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詩欣賞:泉聲咽危石,日色冷青松.來自唐代:王維《過香積寺》

2021-02-19 唐詩宋詞優美句子

[泉聲咽危石,日色冷青松。]

《過香積寺》是唐代詩人王維的代表作之一。這是一首寫遊覽的詩,主要在於描寫山中古寺之幽深靜寂。此詩意在寫山寺,但並不正面描摹,而側寫周圍景物,來烘託映襯山寺之幽勝。最後看到深潭已空,想到佛經中所說的其性暴烈的毒龍已經制服,喻指只有克服邪念妄想,才能悟到禪理的高深,領略寧靜之幽趣。全詩不寫寺院,而寺院已在其中。詩歌構思奇妙、鍊字精巧,其中「泉聲咽危石,日色冷青松」,歷來被譽為鍊字典範。

不知香積寺,數裡入雲峰。
古木無人徑,深山何處鐘。
泉聲咽危石,日色冷青松。
薄暮空潭曲,安禪製毒龍。

[詩詞譯文]

不知香積寺在哪座山中,走了數裡,就進入了白雲繚繞的山峰。
古木參天卻沒有人行路徑,深山裡何處傳來古寺鳴鐘?
山中泉水撞擊危石響聲幽咽,松林裡日光照射也顯的寒冷。
日暮時分,獨自在空寂的潭邊,安禪人定以治伏塵俗的毒龍。

[詩詞欣賞]

  這是一首寫遊覽的詩,主要在於描寫山中古寺之幽深靜寂。此詩意在寫山寺,但並不正面描摹,而側寫周圍景物,來烘託映襯山寺之幽勝。最後看到深潭已空,想到佛經中所說的其性暴烈的毒龍已經制服,喻指只有克服邪念妄想,才能悟到禪理的高深,領略寧靜之幽趣。全詩不寫寺院,而寺院已在其中。詩歌構思奇妙、鍊字精巧,其中「泉聲咽危石,日色冷青松」,歷來被譽為鍊字典範。

  詩題「過香積寺」的「過」,意謂「訪問」、「探望」。既是去訪香積寺,卻又從「不知」說起;「不知」而又要去訪,表現出詩人的灑脫不羈。因為「不知」,詩人便步入茫茫山林中去尋找,行不數裡就進入白雲繚繞的山峰之下。此句正面寫人入雲峰,實際映襯香積寺之深藏幽邃。還未到寺,已是如此雲封霧罩,香積寺之幽遠可想而知矣。

  接著四句,是寫詩人在深山密林中的目見和耳聞。先看三四兩句。古樹參天的叢林中,杳無人跡;忽然又飄來一陣隱隱的鐘聲,在深山空谷中迴響,使得本來就很寂靜的山林又蒙上了一層迷惘、神秘的情調,顯得越發安謐。「何處」二字,看似尋常,實則絕妙:由於山深林密,使人不覺鐘聲從何而來,只有「嗡嗡」的聲音在四周繚繞;這與上句的「無人」相應,又暗承首句的「不知」。有小徑而無人行,聽鐘鳴而不知何處,再襯以周遭參天的古樹和層巒疊嶂的群山。這是十分荒僻而又幽靜的境界。

  「泉聲咽危石,日色冷青松。」兩句,仍然意在表現環境的幽冷,而手法和上二句不同,寫聲寫色,逼真如畫,堪稱名句。詩人以倒裝句,突出了入耳的泉聲和觸目的日色。「咽」字在這裡下得極為準確、生動:山中危石聳立,流泉自然不能輕快地流淌,只能在嶙峋的巖石間艱難地穿行,仿佛痛苦地發出幽咽之聲。詩人用「冷」來形容「日色」,粗看極謬,然而仔細玩味,這個「冷」字實在太妙了。夕陽西下,昏黃的餘暉塗抹在一片幽深的松林上,這情狀,不能不「冷」。詩人涉荒穿幽,直到天快黑時才到香積寺,看到了寺前的水潭。「空潭」之「空」不能簡單地理解為「什麼也沒有」。王維詩中常用「空」字,如「空山不見人」、「空山新雨後」、「夜靜春山空」之類,都含有寧靜的意思。暮色降臨,面對空闊幽靜的水潭,看著澄清透徹的潭水,再聯繫到寺內修行學佛的僧人,詩人不禁想起佛教的故事:在西方的一個水潭中,曾有一毒龍藏身,累累害人。佛門高僧以無邊的佛法制服了毒龍,使其離潭他去,永不傷人。佛法可以製毒龍,亦可以克制世人心中的慾念啊。「安禪」為佛家術語,即安靜地打坐,在這裡指佛家思想。「毒龍」用以比喻世俗人的欲望。

