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lcome Back to Earth.
這周終於可以告別馬賽克,喜迎火箭回歸了。
如果說NBA是我這樣80末、90初生人的火蜜在青春中的一首插曲,那這首歌的原唱一定就是火箭隊。即使有翻唱者的咖位大到不可方物(總冠軍底蘊),音準更恰如其分地吻合(引領時代的主流打法),音色更渾然天成地飽滿(陣容組合合理),但還是無法撼動原唱的原滋原味。畢竟換個人來唱,聽著有點彆扭。
作為一位普通火蜜,個人追火箭的故事和大部分02年開始的老粉類似,始於大姚入隊的第一天,熬了快20年,終於熬成了現在所謂的「餘孽」了。有意思的是,除了和火箭的緣分之外,我和姚明還多了些許交集。這麼說,一方面是因為從99年開始追姚明的母隊上海大鯊魚。另一方面,姚明在我大三的時候,出乎意料地搖身一變成為了我同院系的學弟,有幾次在學校裡看到這個高大的背影,只能說「出師未捷身先傷,回首已是同院人」,夾雜著陌生的親切感和說不上來的難受和遺憾。
從2002年到2020年,除開姚明受傷的2010賽季後的三年,基於當時對球隊情況高頻的跟蹤,儘量努力還原出這批球員在記憶衝刷後留下來的原始回憶吧,也算是寫給自己青春的碎碎念吧。
年紀大了,會有些球隊的短暫過客實在想不起來,和這些哥們先說聲抱歉。
就按照火箭的球員們在我記憶裡登場的時間線展開吧,今天是第一篇2002-2005年的那些人,之後還會說說後續賽季。
------------------------------
史蒂夫-弗朗西斯(Steve Francis):類似於水滸裡史進的角色,奠定了新時代的引子。
沒有弗朗西斯抽中狀元籤的話,可以打包票地說,火箭隊的百度百科估計還是默認指向了小智和皮卡丘的那支強勁對手。
沒有弗朗西斯在場內場外的友善和仗義,姚明可能在前100場NBA比賽打完後就會因為水土不服回到上海繼續當大鯊魚吃小魚,那中國籃球史和交大知名校友名錄也要重寫了。
記得虎撲有過個帖子,威少這樣打球勁爆的控衛是否有模版,排在最前面的回覆是:有,史蒂夫-弗朗西斯。
關於老大這樣可遇不可求的大哥,想說的太多,就此打住。篇幅還是留給後面更小眾的球員吧。
------------------------------
卡蒂諾-莫布裡(Cuttino Mobley):多才多藝的靠譜得分手。
剛說了弗老大是威少的初代目模版後,不得不提弗老大在NBA的多年摯交好友和隊友——老貓莫布裡,可能是哈登的初代目模板吧。不謙虛的說,他倆和哈登(左撇子投手)+威少(勁爆空位)組合的底色頗有相似。在姚明加入前,弗朗西斯和莫布裡已經全聯盟唯一的一對個人得分都超過二十分的後衛二人組,火箭後場實力不怵任何一隊。更難能可貴的是,他倆還能保持良好的個人關係。
幸福的時光總是短暫的,就像水泊梁山一次次地更換著領導班子,老貓作為三朝老臣(奧拉朱旺暮年-無姚火-有姚火),最終被優化了。作為一名生涯三分沒有低於過三成三,從生涯第二年到退役的每一季得分沒有低於十二分的球員,老貓過得不能說太悲慘,但和那與SF3齊頭並進刷人頭,輸贏都開心的美好時光相比,終究是黯淡了很多。命運最後用診斷出心臟病給老貓開了個玩笑,於是他退役了。
時間來到2018年,當年近40的老貓穿著印著後背寫著「Cat」的球衣,從小貓變成老貓,期間經歷了退役,試圖復出,復出失敗後:他作為Power隊成員在Big 3奪冠了,也算是個happy ending吧。
------------------------------
埃迪-格裡芬(Eddie Griffin):火箭梭哈得到的天才少年,25歲殞命鐵軌
看過第一次姚鯊大戰的老球迷,一定會對姚明開場在奧尼爾面前連進3球,連蓋3次有所印象,而那3次連續蓋帽的軍功章,必須有一半歸屬於這位埃迪-格裡芬。
