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劇魅影》—從歌劇院傳說到哥特小說到音樂劇(1)歌劇院傳說

2020-12-26 月光音樂故事

熱門音樂劇《歌劇魅影》並不完全是虛構的故事。故事裡的歌劇院就是著名的巴黎歌劇院,又名卡尼爾歌劇院。

卡尼爾歌劇院與歌劇院大道

歌劇院的修建

1858年1月14日,拿破崙三世在佩萊蒂耶歌劇院的狹窄入口處遭到義大利無政府主義者伏擊。當時的歌劇院位於佩萊蒂耶的臨時建築(從1821年開始使用)中。拿破崙三世下令必須要修建新的歌劇院,要能方便他能更安全直接地從皇宮去往歌劇院。

卡尼爾歌劇院結構圖

1861年,經過了兩年的方案徵集,一位默默無聞的建築師卡尼爾的方案從171份建築方案中脫穎而出。

修建的過程充滿了曲折,1867年歌劇院的正面部分就修好了,但是1870年,法國與普魯士的戰爭爆發,工程被迫停工,已經修好的建築變成了軍事倉庫。直到1873年10月28日晚上佩萊蒂耶歌劇院被大火燒毀後,這個工程才重新恢復。

1875年卡尼爾歌劇院的首次開放

1875年1月5日,卡尼爾歌劇院終於向公眾開放。這時,拿破崙三世已經流亡並且去世,無法看到修好的歌劇院。建築師卡尼爾也沒有在第一次開發邀請的賓客名單中,他只得自己購買了門票。

卡尼爾歌劇院的屋頂與重達7噸的吊燈

1873年歌劇院火災中的歐內斯特(Ernest)

埃德加·德加筆下的佩萊蒂耶歌劇院芭蕾

在1873年10月28日佩萊蒂耶歌劇院的火災中,傳說有一位名叫歐內斯特的天才鋼琴家在火災中被毀容,他本來是在為幾個月以後的婚禮創作樂曲。而他的未婚妻——一位年輕的芭蕾舞演員被燒死。人們沒有再看見過歐內斯特,也沒有找到他的屍體。據說歐內斯特後來生活在卡尼爾歌劇院的地下。

佩萊蒂耶歌劇院的大火

歌劇院地底的湖

歌劇院地底水庫

這是真實存在的。地下湖位於地下11米深,容納了將近10,000立方米的水。建築師挖掘歌劇院地基的過程中,挖到了一條塞納河的地底支流,無論怎麼抽水也無法抽乾。最後解決的辦法是用混凝土建造了這個巨大的地下水庫,用以平衡壓力。這個地底湖就在舞臺的正下方,其中甚至還有很多鯉魚。

墜落的吊燈

1896年5月20日,卡尼爾歌劇院上演古諾的歌劇《浮士德》。劇院屋頂吊燈的有一個配重掉了下去,砸死了一名婦女。不是整個吊燈,而是吊燈的一個配重。

當時的報紙

1888年,巴黎另外一家歌劇院有枝形吊燈墜落。

浮士德的詛咒

歌德非常喜愛莫扎特的音樂,當他創作了《浮士德》以後,曾經說過「只有莫扎特可以為《浮士德》譜曲」。這句話後來變成了一個奇怪的詛咒,其他作曲家為《浮士德》作曲的作品,上演時經常會發生各種意外。

歌德的《浮士德》

後來音樂劇《歌劇魅影》的詛咒據說也是來源於這個浮士德的詛咒。

建築師埃裡克(Erik)

據說小說的作者在歌劇院附近遇到一名修建卡尼爾歌劇院的建築師名叫埃裡克(與後來小說中的魅影同名)。埃裡克說他想在卡尼爾歌劇院的地下生活。後來再也沒有人看到過他。

真實的克裡斯汀

小說女主角克裡斯汀·戴的原型可能是克裡斯汀·尼爾森,一位當時巴黎很著名的瑞典女高音。

克裡斯汀·尼爾森

和女主角一樣,克裡斯汀·尼爾森有著「藍色的眼睛」,出生在瑞典,家境貧寒,從小學習小提琴,15歲被發現演唱才能後移居巴黎學習聲樂。當然歌劇《浮士德》中的瑪格麗特也是她歌唱生涯中的重要角色。