  詩採用由遠到近、由景入情的寫法,從「入雲峰」到「空潭曲」逐步接近香積寺,最後則吐露「安禪製毒龍」的情思。這中間過渡毫無痕跡,渾然天成。詩人描繪幽靜的山林景色,並不一味地從寂靜無聲上用力,反而著意寫了隱隱的鐘聲和嗚咽的泉聲,這鐘聲和泉聲非但沒有衝淡整個環境的平靜,反而增添了深山叢林的僻靜之感。這就是通常所講的「鳥鳴山更幽」的境界。

  王維晚年詩筆常帶有一種恬淡寧靜的氣氛。這首詩,就是以他沉湎於佛學的恬靜心境,描繪出山林古寺的幽邃環境,從而造成一種清高幽僻的意境。王國維謂「不知一切景語,皆情語也」。這首詩的前六句純乎寫景,然無一處不透露詩人的心情,可以說,王維是把「晚年惟好靜」的情趣融化到所描寫的景物中去的了。因此最後「安禪製毒龍」,便是詩人心跡的自然流露。▲

相關焦點

  • 泉聲咽危石,日色冷青松 | 過香積寺
    】王維不知香積寺,數裡入雲峰。▲點上方綠標即可收聽主播朗讀詩詞⑴過:過訪,探望。香積寺:唐代著名寺院,有爭議,一說香積寺在長安縣(今陝西省西安市)南神禾原上。」故址已廢。一說在河南汝州,今風穴寺,唐時稱香積寺。⑵入雲峰:登上入雲的高峰。⑶鍾:寺廟的鐘鳴聲。⑷咽:嗚咽。危:高的,陡的。「危石」意為高聳的崖石。⑸冷青松:為青松所冷。⑹薄暮:黃昏。曲:水邊。「安禪」即安靜地打坐,在這裡指佛家思想。
  • 泉聲咽危石,日色冷青松 | 優爸詩詞《過香積寺》NO.129
    黃昏時分我終於來到香積寺裡的潭水邊,安然地修禪抑制心中的邪念妄想。王維(700—761),唐代著名詩人,字摩詰。蘇東坡贊其「詩中有畫,畫中有詩」。以禪悟詩,人稱「詩佛」,有《王右丞集》傳世。★過:過訪,探望。香積寺:在今陝西省西安市。★咽:嗚咽。危:高的,陡的。「危石」意為高聳的崖石。
  • 096《過香積寺》王維
    簡介《過香積寺》是唐代詩人王維的代表作之一。這是一首寫遊覽的詩,主要在於描寫山中古寺之幽深靜寂。此詩意在寫山寺,但並不正面描摹,而側寫周圍景物,來烘託映襯山寺之幽勝。唐詩過香積寺⑴不知香積寺,數裡入雲峰⑵。
  • 唐詩三百首 | 113王維《過香積寺》
    過香積寺【唐】王維不知香積寺,數裡入雲峰。不知道香積寺在什麼地方,攀登好幾裡誤入雲擁群峰。古木參天卻沒有人行路徑,深山裡何處傳來古寺鳴鐘。山中泉水撞危石響聲幽咽,松林裡日光照射也顯寒冷。⑴過:過訪,探望。香積寺:唐代著名寺院,有爭議,一說香積寺在長安縣(今陝西省西安市)南神禾原上。」故址已廢。一說在河南汝州,今風穴寺,唐時稱香積寺。⑵入雲峰:登上入雲的高峰。⑶鍾:寺廟的鐘鳴聲。⑷咽:嗚咽。危:高的,陡的。「危石」意為高聳的崖石。⑸冷青松:為青松所冷。⑹薄暮:黃昏。曲:水邊。「安禪」即安靜地打坐,在這裡指佛家思想。
  • 《過香積寺》- 唐 · 王維
    過香積寺唐代:王維不知香積寺,數裡入雲峰。古木無人徑,深山何處鐘。泉聲咽危石,日色冷青松。薄暮空潭曲,安禪製毒龍。不知道香積寺在什麼地方,攀登好幾裡誤入雲擁群峰。古木參天卻沒有人行路徑,深山裡何處傳來古寺鳴鐘。
  • 《過香積寺》——日讀一首千家詩
    過香積寺唐.王維不知香積寺  數裡入雲峰古木無人徑  深山何處鐘泉聲咽危石  日色冷青松
  • 【過香積寺】過香積寺原文_過香積寺注釋_過香積寺賞析_王維的詩...
    過香積寺原文  不知香積寺,數裡入雲峰。  古木無人徑,深山何處鐘。  泉聲咽危石,日色冷青松。  薄暮空潭曲,安禪製毒龍。  俯聽危石的流泉,輕輕地抽泣哽咽;  山高林密不透日影,松蔭寒氣猶濃。  日已將暮,我佇立在空寂的清潭邊,  有如禪定身心安然,一切邪念皆空。
  • 古詩文賞析之《過香積寺》
    王維《過香積寺》是這樣說的:「不知香積寺,數裡入雲峰。古木無人徑,深山何處鐘。泉聲咽危石,日色冷青松。薄暮空潭曲,安禪製毒龍。」王維說,不知香積寺在哪座山中,走了數裡,就進入了白雲繚繞的山峰。古木參天卻沒有人行路徑,深山裡何處傳來古寺鳴鐘?
