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文書說到,秦叔寶和尉遲敬德鎮守前門,涇河龍王又繞道後門騷擾,李世民不堪其苦,李績推薦魏徵把守後門,果然從此動靜全無。可奇怪的事,李世民的病情卻更加嚴重,終於不起,在彌留之際,魏徵交給他一封書信,教他死後去找酆都判官崔珪幫忙。
卻說世民斷了氣,三魂七魄渺渺蕩蕩離了肉身,徑出五鳳樓前,卻見三千御林軍排列整肅,見了世民都下拜行禮,請大駕郊獵取樂。世民素喜圍獵,見狀大喜,便率領御林軍飄渺而去,只覺人馬俱是御風而行,倍覺爽利。
行了多時,到了一個荒郊草野之處,世民叫道:「這裡就好,便在此處打圍吧!且放鷹隼巡哨!」話音落處,卻靜悄悄不聞一聲。世民詫異回頭,卻見人馬都沒了蹤影,不禁連稱怪事,且無理會處,只得一人尋路前行,卻是荒草漫漫,哪裡有半點人跡可循?
正自驚慌間,世民忽聞有人叫道:「陛下不必慌張,往這裡來!」世民忙循聲望去,卻見旁邊不遠處有一人正在招手呼喚。
世民大喜,便行至那人跟前,卻見那人頭頂烏紗,腰圍犀帶,手中擎著笏牙板,懷裡揣著生死簿,打扮得甚是不倫不類。細看他容貌時,只見他鬢髮蓬鬆瓢耳上,鬍鬚飛舞繞腮邊,面相且是兇惡。
世民不知吉兇,難斷善惡,正在躊躇之際,卻見那人竟然跪倒下拜,口稱:「陛下萬安,赦臣未曾遠迎之罪!」
世民心中稍安,溫顏問道:「你是何人?因何在這裡接拜?」
那人答道:「臣在半月之前,在森羅殿上見那涇河鬼龍狀告陛下,說陛下言而無信,許了救他的命,卻反教手下將他誅殺,定要閻王拿了陛下的魂靈,到森羅殿上三曹對案,為他償命。第一殿秦廣大王便差了鬼使來請陛下對質,臣聞得消息,便來此間迎候,不期略遲了一步,害得陛下驚慌,甚是不該,還請恕罪。」
世民聞言甚喜,微笑撫慰道:「卿家忠君愛國,朕豈有怪罪之理?卻不知卿家姓甚名誰?官居何職?」
那人笑道:「臣與陛下多年不見,難怪陛下忘記。臣在世時,曾在先帝駕前伺候,任職茲州令,後遷禮部侍郎。死後魂歸陰司,蒙閻君見愛,授臣已酆都掌案判官之職。」
世民驚喜道:「原來便是崔愛卿!魏徵適才還向朕提起愛卿。只是愛卿容貌似乎與往日不同,卻是為何?」
那人笑道:「臣便是崔珪。陛下於地府之事有所不知,臣既任判官,專司審判冤魂訴訟,處理惡鬼刑罰,故而蓄了鬚髮,養了兇相,用以震懾鬼魅也。」
世民此時已悟到自己已死,略略一瞬慌亂,便即收過神來,忙將崔珪扶起,笑道:「多勞先生遠來迎候!先生的摯友魏徵有書信一封,教朕帶給先生,剛好在此相遇。」說著便從懷裡摸出書信,遞與崔珪。
崔珪看了信,暗贊魏徵安排周全,滿心歡喜道:「魏徵前日夢斬老龍之事,臣早已知之,十殿閻君聽說此事,也都對老魏的果決機變讚賞不已。陛下有如此股肱之臣,何愁江山不永,聖心不安?」
世民聞言苦笑道:「先生說的是,朕能有幸得見先生,求得先生方便一二,放朕還陽復生,全賴魏愛卿忠義扶持,自然也有賴先生大力相助,朕感激不盡!還陽之後,自當好生照管先生家人,略償朕對先生感激之情,也好教先生在此安心供職,不勞憂念。」說著連連拱手相謝。