在那個布雷克-格裡芬還是孩童的年代,這位艾迪-格裡芬和他所擁有的天賦被球迷們寄予的厚望不亞於未來他的那位本家。火箭隊在01年用三位當年新秀作為交易籌碼從籃網隊獲得了他,三人中包括日後的籃網三頭怪、詹皇護衛:理察-傑弗森,以及NBA裡公開出櫃第一人:傑森-柯林斯,因此可見火箭對格裡芬的重視程度。在我打的第一款籃球PC遊戲live 2003裡,格裡芬也是具有4個可點亮技能中的3個(三分、扣籃、蓋帽)的稀缺角色。
但在一切美好兌現之前,厄運已經埋下了種子。大學期間鬥毆,一如既往的陰鬱孤僻,甚至染上了毒品。在因過度酗酒被火箭開除後,輾轉至森林狼後又再次酒駕,變本加厲地墮落讓他離開了NBA。2007年8月,他死於一場酒駕導致的車禍,死因是強行穿越鐵路與火車相撞,由於屍體被嚴重燒傷,只能通過牙齒對比確認了身份。
請少年、青年、中年和老年人都務必謹記:貪杯要壞事,毒品要人命。
------------------------------
格倫-萊斯(Glen Rice):真實的全明星賽MVP
關於姚明加入後的第一個賽季的陣容,說完了相對穩定的其他位置,最後想到的當季存在感稍低的三號位。賽季初的三號位主力屬於萊斯大哥,他的三分比灌籃高手中經典小前鋒模版的三井壽還要真實厲害的多,生涯八個賽季三分命中率超過百分之三十九,其中包括和姚明有唯一交集的賽季,而這也是他的倒數第二個賽季。
萊斯是一個不折不扣的全明星,95年力壓米勒和科爾,榮膺當年全明星三分王,97年更是以單節20分力壓喬丹的三雙,摘取全明星正賽MVP。AMVP也是02年後火箭全隊未有人染指過的榮譽。
短暫的交集裡,不能奢求一個油箱要耗盡、拿過頗多榮譽的老球皮貢獻太多得分以外的東西,比如防守、比如對勝利的渴望。
------------------------------
詹姆斯-波西(James Posey):真·3D鋒衛搖擺人,優秀的團隊成員,多隊認證的福將
單獨把波西拿出來說,一方面是因為02賽季的季中交易後他成為主力三號位,更是因為當年他在那個火箭半個賽季穿著條紋衫給我的印象著實不錯。這哥們的跑位和防守透出一股機靈但不膩味的勁頭,表情也是鄭重但不沉重,在那個還沒有把球場空間感追求到極致的年代,這麼一位即插即用的真3D球員給到當時的火箭,的確有點浪費了。
遺憾的是半個賽季後,火箭不知為何並未和他完成續約,而是放任他去了灰熊,成為nba live 2004中實力均衡的灰熊隊裡一堆rating在65-69之間的猛男之一,EA給的65還是67的評分顯然也是給低了。不過這麼好用的球員,誰用誰知道。後續出走灰熊後,波西便一發不可收拾地開始奪冠,和東部三強都結下了甜蜜回憶,包括2006年在熱火,2008年在凱爾特人作為球員,以及2016年退役後作為助教,三次奪冠。
拋開技戰術層面,這樣一位成員,相信是也比較易於相處和溝通的,這可能就是每個被稱作福將的人,背後真正的秘密吧。
------------------------------
波斯簡-納赫巴(Bostjan Nachbar):姚明在美國的初代目好基友,被低估的側翼
以前讀到姚明自傳裡提到的和納赫巴的友情,尚無法理解這種同在異鄉為異客的「一個女朋友,一部車,簡單的生活,從來不去夜總會玩」,最大快樂是可以聚在一起打遊戲的生活為何能讓姚明如此珍惜。直到我二十歲左右第一次獨自去國外呆著時,才體會到了在紛繁嘈雜他鄉卻無比寂寞時,一個談得來能玩到一起的好朋友意味著什麼。
單純用姚明好友來給他貼標籤,顯然並非公平。納赫巴的到來是火箭和大夢分道揚鑣的產物,也說明了火箭對他的認可,火箭用這枚猛龍奉上的作為大夢交易籌碼的首輪十五號籤選中了他,著實喜歡他前期靈動、後期愈發兇猛的球風,還有日益穩定的外線投射能力。這位仁兄後來在籃網場均已經可以拿到接近十分,機智地急流勇退回到了歐洲賽場再戰,和多位在NBA高開低走的歐洲大神形成鮮明對比。
鮮衣怒馬的好友們在物理上逃不過分離的宿命,但仍期待有一天自己能和當年的姚明一樣,有朝一日在自家餐廳的特大號包房為離別歸來的好友接風。
------------------------------
穆奇-諾裡斯(Moochie Norris):誰的生命裡沒有這樣一位閏土呢