  • 經典回顧:過香積寺
    過 香 積 寺【唐】王維不知香積寺,數裡入雲峰。
  • 王錫義:過香積寺
    香積寺在子午大道的邊上,我多次經過這兒,一直沒有進去看過,今天得有寬餘的時間,路過觀賞,總算親炙了一回。知道香積寺是從唐詩中得來的,而且不止一首,其中以王維的《過香積寺》最佳,詩是這樣寫的:不知香積寺,數裡入雲峰。古木無人徑,深山何處鐘。泉聲咽危石,日色冷青松。薄暮空潭曲,安禪製毒龍。
  • 王維最經典的十首五言律詩,篇篇都是千古名篇
    王維是五言律詩寫得最好的唐代詩人之一,《唐詩三百首》中選了他9首五言律詩,數量上僅次於詩聖杜甫的10首,可見蘅塘退士也是很認可王維的五言律詩的。 今天小樓就輯錄10首王維的五言律詩,跟大家一同欣賞。
  • 十首王維最經典的五言律詩,寫出了絕美的詩意生活
    王維是五言律詩寫得最好的唐代詩人之一,《唐詩三百首》中選了他9首五言律詩,數量上僅次於詩聖杜甫的10首,可見蘅塘退士也是很認可王維的五言律詩的。今天小樓就輯錄10首王維的五言律詩,跟大家一同欣賞。2、《山居秋暝》這首《山居秋暝》,是王維最受人喜愛的名篇之一,因為詩中寫出了一種令人嚮往的人生境界,那就是空山一樣空澄明淨的人生境界。在這個秋天的傍晚,王維的內心經一場秋雨洗過,變得無比空明澄淨。他的內心有明月照拂,有清泉流過,澄明無比。
  • 王維8首經典唐詩,山水如詩,風景如畫!
    王維的詩在盛唐詩壇獨樹一幟,他是山水田園派的代表人物,在我國的歌史上佔有著重要的地位。王維8首經典唐詩,山水如詩,風景如畫。1、《過沈居士山居哭之》野花愁對客,泉水咽迎人。善卷明時隱,黔婁在日貧。逝川嗟爾命,丘井嘆吾身。
  • 王維一首充滿禪理的詩,心煩的時候讀一讀,可以忘記所有的煩惱
    盛唐著名的山水田園詩人王維的作品,那就是很有趣,每次讀一讀他的作品,也是能夠讓自己內心安靜下來,以這首《過香積寺》來說,那就是一首很趣的作品,整首詩寫得生動有趣,同時也寫下了他對於人生的感悟。不知香積寺,數裡入雲峰。古木無人徑,深山何處鐘。泉聲咽危石,日色冷青松。
  • 詩佛王維最唯美空靈的8首詩,詩中有畫,畫中有詩!
    王維是唐代最著名的山水詩人,其詩絕美脫俗,境界空靈。王維不追逐名利,甘於隱居,安貧樂道,素有「詩佛」之稱。詩佛王維的詩,用大文豪蘇東坡的話說就是:「味摩詰之詩,詩中有畫,觀摩詰之畫,畫中有詩」。王維號稱詩佛,其許多詩篇中,都有唯美空靈的特性。
  • 王維的《雜詩三首》,雜著三種憂傷的味道,卻因此流傳千古
    王維的《雜詩三首》,雜著三種憂傷的味道,卻因此流傳千古。王維是唐代著名詩人,他不但有卓越的文學才能,而且是出色的畫家,還擅長音樂;他有著深湛的藝術修養,對自然美具有敏銳獨特而細緻入微的感受。因而他筆下的山水景物特別富有神韻,常常是略事渲染,便表現出深長悠遠的意境,耐人玩味。
  • 10首王維古詩詞欣賞,感受「詩中有畫」
    有人說唐詩中「李白是天才,杜甫是地才,王維是人才」。誠然王維是把多面手,精通詩、書、畫、音樂等。高度概括下—— 「美學專家」。蘇軾評價王維:「味摩詰之詩,詩中有畫;觀摩詰之畫,畫中有詩。」本文欣賞10首王維美詞,感受「詩中有畫」。
  • 王維、孟浩然詩的同與異
    已出版《貶謫文化與貶謫文學》《唐代詩學》《唐代詩歌的多元觀照》《唐五代逐臣與貶謫文學研究》《中唐元和詩歌傳播接受史的文化學考察》《莊騷傳播接受史綜論》《人與自然的對話》《經典解讀與文史綜論》《中國古典文學的傳播理論與實踐》等專著二十餘部,主編教材及叢書多種,發表學術論文、譯文二百餘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