一等獎。公司累計帶動就業136餘人,其中97%為退役軍人。青海省 更松求德,曾服役2年。2017年創辦玉樹老兵服務有限公司,主營醫療轉運及應急救護業務。獲首屆全國退役軍人創業創新大賽優勝獎、省優秀退役軍人等榮譽。公司累計帶動就業170人,其中退役軍人77人、軍屬等65人。寧夏回族自治區 楊國清,曾服役28年。2012年創辦寧夏五豐農業科技有限公司,利用微生物技術修復耕地近1300萬畝,曾獲銀川市防疫抗疫「最美人物」、銀川市第四屆「最美銀川人」等榮譽。公司累計帶動300多人就業,60餘人為退役軍人。寧夏回族自治區 謝增文,曾服役14年。2011年創辦寧夏天寶炭素有限公司,主營中型節能自焙電極,獲評全區優秀非公有制企業家、最美企業家。公司帶動上百人及30多名殘障人員就業,其中退役軍人近30人。新疆維吾爾自治區 欒立新,曾服役12年。1996年以來分別創立新疆創天房產公司、二道橋文化旅遊集團,主營房地產開發和文化旅遊,獲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勞動模範榮譽稱號。累計解決1.75萬人就業,退役軍人230餘人,現有退役軍人49人。新疆維吾爾自治區 肖培成,曾服役24年。2016年創辦新疆西北鐵衛保安服務有限公司,主營安保服務。2020年獲評全國抗擊疫情表現突出保安集體。公司創辦4年來,累計帶動800餘人就業,其中吸納退役軍人60餘人。新疆生產建設兵團 吳健,曾服役3年。2013年創辦新疆鐵門關市金盾保安服務有限公司,主營安保巡邏、後勤管理等服務。獲兵團治安保衛工作先進個人稱號。公司累計帶動1500多人就業,管理層80%為退役軍人。
●End●
——喜歡我們,就分享給你的朋友吧——
FM93.7 你的電臺,為你發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