以克裡斯汀·尼爾森為模特的《潘多拉》

克裡斯汀·尼爾森有著非常輝煌的演唱生涯,但是始終無法超越同時代的另一位歌劇明星,義大利女高音阿德琳娜·帕蒂。十三

被吊燈配重砸死的觀眾,坐的座位據說是十三號。後來有一名「小老鼠」(芭蕾舞團的年輕學生)從遊廊摔下,死在了大樓梯的第十三級上。卡尼爾歌劇院也是巴黎的第十三座上演歌劇的劇院。當然,卡尼爾歌劇院沒有十三號包廂。

地下室的屍體

巴黎歌劇院1907年埋下了24張唱片

據小說家描述1907年巴黎歌劇院在埋藏24張作為時間膠囊的唱片的過程中,在歌劇院深處的地下室發現了魅影埃裡克的屍體。這個可能不完全是真的。但是在這附近的幾年中,歌劇院的地下室確實發現過屍體,一般認為這是巴黎公社的受害者。(1871年巴黎公社曾經佔領歌劇院)

1871年的巴黎公社

比較戲劇化接近小說的傳說是,地下室發現一具骸骨,骸骨的指頭上戴著一枚金色戒指,上面刻著「CD」。(女主角克裡斯汀·戴的縮寫)

順便說下,1907年埋下的24張唱片在1989年重新發現,已經在2007年取出。

其他傳說

一名機械師被絞死在歌劇院的地下室,但是在他身邊並沒有找到繩子。

劇院經理一直受到勒索,被迫每月向一個匿名人士交付20000法郎,還要保留5號包廂給他。

五號包廂銘牌下面寫著魅影的小屋

劇院一直保持演出時有兩名醫生在場。

演員在舞臺右側的入口上方放了馬蹄鐵以抵禦劇院中的鬼魂。

可能還在進行的詛咒

2016年,音樂劇《歌劇魅影》的法語版原計劃10月13日在巴黎莫加多爾劇院首演,然後劇院9月25日失火,燒毀了舞臺地板,劇院裝置,布景和演出服裝,結果演出只能取消了。

