靜安區京江路城上城小區圍牆外,最近立了4個1米多高的柜子,這是電瓶車智能共享充電櫃。只見一名快遞小哥拎著一隻電瓶車電池,來到充電櫃前,手機掃碼後,櫃中彈出一個抽屜,他將電池放入抽屜,再連上電線,關上抽屜,電池開始充電。五六個小時後,電池充電完畢,他的手機會收到微信,提醒他及時取回電池。
飛線充電、人車同屋充電、進樓充電等電瓶車充電亂象,困擾著不少社區。靜安區芷江西路街道是大型居住型社區,又連接上海火車站、長途汽車站、中山長途客運站等交通樞紐,人員流動量大,電瓶車使用頻繁,充電安全成了擺在居民面前的難題。芷江西路街道聚焦非機動車充電安全,引入多種充電方式、改善充電設施,引導老百姓為非機動車安全充電。
小區智能車棚
刷卡進出,可遠程查看
復元坊小區是街道轄區內一個老公房小區,過去兩年已接待了300多批參觀者。參觀者都是為了看看這裡的智能車棚。
過去,復元坊內的非機動車停車空間狹小、破舊,由於無人管理,非機動車易被盜竊;充電設備短缺,消防安全隱患突出。還有一些居民為給非機動車充電,隨意將插座接線板從家中窗戶處拋至地面,極易引發漏電觸電等傷害事故。
為了從根本上改變非機動車停放與充電問題,2018年,街道藉助靜安區「美麗家園」建設,與中國聯通上海公司等第三方單位攜手,利用大數據、物聯網技術,對街道轄區內的老舊小區非機動車車棚進行智能化改造。
記者在復元坊看到,新車棚由嶄新的膜結構材料搭建而成,墨綠色瀝青新材料鋪設的地面十分乾淨整潔。關鍵是車棚還有一個「智慧腦」:車棚平時不用人值守,居民只要刷卡就能進出,使用牆壁上的安全插座,給電瓶車進行充電。電瓶車停在車棚內,居民也不用擔心失竊,因為可以通過手機小程序,實時查看自家電瓶車的充電狀態和安全擺放畫面。通過車棚內的智能設備與物聯網技術,還可將車棚內的信息實時傳遞到小區物業與街道網格中心管理平臺,工作人員在遠端就可及時掌握情況並迅速處置。車棚內還安裝了無線傳輸、遠程報警的煙感探測報警器和懸掛式乾粉滅火器等設備,遇到電氣短路、失火等險情,系統會自動報警並進行撲救。
復元坊非機動車智能車棚啟用後,150個停車位被租賃一空。美觀整潔的環境、智能化的設施,令前來觀摩的其他老舊小區居民羨慕不已,大家都希望在自己住的小區內建設智能車棚。目前芷江西路街道已有49個老舊公房小區實現了非機動車庫的智能化改造。
共享充電櫃、充電樁
能自動斷電,防止「過充」
在滿足小區居民非機動車充電需求的同時,街道發現,轄區內商戶、流動的快遞人員,同樣有著強烈的充電需求。去年以來,街道將非機動車安全充電服務由小區向街區延伸。在轄區內的新盛菜市場門前,遮雨棚下有一排充電插口,這是街道新引入的智能共享充電樁。每個充電樁上都貼有二維碼,掃碼後就可使用。
相比居民自己在家給非機動車充電,智能充電樁最智能之處在於可自動感應電量,防止發生「過充」情況。智能充電樁設計方「申芙智充」負責人介紹,非機動車充電的危險情況往往是在電池「過充」時。智能充電樁在感應到電池已充電到95%時,會自動切換為安全的小流量充電模式;當感應到電池即將充滿時,會自動結束充電。據悉,新盛菜市場日均人流量3000餘人,首批安裝的智能充電樁每天都有較大的使用量。
與智能共享充電樁類似的,還有開篇提到的智能共享充電櫃,其最大特點即安全性強。智能共享充電櫃的安裝企業「居愛君」負責人稱,充電櫃內有阻燃材料和熱熔膠包裹以及斷電保護裝置,即使發生火情,也能第一時間利用熱熔膠遇熱熔化的特性來激活滅火裝置,及時預警並控制火情。
據悉,這些共享充電樁、充電櫃使用價格為每3小時1元錢,一輛電瓶車一般充滿一次需要2到3元錢,與在家充電成本差不多。
街道根據居民需求正積極在街區布設共享充電樁、充電櫃,同時將布點納入街道城市網格化綜合管理中心,以做好後續監管。最近街道推出了一份「充電地圖」,送到居民、企業與商戶手中,將這些充電點位廣泛告知。在加快布設充電點位滿足居民與商戶充電需求的同時,街道將進一步對非機動車充電亂象加以整治,如在有條件的小區安裝電梯智能識別系統,讓電瓶車等無法通過電梯上樓。
芷江西路街道黨工委書記柯琪說,街道以「疏堵結合」的方式,通過部門協作、企業發力,將充電網絡建設納入社區新基建,切實為百姓解難題、謀福利。(記者 唐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