對他印象深刻的是:喧鬧的爆炸頭小夥伴,更衣室、賽前熱身和比賽中都喋喋不休的開心果,和一個接過姚明腦後傳球的上籃。
諾裡斯還是幸運的,在那個戰績萎靡的黑暗時代,基於勉強在聯盟平均PG水準的球技,更衣室夥伴和團隊凝結劑的加成,以及和球隊雙巨頭不錯的關係,收穫了六年兩千萬以上的合同,並且可以在大夢離隊後轉型為佛系教練的湯帥麾下,放飛著自(luan)由(da)的球風。諾裡斯也是不幸的,範帥取代了湯帥,球隊新老大也不再那麼活潑,於是他離隊了。
在06年二進宮回火箭後,諾裡斯已不再是當年那個活潑的模樣,也許是因為隊友已物是人非,也許是因為球隊地位下降,更也許只是因為年紀大了。這一樣,從那顆爆炸頭變成光頭的事實中窺見一斑。
球隊大巴最後一排弗老大的哼唱,老貓的大笑,還有諾裡斯的喧譁,伴隨著青春逝去,一去不復返了。
------------------------------
莫裡斯-泰勒(Maurice Taylor):作為合格替補的空間型內線
姚明在加入NBA後,莫裡斯-泰勒和他共享過一個標籤:「火箭內線替補的中流砥柱」。而在姚明快速轉正後,這位入選過最佳新秀第二陣容的老同志仍然繼續著他飄在外面中投的打法,主要承擔著替補職責。
客觀說,泰勒有著一手穩定的中投和一定的內線中軸作用,不過這一切在亂槍打鳥的火箭時代只意味著多了一種雜牌武器。姚黑們叫囂著,卡(託)守泰(勒)攻,姚明可以做的,火箭老人們也可以做的很好。不過後來或黑或蜜的球迷們發現,姚明如吃飯喝水的低位單打和靜態威懾能力,是他倆加起來乘以二,也無濟於事彌補的。
在NBA中朝不保夕的泰勒,最後也成為了承上啟下的「山西隊的前火箭前鋒群」重要成員,和威爾斯、莫泰尤納斯、瓊斯們一起進入了「山西名人堂」。可惜的是,CBA對大外援的搶板、蓋帽、砍硬實分的功能性要求並非泰勒這樣的風箏型內線可以滿足的。在打完一個半賽季後,場均不到二十分的泰勒在CBA宣告離場。
------------------------------
凱文-卡託(Kelvin Cato):讓姚明給自己打替補的男人
卡託的名字我是在學了新概念英語後才意識到正確讀法的,在Kevin之餘,竟然還有個L的音。
同樣因為英文發音,江湖上流傳著一個姚明和卡託險些發生衝突的故事。菜鳥賽季的姚明有一位他個人聘請的白人翻譯Colin,一次兩人在更衣室裡聊天中時常冒出黑人球員耳中類似「Nigger」的詞語,倆人還有說有笑來著。一邊的卡託這下坐不住了,打算過去討要個說法,衝突一觸即發時,好在姚明及時發現了誤會的癥結:他們說的是「那個」(nei ge),發音和Nigger頗有類似,講清楚後才免於一場風波。
言歸正傳,卡託和弗朗西斯,莫布裡們一樣,姚明的到來更是在客觀上導致了其職業生涯從「晴」轉為「陰有時有陣雨」。他已習慣的,並且只會做的一切,譬如卡位、單擋、補防等,姚明可以做得更好,更不用提存在感很低的進攻能力了。於是在享受了NBA歷史上第一份讓姚明擔任自己替補的待遇後,他退居了替補席。2個賽季後隨後場雙槍遠走奧蘭多後,卡託竟然只打了3個賽季,便結束了職業生涯,讓人頗為唏噓。
------------------------
肯尼-託馬斯(Kenny Thomas):出道即巔峰的矮壯四號位
姚明NBA職業生涯最最早期的內線隊友,20場後便被交易到76人,一位能力過關但潛力有限的四號位。1999-00賽季,託馬斯平均每場籃板列火箭隊第1位,新秀第3位;2000年4月1日成為自鄧肯後首位單場籃板超過20個的新秀,也是自奧拉朱旺以後首位搶得20個籃板的火箭隊球員。
在被交易到76人並拿到七年5000萬美元的offer後,兢兢業業地場均兩雙、打卡下班,和其他人一樣,慢慢老去。
------------------------------
傑森-科勒爾(Jason Collier):英年早逝的替補中鋒
新秀賽季加入火箭後,這位大個子就頻繁遭受著傷病的困擾,出勤率很低。比傷更怕的是病,在轉至老鷹隊,職業生涯終於開始步入正軌後,科勒爾在家卻因呼吸衰竭突然去世,年僅28歲!