於是劇組演員跑到卡尼爾歌劇院門口即興演出。

瀏覽器版本過低,暫不支持視頻播放

相關焦點

  • 歌劇魅影:永恆的佳作
    大家都知道一個叫做《歌劇魅影》的音樂劇吧,它非常有名,它改編自法國作家加斯東·路易·阿爾弗雷德·勒魯的同名哥德式愛情小說。該音樂劇至今已經在全世界20個國家的110個城市上演了超過65000場,有超過五千八百萬的觀眾觀看,總收入超過16億英鎊。
  • 奉為經典的《歌劇魅影》,其實是個三流愛情故事
    小編剛看完《歌劇魅影》那會兒,心情激蕩得不得了。為魅影的失戀難過揪心。但是時間久了靜下心來,你會發現魅影的愛情本就有問題。不同版本表現有差異,以下劇情觀點基於2011年《歌劇魅影》25周年紀念版。魅影的偏執首先,要明確一點,《歌劇魅影》不是歌劇,而是音樂劇。
  • 阿雲嘎獻聲,音樂有聲劇《歌劇魅影》正式上線
    在小說、電影、舞臺劇之後,不少經典作品也出現了有聲劇,獲得了大批聽眾的青睞。7月29日,由喜馬拉雅出品、音樂劇演員阿雲嘎與國內頂級配音團隊729聲工場共同演繹的音樂有聲大劇《歌劇魅影》正式上線。這是《歌劇魅影》首次以有聲劇的藝術形式呈現。用戶可以在喜馬拉雅App搜索「歌劇魅影」收聽。
  • 電影《歌劇魅影》「唯有經典,永垂不朽」
    在電影界,由小說直接改編成的電影數不勝數。而由音樂劇改編的電影卻是寥寥無幾,比較著名的《貓》、《悲慘世界》、《西貢小姐》、《媽媽咪呀》等。瓜姐今天要介紹的這部電影是其中反響最大最具盛名的《歌劇魅影》。這部音樂劇本身自1986年上演以來,在劇場裡從來都是座無虛席。
  • 《歌劇魅影》能夠成為經典,一次次上映的原因
    《歌劇魅影》改編自同名音樂劇(音樂劇改編法國小說《歌劇魅影》),於2004年上映,距今已超過十年,卻依然是歷久不衰的經典。片中經典的旋律充滿特色,更為整體故事做了良好的鋪陳,打造出一種輝煌、恢弘且帶著神秘色彩的氛圍,讓人跟著開頭已垂垂老矣的夏尼子爵,明明看著的是凋零的歌劇院,卻跌入色彩斑斕的回憶之中,看見當年的輝煌……故事設定在1870年的巴黎歌劇院,當時歌劇院正準備以彩排迎來新的劇院經理及贊助人(新贊助人即是夏尼子爵,Vicomte Raoul de Chagny),但卻遇上了怪事頻頻發生,而這些怪事多年來不斷發生
  • 《歌劇魅影》音樂有聲劇全球首秀喜馬拉雅
    7月29日,由喜馬拉雅出品、音樂劇演員阿雲嘎與國內頂級配音團隊729聲工場共同演繹的音樂有聲大劇《歌劇魅影》正式上線。這是《歌劇魅影》首次以有聲劇的藝術形式呈現。用戶可以在喜馬拉雅App搜索「歌劇魅影」收聽。
  • 一半天使,一半魔鬼:《歌劇魅影》簡析
    歌劇魅影的故事開始於1870年的法國巴黎歌劇院,傳說中該劇院中住著一名神秘的音樂天才,它神出鬼沒,被人稱之為「魅影」。女主角克裡斯丁從小就失去了父親,被吉莉夫人帶到了歌劇院學習芭蕾。每當深夜無眠的時候,克裡斯丁都會祈禱父親曾向她承諾的音樂天使會出現,而這一切都被暗處魅影看在眼裡。
  • 《歌劇魅影》音樂有聲劇全球首秀喜馬拉雅,明星阿雲嘎攜手729再現...
    7月29日,由喜馬拉雅出品、音樂劇演員阿雲嘎與國內頂級配音團隊729聲工場共同演繹的音樂有聲大劇《歌劇魅影》正式上線。這是《歌劇魅影》首次以有聲劇的藝術形式呈現。用戶可以在喜馬拉雅App搜索「歌劇魅影」收聽。喜馬拉雅同時宣布阿雲嘎成為「喜馬拉雅聲音大使」。
  • 《歌劇魅影》音樂有聲劇全球首發 喜馬拉雅聯合明星阿雲嘎打造聲音...
    央廣網上海7月29日消息(記者周洪)今天(29日),由喜馬拉雅出品、音樂劇演員阿雲嘎與國內頂級配音團隊729聲工場共同演繹的音樂有聲大劇《歌劇魅影》正式上線。這是《歌劇魅影》首次以有聲劇的藝術形式呈現。用戶可以在喜馬拉雅App搜索「歌劇魅影」收聽。
  • 上音歌劇院試運營一周年 「經典歌劇選萃之夜」唱響
    人民網上海9月16日電 (記者 曹玲娟)羅西尼《塞維亞理髮師》、莫扎特《費加羅的婚禮》、比才《卡門》、多尼採蒂《愛之甘醇》、萊昂卡瓦洛《丑角》、普契尼《波希米亞人》……一個個經典歌劇作品中的著名唱段,讓觀眾領略到歌劇藝術的無窮魅力。 9月15日晚,「經典歌劇選萃之夜」音樂會在上音歌劇院唱響。
  • 音樂劇大師代表作《歌劇魅影》,音樂劇中永恆的佳作,回味無窮
    音樂劇大師代表作《歌劇魅影》,音樂劇中永恆的佳作,回味無窮影片的悲劇性一點都沒有因為劇情的簡單而遜色,相反由於人物性格的非典型性而導致的複雜性,由於複雜的人物關係造成的悲劇性,影片就像一壇陳年老酒,雖然不那麼刺激,卻讓人沉醉不已,回味無窮。
  • 【佳片推薦】歌劇魅影 The Phantom of the Opera
