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喬是球場藝術的締造者,自帶古典美的氣質也是讓人非常喜愛,而且俺還是應該是唯一一位信奉佛教的世界足球先生。更令人稱奇的是,他的隊友弗雷也在他的勸說下也皈依了佛門。
在先後經歷了維琴察,佛羅倫在,尤文圖斯,AC米蘭、國際米蘭等七支球隊,是一個名副其實的流浪足球先生,在每家俱樂部都不能久留,並不是因為他的球技或者是意識不行,再或者是體能的缺陷,而是因為他有著於傳統義大利人不同的性格,沒有熱情奔放也沒有外向交流,就是使得他於教練和隊友之間的交流方面有著天生的不足。在國家隊經歷方面,這也是他不受主教練所重用的原因。
在1994年的美國之夏,小組賽磕磕絆絆的義大利隊在16強的比賽中遭遇了風頭正勁的奈及利亞隊。在開始就0比1落後的情況下,義大利隊依靠巴喬的兩個進球奇蹟逆轉,成功殺入八強,這本是巴喬可以確定其領袖地位的賽事。但是在隨後的比賽中,和那支打法保守穩定,但是最終奪冠的巴西隊,在常規時間內雙方都沒有把球攻入對方的球門,最後的點球大戰巴喬更是在關鍵時刻罰失點球,大致義大利隊局勢佔有,但是飲恨回家。賽後流淚的巴喬更是別貼上了精神脆弱,抗壓能力不行的帽子。
在隨後的98年法國世界盃上,雖然巴喬趕上了國家隊名單的末班車,但是義大利隊還是沒能逃過被淘汰的命運,所以巴喬又得到了悲情王子的稱號。本以為巴喬會就此退役,但是佛教信徒的隱忍和堅韌拯救了他,遇到挫折和傷病,巴喬一次一次的奮起抗爭不屈不撓。而面對金橋和名利的誘惑,巴喬也展現出了超脫不爭,寧靜安詳,更讓他的到了球迷們的尊敬。
這一次他選擇轉會意甲弱旅布雷西亞,在他和博納佐利的前場組合帶領下,布雷西亞甚至來到了意甲中遊的位置,令人眼前一亮。 不過在經歷了一次短暫的職業高峰後,巴喬最終還是選擇了退役,而他的那支布雷西亞也在之後的賽季黯然降級,從此憂鬱的王子巴喬和他那支有著憂鬱氣質的球隊,也成為了70和80後意甲球迷自珍貴的記憶。
在小編看來,決賽門前落寞的背影,至今難忘。不是巴西強,也不是因為義大利弱,而是命運天平就那麼傾斜了。這也是小編第一個喜歡的球員,也是令我迷上足球的球員。飄逸優雅的憂鬱王子,總是那麼恬靜冷靜,大愛巴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