明天和意外,我們你永遠不知道哪個先來,珍惜每一個今天。
------------------------------
傑奎因-霍金斯(Juaquin Hawkins):職業生涯從重慶、臺灣起步,打到NBA(雖然只待了一個賽季)的勵志控衛。有趣的是他也以球員身份參演了姚明菜鳥季太極拳廣告的隊友。
------------------------------
馬克-傑克遜(Mark Jackson):在火箭度過生涯暮年的優秀一號位
馬克-傑克遜和道森時代的很多籤約一樣,在暮年來到火箭,而且只幹了一年,但和其他人相比,馬克-傑克遜是一位運動生涯和教練生涯都非常值得單說的風雲人物。傑克遜到火箭報到,很大程度上是拜範甘迪的誠意所賜,畢竟弗朗西斯不怎麼愛傳球。
看了他的球後,我第一次意識到原來「真正」的一號位真的和灌籃高手裡的宮城一樣,助攻比得分多原來並不一定是壞事,意識到原來控衛背打可能比暴力突破是更合理的打球方式。
短暫一年後,傑克遜悄然退役,而在他之後,火箭隊員拿過助攻王名號的,就要到十餘年後的哈威了。原以為打破斯託克頓壟斷過連續九年的助攻王已經是值得大書一筆的成就時,殊不知其在不到十年後,就挖掘並培養了勇士王朝的班底,和日後稱為水花兄弟組合的跨時代人物了。
------------------------------
吉米-傑克遜(Jimmy Jackson):流浪的人不需要流浪的理由
除了馬克,另一位傑克遜曾在火箭隊駐守過更長時間。
拿到了老吉米的球星卡後,當時讀初中的我翻看著一年一換的隊名,很好奇為什麼一個各項數據都不錯的球員會淪落到瘋狂換隊的境地。在十四年的生涯裡,算上未曾去報到的黃蜂隊,老吉米效力過十三支不同的NBA球隊。年輕時的他放蕩不羈,和基德為紅顏爭風吃醋,鬧到基德寧給裁判傳球也不傳給吉米的境地;直到暮年也仍敢於和同位置的麥迪叫板,終致賽季中被交易出門。吉米在火箭時讓我記憶最深的一球是,季後賽第一場對湖人最後一記壓哨三分彈框不進,姚明和弗朗西斯能一起贏2場季後賽也好啊,哎。
流浪,也許不需要理由。長大以後發現職場上也不乏高頻跳槽的朋友,他們在情商、能力、意志力上都無可辯駁,這本也是自己和生活完成雙向選擇後的平衡吧。
哦對,傑克遜穿過的最後一件球衣,是湖人24號,在他當季從湖人退役後,遞到了名叫科比-布萊恩特的那個男人手上。
-----------------------------
克萊倫斯-韋瑟斯龐(Clarence Weatherspoon):臉紅脖子粗,不是大款就是夥夫
不得不說,中國話還是精闢,韋瑟斯龐不是夥夫,而是領著NBA工資的大款,並且是火箭隊歷史上第一次動用特赦條款裁掉的球員,可見他的工資也不低。哪怕是在04年暑假火箭的大換血中,他的合同也沒能換出手,於是他和帕吉特成為了當季唯二沒有被清洗的球員。
矮壯四號位生涯的高開低走,到暮年苦熬,可能是個逃不出的套路吧。
-----------------------------
斯科特-帕吉特(Scott Padgett):水準在均值以下的一員福將
老實說對這位白人PF的印象已經非常模糊了,殘餘的只有寥寥無幾的名場面:在麥迪遜對尼克斯實現真·絕殺(火箭這麼年的純絕殺實在是太少了),以及和麥迪共同「完成」了在最後一分鐘內得到15分的麥迪時刻。然後呢?然後印象裡就真的沒有了。
祝福這位退役後能夠擔任斯坦福NCAA男籃主教練的哥們順利,NBA+斯坦福,夫復何求!