    歌劇魅影2:真愛不死的劇情簡介 · · · · · ·  時為1907年,《歌劇魅影》故事的十年後。已為人母的Christine已成為享負盛名的女高音,然而丈夫勞爾子爵卻一蹶不振,負債累累、酒醉度日。活動於2011年10月1日晚、次日下午和晚上,一共進行了3場聲勢浩大的演出,為到場的音樂劇迷們奉獻了一次震撼人心的視聽盛宴。演出同時,其 實況錄像也在英美的大銀幕上映。  陣容方面,伊朗裔加拿大音樂劇男演員Ramin Karimloo領銜主演男主角幽靈(The Phantom),美國音樂劇女演員Sierra Boggess飾演女主角克裡斯蒂(Christine Daaé)。
  • 倫敦西區的著名歌劇《歌劇魅影》將「無限期停演」
    在給觀眾帶來長達34年的娛樂享受之後,安德魯·勞埃德·韋伯的熱門音樂劇終於落下帷幕,這對英國劇院來說是一次毀滅性的打擊。新型冠狀病毒的肆虐給一直在倫敦西區演出的《歌劇魅影》(The Phantom Of the Opera)帶來了前所未有的財政打擊,其將「無限期停演」。
  • 《歌劇魅影》觀後感2000字作文5篇
    《歌劇魅影》這部劇主要講述了在歌劇院的地底深處,住著一名從小因面貌醜陋而被人愚弄,心中充滿對世人的仇恨但卻是滿腹經綸,下面是學習啦的小編為你們整理的文章,希望你們能夠喜歡《歌劇魅影》觀後感2000字上周看《歌劇魅影》,剛看一半下課了,但是那顆懸著的心還沒落下
  • 上音歌劇院迎來周歲生日,500多觀眾歡度「經典歌劇選萃之夜」
    圖說:胡斯豪在演唱歌劇《塞維亞理髮師》選段 新民晚報記者 郭新洋 攝「我們住在這附近十多年了,看著上音歌劇院從停車場變成了現代化的歌劇殿堂,我每年都會給這裡畫一幅素描,畫筆和我們一家人一起見證著上音歌劇院迎來周歲生日。」
  • 40元就能看一場,維也納國家歌劇院把歌劇送到中國觀眾面前
    不用去劇院,宅在家就能看一場來自「音樂之都」的歌劇,而票價只需40元。日前,騰訊藝術指尖劇院「開張」,作為全球最富盛名的歌劇院之一,維也納國家歌劇院率先入駐。建於1869年的維也納國家歌劇院,與紐約大都會歌劇院、米蘭斯卡拉歌劇院等齊名。馬勒、理查·施特勞斯、卡拉揚、小澤徵爾等樂界傳奇人物,都曾在此任職音樂總監,是無數人心中的聖地。每個樂季,維也納國家歌劇院都會推出約60部歌劇、芭蕾劇目,擁有龐大的歌劇、芭蕾庫存。
  • 英國皇家歌劇院的經典歌劇電影來了!
    一段「快給大忙人讓路」輕快愉悅,昨晚(10月29日),國家大劇院歌劇院中,巨幕放映的英國皇家歌劇院製作出品歌劇電影《塞維亞理髮師》讓觀眾們如臨現場,「2020國家大劇院國際歌劇電影展」正式啟幕。自2016年起,國家大劇院連續四年策劃推出「國際歌劇電影展」,每年在全國數十家影院展映10餘部國內外歌劇電影佳片。四屆影展共吸引11家世界著名藝術機構的51部影片參展,覆蓋全國14個城市,展映1160餘場,惠及觀眾近12萬人。
  • 巴黎歌劇院4月線上免費放映 Opéra de Paris|Live at home
    et n°5 de Tchakovski)1.《殷勤的印第安人》是拉莫的第一部歌劇芭蕾,也被認為是拉莫抒情作品中最具代表性的作品。這次巴黎歌劇院呈現的是編舞師Bintou Dembélé與導演Clément Cogitore的創新之作,他們講和克魯普的舞者一起,在城市化的空間裡質疑其邊界所在。
  • 《歌劇魅影》:聲控又顏控的克裡斯汀,究竟有沒有愛過魅影?
    導語看過電影《歌劇魅影》的觀眾,十個中有九個半都會發出這樣的疑問:女主克裡斯汀究竟愛的是魅影還是子爵拉烏爾?這本該是個沒有爭議的問題,畢竟克裡斯汀最後選了與拉烏爾共度餘生。上映於2004年的電影《歌劇魅影》改編自安德魯·勞埃德·韋伯創作的同名音樂劇,原著是加斯通·勒魯所著同名長篇小說。電影版的音樂完全移植自音樂劇,但在情節處理上與舞臺劇版有所差異。相比於舞臺劇版,電影版多了一些細節情節的補充,場景順序有所改動,對於女主感情的演繹處理也不完全相同。
  • 《歌劇魅影》:暗夜幽靈是誰?是墓前那個八音盒和那朵紅玫瑰
    《歌劇魅影》,這部電影算是小編心目中的白月光電影吧,經常會翻出來來看一看,至今為止看了多少遍已經不記得了。這部電影的原著小說是法國作家勒魯於1911年創作的偵探風格小說,也有夾雜著一些恐怖情節和荒誕情節,講述了宏偉壯麗的巴黎歌劇院發生的一起「鬼故事」。一個毀容的音樂天才魅影多年藏在劇院裡,他愛上了可愛的年輕女演員克裡斯汀之後,他決定不遺餘力的把克裡斯汀打造成為一位耀眼的明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