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年初八,民間有敬八仙之說,同時也是順星節,傳說為眾星下界之日,為人們攜來福、祿、壽之喜,人們在熱鬧清脆的鞭炮聲中,開市,開業,開工,取「八」的諧音「發」,主要是為了討一個好彩頭,既有大吉大利的願望,也有一路大發的期盼。
正月初八是「順星節」。《燕京歲時記》:「初八日,黃昏之後,以紙蘸油,燃燈一百零八盞,焚香而祀之,謂之『順星』」。傳說正月初八這天,是眾星下凡的日子。古時候,中國人認為,每一年都有一個星宿值班,掌管這一年人的命運,而人們為了迎接這位星君,便把這天定位順星日,而這天也是「諸星下界」的日子,又叫做接星,祭星。在這天,每家每戶會舉行祭祀活動,以迎接星君的到來。
那麼順星的祭祀儀式都有哪些呢?筆者在網上查詢獲得的資料,天津社科院教授王來華介紹說,祭星時,家中不論尊卑長幼,全體參加。尤其是本命年生肖的人,在當天晚上不得外出,必須守燈,直至燈熄,方能消災解難。祭祀時,由長輩主持,燃燭上香,全家按尊卑長幼次序三叩首,肅立十分鐘左右,待香燭將盡,再依次三叩首。祭星時,還要在案頭、灶臺、門檻、鍋臺等處各點燃一盞「金燈(黃燈花)」,謂之「散燈花兒」,有闢除不祥之意。儀式結束後,全家要聚在一起吃一頓元宵。
隨著社會的發展,這些習俗也就慢慢地消失了,我們只需要了解就行,也沒必要刻意按著這儀式去執行,當我們努力面對生活,大膽追夢,勇於前行,每天都會是「順星節」,人生自然順利昌盛。
在嶺南地區,一般商鋪都喜歡在這一天開業,主要是取「八」字的諧音「發」,希望今年生意興隆,四季發財,圖個吉利。今年由於疫情,讀者朋友們都只能宅在家裡,就讓我們互祝:人生八面玲瓏,財運八方來財。
說明:本文由作者整理資料,編輯而成。
作者:一耕,本姓譚,作家、導演,資深媒體人、國家註冊高級策劃師、高級演講師、一耕文學創始人、南粵童星創始人。
一位來自廣西壯族的子弟,某大學院校營銷、演講與寫作導師,曾在政府部門、報社、電視臺、新媒體等工作,任過編輯記者、主編、副社長、總導演,於粵港澳大灣區混生活,會寫作懂演講,混跡文化界,拒絕平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