-----------------------------
特雷西-麥克格雷迪(Tracy McGrady):2002年以來籃球天賦最高的火箭隊員,沒有之一。
可惜火箭從未見證他的巔峰,也沒能陪伴他的慢慢老去。感謝你曾經來過。
-----------------------------
埃裡克-皮亞考斯基(Eric Piatkowski):快速退步的大齡白人投手
和皮亞考斯基籤約時,範甘迪說到:「皮亞考斯基已經證明了自己是NBA很好的外圍射手之一,而且身手非常全面。豐富的比賽經驗也是球隊所需要的。他還具有一定的領袖才能,領導年輕球員向正確的方向前進」。事實上,類似的籤約是火箭時任總經理道森大叔的慣常操作,大齡,白人,投手,1-2年後,或短約到期,或出手交易止損,這位大哥在火箭的數據縮水到了前9年在快船隊的一半,可謂慘不忍睹。
在這個案子裡,一年後火箭打包了皮亞考斯基,以及我們未曾提及的阿德裡安-格裡芬和控衛邁克-威爾克斯,換來了芝加哥公牛隊的迪坎貝-穆託姆博。
-----------------------------
迪坎貝-穆託姆博(Dikembe Mutombo):真正的贏家,真正的大叔
這是一位值得年輕的NBA球迷搜索一下生平的男人,賽場上的集錦無法言說他的影響力。集錦裡的他,91年菜鳥季就入選全明星,4奪最佳防守對手,NBA歷史總蓋帽榜第2位,他用蓋帽後的搖手指羞辱對手,用殭屍勾手和跳投定向打擊對手,分別輔佐艾佛森和基德進入總決賽。加入火箭後,他仍然成為了可以每場頂替姚明十來分鐘,貢獻一個左右蓋帽的主要輪轉,並且戰鬥到了和開拓者季後賽因傷退役的最後一刻,燒光了所有的油。
而在賽場外的他投入了大量精力在慈善事業上,並兩獲甘迺迪公民獎,一個旨在表彰為NBA聯盟做出過傑出貢獻並且致力於社會區公益事業的獎項。很幸運,能夠有這樣一位優秀的球員和社會活動家陪伴火箭和姚明度過了多年時光。
------------------------------
瓊-巴裡(Jon Barry)&大衛-韋斯利(David Wesley):在火箭度過生涯暮年的過客二號位
兩位大哥在火箭打球期間,身上有不少共同點,例如三分穩定,頭髮不多,扣籃Rating無限接近於零。他們曾經也有過發量茂盛的豆蔻年華,彼時,瓊巴裡在「倒馬桶罰籃」大神巴裡的五個兒子裡頭髮還不是最少的,韋斯利則可以在黃蜂隊享受大佬級待遇。
在他倆離隊後基本沒有特別關注過,只有一次看到如日中天的初代目皇帝闖入總決賽時瞥到了韋斯利,為他的圓夢東決而高興。
------------------------------
鮑勃-蘇拉(Bob Sura):不愛給姚明傳球的硬漢
看球以來火箭隊身體素質最爆炸的白人後衛之一,長著一張典型的反派硬氣帥哥臉,打雙能衛的他甚至可勝任SF,進入得分+籃板+助攻的10+5+5俱樂部是其能力的最好驗證,三威脅技能點主要點在了突破上。給我印象深刻的是,這位仁兄是位「姚黑」,特別不怎麼愛給姚明傳球,白瞎姚明的苦苦要位了。聯想到他只在火箭打了1年就因傷退役的終局,也許他的離開對姚明也不算是件壞事吧。
另一個蘇拉的關鍵詞是「虛實難辨」:他打球時期最出名的就是在連續2場三雙後,在第三場比賽中,無人防守時故意上籃不中刷到了籃板從而達成了連續三場三雙的成就。可惜的是第二天聯盟以「無投籃意向」為由,取消了這個籃板,三雙也告吹了。蘇拉本人解釋當然是沒有想要刷咯!可謂虛實難辨。