崔珪笑而謝道:「多謝陛下有心,臣和老魏是八拜之交的兄弟,臣死後子孫一直有魏徵代為看顧,不敢有勞陛下。陛下放心,既是你我君臣一場,又有老魏書信相求,臣自當竭盡全力,為陛下謀得還陽之機,教陛下重登玉闕,再臨金殿。」
世民大喜,隨著崔珪,二人一路談談說說,便向酆都而來。正走著,忽見前方有一對青衣童子,執著幢幡寶蓋,順風飄蕩而來,見了二人便高聲叫道:「崔判官快著點,閻王有請大唐皇帝!」
世民見閻王禮敬自己,心中大喜,越添了三分指望,拱手謝過兩個童子,便在寶蓋下從容舉步,不多時便已到了一座城下,世民止步舉目,只見城門上掛著一面大牌,上面寫著「幽冥地府鬼門關」七個大字,金光閃閃,灼人眼目。
世民見了「鬼門關」三字,當即便皺起眉來,心中極不舒服,卻勉強笑道:「素來聽聞有個地府鬼門關,今日竟得一遊,極是有幸也。」
崔珪看出世民心中憂懼,便從旁笑道:「旁人來時,多是鬼使用鎖鏈拿來,見了鬼門關,不免心驚膽寒。然則陛下乃是閻君所請之貴客,自然與眾不同。稍時待陛下和閻君相見之後,臣還要帶著陛下四處看看,好知道陽間傳說哪些是實,哪些是虛,也不枉了陛下來地府一遊。」
世民聞言大慰,含笑謝道:「朕正有此意,先行謝過先生!」說著便進了城中,卻見道路通達,屋舍林立,民居店鋪,應有盡有,和陽間似也沒有什麼不同。只是街上人來人往都是輕飄飄的足不沾地,更兼面色陰沉僵固,顯是鬼怪陰魂,見了世民一行,無不迴避禮讓。世民心中得意,便在童子的引領下,沿著大街款款而行,邊走邊看。
剛轉過一條街,世民忽覺有人盯著自己在看,此乃大不敬之罪,平日裡誰敢如此,不由微感不悅,循著目光望去,只見街角不遠處立著幾個人,卻似乎甚是面熟。世民好奇心起,凝神一看,不禁魂飛魄散——原來那幾個不是旁人,竟是世民的老父武德皇帝李淵和長兄李建成、四弟李元吉。
三人惡狠狠地盯著世民,見他認出了自己,便大叫道:「世民來了,拿他報仇!」話音未落,便已閃身到了跟前,建成和元吉伸手便扯住了世民的衣袖。
世民嚇得渾身戰慄,死命拉扯,大叫:「我不去!我不去!崔先生救命!」恰巧這時有一隊巡城鬼差經過,崔珪便喝令鬼差扯開三人,世民方脫身而去,心中兀自砰砰亂跳,對崔珪千恩萬謝不已。
又行了幾裡路,來到一座高樓之下,世民抬頭看去,只見碧瓦高臺直插雲霄,臺上廊廡平排連著寶殿,極是宏偉壯觀。只是廊簷門窗都裝點著牛頭馬面,懸掛著肅練玄幡,裡面隱隱現出紅電黑煙,陰森森甚是恐怖。崔珪在一旁介紹道:「陛下,這裡便是陰司的總會門了,裡面便是森羅十大殿,十位冥君都在這裡起居公幹。」
(本文節選自《大聖心猿》第五十六回:李世民離魂會崔珪,閻羅王談笑贈陽壽)
***原創內容,轉載請註明作者信息***
【作者簡介】
史馬廣彧,加拿大BC省中文協會會員,溫哥華大華筆會會員,溫哥華至善中文學校教師;微信自媒體「國學微講堂」公眾平臺主講人;著有《史馬老師講國學》系列叢書,獲著名作家二月河先生作序。