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獵雲網北京】7月28日報導
獵雲網近日獲悉,矽光晶片及產品解決方案提供商「賽勒科技」宣布完成新一輪數千萬元人民幣融資,由耀途資本領投。
據了解,本輪融資主要用於技術迭代與量產上線。
天眼查信息顯示,南通賽勒光電科技有限公司成立於2018年3月,法定代表人為甘甫烷。賽勒科技重點開發基於矽光子技術的高速率、小型化、低成本、低功耗的高速光通信晶片,旨在為數據中心、無線5G網絡、傳輸網等領域客戶提供高性價比的光通信晶片解決方案,核心技術來自創始人在美國麻省理工學院和中科院的研究,及團隊成員在該方向多年的深耕。
作為領先的國家隊平臺、優秀的國際化團隊和富有遠見的風險投資共同孵化的矽光子公司,賽勒科技在材料、工藝、研究、產品研發、測試驗證和產業化方面,都具備明顯的發展優勢。
矽光子是未來光通信的主流
隨著大數據時代數據量的高速增長,5G新基建的推進,數據中心網絡建設面臨著一個巨大挑戰——數據傳輸需求爆炸式增長受到互聯帶寬的嚴重製約。光信號傳輸損耗小,同時可以輕鬆獲得更大的帶寬,所以數據中心光電轉換的核心器件——光互聯光模塊也隨之步入發展快車道。
然而傳統的產品幾乎都是基於微光學技術,該技術有兩個特點:一是由分立光學元件組成,二是利用多步耦合和雷射焊接工序封裝而成。因此這些產品均有著封裝成本高、生產效率低、可靠性差等痼疾。
光器件未來的主流發展方向是矽光子技術。相較於廣泛採用的分立元器件,集成光子產品在尺寸、功耗、封裝成本、生產效率、可靠性等方面更具優勢,將成為傳統技術產品的顛覆性技術。
矽光子技術將傳統產品的多個分立器件集成在單一晶片上,簡化了封裝過程,良品率也得以提升。更重要的是矽晶片可以集成多個傳輸通道,將推動矽光子解決方案在短距離NRZ/PAM4高速光通信、長距離高速相干通信等光通信領域更廣泛的應用。
市場調研機構LightCounting關於光模塊行業的2020年最新預測顯示,基於矽光技術的產品份額正在顯著增長,預測矽光模塊的份額將從2018-2019年的14%增長到2025年的45%。僅數據中心市場,2025年矽光模塊總市場將達到39億美金(Yole 2020)。全行業的客戶和供應商,已經準備迎接矽光帶來的大變革,矽光子已經處於爆發前夜。
值得一提的是,矽光子領域公司背後往往有著全球化產業巨頭或科研中心的身影。比如英特爾是矽光技術產業化的主要推動者,IBM也在矽光器件、工藝和自動化封裝方面做出了卓越成果。兼併收購是大公司切入矽光市場另一種常用手段。Cisco(思科)分別在2012年、2018年、2019年斥資2.17億美元、6.6億美元、26億美元收購Lightwire、Luxtera、Acacia。2013年,華為收購比利時矽光子公司 Caliopa。全球領先的核心路由器供應商Juniper在2016年以1.65億美元收購了Aurrion。2020年一季度,Nokia收購了美國矽光技術公司Elenion Technologies。
一支中國矽光子「夢之隊」
面對尖端矽光市場,中國企業也是野心勃勃。成立兩年的賽勒科技之所以能夠一躍成為行業技術的先鋒軍,是因為其組建了一支中國矽光子「夢之隊」。公司核心成員均來自世界著名高校研究所、一流公司等世界上最早開發矽光子的隊伍,比如麻省理工學院、中國科學院、朗訊Lucent(原AT&T實驗室)以及Finisar等,兼具光學技術底蘊與實踐管理經驗。
賽勒科技創始人、董事長兼CEO甘甫烷,擁有二十年技術研究和十多年創業經驗。甘甫烷本碩畢業於上海交通大學,博士畢業於麻省理工學院。麻省理工學院在矽光子有幾十年的積累,是世界上最早進行矽光子研究的隊伍,成功孵化了多家矽光子公司。
從2009年開始,甘甫烷擔任中科院上海微系統與信息技術研究所研究員,建立了矽光子研究組。在此期間,他主持了國家重點研發計劃、中科院戰略先導項目、上海市科技重大專項矽光子專項等多個項目。中科院上海微系統所已經完成上海微技術工業研究院的8英寸矽光中試工藝線、滬矽產業(科創板股票代碼:688126)的SOI材料布局,助力世界矽光子產業的發展。
甘甫烷同時還是一位連續創業者,在賽勒科技之前,他曾先後在美國、中國創立兩家光電企業,後者成功在新三板上市。
聯合創始人兼COO高小婷深耕光通信研發和運營近20年,具有豐富的行業資源和產品化經驗,曾任納斯達克上市公司Emcore中國區總經理,歷任Oclaro和Lucent上海研發中心開發管理職務,在供應鏈、市場、運營管理等方面具有世界級的管理經驗。除了技術因素外,供應鏈管理能力也是賽勒科技的殺手鐧,已經與世界級專業矽光代工廠建立了深度合作關係。
目前,賽勒科技已經形成從市場推廣、設計開發到大規模量產的高效能團隊,成為國內矽光子行業技術完整、運營能力出眾、極具成長性的高科技公司。公司將持續從海內外吸引高端人才,進一步加強和擴大公司在高速晶片開發方面領先的技術優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