值得一提的是,打球球風彪悍如小號威少風範的蘇拉,退役後成為了職業德撲選手,可謂是多才多藝的典範,繼續著他「虛實難辨」的那份特立獨行。
------------------------------
萊恩-鮑文(Ryan Bowen):得到範甘迪賞識的防守牛皮糖
這位白鮑文的能力可不能和馬刺隊的布魯斯·鮑三叔相提並論,但在範甘迪治下,他由於有一種捨身忘已的防守衝動,因此竟能在整體命中率三成,基本無持球攻能力,無突破,無組織的三威脅全無捉急進攻水平下謀得一個固定輪換。
儘管真的很不喜歡看這類球員打球,但不得不說,如果以後能有一名球員能在季後賽把對方老大(當年的諾維斯基)防到35%命中率,還是會喊出「真香」的。
------------------------------
朱萬-霍華德(Juwan Howard):虎頭、蛇身、虎尾的中投靚仔霍二叔
霍華德因為大齡和比較良善的外貌,在成為火箭球迷口中的霍二叔之前,有過一段很虎的經歷。霍華德可謂出道即巔峰,挾著密西根五虎的名號,在那個霍華德姓氏和現在一樣滿NBA大街的時代,朱萬-霍華德在進入聯盟的第一年斬獲了新秀二陣,第二年入選了年度最佳三陣。更牛逼的是成為了史上首位億元先生,入職兩年即拿到七年1.05億的offer。
在數據下滑,先後在小牛和王治郅,在掘金和巴特爾成為隊友後,霍二叔作為麥迪交易的添頭來到了火箭,可謂長城之友。但作為初中生的我在看球時也隱隱約約地感到,咱隊大前鋒怎麼跑不動呢,跳不高呢,有點懷念當時還健在但已經轉會的埃迪-格裡芬了。老實說,除了中投老仔以外,二叔給我的其他印象有限,強力四號位只在夢裡有。隨著二叔的老去,他的運勢卻又回來了,追隨勒布朗的熱火在生涯末期連續兩次捧杯,應驗了五虎的虎尾。
------------------------------
麥克-詹姆斯(Mike James):暴躁自傲的雙能衛
首先這位的造型,讓我不厚道地想到了晚期黑化成鼓上騷時遷(入室盜竊)的另一位窩火舊將柯克-斯奈德。在那個除開麥迪,幾乎火箭後衛線都是清一色的待退休老同志的年代,難能可貴能有這樣一位能突擅投的黑壯後衛在2004賽季中途交易加盟。印象裡球隊中類似對標風格的黑人後衛非常稀缺,能力更強的就是之後的洛瑞和哈登了。話雖如此,這位詹姆斯的生涯並不順遂,在NBA呆了不到十年竟輾轉了十一支球隊(吉米-傑克遜如是),已經不能用顯得過獨和粘球的球風來解釋了,性格應該也是重要原因。
值得一提的是詹姆斯和霍二叔之間奇妙的羈絆,倆人在04-05年是隊友,06年詹姆斯在猛龍打出最強單季表現時,和對面的火箭霍二叔發生直接衝突,導致後者直接球砸前者,然而07年時火箭用了霍二叔做籌碼單換了詹姆斯。順便說一句,詹姆斯這樣二進宮火箭的球員,能夠達到預期的寥寥無幾,弗老大、布魯克斯、虐菜王子瓊斯、東莞名宿哈裡斯等(祝福我們的考將軍吧!)。概莫如此。希望火箭新任總經理在新賽季運作時可以看到以上這句話。
2005年的老球員們說的差不多了,下次有機會我再繼續寫寫2005年以後的那些年,那箭事,那點人。而2005-2007年又是一段憋屈的時光,靜靜地等著新的角色來翻篇。接下來的新時代開始於一位以撿漏、壓價、風控和精打細算為特點的總經理上任,這位總經理可能自己也沒有想到,他的言行會導致十幾年後的深刻不良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